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纸的语言教案参考5篇

时间:2023-08-23 作者:Brave

教案是我们教学质量的关键保证, ,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清晰明了,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关纸的语言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纸的语言教案参考5篇

有关纸的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懂得感谢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2、体验“感恩”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重点】

懂得感谢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活动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谢” 、“帮助”。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表演手指游戏《毛毛虫》,引入主题。

1、请幼儿表演手指游戏《毛毛虫》 小手拿出来(做手指游戏——毛毛虫),小虫虫胆子小,不敢爬出洞,它就一直呆在洞里吗?这群毛毛虫真可爱,都知道同伴之间互相帮助。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谁帮助过你、关心过你呢?

2、初步引导幼儿讲述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们都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二、根据幻灯片《感恩》迁移生活情景。

1、图一:请幼儿讲述父母是怎样关心和帮助自己的。

出示第一张图片。小朋友猜一猜这两个人是谁?小朋友都上中班了,从生下来到现在,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帮助你的?(引导幼儿说一说)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做什么?

2、图二:老师是怎样关心帮助小朋友的'?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出示第二张图片。小朋友从上小班到现在,很多时间都和老师在一起。想一想,老师是怎样关心和帮助你的?(联系实际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3、图三: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伙伴是怎样帮助自己的?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朋友猜一猜,这幅图上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三、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谢” 、“帮助”的意思。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从家里、幼儿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说说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用“感谢” 、“帮助”各说一句话,感知和体会“感恩”。

四、学习儿歌《感恩》。

感恩感谢亲爱的父母,感谢敬爱的老师,感谢我的小伙伴,感谢帮助过我的人。

五、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说了这么多,小朋友都累了吧,接下来,咱们一起来欣赏歌曲《感恩的心》(老师带动幼儿一起做动作)。

六、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有关纸的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用动作准确表演。

2、尝试以歌唱、肢体动作快乐地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儿歌":《牙刷的表演节目》

2、挂图:《牙刷的表演节目》。

3、cd:《牙刷的表演节目》、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学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完整念儿歌一遍,请幼儿倾听。

2、请幼儿结合看表演的经验,说一说儿歌中的舞台、幕布、主角、配角分别是什么。

3、跟着老师完整念儿歌。

二、欣赏《牙刷的表演节目》。

1、出示挂图,请幼儿欣赏画面,感受画家是如何表现牙刷上台这一场景的.。

2、鼓励幼儿思考:画家没有表现出的儿歌内容可以怎么表现?

三、学唱歌曲:《牙刷的表演节目》。

1、播放cd,请幼儿仔细倾听,感受歌曲的欢快与热闹。

2、学唱歌曲。

四、情景剧表演。

幼儿自愿分为歌唱组、表演组,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并表现儿歌内容。

有关纸的语言教案篇3

幼儿园大班语言: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

2、背景图:大树、狗窝、鸡妈妈:单个动物图样:小鸡、小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幼儿听欢快的音乐,拍手进入活动室,然后音乐转成摇篮曲,教师提问:“听着现在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想睡觉)课件中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也想睡觉了,谁来哄她,怎样哄?谁是宝宝的摇篮?

2、幼儿集体想办法,并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怎样哄宝宝睡觉。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朗诵:“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3、“还有一些宝宝也想睡觉了,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启发幼儿想象这些宝宝的家在哪里?谁是它们的摇篮?谁会哄宝宝睡觉?

4、“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星宝宝、鱼宝宝和花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们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睡着了。看着宝宝们幸福的样子,我编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摇篮,请大家欣赏一下,仔细听听诗歌里说了什么?”(课件演示)。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课件,欣赏第一遍诗歌(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提问“孩子们,仔细看一看,听一听,诗歌中有哪些摇篮?摇得都是谁?”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了一种美的氛围,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

小结:我们知道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他们摇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请大家仔细听。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幼儿: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课件)

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师引导,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动作也是怎么样的?

“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来比赛,看谁读得最美。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播放优美的乐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

4、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诗歌说给大家听。

5、表演诗歌

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三、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课件播放画面):小鸡、小狗、小鸟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小狗、小鸟的摇篮在哪里吗?让我们帮它们找摇篮吧?”

2、出示图片:大树、狗窝、鸡妈妈,请小朋友把单个动物图送回家。

3、幼儿看图仿编: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不仅帮忙把小宝宝送回了家,还过了回诗人的瘾,你们高兴吗?其实,我们大自然里还有许多的小宝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并帮他们找到摇篮好吗?”

四、活动延伸:为诗歌配画

小朋友编的诗歌多美呀!请你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

有关纸的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学说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2. 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变化,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ppt。

2.红、黄、蓝、绿各色玻璃纸。

活动流程:

1. 看诗歌ppt,学习诗歌。

1)展示ppt2-5图片。

师:这个图片上的是什么?(观察ppt图片2-5)

这些画都是黑、白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彩色的?

我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戴上一幅绿色的眼镜)

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我看见的画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幼儿带上绿色的纸,观察ppt图片2-6。

师:如果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会怎么样?(播放ppt7)

2)根据ppt图示1-7,教师朗诵诗歌。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叫做《绿色的`世界》,我们带上绿色的眼镜,一起来学一学。(教师示范朗诵,幼儿跟念。)

2.引导幼儿观察具体形象,仿编短句。

1)教师: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还发现哪些东西也变成绿色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面的事物)

2)幼儿自由观察教室,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引导说出“我看到了绿色的xx”)

3.延伸活动。

让幼儿戴上红、绿、蓝等色彩不同的眼镜,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

1)提问: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变成了绿色,如果我们戴上其他颜色的眼镜,

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颜色的眼镜去观察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说:我看到了x色的xx。

附:儿歌《绿色的世界》

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

绿色的蛋糕,绿色的手套。

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

到处都是绿、绿、绿,

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

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

有关纸的语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诵读等方式欣赏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懂得春天的芽要阳光、风儿、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表演。

3、体验嫩芽的前后不同感情变化,感受散文诗的美。

活动准备:

1、观察过芽2、课件3、图片、4头饰 5、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问1:昨天我们出去找了什么?

问2:你在哪些地方找到了小嫩芽?

问3:你找到的小嫩芽是怎样的?

你会不会用一个动作来表演小嫩芽呢?请幼儿来表演小嫩芽。

二、欣赏散文

第一遍欣赏:老师带来一篇很美很有趣的散文,题目就叫《芽》,我还配上了好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我们一起来欣赏,如果你觉得很美很有趣看完了拍手告诉大家,好吗?

(播放课件)

问:你觉得什么美?什么有趣?

第二遍欣赏:这么美这么有趣的散文,我们再来看一遍,好吗?这一遍要求你们一边欣赏一边记住散文中有谁?(播放课件)

问:散文中有谁?

三、分段欣赏

欣赏第一段:出示小嫩芽小图片,问1:这是谁?

问2:散文中第一段说嫩芽儿象一个怎样的小姑娘?老师来朗诵第一段来给你们听.

(老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问3:第一段说嫩芽儿是怎样的`小姑娘?(解释胆怯),请个别幼儿来表演胆怯的小嫩芽,大家学一学.

欣赏第二段:出示太阳、风儿、雨露图片。师:嫩芽儿很害怕很胆怯,谁来帮助它呢,它们怎么说的?老师来朗诵第二段给你们听。(欣赏第二段)

请幼儿模仿角色表演,说他们的话,解释舒畅一词。大家学一学。

欣赏第三段:出示长大的嫩芽儿图片。欣赏老师朗诵第三段。

问:嫩芽儿长成了怎样的小姑娘?为什么?

教师通过让孩子来教老师表演的形式让孩子学习表演第三段,体验嫩芽儿长大的高兴的情感。

四、整体表演跟诵

出示头饰,太阳、风儿、雨露。分角色表演,其他人表演小嫩芽。第二遍表演可以让孩子跟诵。

五、总结延伸

总结并延伸,考考孩子小嫩芽长大了会变成什么?不告诉小朋友答案,让孩子在平时多观察,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