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教案的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语言雪房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语言雪房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
2、学习词:亮堂堂、闷、热闹 词组:一闪一闪3、注意发准:墙、窗、堂、您等字音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姑娘、小羊、小鸟、小狗、小猴卡片、头饰
3、亮堂堂、闷、热闹、一闪一闪卡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看背景图,说说图上有什么?(房子 大树 花草) 房子是什么颜色的呢?(金色的房子,红的墙,绿的窗)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金色的房子》
二、请幼儿仔细听老师讲述故事,并动脑筋回答问题:
1、教师边出示教具(小姑娘、小羊、小鸟、小狗和小猴),边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思考问题:
①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房子?(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
②房子里住着谁?(小姑娘)
③小羊见了小姑娘的房子是怎么说的?(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学习词语:亮堂堂)。还有哪些动物也这么说?(小鸟 小狗 小猴)小姑娘听了心里怎么样?(真高兴,并带小动物们在草地上一起唱歌跳舞)
④小羊、小鸟、小狗和小猴想到小姑娘的房子里玩,它们都是怎么说的呢?(小姑娘,让我进去玩玩吧!)小姑娘是怎么拒绝的呢?(对小鸟说:不行,你扑棱扑棱地乱飞,会把我的房子弄脏的!)(对小狗说:不行,你汪汪汪地乱叫,会闹得我睡不着觉的!)(小小猴和小羊说:那更不行,你们啪嗒啪嗒地乱跑,会把我家的地板踩坏的!)
⑤小姑娘一个人在房子里的感觉怎么样?(闷极了,学习词语:闷)既然房子里面很闷,那么房子的外面是怎样的呢?由此她打开了窗户--------(动物们在草地上玩得正热闹呢。学习词语:热闹)
三、欣赏故事第二部分与第四部分,分析小姑娘态度转变的原因。第二部分:小姑娘不让小动物们去房子里玩,那么她一个人在房子里快乐吗?(不快乐)第四部分:小姑娘后来邀请小动物们到房子里玩,那么她们在房子里快乐吗?(快乐极了)小结:让伙伴们来分享自己的快乐才快乐!
四、请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五、以小姑娘的口吻邀请幼儿去房子里玩结束课时。
中班语言雪房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中清新的大自然画面。
2、学习用象声词描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
3、体验小松鼠和小乌龟之间的友谊。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图卡
知识准备:课前丰富幼儿对自然界声响的了解,认识小松鼠和乌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会动的房子吗?今天,会动的房子将带领我们一起欣赏大自然美妙的景色。
二、教师讲述第一遍故事,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故事情节。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
(3)小松鼠盖的房子为什么会动?
过渡语:乌龟都驮着小松鼠到了哪些地方?我们再来听听故事。
三、利用课件,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讲述故事第一段。
提问:第一天,小松鼠来到什么地方?它听到什么声音?
(1)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卡,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第几天?有谁?到了什么地方?听到什么?(第一天,小松鼠来到山脚下,听到风儿“呼呼呼”地唱歌。)
(2)模仿象声词“呼呼呼”。
2、讲述故事第二段。
提问:第二天,小松鼠来到什么地方?它听到什么声音?
(1)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第二天,小松鼠来到大海边,听到浪花“哗哗哗”地唱歌。
(2)模仿象声词“哗哗哗”。
3、出示图卡,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第三段。
(1)提问:第三天,小松鼠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第三天,小松鼠来到大草原,听到马儿“哒哒哒”的跑步声。)
(2)模仿象声词“哒哒哒”。
4、师小结:大自然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和美妙的声音,那么小朋友还听过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呢?
5、发散幼儿思维,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界其他的声音,学习用象声词描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
(1)说一说: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过的声音。
(2)听一听:播放大自然各种声音,让幼儿感受大自然里不同的声音。
(3)学一学:引导幼儿用象声词模仿各种声音。
6、讲述故事最后部分,体验小松鼠和乌龟之间的友谊。
提问:(1)小松鼠到了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它是什么样的心情?
(2)小松鼠知道原来是乌龟驮着它走过那么多地方,小松鼠又有什么样的表情?
(3)乌龟驮着小松鼠去了那么多地方,它生气了吗?
(4)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四、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第四天,小乌龟驮着小松鼠还会去什么地方?听到什么声音?”
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让我们跟随乌龟和小松鼠一起去外面玩吧!
活动反思:
本活动时间把握较好,约半小时左右,目标基本达成,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孩子在看看、说说中,了解了房子会动的原因,理解了故事情节,体会到乌龟的憨厚、小松鼠的诚实有礼貌。动物角色间的对话语言虽较难,但运用头饰学说,有效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让孩子学习了对话语句,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动物间的友情,对动物更感兴趣,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孩子观察更清楚,有利于他们猜测、想象,促进思维发展,激发阅读兴趣。但在执教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绘本教学应让孩子充分观察、表达,但在执教中,自己过于顾虑时间限制,让孩子想象、表达的空间不够,在前面几幅画的描述中,提问面不够,没有满足大多孩子的表达欲望。在第六幅画的讲述中,乌龟对小松鼠说的话是本故事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引出这段话,我化费了较多时间,虽然重点是突出了,但全面权衡有点得不偿失,对于乌龟这段有一定难度的对话如果由老师抛出,帮助孩子理解或许更好,可以在前面给孩子留有更多思考、想象的空间。另外课件的使用不够熟练,考虑不周。没有使用放映状态,图像还不够大,后面的孩子、观摩老师看得还不够清楚,视觉效果不是最好。综述本活动,还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从孩子出发,多为孩子考虑,发挥孩子的主体性,才能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
中班语言雪房子教案篇3
一、设计构思
1.教材来源:
?会动的房子》来源于《80厘米的世界》系列丛书。小松鼠造了好了新房子之后,第二天发现房子竟然在移动,每天醒来都会发现来到了一个地方,故事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
2.重难点:
重点:熟悉故事基本情节,感受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场景与小松鼠情绪上的对应关系,分享房子的“动”带来的欢乐。
难点:揭秘“会动的房子”,初步学习乌龟与小松鼠的对话,感受动物之间的友爱。
设计理念:
这是一个有些惊喜的故事。小松鼠不固守陈规,决定换一个地方住,这一换带来的变化超过了想象。体会小松鼠的心情变化,需要充分感受每一个场景,山歌声、海浪声、马蹄声各不相同却都很美,都是惊喜,小松鼠先是“没关系”、然后是“可乐了”,再是“手舞足蹈”。小松鼠发现石头是乌龟的背,这让它惊奇又惭愧,但同时它又收获了一个朋友,这就是结尾最后一个惊喜了。
3.活动流程:
利用松鼠的房子引出幼儿的兴趣。——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小松鼠去过的地方——组织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再次感受房子“动”的旅程以及带来的惊喜与欢乐。
二、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知道故事中谁的蛋最大谁的蛋最小。
2.初步理解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得出大小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
1.图卡“会动的房子”1座(大石头和房子分开),包括声音、场景、体现情绪变化的小松鼠的图卡3组。
2.图画书每人1本。
四、活动过程:
一、利用松鼠的房子引出幼儿的兴趣。
出示松鼠的房子,师:瞧,这是松鼠新造的房子,这个房子可了不得,它有神奇的功能,他会动,所以叫会动的房子。我们一起来看故事。
环节自评:教师出示房子,告诉孩子这个房子的特殊功能,凸显房子的与众不同,激发幼儿倾听和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故事情节铺垫。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图画书p1-3,请幼儿说说:小松鼠为什么要重新建造一座房子?(住腻了)它发现的大石头是什么样的?(是由小石头拼成的,光滑、硬)
(2)教师讲述图画书p5-11,幼儿回答时教师贴图卡。
●第一天小松鼠被什么声音吵醒了?(风声,就像是山吹奏出的歌声)推开窗一看发现自己来到了哪里?小松鼠惊喜之后它是怎么想的?(图卡呼呼的山歌山沟下没关系表情松鼠)
请小朋友说说小松鼠的想法?(没关系,山沟里也挺好的,有动听的山歌作伴)
小结:第一天小松鼠来到山沟里,听到了山歌声,他觉得没关系,山沟里也挺好的,有动听的山歌作伴
●第二天,又传来了什么声音?小松鼠推开窗一看发现自己又来到了哪里?(哗哗哗海浪声大海边可乐了表情)
●小松鼠发现自己来到了大海边,它的心情怎样?说了什么?(非常开心,说我的房子会动)
小结:第二天,小松鼠来到大海边,听到了海浪声,非常高兴地说我的房子会动!
●第三天,小松鼠推开窗一看发现自己又来到了哪里?马儿奔跑时发出了什么样的声响?
●小松鼠发现自己来到了草原,它在房子里怎样了呢?手舞足蹈,知道什么叫手舞足蹈吗,就是高兴的手脚都跳起舞来,一起来说(哒哒声大草原手舞足蹈表情)
(3)房子经过了山脚、海边、草原,它为什么会动呢?请小朋友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用别针别住的后面部分开始翻起
(4)房子为什么会动呢?哦,原来是房子建在了乌龟的背上。
(5)当小松鼠发现房子建在乌龟背上,他们会说什么呢,请小朋友来学学。(龟:小松鼠快别乱动。鼠:咦,是谁呢,是那块硬硬的大石头吗?龟:小松鼠你真粗心,把房子盖在了我的背上,我驮着你走过了许多地方。鼠:你,累坏了吧,龟:不,这下我们可以作伴了)
(环节自评:揭秘房子会动并不难,因此通过提问满足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揭秘房子会动的愿望。教师有感情的讲述为幼儿练习对话做示范,也便于幼儿感受惊喜的高潮以及动物之间的友爱。出示的图卡顺序遵照故事内容,以便幼儿有序、整体地感受故事。)
三、组织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再次感受房子“动”的旅程以及带来的惊喜与欢乐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请你们一起完整欣赏这本书。我们回去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其他人听好吗?
(环节自评:讲述时教师放慢速度以及适当的画面对比,确认师生是否同步阅看图书,提示幼儿跟随老师的讲读,练习描述小松鼠感受的语言以及乌龟与松鼠的对话,在分享幼儿关于有趣的感受过程中,再次体验故事带来的快乐情绪。)
活动反思:我利用课件形式展开引导孩子想象、猜测新房子为什么会动?活动下来,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较好,也了解了房子会动的原因,感受到了故事有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目标基本达成,重点突出,效果好。但在执教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自己对于课件的处理还不够完善,如果以更好的方式呈现,孩子想象、表达的空间一定会更大。对于“小松鼠会对乌龟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孩子说不出来,说的有点散,回答不到点上,我想如果这段对话由老师抛出,孩子可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使得在情感方面我引导的还不够深入。
中班语言雪房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
2.知识目标:培养幼儿对看、听、说故事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看图复述故事。教学难点:幼儿能够运用词、词组完整的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教具准备:
挂图、录音机、电子琴。
一、导言: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你家里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呀?(平房、草房、楼房)老师这也有一座小房子,你们想住吗?(想)好请小朋友们看黑板。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呢?它漂亮吗?谁能说一说呢?(是一座金色的小房子)这位小朋友说对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金色的房子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
师:好,请大家向老师这样坐好,我们一起听录音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仔细,听完了能说出故事的内容。师:这位小朋友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图学习这个故事。
二、看图讲述师:请小朋友向老师这样坐好,看1.
画面(出示图一)问:小朋友,画面上都有什么呀?幼:白云、大树、小草、花朵、金色的房子(1-2名)问:金色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幼: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太阳一出来、照得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
问:这么漂亮的房子谁住呢?小朋友想知道吗?请大家看第二幅图。
2.画面(出示图二)师:小朋友细细地观察画面。上面都有谁?在干什么?幼:答。师:有一天,来了好多的客人,大家知道是谁吗?请看第三幅图。
3.画面(出示图三)师:大家看画面,谁能说一说,画面都有谁?正在干什么?幼:答。师:她们在做什么呢?幼:答。师:他们玩着,采着鲜花,又想去哪呢?我们来看第四幅图。
4.出示图四师:请小朋友看画面,他们来到了哪?小姑娘又是怎样做的?谁能看图说一说?幼:答。师:小姑娘说完后自己是怎样做的呢?大家看第五幅图。
5.出示图五师:请小朋友看画面,看一看小姑娘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能说一说?她在想什么?幼:答。师:她想什么呢?她又是怎样做的呢?幼:答。师:她是怎样做的呢?幼:答。师:这时谁看见她了?你们想知道吗?幼:想。师:请小朋友看第六幅图。
6.出示图六师:请小朋友看画面,说一说小姑娘看见谁了?她是怎样做的?幼:答。师: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呢?幼:答。师:小动物听了,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幼:答。师:他们和小姑娘一起到哪去了呢?请小朋友看第七幅图。
7.出示图七师:请大家仔细看画面,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幼:答。师:他们唱的什么歌呀?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幼:答。
三、组织教学,请小朋友坐好。认真看画面,讲故事,看一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四、指明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五、间休。
六、指明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讲解了金色的房子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谁能说一说?幼:答。师:这位小朋友说的真好。那小动物们要到金色的房子里去玩,小姑娘答应了吗?后来她是怎样做的呢?幼:答。
七、大家说的真好,下面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这个故事呢?
八、总结:请小朋友坐好。
今天我们学习、表演了《金色的房子》这个故事,你们表现的非常好,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回去之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中班语言雪房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清洁的新奇有趣,体验仿编故事的乐趣。
2、能根据故事清洁大胆想象进行仿编,尝试与别人想得不同,编得不同。
3、能安静倾听别人讲述,并能大胆与人交流。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一套,范例图示图一张
2、幼儿每人一张画有图示的纸。笔若干
一、提问导入
提问:你见过会动的房子吗?我们一起听故事《会动的房子》,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有谁,会动的房子把它带到了哪些地方?
二、熟悉理解故事内容
1、老师讲述故事开始和中间部分
提问:(1)故事叫什么名字?
(2)小松鼠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建造新房子?
(3)小松鼠的房子带它到了哪些地方?
2、猜想:小松鼠的房子为什么会动呢?
3、听故事结尾部分
提问:故事里说小松鼠的房子为什么会动?
三、看图片完整听故事
1、:指示语,我们再来听故事,这次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乌龟爷爷把小松鼠带到了什么地方?小松鼠看见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完整讲述故事。
3、提问:
(1)第二天,小松鼠发现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它看见了什么?说了什么?老师将小朋友回答的内容用图示表示出来,并引导幼儿连起来讲一次。
(2)第三天,小松鼠发现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它看见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同样用图示表示,并要求幼儿连起来讲。
(如果小朋友听得不清楚,教师可把第二、三段分别再讲一遍)
四、仿编故事
1、提问:乌龟爷爷还会带着小松鼠到哪些地方去旅游?小松鼠会看到或遇到些什么好看的,有趣的事?它会说些什么呢?
2、请个别幼儿尝试仿编,并引导幼儿用符号,图案表示出来,完整讲述。
3、每人一份图示,幼儿自由仿编,记录,并完整讲给同伴或老师听。
指示语:下面我就给没个小朋友发一张图,你们就把自己编的乌龟爷爷带小松鼠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说了什么,用图示表示出来。如果遇到不会画的东西,你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只要你自己看得懂就行了。编完后,还可以把你仿编的内容讲给小朋友或老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