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23-07-26 作者:pUssy

课程完成后,总结归纳,完善教案,优秀的教案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猫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猫教案推荐5篇

猫教案篇1

目标:

1.正确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

2.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

流程:

1.导入:通过一则新闻:一名初一学生因不堪忍受同学的欺负,而自杀。

2.核心内容:a、认识:什么是欺凌?

b、伤害:身心受哪些伤害?

c、应对:如何处理他人对自己的欺凌?

3.签字仪式:共同抵制欺凌行为。

4.情感升华:张杰的仰望星空。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1.概念: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身心伤害的行为。

2.主要表现:

a、网上欺凌:利用qq群或者说说,发布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

b、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粗言秽语、呵骂等。

c、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拉车头皮。故意绊倒对方等。

d、恐吓、威胁和强迫他人做其不想做的事情。

e、中上、讽刺和贬低同学。

f、敲诈:强势夺取他人财物或索要金钱。

g、分党结派:故意伙同同学孤立同学,排挤同学。

二、对同学的身心伤害。(案例分享)

面对欺凌,学生受到最大的伤害不是身体上的伤害,而是心灵的伤害,会给孩子造成以下后果:

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胆怯,进而形成懦弱品行。

2、受到学生孤立后,悲观消极,自卑,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

3、害怕去上学,产生厌学情绪。

4、构成心理疾病,影响健康,阻碍健全人格的形成。

5、自我否定,对人生悲观消极,严重者可能会自杀。

三、学生如何处理他人对自己的欺凌行为?

在面对同学之间的欺凌行为,我们要坚决零容忍,要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下面推荐一些方法:

1.明确什么是欺凌行为。不要认为他人的一些行为只是在跟我玩,只要对你产生不利影响,你就应该予以制止。

2.大声说出来。如果对某人的评论或行为感到不舒服,你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这个行为继续下去。

3.打理好自己的情绪。要把注意力放在个人和情绪管理身上,罗列出积极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它们。

面对欺凌行为,我们要做到还有很多,希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将来长成一个健全人格的人。

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情趣美。

2、体验叶子鸟舞蹈的快乐,创编叶子鸟随风舞动的动作。

活动准备

1、课件-鸟

2、大图书《叶子鸟》

3、音乐磁带《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引题

1、这是什么季节?(秋天)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叶子一片一片落下来,它像什么呢?(小鸟)

那我们就叫它叶子鸟吧。

二、欣赏大图书,初步感知故事

1、呼呼!一阵秋风吹来了,叶子鸟们到到哪儿去了?(地上)

2、怎么还有一片叶子鸟没下来呢?我们一起把它叫下来吧!(集体喊:叶子鸟快下来吧!)

3、叶子鸟都下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去参加舞会。)

4、参加舞会它们应该做那些准备?(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妆…)它们的衣服真美啊!

5、听!什么声音?原来是叶子鸟哥哥和弟弟打架了,它们这样做对吗?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幼儿模仿爸爸妈妈的口气,学劝叶子鸟兄弟不吵架。)

6、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叶子鸟跳舞的动作

教师:叶子鸟随着秋风舞蹈,舞会就这么开始了,你最喜欢哪只叶子鸟为什么?

(请幼儿学相应的舞蹈动作)

7、小鸟看 到叶子鸟的舞蹈,就去请爸爸来看,叶子鸟怎么都躺在了地上不动了?

三、再次欣赏大图书,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故事。

1.小结:风起了,叶子鸟就跳起了舞。风停了,叶子鸟就躺在地上不动了。

2.请幼儿创编叶子鸟舞蹈的动作。

3.故事好听吗?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

四、随音乐,教师当秋风,幼儿当叶子鸟。

1.要求动作优美,风越大叶子鸟就跳得越高兴,风小了叶子鸟就慢慢地舞蹈。

2.教师提醒叶子鸟可以一个人跳也可以两个或者几个人一起合作舞蹈。

五、秋风将叶子鸟扫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猫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听课、审题和做题的方法与习惯等等),总结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习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重点:

纠正错题、分析错因、寻找思路、总结方法

教学难点:

寻找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具:

?期中试卷讲评》(自制课件)、学生样卷

教学过程:

一、试卷总评

本次考试由xx市教研室统一命题,各校统一阅卷。本试卷涉及必修一、二共18个专题的内容。 30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主要是材料型试题。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高考文综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但对普通班同学来讲,难度偏大,及格就是好成绩。

二、成绩分析

做卷较好者(班级光荣榜):

赵芮xx、xxx、xxx、xxx、xxx

设计意图:树立榜样,鼓舞士气,激发学习斗志。

三、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选择题错的较多的题目:5、7、10、13、14、16、20、22、25、27、29

2、选择题失分原因:

(1)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能把握材料主题。(如16、26、29)

(2)欠缺解题方法,排除不掉干扰项,选不出最佳答案。(如10、13、18)

(3)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把所学知识和材料结合。(如5、7、9、14、30)

3、选择题方法探究

探究一:如何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握材料主题?两种材料形式

(一)文字型材料如:7、10、13、14

(二)图片型材料如:5

7、公元6—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开始走上坦途;世袭制被彻底废除

b、罗马开始颁行第一部成文法;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c、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郡国并行制度尚存

d、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13、旨在“打下按西方模式建立一个近代国家的基础”逐步形成既有近代资本主义的共同特征又有本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结构为其国家起飞奠定了基础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明治维新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做错较多的选择题,分析讲解,并总结做题方法。

探究一:如何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握材料主题?

(一)文字型材料方法总结:

1、逐字、词、句阅读材料并理解大意;

2、圈出关键词(如:材料出处、时间、人物、地点,中心语等),联系有关知识进行解读,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3、归纳有效信息,宏观把握其主题。

(一)文字型材料变式练习

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

b、宗法制的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训练,强化对方法的应用,达到及时巩固的目标。

(二)图片型材料题

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利克里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还找到了下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制度确立之研究

c、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d、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二)图片型材料题方法总结

1、看图片上的直观文字和图片内容,获取表层信息;

2、以表层信息为切入点,回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挖掘图片的隐含信息;

3、归纳有效信息,宏观把握其主题。

(二)图片型材料题

变式练习.下图反映的情景应是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训练,强化对方法的应用,达到及时巩固解题方法的目标。

归纳总结——怎样做历史选择题

1、做好选择题的前提是审题,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题干要三看:

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2)备选项要三思:

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选择题注意事项:

1、注意绝对性的词语,特别注意提示语中“最”和“开始于”

2、注重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3、排除法应用原则:

(1)本身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一般太过绝对的往往是错误的。

(2)选项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排除;

(3)两个或三个选项都正确,并列关系者不选。

4、选出最正确、全面、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5、除非确实做错,否则不要轻易改动。

(二)非选择题

失分较多的设问31题(1)(3)问,32题(3)(4)问

1、失分主要原因:

一、方法:

审题不清,提取材料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二、知识、能力

知识:不能把材料与课本很好地结合起来,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注意结合

材料中作者的观点、立场分析问题,受思维定势影响

能力:解题能力有待提高,欠缺一定方法。

三、书写格式不规范,字体不工整

2、展示试题,讲授方法

材料三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3)材料三反映我国经济体制处于何种状况?

样卷一:

学生分析样卷一存在问题:审题不清,没看清提示语。

概念不清:经济体制。

样卷二:

学生分析样卷二得分原因,同时指出样卷存在的不足:

审题较清、概念明确。但是没有回答全面:求答语没有回答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样卷的展示,分析学生自身错题原因,效果更直接、更明确。

3、解非选择题的五步骤

(1)把握主题:

浏览一遍题眼、材料和设问,把握主题,明确立意。

(2)阅读材料:

读懂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概括有效信息的主题。

(3)审透题意:

准确分析透求答项,扣准限定条件和分值。

(4)组织答案:

据题意、条件、分值从材料中和所学知识中寻找答案,语言要运用教材和学科语言,点要多,话要简,面要广。

(5)书写答案:

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小结

总结:这节课,纠正了错题,分析了错因,总结了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审透题意的思路与方法。启示:今后要不断总结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这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但前提还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知识网络!

猫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人过新年的传统习俗。

2、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和欢乐情绪。

活动重点:中国人过新年的`传统习俗难点:学说儿歌活动准备:

1、新年大礼包:鞭炮一串、红包一个、唐装一件。

2、音乐《恭喜你》。

活动过程:

1、随音乐唱一唱,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1)、播放《恭喜你》歌曲“这是什么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讨论:

“为什么大家要相互恭喜呢?”

“原来再过一天就要过新年了,过新年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2、猜猜大礼包里有什么,并学说儿歌“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礼包,里面是我准备过年的东西,大家猜猜里面有什么?”

(1)出示鞭炮:“这是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念儿歌:过新年呀咚咚锵,真热闹呀咚咚锵,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锵。

“过年我们为什么要放鞭炮?还有什么时候要放鞭炮?”(交流)小结:大家碰到喜庆事儿,都会放鞭炮。

(2)、出示红包:“这是什么?为什么您们都觉得是红包呢?”

教师念儿歌:送你一个大红包,咚咚锵。

“你收到过红包吗?”

小结:过年的时候,大人们都会给小孩红包,代表着长辈对孩子的祝福。

(3)、出示一件衣服的轮廓图:“这是什么?它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吗?”

教师念儿歌:送你一件唐装,咚咚锵。

教师小结:唐装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

3、改编儿歌“过新年要准备这么多东西,我们将它们编进里戈里说一说。”

如:过新年呀咚咚锵,真热闹呀咚咚锵,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锵。

恭喜发财,咚咚锵,咚咚锵…………….

播放音乐《恭喜你》,幼儿随老师一起说一说。

猫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创作种子贴画的快乐。

2、学习合理使用豆子的大小来布局画面。

3、尝试用绿豆、红豆,进行种子贴画。

活动准备

1、每桌绿豆、赤豆各一盒,若干勾画了物体轮廓作品、双面胶。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种子贴画”范例。

师:“你喜欢哪幅画?它用了哪些豆豆?”了解可以用一种豆或两种豆交替排列,也可以用一种豆贴出轮廓,细小的部分用另一种豆。

二、教师示范,勾画物体轮廓,要求幼儿画的要大。

三、教师提出要求:

1、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纸来贴,也可以自己设计,勾画时要画的大一点。

2、粘贴时,不用取很多豆子,豆子落到桌子要拣起来。

3、全部粘贴后,用手掌轻轻地压一下。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粘贴豆子时,手不要压到双面胶上,以免粘不住。

五、展示作品,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作品。

活动延伸

尝试用叶子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