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是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的,教案主要作用就是能提升老师的教学速度,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语言领域活动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语言领域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句描述故事内容;
2、能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
三、活动过程
??、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激发幼儿兴趣。
1、师:谁来了?你觉得小兔子今天要去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看小兔子的装扮,自由猜测。
2、师:小兔子走到哪里?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猜猜它们在叫喊什么?
??、观察第二三幅图,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到底谁来了帮助小兔子的呢?
2、集体交流理解图片内容
①观察第二幅图师:是谁来帮助小兔子的?象爷爷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帮助小兔子的呢?你觉得象爷爷的什么像小桥?
②观察第三幅图师:雄兔子过了河心情怎么样?它们会对象爷爷说什么?它们是怎样感谢象爷爷的呢?
??、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语言领域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明白不可以轻易的就让人帮忙看家,不能随便的就相信别人所说的话。
2、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狐狸和蜜蜂》《小蜜蜂》儿歌
活动过程:
一、讲《狐狸和蜜蜂》
1、狐狸想吃蜜蜂家的蜂蜜,就在蜜蜂家门口等着,看着蜜蜂要出门……
2、狐狸和蜜蜂聊天,蜜蜂工作没人看家和照顾孩子,狐狸听见就要帮蜜蜂看家……
3、蜜蜂不知道狐狸的想法,高兴的同意了让狐狸棒的看家,蜜蜂飞去工作了,狐狸进了蜜蜂的家,开始吃蜂蜜……
4、等蜜蜂回来以后发现蜂蜜都没了,就去找狐狸理论去,蜜蜂理论不过狐狸,只能回家了……
二、故事大义
1、狐狸想吃蜜蜂加的蜂蜜,才会主动帮蜜蜂看家的那。
2、蜜蜂答应后飞去采蜜了,狐狸的阴谋得逞了,就进了蜜蜂家了。
3、狐狸进蜜蜂家就是为了吃蜂蜜,吃完了就走了。
4、蜜蜂发现蜂蜜被狐狸吃光了,就找狐狸算账去了,蜜蜂讲论不过狐狸,就回家了。
三、小结
1、小朋友故事听懂了吗?
2、谁能给老师表演一下,狐狸和蜜蜂的情感?
3、我们千万不要学蜜蜂轻易的就让狐狸帮看家,也不要太相信别人。
4、唱《小蜜蜂》儿歌。
语言领域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2、丰富词汇:搬来搬去、晃来晃去。
3、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重点:
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活动难点:
随童谣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能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背景图,蚂蚁指偶,蚂蚁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纸偶,激发兴趣。
今天小蚂蚁要搬米,他是怎么搬的呢?请小朋友们听一听一首好听的童谣,名字叫做《搬米》。
2.教师示范朗诵童谣。
提问:童谣里讲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3.出示背景图,操作指偶,教师以富有节奏的声音朗诵童谣。
提问:一只来,蚂蚁来搬米,怎么办?结果怎样?学习词语(搬来搬去)两只蚂蚁来搬米,怎么办?结果怎样?学习词语(并用动作表演,晃来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怎么办?结果怎样?
教师边做动作边用富有明快节奏的`声音示范朗读。
5.幼儿边学习动作,边有节奏的朗读童谣。
(1)幼儿集体跟读,引导幼儿读准字词。
(2)分组进行朗读表朗读练习,注意提醒幼儿用富有明快节奏的声音朗读童谣。
6.表演游戏。
幼儿戴头饰扮演蚂蚁,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朗诵一边自由组合,体验游戏的乐趣。
搬米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换来又换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进泥洞里。
语言领域活动教案篇4
教案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知儿歌中的"穿"、"钻"和"绕"等动词。
2.运用动作感知和情景体验的方式学习儿歌。
3.感受与同伴游戏和情景体验带来的乐趣。
教案准备:
1.各种不同的玩具车子。
2.操作材料每组一份。
3.布置与儿歌内容一致的场景。
4.音乐、图片。
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熟悉儿歌内容。
1.开汽车入场。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开过情景布置的场地。
3.回忆开车情景,熟悉儿歌内容。
4.教师念儿歌,幼儿学习儿歌。
5.师幼共同边看图边念儿歌。
二、借用开汽车去旅行的游戏,学习儿歌。
1.教师出示小汽车,引导幼儿为汽车指路。
2.教师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为小汽车指路。
三、幼儿情景体验,巩固儿歌内容。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拓展活动。
1.引导幼儿说一说其他旅游的目的'地。
2.开车出场,将幼儿说的目的地更换到儿歌中。
活动延伸:
教师:小汽车还想去更多的地方旅行呢?我们一起出发吧!
语言领域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说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体验在幼儿园与老师同伴相处的.快乐。
2、乐意与同伴交流,学习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你们每一天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吗?
2、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二、逐一出示挂图。
1教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宝宝一天里都要做什么事情。
2教师逐一出示挂图,让幼儿根据图片说一说宝宝的一天,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早上起床后宝宝在干什么?
来到幼儿园见到老师宝宝怎么样?
和同伴玩具怎么样?
上课了他表现怎么样?
他是怎么洗手的?洗完手干什么?吃饭时是怎么样做的?
睡午觉时表现怎么样?
回家了宝宝是怎么做的?
三、教育幼儿做一个好宝宝。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要像图上的宝宝学习吗?
语言领域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蜗牛身体的外形特征。
2、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3、萌发关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蜗牛的房子》ppt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课件,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课件。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宝宝们,看,它是谁?(小蜗牛)
2、教师以蜗牛的口气自我介绍,引导幼儿了解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
“嗨,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小蜗牛,我有软软的身体,背上背着一个硬硬的贝壳,它就是我的家,可以保护我哦!我的头上还长着两只小犄角,它是来帮我辨别方向的。”
二、播放ppt,引导宝宝听听、说说
1、教师分别播放打雷、下雨的录音,引导宝宝倾听,并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师:春天来了,小蜗牛从窝里慢慢爬出来,来到草地上,快乐的唱呀、跳呀。忽然,从天那边飞来好多好多乌黑的云彩,不一会铺满了天空。呀!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2、引导宝宝学学打雷和下雨的声音。
三、播放课件,引导宝宝听听、看看、讲讲。
1、教师逐一播放课件,边讲边问,引导宝宝看看、讲讲故事内容。
“天空中飞来好多黑黑的云彩,轰隆隆、哗啦啦!发生什么事?”“地上有些什么小动物?下蚂蚁正在做什么?”“小鸟在做什么?”“树上的小鸟在跟谁说话呀?说了些什么话呀?”“小蜗牛的身体怎么不见了?藏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四、带宝宝玩“小蜗牛避雨”游戏
请宝宝用拇指做身体,其他做壳,听到教师说“轰隆隆”、“哗啦啦”时,将拇指藏进其他手指里,停止不动。“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小蜗牛们快再出来玩吧”。游戏再次进行。
语言领域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aba结构、发准字音"zi、ji"(自己)。丰富动词:走、飞、跳、游。
2、通过形象、动作的对比、匹配,理解、感知并初步仿编儿歌。
3、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大人抱。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一张大的背景图上面有天空、草地、池塘和小路2、贴绒教具:小鸟与鸟妈妈、小兔与兔妈妈、小鱼与鱼妈妈、娃娃与妈妈3、其它动物图片若干。
4、图文诗歌。
活动过程:
一、逐一在背景图上出示小动物和它的妈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
1、这是谁?启发幼儿用"··与它的妈妈"进行完整的表述。
2、小鸟(小兔、小鱼)是怎么飞(跳、游)的?用不用妈妈抱?
3、请幼儿模仿小鸟(小兔、小鱼)自己飞(跳、游)得动作。丰富动词。
4、小朋友看见小动物们自己走,他会对妈妈说什么?(幼儿自由讨论)二、出示图夹文诗歌学习儿歌。
1、师:"我们刚刚说的每一句话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好听的儿歌。"2、教师出示图文诗歌并完整的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集体、分组进行动作表演朗诵儿歌。
三、初步尝试用替换动物的方式仿编儿歌。
1、教师出示其它动物图片替换鸟、鱼、兔,自然地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2、幼儿有感情的朗诵仿编好的儿歌。
四、品德教育:长大的要自己走,做一个能干本领大的好宝宝。
活动延伸与建议1、将图文诗歌贴到语言区,并提供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帮助幼儿继续仿编。
2、结合体育活动,巩固:飞、挑、游、跑等动词。
课后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于我所创设的情景都很感兴趣,大部分能跟着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积极性都很高,大致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但也有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动脑筋,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如主动邀请他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多鼓励,多赞扬他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状况,如在让幼儿集体扮演兔宝宝时,幼儿出现了乱窜的现象,我费劲将他们拉了回来,这提醒我以后,在设计活动时,我要考虑得更周到些,将一些意外状况都要考虑在内;我未交代清楚动物的家与幼儿园的位置等。
活动结束后,更加觉得我要特别注重活动中的细节,如我在与幼儿互动,我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时,在走到兔宝宝家时,可以与幼儿一起跳着去,不要一本正经的走过去;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可以灵活机动,加上“天亮了,宝宝起床上幼儿园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个别与集体的互动要合理分配等。
语言领域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老师讲故事;
2、大胆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3、练习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活动准备:
1、大纸箱一个:上面开一个比较大的口,面对幼儿一面布置成一个小水池;
2、卡纸立体动物三个;
3、小青蛙、鸭子、乌_饰若干;
4、泡沫垫子,在场地上布置一个小水池
活动过程:
1、用三只小动物表演游戏给小朋友看引出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2、分别表演三只动物“扑通”跳下水的'过程:
提问:
a小青蛙呢?
b谁不见了?小鸭子?
c小乌龟?
3、将三只动物重叠拿出纸箱问:第一个是谁?第二个是谁?第三个是谁?幼儿练习完整句式“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是······”。
4、老师重复一遍故事,幼儿随老师一起玩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吃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