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当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我们的教学将依据教案中的步骤进行,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二年级下品德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人的面貌。
2、正确的姿势有利于身体健康,从小养成良好的坐立走姿势。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师:来吧,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3、播放欢快的旋律,让学生动起来,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
二、新课教学:
1、你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吗?你做一做看。
2、提出正确的坐立走姿势,读儿歌。
3、同桌前后互相检查姿势是否正确。
4、活动:练一练
唱《拍手歌》、学生上台演示,全体学生进行。
5、讨论:
注意正确的姿势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自由发言}
三、课外延伸:
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坐立走姿势。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来开展比赛吧!比一比谁的姿势美。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篇2
活动目标:
情感与态度:对光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行为与习惯:会自己安排时间,坚持、主动地完成活动。
知识与技能:1、能在生活总正确利用影子。
2、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测量影子,发现影子的一些特点。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在阳光下与影子一起玩。
2.孩子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发现的影子,教师根据孩子的记录分组。
3.课前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玩影子,并向家长请教手影戏。
4.每组学生准备手电筒、彩纸。
5.教师准备幕布、灯光、投影。
活动时间: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影子游戏
1、趣味导入
(教室内拉上窗帘,关掉灯)有的同学一进教室感到奇怪了,为什么今天上课的环境与平时不太一样呢?因为今天的这节生活课我们要请出一位特殊的朋友,让我们一一看它是谁?
出示一则关于影子的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师:你是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师:你说得真好!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吗?
师:既然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那就和它一起做个快乐的游戏吧!在游戏过程中大家好好观察影子,看看谁的发现多。
2、分组做“踩影子”、“玩手影”等游戏。
二、初步认识影子的特点。
1、刚才大家和影子玩得真开心,那在游戏当中你有什么发现?
2、我们怎样才能把他们记录下来呢?
(1)组织讨论记录影子的方法
(2)画影子。
(3)测量影子
明确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测量、记录,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测量情况。
教师布置中午及下午的测量任务。
测量同时间影子的长度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欢迎孩子们从阳光下回到课堂!前几天,我们和影子一起游戏、玩耍,在游戏的过程中,你们有发现吗?
2、想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吗?
(相机揭示活动主题)
二、堂展示,探究活动
1、师: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看谁最会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小组长作好主持工作。
学生组内交流。组内成员归纳主要发现
2、(巡视倾听后)刚才你们交流得很热烈,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在全班作个交流吗?
3、哪个小组先来交流?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相机引导、启发、。)
(1)真棒!你们不仅有了发现,还把自己的发现画了出来。
学生展示影子画。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相反。)
(2)你是怎么发现的?你知道
子为什么会变大变小吗?想知道的举手!让我们亲自动手试试吧!
影子会变大变小。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手电筒和投影,想办法进行实验,去发现影子在变大小,并找出变化的原因。)
(师:物体离光近,影子大,离光远,影子小。板书:会变大变小。)
(3)你们真会发现,是怎么发现的?有办法让大家看看彩色的影子吗?
(学生利用彩纸、手电筒、投影分组实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发现。)
(师:光线透过彩色的东西,就会产生彩色的影子。相机板书:黑色、彩色。)
三、拓展运用
1、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影子的秘密,影子对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的帮助呢?
2、师:影子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便,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呢?让我来考考你们。
小明的妈妈给他买了一盏台灯,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放最合适,你能帮帮他吗?
学生上台示范:做作业时台灯的摆放。
(其他学生观察,。)
四、活动
孩子们,你们和影子一起玩,感觉怎么样?是呀!影子真有趣啊!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孩子们在玩中感到快乐,也在玩中有了许多的发现,其实影子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去研究,去探索,相信你们会有更多发现。
板书:
影子的探索
会动黑色(彩色)
影子
变大变小与月光、阳光、灯光相反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儿童能以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采风活动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先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演示小明家乡的变化)
2、引发采风兴趣:
师: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自由畅谈)
师:好,我们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采风活动,大家可以用各种办法去收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象、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化、生活状态等多方面去调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3、活动计划:
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讨论采风的时间、地点,以什么方式收集材料,从哪些方面着手。
各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计划。
4、聘请校外辅导员(社区负责人、摄影师、画家等)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本次采风活动。
(二)整理活动
1、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
2、交流讨论
师: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同学们,放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共同来设想一下家乡的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未来畅想
学生们情绪高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交谈。
4、激趣引导
师:同学们,老师真是感动极了,今天的家乡是美的,明天的家乡会更好!让我们共同来记下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用全部的感情来歌颂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以小组把收集来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开启每个同学智慧的大脑,我们共同来开一次“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唱歌跳舞、评书快板,请同学们各尽所能,展示家乡的变化,畅想家乡的未来!
5、小组合作,做版面、写串词……
(三)“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
播放歌曲“越来越好”营造气氛,学生组织活动。
同学们将家乡的变化编成儿歌、快板、评书、歌词,介绍自己收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篇4
执行时间:xx年xx月xx日
教学目标:
1、集体生活中能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交流分享、感受生活成果。
2、能以文明有礼貌的方式和同学交往。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感受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图书若干学生:图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新课:
1、教师讲述:同学们,你们都有好朋友么?我也有个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出示书籍)对了,就是图书。
2、板书课题:好书大家看
三、讲授新课:
1、欣赏图书:出示图书图片。
2、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
(1)教师介绍图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2)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
3、好书大家看
分学习小组交流图书:老师抓住机会表扬借书活动中互助友爱的学生、有礼貌的同学。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在借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怎样借书还书
(1)说一说:在借书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值得学习的事情。
(2)说一说:在借书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不满的事情。
(3)帮帮这些小同学
5、利用电脑动画解决问题
(1)书没看完怎么做标记?
(2)借的书还了,可是没看完怎么办?
(3)怎样做才能不把借来的书弄脏弄破?
(4)怎样还书才能使书的主人高兴?
(5)借来的书能转借他人看么?
6、小书签真可爱
(1)出示教师制作的小书签
(2)讲解制作的过程:
a、裁纸b、设计c、画图d、剪贴e、穿绳
(3)学生合作制作小书签
7、听故事
四、小结
你们在游戏中是不是也发现许多有趣的问题?图书世界真是很奇妙,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呢!就让我们从现在起去探索吧!别忘了在探索图书世界时要注意和周围的同学配合好,爱护图书。希望每位同学都和好书交上朋友。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篇5
主题目标:
1.知道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它们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尊重动物,爱护植物,初步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长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我们设计了“可爱的生命”这一活动主题,其中包含两个活动:“它们在生长”和“生命的力量”。
教科书分析:
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都是可爱的生命,它们每天都在生长着。56图展示了一颗小小的莲子成长为荷花、莲蓬最后成长为莲藕的过程,中间是一首小儿歌。这一组图旨在借此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周期,向学生渗透对生命的尊重意识。教科书提示语“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过程?说一说。”则是鼓励孩子们去探究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
57页的上方组图展示的是小鸳鸯成长的过程。在妈妈的孵化下,小鸳鸯出生了。妈妈带着它们游水学本领。小鸳鸯们长大了,掌握了本领,在自然界自由自在地生存着。下面的小图中,两只小猫友爱地偎依在一起。本页内容旨在让孩子们对动物这一生命体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动物和人一样有感觉,会用独特的方式保护自己,相互之间还会有交流和感情。正如58页教科书提示语所说:动物和人类一样重亲情、爱伙伴呢!
58页的组图进一步展示了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场景:袋鼠妈妈很爱护自己的孩子,将孩子们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冰天雪地中,企鹅一家紧紧挨在一起,互相取暖;鸟妈妈给幼小的鸟宝宝喂食。本页下方的提示语旨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见过的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场景谈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动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小小的身躯内蕴藏的生命的力量是巨大的。教科书59页的组图展示了动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情景。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资料让孩子们交流、思考,以便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动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力量之大。
60页组图通过竹笋和小草的生长过程展示了植物生长力量的巨大。上图展示的是竹笋破土而出的过程。下图表现了秋天已被燃尽的小草在第二年春天又重新生长的情景,旁边配以古诗,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敬佩小小植物所具有的强大的令人惊异的生命力。
教科书这样编排,目的在于引导二年级的小朋友从形象的画面和直观的文字中感受到:动物、植物尽管在外形上相差很大,但他们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在不断地生长,都重亲情、爱伙伴,它们体内蕴涵的生命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激发他们对动植物的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一、它们在生长】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搜集常见的动植物生长的资料,有相关的资料片更好,准备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磁带。
2.学生课前搜集常见的动植物生长的资料,准备自己最喜欢的动植物的图片或玩具模型。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我们是怎么长大的?引导学生回顾自己长大的过程。
2.阅读教科书:结合教科书56页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莲子的生长过程。
3.读儿歌:诵读教科书56页的小儿歌,可分组诵读或集体诵读。
4.看图了解:教师出示黄豆、小菜秧和小树等常见植物的生长过程的挂图。学生独自或与小伙伴合作看图,思考植物是怎样生长的。
5.趣味表演:用表演、自我介绍或编小儿歌的形式介绍自己看懂的那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6.谈话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过程呢?拿出自己喜欢的植物的图片,介绍一下。
7.小结要点: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可爱的生命,它们每天都在生长着。
8.谈话过渡:不光植物在生长,动物也在生长。
9.阅读教科书:结合教科书57页内容,了解小鸳鸯的成长过程。
10.小组交流:你养过什么动物?它们是怎样长大的?
11.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从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
12.阅读教科书:结合教科书58页的内容,了解动物之间重亲情、爱伙伴的例子。
13.全班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故事呢?
14.小结要点: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爱自己的家人、关心自己的伙伴。
15.你想对这些懂得爱的小动物们说些什么?齐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活动要求
1.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们欣赏相应的影片。
2.乡村的孩子学习本课可能比较有切身体会,教师可以将课堂引向大自然。
对城市的孩子来说,本活动的内容可能比较生疏,教师
应该准备相应的资料,给学生直观的认识。
活动拓展
课后开展展简单的植物种植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感受动植物生长的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二、生命的力量】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动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的音像资料和《春笋》的录音带。
2.教师课前编排童话故事小品《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具体内容见活动过程)。
3.学生课前搜集动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长的资料。
活动过程
1.表演小品:《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学生分角色扮演小骆驼、小红马和骆驼妈妈(戴上相应的头饰)。
小红马讥笑小骆驼长得难看:“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啊!”骆驼妈妈知道后,带着小骆驼去沙漠旅行了一次。在旅行中,小骆驼知道了:脚掌长得又大又厚是为了不陷进沙子里,肉疙瘩叫驼峰可以贮存养料,两层眼毛可以防止风沙吹进眼睛。他觉得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2.讨论:你想对小骆驼和小红马分别说些什么?
3.谈话导入:动物生命的力量可大了!
4.看录像,谈感受:播放动物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录像:请学生用一句话夸夸自己最佩服的动物。
5.过渡:植物生长的力量也很大。
6.听录音,看教科书:学生一边听《春笋》的录音,一边阅读教科书60页上方的三幅图,然后说一说小春笋的生长过程。
7.诵古诗:结合教科书60页下图,引导学生感受小草的强大的生命力,并诵读古诗《草》。有条件的话可播放相应的资料片,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感受。
交流举例:用多种形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动植物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资料。
9.讨论:你想对这些植物说些什么?
10.教师小结:在植物小小的身躯内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动物和植物,它们生命的力量可真大啊!
活动要求
1.教师应尽量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师可以结合动物爱护伙伴的学习内容,相机对学生进行关爱身边亲人和伙伴的教育。
活动拓展
1.引导学生开展动物饲养、植物栽培等动手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实践过程中的成果做成展览,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2.制作以《可爱的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或电子小报,班级可开展小报评选。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乐于参加活动,能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
2.学生是否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3.学生是否在活动中懂得了动植物和人类一样有宝贵的生命,能否感受到动植物生命力的巨大,是否热爱、尊重动植物的生命。
4、学生是否会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