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教案中,每个步骤都精心安排,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爱清洁幼儿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爱清洁幼儿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通过律动游戏感应乐曲ababa的曲式。
2、大胆创编洗澡动作,并按音乐四拍节奏变换动作表现。
3、体验洗澡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乐曲《洗澡歌》、《呼噜呼噜清洁歌》,小花猫洗澡图片5张。
2、道具:铃鼓、砂蛋,水袖(用篮子装着、人手一份)。
三、活动重点:感应乐曲ababa的曲式结构,根据不同乐段大胆创编洗澡动作。
四、活动难点:按四拍节奏变换部位做洗澡动作。
五、活动过程:
1、入场律动。《洗澡歌》做律动入场。
2、故事引入,出示小花猫图片。
故事讲述:这是一只既贪玩又懒惰的小猫,整天在草地上踢足球、打滚、捉蝴蝶。回到家还懒得洗澡,看看它现在的样子,小动物都不喜欢,它走在大街上大伙都捂着鼻子离得远远的。它去找大白鹅踢球,大白鹅见了说:“你身上臭烘烘的,我不要和你玩”。它又去找小白兔捉蝴蝶,小兔子说:“你身上脏兮兮的,我不要和你玩”。这下子小猫着急了,赶紧跑回家洗澡。洗澡后的小猫镇漂亮,走在大街大家都赞美它。
3、用肢体感应曲式。
(1)完整欣赏乐曲。(做拍手、洗澡等动作引导幼儿感应)师:听了这首《呼噜呼噜清洁歌》你有什么感觉?(2)创编洗澡动作。
师:小猫刚才是怎样洗澡的?(观察图片中的小花猫洗澡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并创编洗澡动作)(3)随着音乐做洗澡律动。
a段:带领幼儿用肢体各部位做各种各样的洗澡动作。(一个四拍换一个部位动作)
b段:肢体不同部位抖动,做冲水动作。
4、乐器感应曲式。
师:洗澡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工具,先洗哪里,再洗哪里?(引导幼儿说出洗澡的工具和顺序,并且自主选择乐器,想象代替工具进行律动游戏。)
(1)铃鼓(脸盆)
a段舀水:拍子的感应,铃鼓当脸盘舀水,可有前、旁、后各个方位。
b段抖动:颤音感应,身体抖动做冲水动作。
(2)砂蛋(香皂)
a段香皂轻搓:四拍的感应,砂蛋当香皂,轻敲身体洗澡。 b段抖动:颤音感应,砂蛋当痱子水撒痱子水的动作。(3)水袖(毛巾)
a段:拍子的感应,用水袖当毛巾在身上大面积洗刷,每四拍换一个部位。
b段:颤音感应,抓住水袖两端,搓洗背部。
5、洗澡律动
(1)梳理洗澡顺序。
(2)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队形,完整伴随音乐表演。(注意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根据四拍节奏变换洗澡的动作,并注意按洗澡的顺序表演)
6、合作表演洗澡
(1)请两位幼儿示范表演双人洗澡。
(2)自主选择伙伴,尝试练习双人合作洗澡。
(3)随音乐双人合作表演洗澡的律动。(重点引导幼儿在a段做互相擦香皂,擦身等合作洗澡的.动作,并随音乐协调表演)
7、小结评价
提问:勤洗澡,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小结:洗澡有利于身体健康,小朋友们要做勤洗澡、讲卫生的好孩子。
六、活动延伸
在其余的活动时间播放其他的ababa曲式的音乐,让幼儿自己创编各种小游戏,并及时的知道与评价。
爱清洁幼儿教案篇2
一个民族的卫生状况,不仅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健康水平,也标志着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同样,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他的身体健康,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标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提出要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卫生。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不太注意个人卫生,有饭前便后不洗手、早晚不刷牙、不爱洗澡等不良卫生习惯,需要反复督促才能勉强做到。这是因为他们尚未意识到讲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不知道爱清洁还是一个人文明礼貌的标志。因此,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知道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
2.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情境歌曲《找朋友》《洗手歌》《讲卫生》;课件《小猪变干净了》;水盆 (内有适量水)、香皂、毛巾等,数量与幼儿相等。
2. 经验准备:会说儿歌《刷牙》。
活动课程
1. 激发兴趣, 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听!什么声音?(播放音乐《找朋友》)是谁在找朋友呀?他找到朋友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分析:此环节有效的利用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猜想的兴趣和观看的愿望。
2 看课件《小猪变干净了》
(1)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前半部分
师:小猪找到朋友了吗?(没有)
为什么小兔子和小白鹅都不愿意跟小猪玩?(因为小猪太脏了)
小猪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他想个办法吧。(自己玩、在去找别人、小猪应该洗干净了再去找朋友玩……)
咱们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后半部分
师:小猪是怎么做的?(洗澡)
小猪变干净后,小兔子和小白鹅愿意跟它玩了吗?(小兔子和小白鹅都愿意跟小猪玩了, 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你喜欢跟什么样的朋友玩?脏的,还是干净的?(我喜欢干净的朋友)
小结:小兔子和小白鹅愿意跟干净的小猪玩,我们喜欢跟干净的朋友玩,
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
分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动画课件,视听结合,调动幼儿的感官参与,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利用幼儿乐于帮助别
人的特点启发他们帮小猪想办法。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使活动充满了情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 师幼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洗澡
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小猪用洗澡的方法变干净了,我们也来洗洗澡,做个干净的孩子吧。 从哪儿开始洗呢?(洗脸、洗胳膊、洗头发……)
洗澡时先洗头发。 请跟我一起,咱们从上往下洗。
(播放音乐,幼儿自由做洗澡律动)
小结:洗个澡真舒服呀!我们要勤洗澡,勤换衣服。
分析:“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激发了幼儿做干净孩子的愿望,教师就迎合他们的愿望,安排了“洗澡”这个环节。活泼的律动形式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洗手
师: 每天,我们的小手用的最多,最容易脏了。手脏了会有什么害处?(小朋友不和我拉手了、会把衣服摸脏、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
哎呀!手脏了有这么多危害呀!我们快来想办法保持小手干净清洁吧。(不摸脏东西、上厕所回来洗洗手、吃饭以前洗洗手)
你们说得真好!吃饭前,上厕所后我们必须把手洗干净。
学习儿歌《洗手》。 (教师先边做动作边逐句教诵,然后师幼一起边做动作边完整朗诵)
来到幼儿园以后,我们的小手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现在,我们就用水把小手洗干净吧。
教师和孩子洗手动作同步进行,教孩子在洗手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洗手 方法:卷衣袖一温湿手一抹香皂一搓手心、手背、指缝、手腕一洗掉香皂沫一甩甩水一使用毛巾擦干手。
小结,小手表面的脏车西容易洗掉,藏在指甲缱里的脏东西就不那么容易洗干净了, 所以,我们还要勤剪指甲,不让脏东西住进去。小手干净了,就会少生病,我们一定记住,饭前便后要洗手。
分析:此环节教师直接从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入手,由于每个孩子部有相关经验,所以互动性很强。其间,教师利用儿歌使枯燥的洗手方法变得富有趣味性,真实的洗手活动又进一步加深了幼儿的记忆。 同时,教师还注意适时使用表扬,让孩子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3)刷牙
师:手脏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害处。牙齿经常嚼字西,它们也会变脏。牙齿脏了会有什么害处?(嘴里有味,不好闻;牙齿会变黑,不好看;会生蛀牙……)
哎呀,牙齿脏了真可怕!怎样让牙齿变干净?(漱漱口、睡觉前不吃东西、刷牙)
齐说儿歌《刷牙》,并做律动。
小结: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要故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分析:幼儿对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总是很关心,而且,他们巳经有了保护自己的初步意识,所以此环节激发了幼儿保护牙齿的愿望。
4.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师幼共同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知道了人们都喜欢千净的孩子。我们要勤洗澡,勤换衣服,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分析:在总结时,教师一改往常单纯老师说孩子听的方法,而是将这 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师的提示下,由孩子们自己总结出来,不仅检査了孩子们_ 的接受情况,也再次加深了孩子们对良好卫生习惯的了解。
5.结束
做律动《讲卫生》,带幼儿出活动室。
分析:律动《讲卫生》,紧扣主题,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师自评:
本活动的环节比较清晰、紧凑。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把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注意动静交替,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幼儿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因素都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能在充满兴趣的心理状态中接受教育,积极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爱清洁幼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幼儿玩游戏熟悉歌词,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2、帮助幼儿学会在有伴奏的情况下独立的唱准歌曲。
活动准备
1、小图标。(提示歌词用,以图标代替歌词,如牙刷--刷牙,茶杯--漱口,毛巾--洗脸,梳子--梳头,剪刀--剪指甲,小手--洗手。)。
2、幼儿已经会玩游戏"猜猜我在做什么"。(游戏玩法:驾驶模仿某种生活动作,幼儿来猜测教师在做什么。)
3、学习dvd、教学cd。
活动过程
1、律动、练声。
(1)《日常生活模仿操》
(2)《我们大家做的好》
(3)《学做解放军》
2、导入歌曲。
(1)幼儿通过玩游戏,初步熟悉记忆歌词的内容。
玩游戏"猜猜我在做什么",理解歌词。
教师:刚刚小朋友做了《日常模仿动作》,小朋友记得自己都做了哪些动作呀?(刷牙、洗脸、梳头、扣纽扣。)教师:那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我在做什么",你们要仔细看咯,猜猜黄老师在做什么?(教师模仿歌词中的清洁动作幼儿回答。教师按幼儿回答将图标一一展示出来。)
(2)通过游戏,引出歌曲。
教师:刚才老师做了那么多的动作,小朋友学的也很好噢!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说的就是我们讲卫生,爱清洁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清洁歌》,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3、欣赏歌曲。
(1)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一遍。
教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呢?
(请幼儿完整回答:歌曲的名字叫《清洁歌》。)
(2)运用小图标,让幼儿熟悉歌词的先后顺序。
教师:歌曲有三段,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里是先做了什么?(教师边唱,边拿出小图标。)
(3)尝试按照歌曲的节奏来念诵歌词。
教师:那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把歌词有节奏的念出来好不好?(可以边拍手打着节奏念诵歌词。)
4、学唱歌曲。
(1)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带领幼儿分句学念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随节奏学唱歌曲。
教师:那现在我想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
(3)幼儿随曲子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跟着节奏拍手,边唱歌曲。
活动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洁歌》,告诉小朋友要讲卫生,爱清洁,那下节课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想一想,还有什么爱清洁的动作可以编入歌曲里呢?
爱清洁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按儿歌韵律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愿意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2、学习与教师、同伴合作表演,体验扮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儿歌中的角色:
1、出示图片小鸭、小鸡、小狗、小猫,看看谁来了,和动物朋友问个好。
2、幼儿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提问:它们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
二、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小鸭呷呷呷,小鸡叽叽叽,小狗汪汪汪,小猫喵喵喵,它们在说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儿歌。
2、教师边表演儿歌内容边有节奏地朗诵。
3、提问:小鸭叫我干什么?小鸡叫我干什么?小狗叫我干什么?小猫叫我干什么?
4、引导幼儿与同伴互相检查一下指甲、鼻涕、衣裳、小脸的清洁情况。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1、在图片边演的提示下,幼儿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师幼用对念的方式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教师朗诵前一句,幼儿朗诵后一句。
3、分男孩、女孩朗诵;女孩前一句,男孩后一句。
4、小朋友,你是清洁宝宝吗?请你们在课后想一想还有哪些是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爱清洁幼儿教案篇5
东海蔡亭幼儿园执教者:杨铱琳指导老师:蔡丽彬时间:20xx.12.8活动目标:
1、熟悉《呼噜呼噜清洁歌》曲调,感知乐曲ababa结构。
2、感受乐曲想象并表现小猫洗澡的情境。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呼噜呼噜清洁歌》mp。
3、《呼噜呼噜清洁歌》ppt课件经验准备:幼儿有自己洗澡的相关经验。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导幼儿回忆洗澡的生活经验。引导语:你们喜欢洗澡吗?为什么?你们是怎么洗澡的?
二、完整欣赏音乐,理解乐曲的旋律和结构。 1、完整播放乐曲,初步感知乐曲的旋律。 2、引导幼儿想象小猫洗澡的过程。 3、完整倾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提问:听听音乐有几段?每一段的旋律是一样的吗?4、结合图谱,进一步理解乐曲结构。
提问:这首乐曲到底有几段?
四、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感受ab段落的旋律,想象并表现小猫洗澡的情境。 1、欣赏第一段乐曲,引导幼儿想象并表现小猫难受的样子。提问:乐曲的节奏怎么样?小猫在做什么?
2、欣赏第二段乐曲,引导幼儿想象并表现小猫冲水的情景。
提问:乐曲的节奏怎么样?小猫它是怎么冲水的?
2、欣赏第三段,引导幼儿想象并表现小猫洗澡的过程。提问:这段听起来与哪段相同?小猫是怎么变干净的?3、欣赏第四段,引导幼儿想象并表现小猫冲洗泡泡的过程。提问:这段听起来与哪段相同?它在做什么?4、欣赏第五段,引导幼儿创编擦干毛发的动作。提问:这段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接下来小猫会做什么?
五、完整感受乐曲,想象乐曲中的情境。
六、幼儿随乐表演,感受小猫变干净的快乐心情。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音乐区继续随乐表演。
反思:
在对音乐欣赏《呼噜呼噜清洁歌》这个活动的设计前,同指导老师、教研组老师对音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力图在活动中以幼儿用心聆听为主,感受歌曲的'情境。活动中的听是由浅到深(一共完整的听了六遍,分段听了一遍),每次都给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幼儿在活动中没有感到一丝的烦躁,反而听的十分投入。通过运用线条形式的音乐图谱,让幼儿的视觉与听觉形成更好的感受体系。在随乐表演中感受了幼儿们意犹未尽的心情。
爱清洁幼儿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整理活动区及班级环境。
2、萌发自我服务意识,养成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
3、学习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招聘广告及相关图示。
2、活动前和幼儿一起设计评比表格,评价标准和符号由幼儿制定。
3、幼儿对招聘、竞聘的概念有所了解;评比表中的岗位设置尽可能满足活动的雳要;事先公布招聘岗位,让幼儿做好相关的活动准备,如娃娃家、建筑区、美工区、宝宝超市、香喷喷餐厅、益智区、科学区、自然角、积塑区等(岗位的.数目要保证人人有事做),并制作各岗位的标志。
4、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保育员老师搞班级卫生的情况,使幼儿了解各活动区的e生要求及使用的工具。
【活动过程】
1、发布“清洁小助手”岗位招聘公告。
*教师公布招聘岗位,介绍相关的招聘内容及其职责要求。
*幼儿自由结伴组成小组,商量竞聘策略,并各自分工做准备。
*教师根据幼儿分组情况及岗位情况,适当引导幼儿分组。
2、召开“清洁小助手"招聘大会。
*教师宣布招聘活动开始,介绍招聘岗位,出示各岗位的标志。
*竞聘演说:各小组向大家展示本小组的设想,如我们组要竞聘娃尨家,我f门打算整理娃娃的床和沙发,把地扫干净,把餐具摆放整齐等,表示本沮活动准备充分,个个能干,有实力应聘相关岗位。
*对于几个小组都准备应聘的岗位,可以进行两轮竞聘演说;对于落选的小组,教师要及时引导、安抚他们低落的情绪,帮助他们尽快拢到适宜的岗位。
3、根据应聘的工作,名小组准备所需的工具。
*与教师一同整理活动室。教师随时巡视,注意观察各区域收放玩具、整理区域的情况,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各区域整理一段时间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巡视各个区域,看一看整理后的变化。鼓励幼儿讲一讲自己和同伴是怎么做的(如玩具的分类;抹布、笤帚的使用方法’与同伴的分工合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幼儿与教师一同检查各区域玩具收放、整理及清洁情况,并将结果记录在区域评选表格中。
4、共同评出清洁小助手。
*将评出的清洁小助手在“顶刮刮对对碰”专栏内给予表扬。
*对全班所有幼儿努力整理活动区,争做清洁小助手的行为给予鼓励。
【活动建议】
活动变式此活动适宜在区域活动结束后进行。根据具体情况,此活动也可分几次进行,如第一次活动——竞聘,第二次活动——上岗,第三次活动——评议。
【活动延伸】
活动后,教师可将幼儿劳动的照片在班内展览,引导幼儿相互学习。设立班级劳动日,师生一起打扫班级卫生,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
爱清洁幼儿教案篇7
教材分析:
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危害很大,垃圾的收集与处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中班幼儿对垃圾的危害了解不多,缺乏环保意识,根据日常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类和推理的能力也不够。本次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分类操作、欣赏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知道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鼓励幼儿在班级中、家中分类投放垃圾,懂得要爱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知道乱扔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2、能将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并记录。
3、愿意做生活的小帮手,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垃圾遍地的小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垃圾分类标志图片。
2、垃圾袋、簸箕、夹子等若干。
3、“幼儿学习材料”——《能干的我》。
活动建议:
一、播放视频《垃圾遍地的小区》,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提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什么感受?
小结:垃圾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水源和土壤,传播疾病,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帮助幼儿认识可回收垃圾。
提问:图片中哪些可以回收(纸盒、瓶子等)哪些不可以回收的?(水果皮、菜叶、剩饭剩菜)为什么?
三、创设“我给垃圾分分类”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尝试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等进行分类。
1、请幼儿观察仔细图片,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讨论垃圾分类的方法。
2、请幼儿操作图片,给垃圾分类,简单记录分类结果。
四、组织“我做小小清洁员"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整洁环境的美好。
1、播放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引导幼儿观察整洁的环境,感受整洁的环境带来的方便和舒适。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热情。
2、组织幼儿走进社区,捡拾垃圾。
(1)给幼儿提供捡拾垃圾的工具和垃圾袋,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帮助清理小区里的'各种垃圾,向社区居民宣传不要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
(2)活动结束回到班级后,提醒幼儿认真洗手。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在班级中、家中创设垃圾回收区域,鼓励幼儿分类投放垃圾,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废电池含有毒重金属,要单独处理。
2、指导幼儿阅读《能干的我》第15—16页,按要求用线连一连,帮垃圾分类,说说废旧材料制作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