一年级合与分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01-24 作者:tddiction

认真制定好一篇教案,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能力得到有效加强,教案在制订的时候,你们需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合与分教案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合与分教案优秀5篇

一年级合与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荷、珠"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的欢乐。

3、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荷叶、词语卡片、头饰。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一位小姑娘,身穿绿衣裳。划船不用桨,坐在水中央。”

点名一生说:荷叶。

师:真聪明,就是荷叶。(板书荷叶)请大家伸出手指,咱们一起把“叶”字写一遍。

2、小朋友们,今天我特意从家里带来了一片荷叶,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荷叶?

(圆圆的)板书:(圆圆)边板书边说,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出了荷叶的形状。还能从别的方面形容它吗?(绿绿的荷叶)真能干,你从颜色上形容了这片荷叶。看看,它像什么?(老师把荷叶戴在头上)

生说:荷叶像一顶帽子。

师把荷叶举过头顶,说:这片荷叶还像什么?

生说:这片荷叶还像一把伞。

师说:挺有想象力的。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荷叶圆圆》,请一齐读课题,再读。

?设计意图:课一开始通过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然的导入了新课。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复习生字,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复习生字。

我们上节课认识的词语宝宝累了,都躺在荷叶上休息,谁愿意来叫醒它们呢?(点名读)一个小朋友的声音太小了,没有叫醒它们,就让我们一齐大声地叫醒他们吧。

课件出示:荷叶 摇篮 亮晶晶 停机坪 透明 翅膀 歌台 凉伞

2、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荷叶也被你们叫醒了。你们看,美丽的荷叶吸引了很多的小伙伴,教师播放课文示范朗读的视频,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识记我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识记。本堂课是第二课时中,通过游戏检测学生,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3、这么优美的课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想)朗读之前老师想提下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

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不但读得响亮,而且坐得非常端正。现在发现圆圆的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了吗?(生答,师板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谁能用“和”把这些小伙伴连起来说说。

点名说。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品读课文

渡:这样说就很完整了,你最喜欢哪个小伙伴?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生边找边读。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小伙们吧。你喜欢谁?

生说:我喜欢小鱼儿。

师:请你介绍一下小鱼儿吧

学习第五段

生4:小鱼儿把荷叶当作是凉伞。

师:小鱼儿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说:小鱼儿很快乐。

师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说:我从“笑嘻嘻”这个词语感受到的。

师说:还能用像“笑嘻嘻”这种形式的词语形容小鱼儿的快乐吗?

生说:美滋滋

师:请你把这个词带进句子里读一读,感受一下小鱼儿的快乐。

生把词语带进句子里读。

再请几位学生像这样说。

师:谁来当这条快乐的小鱼儿?(朗读本段)你能像小鱼儿那样游一游吗?

过渡:接着你们想去看看荷叶的哪个好朋友呢?它又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学习第四段

师:你你喜欢谁?

生:我喜欢小青蛙。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是歌台。

师:老师想知道什么是“歌台”?谁能告诉我?(唱歌的舞台)

师:如果你就是大歌星小青蛙,你在歌台上唱歌,有什么感受呢?

师:好一个骄傲的歌唱家,现在就请你用自豪的口气来读读这一段。(朗读)

还有哪只小青蛙想来唱一唱。(指名读)

过渡:接着你们想去看看荷叶的哪个好朋友呢?它又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学习第三段

生2:小蜻蜓把荷叶当作是停机坪。

师:你见过停机坪吗?(出示图片,理解停机坪。)

师:小蜻蜓在荷叶做成的停机坪上怎么休息的呢?(板书:立)

生读句子。

师:你能像小蜻蜓那样立一立吗?(生做动作。)

师:除了小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还有什么是透明的?

生列举透明的事物。

谁能学学小蜻蜓的样子边读边演。(指名读一读)

还有谁想试一试。(想读的一起来读)

朗读本段。

过渡:最后我们去看看——(生:小水珠。)它把荷叶当作是什么?

学习第二段

例如——生1: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

师:小水珠为什么把荷叶当作是摇篮呢?请你们自己读读写小水珠的一段。

生说:因为小水珠可以躺在荷叶上面,就像躺在摇篮里一样。(板书:躺)

师:小朋友小时候睡过摇篮吗?睡在里面感觉怎么样?(高兴、舒服、有趣……)

师:谁能把这种舒服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师:躺在摇篮里真舒服,还有谁想感受一下吗?(齐读)

2、表演课文

师:老师刚才感受到同学们很喜欢这些小伙伴,所以我特意把它们请来了。 谁喜欢小水珠?指名戴上,现在你就是——-(生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略)想想这些小伙伴的声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现在我就是一片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请你们按照顺序来我这玩吧。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们是否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

表演,生评价。

师:你们表演得太精彩了,其他小朋友想表演吗?现在老师请刚才四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表演。(四人分别站在每组的前面引读。)

一年级合与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 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 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 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 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 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 学生讨论。

2、 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 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 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年级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一年级合与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bpm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重点:

读准声母bpmf的音,练习带调拼读音节。

难点:

掌握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人

1.指读、齐读6个单韵母

2.小组读带调韵母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声母

二、指导学习声母

1.指导看图

(l)(出示幅)图上画了什么?(一个小女孩在听广播;一个小男孩在泼水;摸瞎子;工艺品佛像)

(2)问:你还发现了什么?

2.师指导bpmf的读音:

把“播”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b的发音。(出示b的卡片)先听老师读b,注意:声母应读得轻短些,跟读,齐读,指名读。

示范p的音,发p音时双唇闭拢,然后突然双唇放开送气。

学顺口溜:两扇小门m-m-m。

范读f音,指导发音方法:上牙放在下唇上,突然放开送气。学习顺口溜:伞柄朝上f一f一f。

3.指导正确书写

(1)观察四线格上的pmfb的形:它们各占什么格?

(2)师指导书写:b占中格和上格,先写竖,从上格的中间起笔,在中格里挨着竖写右半圆。p一共两笔,占中格和下格,中格占满,竖写到下格的一半处。m的笔顺|nm共三笔,占中格,要占满。f共2笔,占中格和上格,但不顶上格。

(3)学生摹写一次,在本上练习写三遍。

三、巩固练习

唱顺口溜,听音送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声母bpmf

2.读这四个声母时要注意什么?(读得轻短些)

3.指读、齐读单韵母和四声。

二、指导拼读音节

1.启发谈话: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音节,音节大多由声母和韵母作朋友组成

2.(出示图片)女孩推着什么字母?把声母b和单韵母a拼起来,他们俩一碰,拼出什么?

3.示范拼读ba

4.学生练读b-a-ba

5.看图拼带调音节:

(1)图上画的什么?

(2)练读b1b2b3b4

6.分小组练习拼读bpmf和u拼成音节,bpmf和i拼成音节,并读读单韵母带调音节(方法同上)

三、练习拼读音节

四、指导朗读课后短文

1.师范读,生跟读。

2.指名读、齐读。

五、总结

这四个声母中bpmf是双唇音,发音时,p和f都要送气。f是唇齿音,上唇贴近下唇,让气流从中缝摩擦出来。m发音时,气流从鼻腔出来,声母要读得短些。我们还学习了音节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六、布置作业

1.将bprnf每个抄写三遍

2.练习拼读b、p、m、f与u、i、o相拼的音节

[bpmf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合与分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唱:《爱的人间》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正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爱的人间》。

2.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和休止

一、 课前游戏

1、游戏:追迷藏

师:还有一会才上课,上课前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大家做过这个游戏吗?今天我们改一改游戏规则。请听好:捉的同学带好眼罩后,老师倒数五秒,请同学们轻声并迅速的找好自己的位置。在游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音乐的节奏,跟着音乐捉和躲。捉的同学要说出摸到同学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同学不能发出声音。

生:

2、上课

说感受

师:我们请刚刚那位同学说说带了眼罩后,你有什么感受?

体验盲童的感受

师: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体验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中再看不到任何的事物,你会有什么感受?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真是幸运,我们有一双眼睛。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幸运,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个世界,他们过得开心吗?请你在歌中寻找答案。

3、看图片,初听歌曲

生:(总结是从歌词,还是旋律中找到的答案)

二、新歌教学

a、复听歌曲(听录音范唱)

1、复听歌曲

师:这首歌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10周年的时候,特意为盲童所作的。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爱的人间》(点击出现歌谱),下面老师来范唱,请你关注一下,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听歌曲(听录音)

b、学唱歌曲

1、分段填词

生:三段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

师:恩,说的很好,第一段给你怎样的感觉呢?第二段给你什么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唱一唱这首感人的三段体的歌曲,先来看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a、用“lv”哼唱:(点击ppt出现第一部分歌谱)

师:下面我们听钢琴,一起用“lv”来哼唱旋律。(唱完提醒休止符,点击出现休止符)

b、唱歌谱

师:同学们,你们听老师这句唱的对不对,是的这里出现了一个一拍休止符,当一拍休止符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我们的声音(这时老师做“嘘”的动作)你们看看还有哪里有一拍休止符?下面我们加上歌谱唱一唱,记住一拍休止的时候(“嘘”的动作),收住你的声音。

c、填歌词

师:这段歌词写得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d、弱起难点解决

1、弱起的作用讲解

师:同学们你们看,后面的“我”字是在小节线前面还是后面?

师:已经跑到了小节线前面了,他不仅看到了太阳和月亮,他还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大家他看到了红花绿草,听到了小鸽子的歌唱。他是如此的幸福,作曲家在这用了两个弱起,来表达他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他幸福生活的心情。

2、弱起的演唱讲解

(师范唱)再听一听,老师哪个字唱的最短,最轻?

师:下面请大家一起跟老师来唱一唱,注意听那个字唱的最重最深情。他迫不及待的告诉大家他看(加重看的语气)到了什么,听(加重听的语气)到了什么。

师:来,我们再来唱一唱,体验一下他幸福的感受(跟伴奏)

第二部分

a、 朗读歌词

师:刚刚我们说这是一首关于盲童的歌,那他怎么会看到这些呢?其实,答案就在歌曲里面,

师有感情的带着学生朗诵第二部分歌词

b、填歌词

师:下面我们就在心里体会一下这份感动,请听钢琴,在心中填唱歌词

师:我们把声音放出来唱一唱(及时纠正两个休止符)

c、有方法的演唱

师:如果让你给这部分选择一个力度记号,你会选择这四个里的哪一个呢?

生:因为刚刚我们说这一段是激动的,老师这有两种表现激动的唱法,你觉得哪一种更适合这首歌?为什么?

师:是的,他唱的时候心中还涌动着一种感激之情,你们也来试一试。注意用f的力度表现涌动的感激之情(跟伴奏演唱,演唱的时候老师走到学生中,用手势带动他们的感情)

第三部分

a、找不同

师:人们的爱让盲童找到了幸福的生活,于是他们又唱起了开头那优美的旋律。这一次唱和开头完全一样吗?这部分多了一个尾声。这个尾声呀,是由前面的一段旋律变化而来的,请你听范唱,找一找它是由哪一句变化来的?它在哪里变化了?生:后面一个音变长了,(师引导,变成了几拍?)中间有休止(休止了几拍),(提示八分音符)(放录音)

b、小组自主学唱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来学唱尾声部分的歌谱,请组长带着大家共同学习。注意三拍休止,最后的延长音和前面的八分音符。

小组汇报

师:非常好,你们能带着大家一同唱一唱歌词吗?

c、三拍休止符的解决

1、提问

师:你觉得这里为什么要停上三拍这么长,直接结束不好吗?

师:说的真好,这里作曲家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小盲童在静静地聆听,在甜甜地回味。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记住这里的休止符呢?

请两到三个同学回答。

2、师唱生表演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体会盲童的感受,当三拍休止符出现的时候,我们用他们的方法(范唱,前面动作,我们请那位同学来帮我们用“咕咕咕”的声音记住休止符)(结尾提示延长音)

c、完整演唱

师:你能加上前面的来唱一唱吗?(跟钢琴)3、完整演唱歌曲

师:整首歌曲我们都学完了,下面我们完整的来唱一唱,刚刚我们为第二部分选择了力度记号,那你觉得第一和第三部分该用怎样的力度呢?

师:好,下面我们记住强弱记号,和带上幸福的感受,激动的感激和甜甜的回味完整的演唱歌曲。

4、丰富演唱形式

a、分组讨论表演形式

师:同学们,表达一首歌曲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你觉得这首歌我们选择怎样的表演形式能让它更有魅力,更能表现盲童的幸福内心呢?

b、小组汇报表演

师:你们组说说看,你们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用上大家的形式。开始……(师说总形式)

d、全班表演唱

三、拓展,总结

1、欣赏杨光《你是我的眼》片段

师:因为有你,我看到了太阳和月亮;因为有你,我体会到了人生的幸福。你,就是我的眼。(播放录音,听歌曲片段)这位盲人歌手他叫杨光,虽然他看不到一丝光芒,但是他说大家就是他的眼,人们的爱让他变得坚强,乐观,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充满阳光。(高潮部分老师用口型和手势带动大家一起演唱)

2、欣赏《千手观音》片段

师: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还有这样一个节目,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播放)当人们被如此惊叹和默契的舞蹈震撼的时候,主持人告诉大家,这个舞蹈所有的演员都是聋哑人。当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很多人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听不见音乐,但是他们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用舞蹈告诉大家,他们对生活是如此的热爱。

总结:千手观音的编导王继刚老师说:只要我们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我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心中有爱,我们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同学们,让我们把爱洒满这“爱的人间”。

专家点评:整节课以“爱”为主线贯穿课堂。从开始“捉迷藏”的游戏亲身体验残障群体的生活困难,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情感。然后巧妙的结合对比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学生自主选择的方法;生活中的情感经验等等解决歌曲中重点和难点。整节课流畅,清晰,“爱”的氛围浓郁。

一年级合与分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书第81页、例1、例2,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直观演示,使学生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几时半”的认识,根据时针的位置在8和9之间粗略地说出是8时多。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刻度。

1、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刻度,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多少小格,每个大格的刻度所对应的数表示什么?教师对学生说明:时针转过一大格1小时,分针转1小格是1分钟。

2、让学生观察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学生填写书上钟面上每一个大格的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

3、学生观察操作: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

4、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钟面上每个大格的刻度作为时针的单位时是几时,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又是多少分。

5、学生交流、总结。

(二)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1、出示时间是9时5分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时5分”,并让学生说说如果用电子表的表示法应如何表示(9:05),向学生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写0。

2、出示时间是6时25分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让学生用两种时间表示法表示。

3、学生小组讨论应如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小结归纳: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哪儿,根据每一大格的刻度对应多少分来确定是几时几分。还可以先根据分针位置确定是多少分,再根据时针来确定是几时几分。

(三)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1、出示三幅图,表示时针与分针的动态关系。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变化,使学生看到时针与分针转动范围(即阴影部分)的对比和关系。

2、学生拨一拨:从12时到12时半。学生观察时刻12时30分,让学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是几时几分。

3、思考:为什么12时半和12时30分是一回事?

使学生明白在几时半时,时针转过的是一大格的一半(半小时),而分针转过的是整个钟面的一半(分针指向刻度6,即30分)。

4、学生拨一拨:从12时半到1时。同时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是怎么转的。

5、讨论:时针转一大格(走1小时),分针转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1时等于几分。

6、小结:1时=60分。

7、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做这些事情时大概是几时几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

四、拨一拨,读一读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拨一拨,读一读”的游戏。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