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案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案在编写的过程中,大家需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小班美术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小班美术教案篇1
活动背景:
小班孩子在活动中往往会显现出这样的特点就是想像大多以一物代替另一物,很难将看到的事物进行生活化的联系和想像,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中,也就是当他们看到一个大大的圆形时,他们就会想到圆圈或是皮球,当生活或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想到的就是请他们的爸爸妈妈来帮助他们,没有联系更多的内容进行迁移和想像的兴趣,分析其原因是小班孩子他们的认识过程比较具体,只能根据外部特征来认识与区别事物,因此他们在想像时受当时事物的影响比较大,也就是想像比较的具体,大多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定的想像空间。由于孩子的想像易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变色鸟》,让孩子们在故事的情景中大胆想像小鸟的活动过程,并在玩色活动中想像、探索颜色的变化,并能以作品的形状来借形想像,从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3岁的孩子由于想像没有预定的目的,易受当时情景的影响,所以想像比较被动,主题也不稳定。因此《纲要》中根据孩子的心理及年龄特征提出了“积极尝试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培养目标。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有趣的方法,观察色彩混合变化,萌发探索的兴趣。
2、能借助图形和画面按自己的意图独立地进行想像活动。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小勺 、塑封纸、画纸、抹布、《变色鸟》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想像小鸟的奇遇。
师:小朋友们真好看,可是我们的小白鸟它只能穿着白色的衣服一个人在灰蒙蒙的天空中飞来飞去,它飞啊飞,猜猜它看到了什么?
幼1:看到了它的好朋友。
幼2:它看到了美丽的树和花,还有大山。
幼3:它看到了它的妈妈。
师:原来它看到了许多的果子,它吃了几颗红果子,长出了红色的羽毛,那想想吃了这几颗黄果子会长出什么颜色的羽毛?它又吃了几颗蓝果子,它又长出了什么颜色的羽毛?
幼1:长出蓝色的羽毛。
幼2:彩色的,各种各样颜色的。
幼3:长出了很多很多颜色的羽毛。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长出了什么颜色的羽毛。
幼:原来长出了五颜六色的羽毛。
(二)老师操作,引发幼儿对色彩变化的探索兴趣。
师:我请小白纸来吃果子,这里有蓝色、红色、黄色的果子,先请它吃黄色的果子。我们一起对它说“请你吃颗黄果子,咕咚,吃了一颗黄果子”(老师边引导,边在纸上舀黄颜料),再请它吃红果子,对它说“请你吃颗红果子,咕咚,吃了一颗红果子”,最后再请它吃蓝果子,对它说“请你吃颗蓝果子,咕咚,吃了一颗蓝果子”,吃饱了,拿纸帮它擦擦嘴,猜猜会怎样?(老师边问,边擦颜料)
幼1:它会变出红红红红的,像太阳一样的颜色。
幼2:这些颜色会在一起做好朋友,变出红色、黄色和蓝色。
幼3:它的脸会变得很好看。
师:到底会怎样(老师边说边拿起作品)看,哇!真漂亮,原来这三种颜色放在一起会变出很多很多的颜色,真好看。(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高兴的拍手),那你们觉得这像什么?
幼:像一个外国人,这是他的眼睛,他的头发在飞一样。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看看你们喂了果子后会擦出了哪些原来没有的颜色。再看看它像什么?
(三)作品展示,激发幼儿借形想像。
幼儿自主操作,进行“喂小白纸吃果子”的探索活动。
师:哇,真漂亮,你们都变出了什么好东西!说说它像什么?
幼1:像条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幼2:像海边的小贝壳在唱歌。
幼3:像一个人正拿着扫把在扫地。
幼4:像一只彩色的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师:哇,你们的本领真大,擦出了这么多像金鱼、小鸡、贝壳等可爱的好宝贝,真是太有趣了。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但小班孩子的想像往往依赖于成人语言的描述和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我以形式有趣的“玩色活动”为平台,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活动的一开始我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让孩子们融入在故事的情境中自由联想,让他们想像自己是小白鸟,想想自己飞啊飞会看到什么,他们有的说“看到了高高的山和美丽的树林”,有的说“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朋友在做游戏”有的说“遇到了很多的朋友” ……其间充满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生活经验的再现,当说到吃了各色的果子后会长出什么颜色的羽毛时,孩子们又根据自己的喜好说了“会长出彩色的”,“美丽的”,“五颜六色的羽毛” ……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想像都是渗透在情景故事中的故事情节想像,他们以想像过程为满足,而不去考虑想像的目的,这里培养了幼儿的再造想像,接着我又将这一内容有机的联系到生活中,通过拟人化的“喂白纸宝宝吃果子”这一活动形式,通过红、黄、蓝三种色彩鲜艳的颜料诱导的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请你吃颗*颜色的果子”,“咕咚,吃了一颗*颜色的果子”等,充分调动幼儿想像的兴趣,让幼儿在感知活动中大胆猜测颜色的变化,想像美丽的画面像什么,孩子们的参与兴趣很强烈,迫不及待的和老师一起边喂边说,使他们自然的进入和老师一起喂白纸吃果子的角色,从而对颜色的变化进行大胆的幻想,最后让幼儿在自主操作的活动中,萌发他们对颜色变化探索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来借形想像,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的想像是主动的,他们能有兴趣的对自己的画面进行创造想像,有的孩子说“像条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说“像海边的小贝壳在唱歌”,有的说“像一个人正拿着扫把在扫地”……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现在孩子们在散步时,会看着天上的云说“这朵像小兔”“这朵像小猫”“那朵像大象”等,还会看着故事书一起想像后面的内容和情节,孩子们正在养成自主想像的思考方式。
小班小班美术教案篇2
设计背景
在活动之前,老师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小花伞的图片,然后好好认识一下雨伞的特点。
活动目标
1、 学习不同的花纹,图案有规律地装饰伞面。
2、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设计自己喜欢的小花伞。
3、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涂颜色的时候,颜色不配合。
难点:在雨伞上面画出来图形。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装饰画的基础,会用简单的图案装饰服装,帽子等物品。
2、 和幼儿一起观察不同图案的花伞。
3、 实物伞若干,彩色铅笔和《幼儿用书·健康,社会与艺术》,画有伞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欣赏实物伞,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伞面上的花纹和图案。
教师:“小朋友们,咱们班上有那么多漂亮的小花伞,你最喜欢那一把?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健康,社会与艺术》。教师“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伞)。“上面有好看的图案吗?”(没有)“有漂亮的颜色吗?”(没有。)“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自己来设计这把雨伞。好吗?”
2、引导幼儿用图形有规律地进行装饰,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装。
3、幼儿装饰伞面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讲卫生。
4、活动过程中,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鼓励大胆动手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展示及欣赏作品。
请幼儿互相说一说,雨伞上涂了什么颜色?画了哪些好看的装饰图形?
教学反思
?小花伞》是节绘画课,目的就是通过活动知道伞的基本形状并进行装饰。在进行活动之前,对于这节活动课实际上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教师事先画好伞的形状,让幼儿对伞面进行涂色,第二种方案是让幼儿自己动手用彩色笔对伞面涂色。前一种方案着重于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后一种方案如何画伞面对幼儿是一种挑战。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在雨伞上面涂颜色的时候,不那么大胆,但是在我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很快学会了咋样涂颜色的方法,结果,他们模范我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雨伞,自己动手画出来把自己喜欢的雨伞。
这次的活动是让幼儿亲子画伞,而原先第一种设想让幼儿装饰伞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可以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尝试。
小班小班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搓、压、团、拧的方法制作各种点心。
2.能借助辅助材料,表现点心的基本特征。
3.会用制作的点心招待客人,体验做小主人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各种点心的图片(汤圆、饼干、油条、花卷)
2.橡皮泥、泥工板、点心盆
活动过程:
1.以小动物来做客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来好多小动物,它们的肚子饿了,想找点心吃。我给它们带来了很多好吃的,大家来看看我带来了什么!
2.结合课件,与幼儿一起观察、认识点心。
(1)出示汤圆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依次出示饼干、油条、花卷的图片。
提问:这些点心你们认识吗?(请幼儿说出点心的名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汤圆是圆圆的,饼干有各种形状的(圆的、方的、心形的……身上还有各种花纹)油条是长长的,花卷是一圈一圈的。
3.与幼儿一起学做点心。
提问:这些好吃的点心怎么做呢?你会做哪一种?
教师分别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边尝试边说说各种点心的制作方法。
(1)汤圆——团圆。
(2)饼干——团圆、压扁、装饰花纹。
(3)油条——用两根搓长的长条交叉拧。
(4)重点示范:花卷——搓长、压扁、卷起来。
4.幼儿制作“点心”。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做点心了吗?现在大家一起动手试试吧!(幼儿人手一块橡皮泥,进行操作)
5.请客人吃点心。
师:小熊看到小朋友们做了这么多点心,好想吃哟,请你们把点心端上来给动物们吃吧!(请幼儿拿起小纸盘,将做好的点心送给小小动物吃,说说自己做了哪几种点心。并会说:“***,我请你吃点心)
小班小班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简单运动圆形组合,画出鱼儿的轮廓。
2、学会均匀涂色,为小鱼穿上花衣服。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一些图形(圆形、三角形)。
物质准备:鱼缸和几条小鱼、油画棒、鱼的各种简笔画图片。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大海里可热闹啦,因为今天要开舞会了,许多小鱼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在大海里游来游去,高兴地跳起舞来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穿了什么样的花衣服呢?”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挂图中的小鱼。请幼儿说说这条小鱼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颜色的“裤子”等。
2、教师引导幼儿画小鱼
师:“哇!这些小鱼穿的衣服可真好看!小鱼尼莫和爸爸也收到去舞会的邀请函,尼莫和爸爸开心极了。瞧!爸爸开心地跳起了圆圈舞。”
师边说边示范小鱼的画法:画个大圆咕噜咕噜转一圈,画个小圆咕噜咕噜转一圈,大圆小圆手拉手。
“爸爸跳着舞游来了,可小鱼尼莫在哪呢?谁会画出来呢?”(请一幼儿示范画小鱼)
3、讲解涂色要领
师:“它们跳的舞真好!可是尼莫和爸爸没有衣服穿,你们会帮助它们穿上新衣服吗?给小鱼穿花衣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4、幼儿进行尝试,教师指导。
5、欣赏、评价
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并进行评价:哪条小鱼穿的花衣服最漂亮?
小班小班美术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祖国妈妈要过生日了,面对生活在“甜蜜生活”的幼儿来说,“十月一日”只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可以休息七天,有好吃的、好玩的,到处都很热闹。但是对这一节日的实际意义还不能深入了解。对于大班幼儿,我们应该让他们适时了解一些历史,让幼儿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旨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目的:
1、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节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通过老师讲解,看图片、自己动手制作等一系列环节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热烈气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1、节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乡和祖国建设成就的各种图片
2、通过散步组织幼儿观察人们为迎接国庆节所进行的准备活动和环境布置
3、材料:彩纸、大白纸、剪刀、油画棒若干。
四、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齐唱国歌。
2、介绍“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通过图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教育幼儿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分组让幼儿用自己方式“庆祝十月一日”。
一组:添画烟花。
二组:自制彩旗。
三组:创作画《娃娃庆十月一日》。
5、师生共同装饰教室。
6、齐唱歌曲《祖国,我爱你》。
五、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节日晚上带幼儿去看焰火。
2、组织幼儿节日后的谈话。
六、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开展比较顺利,目的基本达到,幼儿兴趣很高。幼儿们大多已知道“国庆节”的实际含义,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丰富,通过他们的小手剪、添画、粘贴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共同庆祝“十月一日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