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撰写教案的时候,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来编写,教学质量的提升是离不开教案的制定工作的,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团汤圆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团汤圆教案篇1
一、设计初衷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庆丰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很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将来临,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三、客座教师:
章良忠(以下简称“章”)
四、活动对象:
大班
五、活动准备
1.与客座教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准备好。 (糯米、芝麻、黄豆、红糖)
2.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糍店,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章: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2.章: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章: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3.章: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章: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章: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章: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
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
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
章: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
能融在一起。
2.癍团曾
(1)章: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
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
章: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
来看一举
(2)章沸黯碰:锄一部分米团矽人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涟动体
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
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
章: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章: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
幼:又香又甜。
章: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三)小结。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
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七、活动成效
孩子们在了解制作麻糍的过程中感到兴奋、新鲜好奇,表现得非常积极,每一环节都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认识传统工具,在体验到劳动快乐的同时也
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吃着亲手制作的麻糍,节日的气氛已悄然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今年的冬至对孩子来说一定意义非凡。
团汤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和十六分音符,尝试用:xxx|xxx|的节奏创编说词。
2、从歌曲活泼欢快的风格中感受元宵节吃汤圆的乐趣。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边听歌曲录音,边拍手自由入座,谈话引出。
提问:刚才听到的歌曲有什么感觉?讲了个什么故事?
元宵节吃汤圆,你吃过哪些馅的汤圆?(芝麻、豆沙、肉末)
2、学唱歌曲。
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分句示范)
教师再一次完整示范。启发幼儿讨论:说说最好玩的是哪一句?
幼儿学唱2~3遍,重点学习唱准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乐句。
3、创编说词。
师:小二哥的汤圆是芝麻馅|黑又香|
按照这个节奏也来编一编不同的汤圆馅吗?
将新编的歌词填入说词,完整演唱新歌1~2遍。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小朋友们对于汤圆都是有所认识的,也知道汤圆是在元宵节的时候吃的,汤圆有很多味道的馅,也知道汤圆的寓意。当我在第一遍弹唱歌曲的时候,小朋友就说出了对这首歌曲的感觉,节奏欢快。整首歌曲共分三段,而且歌词比较简单易懂,重复的语句也比较多,所以,小朋友学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不过我发现,在这首歌曲中,一共有两个附点号,分别在一碗汤圆和三毛钱呀两处地方。我们小朋友在唱的时候,总是会把附点给漏下,我就想让小朋友来跟唱一下,但是,在跟唱的时候还是能唱出附点号的,不过在整首歌曲演唱的时候,却又把附点给漏下了。在创编的时候,也是比较单一的语句,并没有太大的创新。所以我决定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在重难点学习的时候,把重难点放在附点上面,可以进行拍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打节奏进行演唱,这样多试几遍,小朋友肯定就会唱了,也不会把附点给漏下了。而在平常,可以多多补充幼儿各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对于小朋友的创编能力肯定会有一定的提高的。后来,我在新的教学中尝试这样方案,结果小朋友的知识吸收率确实比原来的教学效果好了一点。
小百科: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团汤圆教案篇3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创设:
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
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
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以妈妈的身份谈话:我们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妈妈要和你们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好吗?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三、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团汤圆教案篇4
一、活动主题:
情暖冬至,爱在助困
二、活动对象:
所有勤工俭学岗位人员
三、活动时间:20年12月21日晚7点
四、活动地点:
b#204
五、主办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助困办公室
六、活动形式
:(一)、励志视频通过播放励志视频,帮助岗位克服自卑心理。
(二)、知识竞答自选题目(励志题目),答对即可获得奖品,答错仍有参与奖。
(三)、演讲现场采访岗位,请各岗位谈谈自己对学院助困工作的看法和宝贵的建议,并邀请优秀岗位代表上台演讲,谈谈工作、学习心得,激励其他岗位在工作和学习上取得进步。
(四)、温情送汤圆邀请所有在场岗位人员共聚食堂,分享汤圆,传达节日祝福和学校的关爱。
七、活动流程:
本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对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并把活动的有关任务下达到各个干事并做好准备工作;后期将于12月21日举行“情暖冬至,爱在助困”活动。
八、经费预算:
布置、宣传费用:200元
汤圆、奖品:600元
总计:800元
团汤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时间。
2、愿意讲述品尝过的各种各样的汤圆。
3、增进幼儿喜欢我国民族风情习俗的情感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实物汤圆、泥工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的时间。
二、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品尝过的元宵。
师:这些汤圆长得什么样子?汤圆里面有什么?
三、鼓励幼儿用泥工捏出自己喜欢的元宵形状,可以从颜色上选择。
活动反思: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在猜灯谜的游戏中达到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