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我们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书面文体,详细的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田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田径教案篇1
短跑离跑
1、介绍项目。
2、途中跑。
课的任务
1、学习短跑理论知识。
2、初步学习短跑途中跑技术。
3、发展学生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快跑本事。
4、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开始部分
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好。
二、宣布本课资料、任务布置见习生课堂要求。
三、慢跑800米
四、徒手操、下肢伸展练习1、正压腿运动。2、大腿前侧拉伸运动。3、体前压运动。4、弓步压腿运动。5、小腿后侧,腱跟腿拉伸运动。
五、加速跑40米
六、游戏:报数接力。方法:学生站两排,人数相等,依次报数,排尾报完数后跑到排头,继续进行。
基本部分
一、学习短跑一般知识
1、短跑的特点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在很多缺氧情景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
2、短跑的锻炼价值。短跑是锻炼身体价值较大的体育手段,经常练习短跑能促进人体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交臂迅速、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改善肌肉物质代谢;提高人体运动器官在缺氧的条件下工作的本事;能发展速度、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快速奔跑的本事;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3、短跑的比赛项目。正式比赛项目有100m、200m400m,少年和室内比赛还有60m。
二、学习直道途中跑技术要求。
1、方法和要领。
(1)上体正直稍前倾。
(2)大小臂屈成约90度,以有关节为轴,以肺用力前后摆动。
(3)大腿带动小腿进取向前摆动。
(4)大腿进取下压,前脚掌着地,着地时由前向后下进取“扒地”
(5)后蹬充分有力。
(6)上下肢协调配合。
2、学习和初步掌握途中跑技术。
(1)中速跑60—80m。要领:动作简便自然,步隔开阔,躯干姿势,腹部,摆背动作正确。
(2)加速跑60—80m要领:逐渐和均匀加速,到段落结束前到达较高速度。
(3)“同步并列”中速跑60m要领:动作轻快,有节奏、放松、协调、体会动作要领。
(4)“同步并列”加速跑60m。要领:跑成直线。强调摆动腿摆动充分带髋向前。
(5)变速跑要领:加速跑—最大速度跑—顺惯性放松跑—加速跑—放松慢跑。
结束部分
一、放松慢跑
二、总结本课情景。
田径教案篇2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节
课时数
2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介绍短跑的一般知识:学习知道途中跑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短跑的一般知识哦,提出学习短跑技术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了解技术动作的要求、方法和要领。 3.使学生初步掌握途中跑技术。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
1、集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课堂常规
2、讲解本课的基本内容
3、讲解田径选课的基本内容设置
1、热身跑:4*400m 准备活动
2、行进间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体测运动 4*8拍
3、活动各关节:头部、颈部、腰部、膝关节、踝腕关节、仆步压腿、弓步压腿、踢腿(4*8拍)、转髋跑
重点内容:
一、简介短跑技术过程与项目特点,初步建立短跑完整技术概念
1、完整技术过程
短跑完整技术的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重点跑技术组成。起跑一般采用“蹲踞式”由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发令动作组成。起跑后的加速跑一般采用渐趋直线的形式,上体不宜马上抬起。途中跑技术主要强调要注意正确的摆臂、摆腿技术以及放松技术。处理好步频与步长的关系。重点技术主要是用躯干部撞线,在过重点的一瞬间躯干前倾冲过终点线。
2、生理供能特点
时间短、强度大,短跑项目主要是无氧供能。60米和100米:主要以三种磷酸腺苷(atp)无氧分解供能为主6—7秒。200米:atp →cp无氧供能系统发挥主要作用。400米:atp→cp系统→糖原无氧酵解供能。
3、技术特点与要求
高步频、大步幅、自然平稳、总重心起伏小、上下肢及身体动作配合协调,节奏感明显。
二、学习跑的专门性联系
1、小步跑
要点:当摆动退的膝向前摆出的同事,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做扒地式的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要求:足跟做做到的时候包吃不着地的状态,膝关节在垂直位伸直。踝关节放松,有扒地的动作。
(1)原地提踵 20秒*2次(2)原地小步跑 20秒*2次(3)行进间小步跑 30米*2次
2、高抬腿 要点:大腿积极向前上摆抬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折叠。另一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提起,用踝关节缓冲。要求:上体稍前倾,膝关节向前上方摆出,下压积极。用脚前掌着地,支撑腿充分伸直。保持高重心跑,身体起伏不大。(1)原地快速高抬腿 30秒*2次(2)行进间高抬腿 30米*2次
3、后踢腿跑
要点:小腿向后踢,尽量踢到臀部 30米*2-3次
三、学习短跑途中跑技术 (教师讲解和直观教具演示或动作师范为主)
1、学习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师讲解生动简练,突出重点) ①学习摆臂技术:3-4组
身体自然站立,两眼平视,虚握拳,右腿后撤半步,虚足前掌站立,肘关节弯曲为90度。要求抬头、挺胸、收腹,肘关节角度变化正确,以肩为轴,大幅度摆臂,肩部放松。两臂与身体之间的空隙较小。前摆时手的高度不超过下额,后摆较大。
②中速跑60—80米:3-4次
中等速度匀速跑,要求两眼平视、肩颈放松,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肘关节弯曲约60度,以肩为轴前后摆动,与腿部动作协调配合。③加速跑30—50米:3-4次
逐渐加快速度要求摆动腿放松折叠,随惯性以髋关节肌群发力带动大腿快速前摆,摆腿时大腿高抬与上体接近垂直。蹬腿动作:髋、膝、踝三个关节依次快速蹬伸,充分发挥踝关节、脚掌的最后蹬地力量。
④行进间跑30—50米:3-4次
跑时动作轻快、蹬摆协调配合,强调加快向前摆臂、摆腿的速度,动作放松、大步幅、高频率、人体向前运动的效果好。
3、改进和完善途中跑技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后踢腿跑
结束本分
1、放松联系:调整呼吸 放松各关节
2、课堂小结、宣布下课、收拾器材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节
课时数
2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复习短跑直道途中跑技术、学习短跑起跑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短跑的起跑和起跑器安装等基本知识,提出学习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了解技术动作的要求、方法和要领。
3.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同时学习短跑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课堂常规
1、集合,清点人数,师生问号
2、讲解本课的基本要求
3、讲解田径选课的基本内容设置
准备活动
1、热身跑:慢跑5*400m
2、行进间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体测运动 4*8拍
3、活动各关节:头部、颈部、腰部、膝关节、仆步压腿、弓步压腿、踢腿(正、测4*8拍)、转髋跑
4、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踢腿跑、转髋跑接加速跑0
重点内容:
一、复习短跑途中跑技术 ① 中速跑60—80米:(3-4组)
中等速度匀速跑,要求两眼平视、肩颈放松,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肘关节弯曲约90度,以肩为轴前后摆动,与退部动作协调配合。② 行进间跑30—50米:(3-4组)
跑时动作轻快、蹬摆协调配合,强调加快向前摆臂、摆腿的速度,髋、膝、踝三个关节依次快速蹬伸,动作放松、大步幅、高频率的向前运动。
二、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
1、学习后蹬跑
30米*4次
技术要点:上体正直或前倾,两臂自然摆动。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同侧髋充分前送。在摆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掌着地,膝、踝关节缓冲,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中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
2、学习车轮跑
30米*4次
技术要点:大腿高抬后,积极前伸小退,小退主动积极的扒地,上体保持正直。
三、学习短跑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① 结合示范讲解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了解技术动作的要领、方法和要求。
② 学习起跑器的安装或挖起跑穴的方法。
(普通式)③ 学习“各就位”、“预备”动作,先示范后成组练习。
④ 听口令或击掌声起跑练习10米、20米、30米,体会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⑤ 蹲踞式起跑30—50米改进和完善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技术,体会掌握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与途中跑相衔接的技术。(3-4组)
(备注)
1、起跑器的安装
介绍安装:起跑器的安装有三种:“接近式”、“普通式”、“拉长式”。其中“接近式”是指起跑器前抵足板距起跑线一脚长,“普通式”为一脚半长,“拉长式”为两脚长。后抵足板与前抵足板约一脚半长。前抵足板与地面成40-45°,后抵足板与地面成70-80°。
2、蹲踞式起跑
技术要点:听到“各就位”口令时,做1-2次深呼吸,两手撑在起跑线前的地面,两脚一次踏抵足板上,后退跪地。两手收回放于起跑线的后沿,两臂伸直、两手比肩稍宽、四指并拢与拇指支撑于地面。身体重心稍平均分配在两手、一脚、一膝上,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50厘米处。
听到“预备”口令后,平稳的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前移,臀部稍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此时重心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脚上。前脚大、小腿夹角90度,后腿大、小腿夹角约120度。
听到枪声时,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曲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脚迅速瞪起跑器。后腿蹬离起跑器后,以膝领先向前摆出,前脚迅速有力的蹬伸髋、膝、踝三关节,把身体向前上方有力的送。
四、腰腹肌力量练习
4组
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练习。
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调整呼吸哦
放松各关节
2、课堂小结、宣布下课、收拾器材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节
课时数
2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复习短跑起跑、直线途中跑技术、学习重点跑技术、巩固和提高全程跑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短跑的重点跑技术的一般知识,提出学习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了解技术动作的要求、方法和要领。 3.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短跑起跑和途中跑技术同时学习短跑的重点跑技术。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集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课堂常规
讲解本课的基本要求
讲解田径选课的基本内容设置
热身跑:慢跑5*400m 准备活动
行进间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替转运动、体测运动
4*8拍
活动各关节:头部、颈部、膝关节、踝腕关节、仆步压腿、弓步压腿、踢腿(正、测4*8拍)、转髋跑
重点内容:
1、复习短跑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① 听口令或击掌声起跑练习10米、20米、30米,体会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② 蹲踞式起跑30—50米改进和完善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技术,体会掌握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与途中跑相衔接的技术。3—4组
③ 中速跑60—80米跑时两眼平视、肩颈放松,上体正直或稍前倾,动作轻快、蹬摆协调配合,强调加快向前摆臂、摆腿的速度,髋、膝、踝三个关节一次快速蹬伸,动作放松,大步幅、高频率的向前运动。3—4组
2、学习短跑重点跑技术
要点:在最后冲刺阶段步幅稍大,最后两步需加大上体前倾,胸或肩撞线。不要马上急停。步骤:
① 结合示范讲解短跑重点跑技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了解技术动作要领、方法和要求。
② 齐步走一排以肩或胸撞线2—3次,在慢跑或走动中分组练习做两臂后摆、上体前倾重点跑撞线动作。
③ 中速跑和快速跑30—40米,在终点线前一步做双臂后摆,上体前倾撞线动作。先个别练习,后分组练习。3—4次
④ 全程的中速跑练习,要求体会起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的衔接技术。
3、共滚和提高全程跑的技术、100米计时跑*2次
① 全程中速跑练习,要求体会短跑各个环节的技术及其互相衔接的技术。② 全程的快速跑练习,体会在快速跑过程中起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的衔接技术。
要求:起跑时紧贴起跑器,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蹬离起跑器时,动作协调、有力。
起跑后的第一部不宜过大。加速跑时,两臂屈肘有力的前后摆动,两腿脚前摆和有力的向后下方蹬地。开始时,上体前倾角度较大,两脚落点左右之间的距离较宽。以后随着步长和跑速的增加,上体逐渐抬起,两脚落点逐渐趋于一条直线。
起跑阶段注意力要集中。加速跑到11-13步,约20-25米左右需用惯性跑1-2步。
途中跑步频、步幅相对稳定。(可进行技评和教学比赛)组织教法:
结束部分
1、教师提示技术要点与要求。
2、学生学习。
3、个别纠正为主。
4、计时记录。
1、放松练习:调整呼吸
放松各关节
2、课堂小结、宣布下课、收拾器材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节
课时数
2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巩固和提高全程跑技术,学习弯道跑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弯道跑技术的一般知识,提出学习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了解技术动作的要求、方法和要领。 3.巩固和提高全程跑技术,使学生熟练掌握弯道跑技术。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集合,清点人数,师生问号 课堂常规
讲解本课的基本要求
讲解田径选课的基本内容设置
热身跑:慢跑5*400m 准备活动
行进间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体测运动
4*8拍
活动各关节:头部、颈部、腰部、膝关节、踝腕关节、仆步压腿、弓步压腿、踢腿(正、侧4*8拍)、转髋跑
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踢腿跑、转髋跑接加速跑)
重点内容:
5、巩固和提高全程跑技术
① 全程中速跑练习,要求体会短跑各个环节的技术及其互相衔接技术。② 全程的快速跑练习,体会在快速跑过程中起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的衔接技术。
2、学习弯道跑技术
①结合示范讲解弯道跑技术特点。要点:
1、身体内倾
2、两脚脚着地的不同
3、摆臂与摆腿的不同
4、入弯道与出弯道的关键
②学习短跑弯道起跑技术听口令起跑*4-5次
要点:弯道起跑前几步应沿着内侧分道线的切点方向跑进,加速跑的距离比100跑的加速跑段短,上体抬起较早。
③在弯道上用慢速、中速和快速等不同速度跑的练习体会和学习弯道跑技术。
④从直道进入弯道跑。先在直道上跑20-30米,进入弯道再跑20-30米,体会和掌握直道进入弯道跑的衔接技术。
2-3次
⑤从弯道进入直道跑。先在弯道上跑20-30米,转入直道后再跑20-30米。体会和掌握弯道转入直道的衔接技术。
2-3次
⑥弯道起跑25-30米。按弯道起跑安装方法安装起跑器,然后听口令做弯道起跑练习。
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调整呼吸
烦死各关节
2、课堂小结、宣布下课、收拾器材
田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跑的练习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并掌握利用跑发展各项身体本事的锻炼方法。
本事与方法目标:经过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运动锻炼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奔跑本事,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情感与价值目标:经过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利用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树立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获得成功感。
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是经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从而养成长期参与运动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难点是掌握各种跑的锻炼方法及利用这些方法发展各项身体本事。
设计思路
(一)教材的选择
发展体能(速度、耐力和灵敏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身体健康目标学习领域中的重要资料之一。发展体能的教学形式和资料种类较多,其中各种跑的练习是最常用的方法。跑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本事,是所有运动的基础,也是初中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田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快速跑、耐久力跑、障碍跑、接力跑、协作跑等形式。本课针对水平四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景,选择以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为教学资料,使学生到达发展体能的目的。
(二)教学策略
由于本课的教学技术资料含量少,技术动作比较单一。若只是反复进行各种跑的练习,不但容易使学生过度疲劳,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本课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理解的传习式教学模式,而是以“三趣”教学,即以教有情趣、学有兴趣、玩有乐趣为主导,以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为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习方法,将发展学生体能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经过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将教学资料内化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本事,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进取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欢乐体育”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徒手操
(二)快速跑练习(抗洪抢险游戏)
1.教师讲述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抢险中的事迹,向学生提出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号召,创设“抗洪抢险”情境进行游戏。
2.游戏方法:学生五人每组,游戏自选。
(三)耐久力跑练习
1.教师为学生创设见义勇为捉“小偷”的教学情境,以情境导入游戏练习。
2.主角分配:学生分成两组,其中将班级中耐力跑水平较高的学生分成一组扮演“小偷”,其他同学扮演见义勇为的好少年。
3.游戏方法:“小偷”跑离15秒后,好少年开始“追捕”,路线不限,方式不限(可单独追捕亦可分小组追捕);每名“小偷”被捉住后立即离开游戏,10分钟之内将“小偷”全部捉住,为好少年组获胜,反之,“小偷”组获胜。
(四)协作跑练习
1.教师讲述“赛船”游戏的来源:赛船游戏满语称作“赛威呼”。据史书记载,该项活动是由满族民间赛船演变而来,在现代已成为陆地上进行象征性的赛船活动的一种团体赛跑游戏。
2.游戏方法:5人一组,5人均站于两根竹竿中间,两手分别握住一根竹竿;前4人面向前方,第5人反向站立,发令后5人一齐向前跑,先跑到终点,队伍不散的组为获胜组。
3.规则:每个小组在中途因动作不一致,有摔倒、掉竿等情景发生时,必须全体停下,待队伍整理好后才能继续游戏,到达终点是以“舵手”过线为准。
(五)整理活动
学生跟随着轻快优美的音乐做放松操练习,将身心从紧张的游戏情境中解放出来,使心理和身体获得彻底的放松。教师简单总结授课情景,给予全体学生进取性的评价,本课结束。
评析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既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体育教学实践工作的需要。我们应当认真贯彻新课程中“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精神实质。经过对体育课程资料、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进取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田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经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场地,具备基本的田径理论知识。
2、经过结合实例讲解田径比赛通则,让学生初步学会各规则。
3、经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扩宽知识面。
教学资料:
1、简介田径运动场地(基本常识。相关知识资料)
2、简介田径竞赛规则
重点:场地介绍难点: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一、田径运动场地的介绍
田径运动场地是进行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组织田径运动竞赛和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1、田径运动场地是全长400米的半圆式场地。其跑道是由两个180°到半圆(弯道或称曲段)和两个对等的直段组成。
2、田径运动场地的弯道半径最好的是36.5米。
3,运动场地一般有8-10道分道,弯道有8道,分道宽1.22-1.25米,所以分道线宽均为5厘米。
4、田径运动场地除竞赛场地外还应在跑道外地空地上,合理安排跳跃和投掷的场地。
(推铅球、掷链球和掷铁饼三个项目的落地有效区均为40度角;跳远、三级跳远场地沙坑至少宽2.75米,跳远沙坑远端至起跳线距离至少10米,一般沙坑长在6-9米,坑宽2.75-4.00米;跳高用的沙坑或海绵包至少长5米、宽3米,。半圆形助跑道德半径至少20米;撑杆跳高场地的助跑道宽至少1.22米,长至少40米。)
二、田径运动比赛介绍
田径分为田赛、径赛,全能三大类
1、径赛有:短跑、中长跑、长跑、马拉松(42.195)、竞走。
其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项目,如100米、200米、400米、110米栏、4x100接力为短跑。采用蹲踞式起跑,使用全自动电子计时。
800米及其以上距离项目为中长跑、长跑。
此外,还有2000米障碍,3000米障碍,5000米竞走,10000—20000米竞走。等等
2、田赛主要有:跳跃类和投掷类(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撑杆跳高)
3、全能主要有七项全能和十项全能。
三、田径竞赛规则介绍
1、田径比赛的跑进方向一般为逆时针跑向。
2、起跑犯规:运动员在做好最终预备姿势后,只能在接收到发令枪或批准的发令装置信号后开始起跑。(2次犯规是指同一组非同一个人,只要同组已有一人犯规,你再次犯规就判犯规)
3、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从而妨碍其他运动员走或跑进时,应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4、分道跑到比赛中,运动员应自自始至终在自我的分道内跑进。
5、运动员由于受他人推、挤或被迫跑出自我的分道,但未阻挡其他运动员,也未从中获得实际利益,不犯规。(例如:a在直道上跑出自我的分道,没有获得实际利益;b在弯道上抛出自我的分道外侧分道线。)
6、800米跑起跑时分道跑,在第一个弯道末端一条宽5厘米,横跨跑道的弧形抢道线即可切入里道。
7、离开跑道,运动员自愿离开跑道后将不得继续参加该项目比赛。
8、接力赛,运动员必须手持棒跑完全程。
9、在所有接力赛跑中,都必须在接力区内传递接力棒。
10、运动员在接棒之前和传棒之后,应留在各自分道或接力区内,直到跑道畅通,以免组的那个其他运动员。
田赛,除跳高和撑杆跳高外,在其他田赛项目中,如参赛人数多于8人,则每名运动员均有3次试跳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掷)3次。若参赛者仅有8人或少于8人,则每人有6次试跳机会。
11、在田赛的某一次试跳(掷)中,由于任何原因使运动员受阻,能够补试跳机会。
12、田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无故延误试跳时光,将导致不许其参加该次试跳,并记录为该次试跳失败。
田径教案篇5
教学资料:
田径运动概述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起源与发展,明确田径运动概念以及发展趋势,了解田径运动作用与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田径运动起源、发展已经锻炼功效,促进学生对田径活动兴趣。
教学难点:
在学习中促进学生自觉参与田径活动学习与锻炼。
教学过程:
一、田径运动的起源于发展
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走或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的重复这些动作,便构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
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了第一届古奥运会,当时唯一的比赛项目是192.27米跑,从那时起,田径运动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项目。至今已举行的各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比赛项目之一。
19世纪下半叶,田径项目传入我国。1890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以田径为主的运动会,是我国最早的一次田径比赛。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制”规定田径项目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教学资料之一。1923年,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包括200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均把田径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之一。
二、田径运动的概念
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包括男女竞走、跑跃、投掷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光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国际业余田联将田径运动定义为:田赛、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
三、田径运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
1、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
经过田径活动使人体获得大肌肉活动的体念,促进人体形态的正常发展,内脏器官机能的完善和肌肉-神经系统功能协调发展。经过各项目练习,发展快速跑本事与有氧耐力,发展弹跳力和肌肉力量,提高抗疲劳本事。还能使知觉更加敏锐、准确,记忆力和确定力得到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活中的安全。
2、促进心里健康发展
经过田径活动,在活动与比赛中体念激烈的情绪,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控制情绪,正确对待对待活动中的得与失,正确对待比赛中的胜与败,培养高尚的体育情操。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增加自信。培养顽强刻苦、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养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3、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体育活动是最能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合作跑、障碍跑、团体赛等都能培养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经过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团体精神,正确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遵守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培养进取、协作、乐观、有职责感、自治自律的态度。
四、田径知识拓展
1、新中国田径
新中国成立后,我过田径与世界田径的差距迅速缩小。1953年起,每年举行大规模田径比赛。1956年,跳高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打破了当时1.76米的世界纪录。六十年代有10个项目。进入了世界前10名。198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会上朱健华以2.38米创造了他自我坚持的2.37米的世界纪录。同年,徐永久以45'13"4的成绩创女子竞走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田径运动员。90年代随着马家军的崛起,创造了一批女子中长跑世界纪录,王军霞还赢得了“亚洲神鹿”的称号。刘翔是中国新一代田径的代表。
2、世界田径发展格??
美国是田径大国,欧美几乎独霸田径。但也出现多元化发展,个别国家也有占据一席之地,非洲地区中长跑与障碍跑有必须的期望。女子项目发展有男子化趋向。科学化训练与职业化特点国家突出。世界更加呼唤公平竞赛,大力打击田径比赛中使用兴奋剂行为。
3、田径是运动之母
古话说得田径者得天下,是有道理的。田径是奥运会最大的体育竞赛项目。使得各个国家都很重视。都在大力发展田径运动。奥运会的田径比赛更是最高荣誉的田径比赛。成为田径发展的主动力。
4、田径是学校教学活动主要资料之??
田径是学校课堂教学主要资料,也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我校已经举办25届),每年组织中长跑比赛(我校已经举办17届)。每年参加市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并取得不错成绩。校田径成绩记录(略)。
5、我学校一向是市体育传统学校,2011年被评为市体育特色学校。发扬与推广田径运动,我们任重而道远。
思考与练习
一、中国田径对世界田径有哪些贡献?
二、田径运动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三、谈谈你本人对田径运动的看法?
板书:
一、田径运动
1、起源
2、发展
二、田径运动概念
田径运动
田赛
竞赛
全能运动
三、田径运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
1、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
2、促进心里健康发展
3、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四、知识拓展
五、作业
田径教案篇6
设计思路:
蛇皮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而且可塑性比较强,可以成为孩子体育活动的材料。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时常自发利用蛇皮袋开展游戏,而且孩子们开发出了许多蛇皮袋的游戏。
在一次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我发现两名孩子利用蛇皮袋玩起了拉力车的游戏,一个孩子坐在袋子上另一名幼儿往前拉、乐此不彼。孩子们的拉力车玩法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兴趣。既然孩子们如此热衷于玩蛇皮袋,我何不尝试利用蛇皮袋开展一节玩蛇皮袋的活动。活动中利用幼儿前期拉蛇皮袋的经验,进一步探索趣味拉力车的多种玩法,从两人合作尝试进行多人合作游戏。
活动目标:
1、探索合作玩趣味拉力车,锻炼手臂大肌肉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
2、充分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形成初步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蛇皮袋若干有序摆放操场、背景音乐、毛巾、衣物筐等。
重难点:
探索合作玩趣味拉力车的玩法。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引发幼儿兴趣。在背景音乐中利用蛇皮袋开展“开汽车”游戏(红灯蹲、黄灯单脚站、绿灯跑动),逐次开展小汽车(两人前后拉蛇皮袋)、卡车(两人前后高举蛇皮袋)、火车(多人高举蛇皮袋接龙)。
?本次体育活动有探索性质,需要孩子们相互配合不断尝试,在热身活动“红绿灯”游戏开展中,通过两人、多人的方式,根据红绿红绿灯变化进行活动,不仅仅为身体做了热身,也给孩子们心理迎接探索挑战和多人合作上做了铺垫。】
二、幼儿探索合作玩拉力车,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幼儿自由探索趣味拉力车
师:我们刚才玩了很多的车、小汽车、卡车、大客车,今天赵老师带你们玩一种新的车,拉力车。你们知道什么是拉力车吗?(幼儿自由说说了解的拉力车)
师:请两个小朋友一组,玩拉力车的游戏。一个小朋友当乘客坐在袋子上,另一个当司机。(请“司机”与“乘客”相互交换开展。)
幼儿两两组合探索趣味拉力车。
?虽然孩子们已经自发的开展了拉蛇皮袋游戏,但将这普通的袋子赋予了拉力车的形象,孩子们游戏的情景性和趣味性得到了提高,放手让孩子们对这旧材料再次进行新体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2、幼儿探索拉力车的玩法
师:刚刚老师发现你们有很多种玩拉力车的方法,请小组示范的拉力车的玩法。
请2—3组幼儿示范。(幼儿示范教师点评)
请小朋友们尝试,新的玩法。教师提出活动要求:“玩法与以前不同、请司机乘客注意安全,乘客不能从车上掉下来,乘客与司机相互交换、看看谁拉的又快又省力。”幼儿根据自己组情况开展尝试新玩法。
?在游戏中不断进行难度的提升,孩子们从随便玩玩到想办法玩、从单独一组玩到与其他组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新的玩法过程,不仅仅是的体能得到了发展、其合作能力、思考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竞赛游戏:趣味拉力车
(1)师:我们要开展趣味拉力车竞赛游戏,比比哪组拉力车最快。
(2)提出比赛规则:
①请各组在起跑线后面准备;
②听到开始的口令向前拉;
③到终点线相互交互换回拉。
(3)幼儿进行趣味拉力车竞赛。
4。尝试多人拉力车游戏
师:我们的拉力车除了一个乘客一个司机还可以进行多个乘客多个司机,请你们试试。(根据已有玩拉力车的经验,尝试多人玩拉力车游戏。)
幼儿合作尝试多人拉力车。
师:请大家一起将自己组的拉力车,开出来。参加多人拉力车竞赛。
?尝试多人拉力车游戏,是在一人司机一人乘车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规则提升,孩子们在多人将会遇到一些人员分配,乘客如何坐等新问题。孩子们在游戏学会如何合作分工,如何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更出色完成游戏。合作游戏是需要幼儿合作素质,教室可以实际开展的情况适机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使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成功感和乐趣。】
三、放松活动
1、坐在“车上”乘客与司机相互为按摩。
2、帮助老师一起收拾场地,回教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起源于幼儿自发玩蛇皮袋。利用幼儿的兴趣点以及玩蛇皮袋的经验,对拉蛇皮袋的玩法进行深挖和再创。
热身环节,将传统的“红绿灯“游戏,进行调整,从一个人玩的小汽车、到两人开的卡车、发展到多人开的客车给了孩子们更多更全面的心理准备。从孩子的投入程度以及后面游戏的效果看,此次环节给孩子们的身体、心理都得到了充分的预热。
将蛇皮袋赋予拉力车的情景创设,可以调到幼儿游戏的情景性和积极性。在游戏中孩子探索合作玩趣味拉力车的玩法,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自由尝试阶段,我发现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趣味中,对于游戏前的规则搁置一边,如有些组司机与乘客一直未换,以至于司机手部力气透支还继续拉,有几部拉力车的乘客已经摔到地面,车辆没有及时停车等。在进行集中交流提出探索要求后,进行带有目标尝试阶段,孩子们游戏的目标性更加明显,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也随之增强。随着游戏要求的提出幼儿一轮轮的尝试、孩子们发现趣味拉力车的多种玩法,也对比发现了几种“又快又省力”玩法,体验了合作的乐趣。
多人合作是在两人一组的拉力车游戏基础上对幼儿又一次的挑战,如何与同伴进行协商,进行一些合理分工,是孩子们在游戏中将要面临的问题,从今天的活动情况看,相互协商对于孩子们还是存在些难度,尤其出现几个主意时孩子们互不谦让,表现强势。正是由于孩子的自我中心,所以更加体现出多人合作游戏的必要性,让孩子在摩擦中学会谦让,学会相互配合。合作环节执教教师,以及配班教师保育员要及时关注孩子们的配合情况及时参与、及时撤出,在确保游戏顺利进行时,不包办注重孩子能力的发展。
放松环节相互帮助同伴按摩,进行肌肉放松的同时增加同伴情感。收拾场地环节,使得孩子们变成活动的主人,养成自己的物品自己收拾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