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下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23-07-21 作者:Lonesome

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案是没有价值的,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的分清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结果导向,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五年级音乐下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五年级音乐下教案通用6篇

五年级音乐下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接力出版社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45页歌曲《愉快的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演唱、感受歌曲,引导学生在歌唱时能突出6/8拍节拍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放飞心中梦想,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

能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一声部。

教学难点:

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同学们,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日本这个国家,你了解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做出评价及鼓励)

2.播放多媒体课件:“哦!看来,你们对日本的了解还真是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到美丽的日本去看一看。(播放有关日本风景、名胜、饮食、服饰等图片。同时配上日本民歌。如:《樱花》、《四季歌》。)播放时,教师可做简单的讲解。

二、聆听歌曲范唱

1.“就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有一个可爱的`,和你们同龄的孩子,他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做了一个神奇而有趣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吗?(想!)那就快快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和老师一起伴随着音乐走进他的梦乡……(播放歌曲《愉快的梦》最好是带有动画的vcd歌曲,或独立制作动画。让学生边看边听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他都梦到了什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老师边听边打拍子。(3/4拍)

2.歌曲聆听结束后,师生谈歌曲的内容。

问:刚才,在同学们听音乐的同时有谁注意到老师在做什么?(打拍子)

三、学习歌曲

1.初听音乐。

2.复听音乐。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3.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4.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5.唱歌词,随琴一起。

6.再听歌曲,分析歌词内容。

7.有感情地演唱。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吗?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学生演唱

四、延伸创编

1.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听。下面,请大家每人选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让我们一边唱着梦之歌,一边折一支满载理想的梦之船。让我们把自己心中的梦想都装载到梦之船上。看谁折的又快又好。(播放范唱带,边唱边折)

2.折好后,拿着自己的梦之船,相互交流自己的梦想。教师给予鼓励,支持。

3.同学们,你们的梦想可真是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同学们,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格言我们大家共同勉励: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辛勤的劳动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老师做简单讲解)

“同学们,快为你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吧!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梦想成真!”

六、最后,在歌曲《愉快的梦》中结束本堂课。

五年级音乐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

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五年级音乐下教案篇3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

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2复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3、复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4、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五年级音乐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五、欣赏吉他演奏《平安夜》和电子琴演奏《平安夜》

五年级音乐下教案篇5

课题

歌曲《卡普里岛》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1.能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

2.初步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特点

3.复习反复记号:d c fine

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

1.说说意大利

2.欣赏《我的太阳》

3.说说意大利的民歌特点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2.视听旋律

3.学唱歌词

教学重点:学会用欢乐、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卡普里岛》

教学难点: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建筑方面 (边说边出示课件)有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和威尼斯水城 威尼斯水城即是旅游胜地又是意大利的重要港口。另外,意大利的广场和喷泉也很有特点。意大利的文化也非常丰富,文学家但丁的《神曲》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通过欣赏《我的太阳》等意大利民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意大利歌曲的热情,明朗的特点。

音画结合的歌曲欣赏既能让学生对卡普里岛有个初步的印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弱起小节,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决:

1 空塔塔塔 2空513空513 30513 0513

这一环节分一下来进行;

1.师唱曲谱生填词

2.齐唱歌词

3.歌曲表情、情绪的处理

了解意大利吗?学生自由发言。

意大利是欧洲文明古国,除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之外,他们的民族歌非常著名。想不想欣赏一下?

聆听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片段。

你对意大利有哪些了解?

意大利是欧洲的一个文明古国,除了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之外,他的音乐非常出名,特别是他们的民歌,就像他们的人民一样热情、奔放、明朗,大家还知道哪些意大利的歌曲呢?

2、复习学过的意大利歌曲《桑塔.露其娅》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桑塔露其娅》

老师请学生观察这首歌的旋律特点:(上行、弱起),并视唱曲谱。

师:演唱谱子,学生自己填词,重点之处可反复。完整演唱之后引导学生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三.课堂小结找出歌曲中出现;d.c fine记号 让学生自己讲解反复记号的作用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大自然现象,它充满了幻想与乐趣。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吧。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进行情景创作活动。

巩固学生对意大利音乐风格的了解三、新授歌曲(一)聆听与感受1、 初听歌曲欣赏歌曲并回答问题(《卡普里岛》、情绪欢快、热情、明朗)卡普里岛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一年四季充满了阳光,岛上的人们无忧无虑、幸福的生活与湛蓝的大海和白色的小屋,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是一个优美的旅游胜地。2、复听歌曲分成几个乐段?各自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学生能够听出歌曲可分成三个乐段a b a ,并说出第一乐段的欢快和第二乐段(节奏舒展旋律较平稳 情绪优美的抒情的)形成对比。3、再听歌曲师:我们大家一起再来听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生:找出歌曲中出现;d.c fine记号 让学生自己讲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卡普里岛 意大利民歌 热情 奔放 明朗 d c从到反复到fine处结束

板书设计

卡普里岛

意大利

热情 奔放 明朗

d c从到反复到fine处结束

课后反思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欣赏《羊肠小道》《桑托尼》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1、能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卡普里岛》。

2、能分辨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通过音乐要素联想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分辨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初步感受现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4、能知道一些有关美国的大峡谷、希腊的桑托尼岛、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等自然景观的知识。

5、能用学生已有的世界音乐知识,组织《环球之旅》的音乐活动。

教学方法设计

音乐欣赏 谈话法、分组抢答、体验讨论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

二.欣赏《羊肠小道》

1.初听乐曲中描述性的片段 2.复听乐曲 3.完整欣赏全曲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体会歌曲《卡普里岛》热情、奔放的情绪。 2、分析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 3、感受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的现代音乐风格。

为后面完整欣赏做好铺垫,分为1小提模仿驴嘶鸣的片段2椰壳表现驴蹄声音的片段3八音盒的片段4表现流水的音乐片段

初步听辨“行进”与"歌曲"两大主题有了初听、复听的基础,在完整听时学生对个音乐形象已有了一定得了解,因此更容易融入乐曲的情绪之中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点点意大利音乐的风格特点,这节课我们接着了解一下其它国家和民族的音乐

师: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为什么能够联想到某些情景呢?那是因为音乐模仿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声音。下面我播放几段音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音乐模仿了什么声音?

学生欣赏并思考发音。

师引导学生听辨并总结

师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三.欣赏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

1.演奏形式

2.作曲家简介

3.发表感想

四.课堂小结

演奏形式是电子合成器与乐队

作曲家雅尼

本课的要点再一次重申,以巩固本课的学习成果。

师由雅尼的《尼罗河》引出本课的《桑托尼》,引导学生感受并发言。

师引导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足之处予以补充

板书设计

羊肠小道

美国 管线合奏

桑托尼 雅尼 电子合成器与乐队

课后反思

五年级音乐下教案篇6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能力目标:

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学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知识目标:

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话音的填入。

教法

听唱和视唱结合;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法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我会用学生自学及让学生当小老师,利用生帮生的方法,让能干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在自学中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如:音不准时借助竖笛练习或者请音准好的同学教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让我们看看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观看课件

师生交流。(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三、新授歌曲

聆听录音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

?一〉学习曲调

1.观察曲调。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连音线、附付点四分音符等)。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不完全……)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2.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如:(本期的〈晚风〉)

3.先学第一部分。

(1)听琴、划拍、自学曲调。

(2)老师有重点地辅导。

(3)听一遍唱一遍。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

(4)完整唱一遍。

4.学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学习。

5.完整、准确唱全曲。

?二〉歌词教学

1.全班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对家的无限热爱之情)

2.填入歌词。要求:①歌词要与音对准。②不要忘记曲调。先填第二段。解决那儿的儿化唱法。再加第一段歌词。

3.完整、准确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启发学生: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小朋友们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牧场上的家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

2。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3。创编歌词。同桌同学合作创编一段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使情感得到升华。

附老师自编歌词:我的家在晋城,这里风光秀丽,还有很多的名胜和古迹,还有有名的土特产,还有实验小学,它们都是我们的骄傲。家!晋城——我的家!这有很多的名胜和古迹,有名的土特产,还有实验小学,它们都是我们晋城的骄傲……

四、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