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拟订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考虑逻辑思路清晰,不管是谁在写教案的时候,都要注意逻辑思路是清晰的,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明月日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明月日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中,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每个月有多少天。
2.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年历卡探索并交流,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适当介绍中国农历等方面的知识。
3.归纳梳理,形成比较清晰的时间单位知识体系,运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自学任务卡、自带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好,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谁能说说你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很高兴大家能记住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你能说说刚才自己说的生日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板书课题:年、月、日)年、月、日是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自学新知
昨天让同学们在家搜集不同的年历卡,带来了吗?都有哪些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收集到的信息,由小组长记录在表中,然后将不同的年历卡放在一起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合作完成自学任务卡)
自学任务卡:
(1)一年有()个月。
(2)有31天的月份有(),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有(),是小月。
(3)你是怎样记忆大月和小月的?
(4)二月有()天?
为什么二月善变,有时28天,有时29天?(可以上网查阅资料)
2、学生小组分享交流
刚才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了年月日的一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其他小组同学的自学成果吗?
(学生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学生:我知道年月日的知识是这样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是大月。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是小月。
学生:我同意你的看法,我还想补充一下:一年有(12)个月。
师:每个月有多少天?是大月还是小月?有什么规律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一记吗?
(学生可能汇报儿歌记忆法,拳头记忆法)
学生: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学生: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举例说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以此类推,每过四年就会出现一个闰年。
学生:我们查阅了资料,想补充一下:公历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比如20__年得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3、检测练习
(1)判断下面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2)算一算一年有多少天?
4、学生质疑
学生提出疑问:我有个问题,谁能帮我解答…为什么二月有时28天,有时是29天?一年有时是365天,有时是366天?为什么会多出来一天?(请学生自己解疑,或教师帮助解疑)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学会了吗?还有什么疑问或者问题吗?下面我们就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练习十七第1题
(1)儿童画展从星期几开始?到星期几结束?一共展出几天?
(2)5月5日妈妈出差回来,回来那天是星期几?共出差几天?
2、实践运用
练习十七第2题
(1)20__年2月14日早晨,牛奶还能喝吗?
(2)学习机今天坏了,在保修期内吗?
(3)灭火器从哪年开始必须进行检验?
3﹑拓展延伸
商场进行相机促销活动,从某月28日开始,为期5天结束,结束是哪一天?
可能是:
还可能是:
想一想,说说你的理由
4﹑活动记忆,记一记节日。
先在今年的年历上找一找,五月有哪些特别的日子?九月有哪些特别的日子?
请学生在自带的年历上动手找一找,圈一圈,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是几月几日?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春节是几月几日?
春节怎么总在变化呢?出示不同年份的年历,找出春节是几月几日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按农历计的,请学生观察农历,像这样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5、布置课外作业,回去搜集整理一下,一年中有特殊意义的节日还有哪些?它们在几月几日?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
生:世纪、星期、季度…
生:时、分、秒……
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像世纪、星期、季度、年、月、日
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以后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有关时间的问题。
明月日教案篇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__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学生分析:“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⑤一年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平月)
2、计算平年全天的天数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365天)、
师: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2)31×7+30×4+28=365天
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平年全年是365天。
3、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一年中哪月是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1)左拳记忆大小月
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8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
(2)儿歌记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三十整。
带领学生读儿歌。
练习: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这些节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3、认识平年、闰年
2003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别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出示2004—2005年2月份的月历表)
概括:每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在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观察下表,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出示1993—2004年2月份的月历)
闰年的公历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计算。年到1994年各年份除以4,看看发现什么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的一般规律)
三、巩固练习
1、一年有多少天?
2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3、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4、填一填
(1)一年有( 7 )个大月,( 4 )个小月
(2)5月1日的前一天是( 4 )月( 30 )日
(3)8月30日的后一天是( 8 )月( 31 )日
(4)四月份有( 4 )个星期零( 2 )天
(5)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 7 )月和( 8 )月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明月日教案篇3
目的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年月日等相关的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整理与应用
教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学生自由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1231246060
(7、4、1)30
29(30)
计时的方法:
⑴普通计时法(12小时计时)
⑵24小时计时法
主要让学生举例说明互相转化的方法
求经过时间
⑴求经过的小时数
⑵求经过的天数
⑶求经过的年数
主要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1年=个月1日=小时
1小时=分1分=秒
讨论1年=天
2、把下列时刻用普通计时法写出来。
19时8时22时30分5时13分24时
3、把下列时刻用24小时计时法写出来
上午10:50早晨3:20下午2:25晚上9:45
4、练习一的第4、5、6、7题
采用的主要形式生报生写师报生写
三、加深练习
练习一的第8题
讨论后反馈
方法⑴先加小时数
⑵再加分数
⑶满60进1小时
实际应用:
计算是否过保质期
四、课堂练习
作业本
单元检测
目的:系统回顾查漏补缺
明月日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天文知识引入、揭示课题
师:太阳、地球、月亮每天都在运动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究竟是怎么转的。(课件演示三球转动过程)
师:看了短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地球绕着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地球自己转动一周的时间是一日。
月球绕着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是一月。
师板书:年、月、日
引入:年、月、日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分秒一样,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
2、认识月
(1)观察年历,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年历卡认真观察,看我们从年历卡中能了解到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
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
二月 28天或29天
2、认识大月、小月。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
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你们能自己想想办法吗?
生:(自由发言)
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还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
教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冬指11月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办法记一记。
3、认识平年、闰年
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根据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
师: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
师: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万年历,把1999—2009年中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师:根据2月份的天数查一查1999—2009年这些年中,哪几年是闰年?
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
教师出示计算结果: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师:这就是说,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
出示:1991年、2012年、1900年
学生计算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学生发现1900年能被4整除是闰年时,老师出示1900年2月的天数,由此发现1900年是平年。
师:为什么1900年是4的倍数却不是闰年呢?这跟太阳的公转周期有关系。
出示小知识让学生了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所以我们有这样一种说法:四年一闰,百年不全闰,四百年又闰。
出示:下面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对吗?
1840÷400 2100÷4 1200÷4
三、巩固练习
第一关:小法官
(1)每年都是365天。( )
(2)24个月就是两年。( )
(3)小明的书包是2001年2月29 买的。( )
(4)有些人4年才过一次生日。(
第二关:动脑筋:
1992年2月23日是小红的第十五个生日,而爷爷再过几天才过第十五个生日。
(1)爷爷的生日是( )月( )日
(2)爷爷这一年是( )岁
(五)总结评价,升华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明月日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让学生更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大小月及平、闰年。
2.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月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推理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难点:将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板书预设:
年、月、日的练习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1、3、5、7、8、10、12
小月:4、6、9、11
二月:28天,29天
平年,闰年
365天,366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过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
2、在黑板上分别板书:28、29、30、31、365、366
老师这有几个数字,你能联系这几个数字说说与上年月日有关的知识吗?
二、梳理年月日知识
1、学生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思考相关的知识。
2、交流
预设:
(1)28平年的二月只有28天
(2)29闰年的二月有29天
(3)30小月一年中的小月有4、6、9、11
(4)31大月一年中的大月有:1、3、5、7、8、10、12
观察一下,大月的月份有什么特点?一年有12个月。
(5)365平年一年的天数
(6)366闰年一年的天数
明月日教案篇6
课题:年、月、日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
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__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
天数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__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②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儿歌记忆法:
a.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20__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
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
(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
小结:20__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年、月、日
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第2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__~2016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20__~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20__……201420152016
2月的天数(天)
(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年份(年)20__……201420152016
2月的天数(天)28……282829
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0__、20__、20__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明月日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自学、交流来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有关大月、小月、平月的知识。
2、记住大月、小月、2月的天数,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了解重要节日的日期,初步感知农历和公历是不同的历法。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自学,帮助学生归纳梳理知识,形成比较清晰的时间单位知识体系;利用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习惯,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简单关系。记住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难点: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
突破方法:
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课中观察、交流、探究、练习等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讨论汇报自学成果,学习“年、月、日”的知识。
1、由生活中的事件引出“年、月、日”的课题。
由今天桃花节的盛况谈到桃花节的开幕日期是“2016年3月24日”,引出“年、月、日”,指出“年、月、日”同“时、分、秒”一样也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2、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学习的成果。
(1)提供预习单。
(2)提供说话模板。
3、和全班分享学习成果,适时帮学生梳理知识。
(1)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有30天。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2)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
30天的月份有:4、6、9、11
4、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儿歌、拳头)
5、问一问孩子们有什么问题吗?大胆的把自己的问题表达出来。
4、自学书本第76页、77页,并完成书上的题目,并评讲。
5、完成“做一做“后引出小强的烦恼——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
二、观察2月份的天数的变化,学习平年、闰年的知识。
1、出示79页做一做图,并完成表格。(学案)
(1)读一读,找出4年一闰的规律。
(2)推一推,知道下一个闰年怎么算,上一个闰年怎么算。
2、多媒体出示闰年的规律“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又闰。”
3、介绍判断是不是闰年的算法,用年份的后两位去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整百年时,用年份去掉两个0后去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4、完成课本第78页上的题目。
三、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1、完成开放练习,拓展学生学生思维。
大润发超市开展优惠促销活动,活动共进行5天,某月28号开始,猜猜看几号结束呢?(提供学案指导解题。)
2、完成课本第80页的练习第1、2题。
三、了解年历上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出示2016年的年历,学生自行指出一些重要的节日的日期。
2、介绍农历方面的知识,学生阅读第78页的“你知道吗?”布置学生回家后在年历上找一找。
四、梳理知识,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年、月、日
平年
小月:
年月、7、8、10、12(31)4闰年
明月日教案篇8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4、45页上的内容。年、月、日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有关知识,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过程: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通过播放刘翔110米跨栏夺金的精彩片断,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创设了最佳情境。
2、统计观察,发现特点。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认识大月、小月时,我根据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对全班学生进行了适当分组。每5人为一组,发给每组不同的连续4年的年历和1张统计表,让学生统计连续4年每个月的天数,并提出了小组合作的目标和要求。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探索、交流,老师只是引导和点拨,满足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他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很兴奋的将找到的特点汇报给大家听,这时教师给以肯定并及时总结: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7个月都是31天,通常我们把它们叫大月,让学生给二、四、六、九、十一月取名叫小月,此外还有一个特殊月二月。这样学习,使数学被视为一种过程,而非一个既定的结果。
3、巧用媒体,突破难点。
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1997到2004连续8年各月天数的图表,并将关键字用红色突出显示,我在制作课件时,设置了闪烁显示和移动效果,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把不易理解的难点展示出来。让学生较快地发现每4年中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并通过猜一猜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让学生大胆猜想,培养了他们的推理能力。
4、张弛自由,精神愉快。
在做判断平年和闰年的练习时,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去判断,通过猜猜谁会来,再一次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张弛自由,精神愉快,既紧张又轻松,既有利于活跃思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你熟悉的年份,如“我们处于几世纪?”等等,适时进行了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