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支撑之一,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认真写好教案,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纸用途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纸用途教案篇1
目标:
1、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不浪费水
2、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准备:
故事:小强的梦
过程:
一)、提问引出活动:
“水除了喝还有哪些作用?”
二)、幼儿自由交流
三)、欣赏故事《小强的梦》。引导幼儿讨论:
(1)“水龙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关好水龙头?”
(2)如果发现水龙头在滴水,你应该怎么办?
(3)学习儿歌《关好水龙头》。
四)、教师总结:水真有用,小朋友们渴了要喝水,鱼儿离不开水,花朵也需要水,水帮助小朋友变得干净清洁等。
五)、教师带幼儿到盥洗室洗手,准备喝水。
1、 故事:小强的梦
小强平时洗手、洗脸时常常忘了把水龙头关好,水就白白的流掉了。妈妈、老师提醒他,他总是说:“一点点水呀,没关系。”
一天晚上,小强做了一个梦,梦见整个城市都没有水了。这下可糟了,人们口渴没水喝,肚子饿了没有水淘米煮饭,衣服脏了不能洗,脸上手上都脏极了,农作物都快枯死了,动物园里的动物也快渴死了。没有水不能打扫卫生,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垃圾城。小强被惊醒了,忙拉着妈妈的手说:“我懂了,我懂了。”小朋友你们说,小强懂什么了?
2、儿歌: 关好水龙头
自来水,哗哗流,小朋友,忙回头,
踮起脚,伸出手,拧呀拧,扭呀扭,
用力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记心头。
纸用途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幼儿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甚或经验在操作、讲述活动中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大胆思维创新的意识。
活动准备: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
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6、创新操作活动探索:探究实验水如何会变干净,出示一盆很脏的水,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使水变干净?
幼儿讨论:
(1) 我用纱布把脏东西捞出来。
(2) 我用海绵把水吸上来就干净了。
(3) 我用毛巾把水弄干净了……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4) 我把纱网放在空瓶口上,用果冻壳把脏水舀起来倒在上面,我发现水一下子就漏到瓶子里,但水还是很脏。
(5) 我把纱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瓶子里的水还是很脏,纱布上也有点脏。
(6) 我把海绵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在海绵上,流到瓶子里的水有点变干净了。
(7) 我把一条干净的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水变干净一点但毛巾变脏了。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1) 纱窗和纱布的"眼"太大,脏水一下子都漏过去了。
(2) 海绵"眼"小,能把水变干净一点。
纸用途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在一次晨间活动的时候,我让孩子们练跳绳,顽皮的孩子却拿着绳在玩,我发现他们玩的方法有很多,于是我想到绳子有很多种,就有很多种玩法,还有很多用处,何不把它搬上课堂,生成一个主题活动呢?正值我园在开展绿色环保主题,我们年级组开展的是《废品变变变》,于是我班生成了《绳子变变变》这一主题活动。
内容安排:
活动一: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线》
活动二:健康活动《好玩的绳子》
活动三:美术活动《有趣的绳子》
活动四:语言谈话活动《绳子》
活动五:综合活动《绳子变身了》
活动六:美术活动《玩绳子》
活动七:科学活动《线的大集合》
活动八:社会活动《线条躲迷藏》
环境创设:
美术区:
1、提供画好简单图案的蛋糕盘子和纸绳贴画
2、皱纹纸编纸绳
3、用毛线装饰瓶子
4、绳子贴画
建构区:
1、提供细塑料绳搓绳
2、织网
科学区:
1、提供各种各样的绳子
2、实验:电珠发亮
益智区:
1、玩线
2、穿珠
墙饰布置:把小朋友的作品陈列在网上。
活动一: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线》
活动目标:
1、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
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重点:
找出各种线的特点活动难点: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
3、电视机、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
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和幼儿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线的不同?
1、教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
2、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 他们的样子怎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象什么?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最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哪根线硬、哪根线软的?
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
3、教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
三、指导幼儿分类
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
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讨论线的作用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线可以玩游戏,那么我们就用最粗的线--绳子,来玩游戏。可以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休息一下再来尝试,好吗?
五、结束活动我们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
六、活动延伸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寻找并记录一件有线的物品,说说物品上的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活动反思:
此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动手翻出、玩出了许多的`花样,确实体会到了玩绳的快乐,并在玩中乐于想象创造,达到了此次活动目的。在后面的环节有几个幼儿不够耐心,主要是由于平时对编结活动接触的比较少,在编制环节花样还是不够多,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学习。
纸用途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围绕“有用的绳子’’进行谈话。
2.帮助幼儿学习用轮流、修补的方式进行自由、有序的交谈。
3.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大方地向同伴、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
(会用“轮流、修补”的方式谈话,是启发幼儿围绕话题谈话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让幼儿在这次活动中乐于、善于用轮流修补的方式谈论绳子的用处,让幼儿用玩的经验去生动地认识体验绳子的用途是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运用了多感观参与的方法让幼儿充分地去玩弄绳子,以达到‘‘用连贯性的语言大方的向同伴谈论绳子用途”的目的。)
活动准备
1.各种绳子(毛线、尼龙、扎头的发带)若干。
2.幼儿每人自带一根绳子。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引出谈话话题。”
(1)教师讲故事:有一个人,常常忘事,他就用绳子打结帮助自己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结果呀……
(2)与幼儿讨论如下问题:你在哪里看过绳子?绳子可以做什么用?找一找,自己身上有没有绳子?
(话题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都来寻找“我用绳子干了些什么的欲望。)
2.运用“玩一玩,说一说”的方法,让幼儿自由地交谈。
(1)让幼儿自由组合,将自己带来的绳子创造性地玩一玩,说一说它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与幼儿共同活动。例如:将绳子圈在椅子上跳、爬,把绳子放在地上,在绳子上面走、玩蹦蹦绳游戏。
(2)教师指导幼儿边玩边说。通过插话,帮助那些只玩不说的幼儿与同伴进行交谈。
(这一环节有两个作用。一是给幼儿充分体验、表达的机会,因为全班几十个孩子,不可能每个幼儿都有在集体面前谈话的机会。通过玩耍和自由两两交谈,使每个幼儿都享受了谈话的权利。二是通过集中谈话,可以了解幼儿对轮流、延续谈话方式的掌握情况,以帮助幼儿更有效地捕捉别人谈话的信息进行对话。)
3.运用假设,拓展谈话范围。
教师提出假设:假如我们的身体是一根绳子,躯干是粗绳子,四肢是不粗不细的绳子,手指脚趾是细绳子,头发是细细的绳子,它们又能干什么用?启发幼儿围绕这些假设,有兴趣地与旁边的小朋友进行交谈,也可以用集中谈话的方式进行有趣的谈话活动。
(在“拓展谈话范围”这一过程中,教师提出一连串有趣的“假设”让幼儿进行谈话,可以激发幼儿无限的想象,还可以引导幼儿将绳子的用途向着生活需要、自我保护等方面去拓展。这样,又可以引出更多、更有趣的谈话。)
纸用途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会让幼儿练习爬、滚、跳等动作,这也是中班领域目标的基本动作要求。但单独练习一种动作,有的幼儿动了一会儿就不爱动了。为了吸引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我利用废旧的毛线,棉线。综合幼儿练习的基本动作,设计了这个体育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感知不同材料的绳子的不同特性,了解它们的用途。
2、通过比较分析,理解长短粗细都是相对的,培养幼儿思维的精确性。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材料的绳子的特性及用途。
难点:理解长短、粗细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1活动室里挂着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绳子拴着的气球。
2、多种材料的绳子头若干。
活动过程
1、“够气球”,引起幼儿对绳子的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屋顶上漂亮的气球,鼓励幼儿跳起来够气球。
讨论:为什么有的气球能够着,有的气球够不着?(拴气球的绳子有长有短)拴气球的绳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什么颜色的?(毛线绳、棉线绳......)。
2、认识几种不同材料的绳子,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用途。
(1)出示几种绳子的样品(毛线绳、尼龙绳、麻绳、草绳、纸绳......)引导幼儿观察,帮助幼儿凭经验判断绳子的材料,并教幼儿认识几种不常见的绳子。
(2)幼儿每人取一根不同材料的绳子,摸一摸,说出有什么感觉?(草绳有点刺人硬硬的粗糙、塑料绳光滑、毛线绳毛绒绒的有弹性舒舒服服的......)
(3)绳子种类扩散:除以上这些绳子,你还知道哪些?(跳绳、钢丝绳、橡皮绳、铁丝绳......)
(4)讨论绳子的用途:启发幼儿回答,教师小结:(麻绳用于拉车、拔河,毛线绳用于织毛衣、翻绳,草绳用于捆菜,钢丝绳用于吊拉货物等)。通过讨论,使幼儿了解不同的绳子有不同的用途。
3、比长短、比粗细。
教师出示两根长短不一、粗细不一、颜色不一的绳子。
问:这两根绳子有什么不一样?(颜色、长短、粗细)
下面请幼儿每人取一根绳子,教师引导幼儿两两比较,拿长绳子的幼儿站到老师的左边,拿短绳子的幼儿站到老师的右边。
再启发幼儿与站在自己身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绳子粗的跑到或停留在左边,绳子细的也要跑到或留在右边。
4、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好几种绳子,知道了它们的用途。知道了绳子有长短、粗细。还知道了有些绳子也可以用来玩游戏。
5、分组游戏
现在我们来玩绳类游戏,老师这里有跳绳、毛线绳、橡皮绳。你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教学反思
绳子是幼儿喜欢而熟悉的东西,绳子的多变性为幼儿发展认知能力提供了多种机会。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触摸,亲身感知了不同材料的绳子的特性,并了解了各类绳子的不同用途。通过运用绳子的两两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了长短、粗细是相对而言的。在游戏活动中,准备各种各样的绳类材料,使幼儿自由选择,发展多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对绳类活动的兴趣。
纸用途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长期的中发现:已渐渐不满足于以传授为主的模式、不满足于教具与学具的操作、不满足于学习10以内的数、不满足于有章有节地学习数学、不满足于在活动室内学习数学等等,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调动不高。《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与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如何变“传授为主 ”为“以幼儿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准备:
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
纸用途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地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有初步的求异意识。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根绳子、音乐磁带《健康歌》、一段舒缓的音乐、贴地彩纸;场景设置一条5米宽的河流;小猴子毛绒玩具若干、一棵大树。
活动实录:
一、自由玩绳子
1.自由玩。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人带来一个小礼物,请你带着你的小礼物和我一起锻炼一下身体吧!(放音乐,运用绳子带孩子做一些身体舒展的运动。)
2.讨论:绳子还可以怎么玩?
师:刚才你们和老师一起用绳子锻炼了一下身体,绳子还可以怎样玩,请你说说!(幼儿讨论。)
3.玩玩你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好玩的方法,请你们自己去玩玩。
(幼儿自由玩耍。)
二、营救小猴子
1.情景展开。
师:刚才老师接到了猴妈妈打来的电话,她说小猴子被抓到河对面的山上去了,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去。
2.带领幼儿走过第一段路。
师:现在我们要去救小猴子,听好,如果在路上遇到大灰狼,你一定要蹲在地上,这样就不会被大灰狼发现了。如果遇到小桥,我们要一个一个地过小桥,一定不要推挤。(幼儿走过第一段路。)
3.讨论:怎样过河?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到这条小河面前,但是小桥被河水冲走了。我们要怎么过河呢?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4.讨论:用绳子过河。
师:刚才你们说的方法都很好,但是这些东西我们都没有。我们只有我们每个人手中的绳子,想象它能帮助我们吗?
幼儿:用绳子做一个石头。
师:这个想法好,还有没有?
幼儿:用绳子搭一个桥。
师:也很好。
……
5.幼儿过河。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很好的方法,请你们来试试吧!
(幼儿尝试。)
师:这个小朋友的绳子不够长,你们能帮帮他吗?
(幼儿尝试合作完成。)
(幼儿过河。)
师:孩子们你们就这样把我送给你们的礼物放在这里了呀!那等一下我们回去的时候怎么办呢?
(幼儿收拾自己的绳子,然后继续前进。)
6.营救猴子。
师:看小猴子在那里,我们快去救它。
7.送小猴子回家。
师:现在我们要送小猴子回家了,记住过河的时候可以把你刚才看到的好的办法用起来,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用。
三、开派对
师:我们终于把小猴子送回家了,猴妈妈说为了感谢我们,为我们准备了一个派对,请你们一起来舞蹈吧!(在音乐伴奏中,做一些放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