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衡量自己的一个标准,教案的制订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金蛇狂舞音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金蛇狂舞音乐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欣赏,使学生体验感觉民乐合奏的情绪以及风格。
2、使学生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熟悉他的作品,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金蛇狂舞》,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以及熟悉它的主题节奏形式,感受打击乐器鼓和锣等营造热烈气氛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富有生趣地、自主地、轻松地进行欣赏并积极参与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活动。
四、教学准备
1、打击乐器实物,大锣、小锣、钹、鼓、木鱼。
2、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感受身边音乐
1、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导入新课。
2、作曲者介绍。
人民音乐家——聂耳,是我国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重温他的作品,能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下面,我们来欣赏他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族合奏曲《金蛇狂舞》。
(二)走近民乐经典
1、初听乐曲,感知基本情绪。
2、认识打击乐器:鼓、大锣、小锣、钹、木鱼。
3、讨论锣鼓音乐的特点及用途:
①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表现节日的喜庆。
②用于指挥,统一步伐。
③常用于戏曲中的伴奏。
(三)享受探究乐趣深入欣赏乐曲主题,多媒体出示主题曲谱。
(四)体验成功喜悦
1、再次欣赏《金蛇狂舞》全曲。
2、小组活动,配合练习。
3、动一动,走一走。和着锣鼓音乐有序地走出教室。
金蛇狂舞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和热烈欢腾的气氛,用舞龙和敲鼓动作表现。
2、在语言节奏的帮助下,随音乐合拍做动作。
3、在双队进行时,必须注意与本组幼儿合作,又注意与其他组协调。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配乐儿歌朗诵,欣赏音乐。
(1)幼儿朗诵儿歌,教师用钢琴轻轻地弹奏第二段音乐。
(2)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配乐朗诵。
2、欣赏第一段音乐。
(1)引导幼儿会议过新年舞龙灯的情景。
(2)幼儿分两组,自由结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
3、完整欣赏全曲。
(1)幼儿分两组,随第一段音乐做舞龙灯进行的动作。第二段音乐开始,两组幼儿一边互相对诵儿歌,一边互相敲锣打鼓。
(2)完整欣赏音乐,跟随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高潮。
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金蛇狂舞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aba结构,初步了解乐曲中的“对话”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热闹的气氛。
2.大胆用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知,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带幼儿欣赏舞龙、舞狮的表演。
2.熟悉乐曲《喜洋洋》。
物质准备:
1.白板课件《金蛇狂舞》。
2.白板、投影仪及电脑。
3.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黄、红色绸布若干块;长2米宽30厘米的黄、红色绸布各一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生活经验。
幼儿每人手拿一块小绸布排队随民乐《喜洋洋》舞动入场。
提问:我们长长的队形象什么?
在哪里见到过龙?什么时候会舞龙?
你见过舞龙是怎么舞的?(幼儿动作表现)
二、完整欣赏,初步感受乐曲
链接画面??
介绍龙哥哥,引导幼儿和龙哥哥打招呼。
链接画面二
介绍龙妹妹,引导幼儿和龙妹妹打招呼。
两位客人带来一段好听的乐曲,想听吗?
第一遍欣赏:(播放音乐《金蛇狂舞》)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舞龙、敲锣、打鼓……)
听了这首乐曲想干什么?(当幼儿说到想跳舞时,请幼儿随音乐舞动)
播放画面三
总结:这是一首民族乐曲,曲名叫《金蛇狂舞》,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人们在热烈欢庆的节日里敲锣、打鼓、舞龙、划龙舟、耍狮子的热闹欢腾的场面。
第二遍欣赏:
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舞龙动作把热闹、欢乐的事情表现出来。
三、分段欣赏,感知乐曲结构
龙哥哥和龙妹妹听到这乐曲也想跳舞呢,你们想看吗?
播放画面四
提问:
这首乐曲有几段?
他们是怎么跳的?
欣赏第一段:
放画面五
提问:
1.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2.他们是怎么跳的?
请幼儿手举小绸带当龙,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大胆用动作表演舞龙。
欣赏第二段:
放画面六
提问:他们是怎么跳的?他们像在干什么?(初步理解乐曲中的“对话”结构。)
请手执黄绸幼儿与红绸幼儿结对创编舞龙动作,并听音乐模仿对话表演。
欣赏第三段:
放画面七
提问:
1.这段音乐和哪一段听起来一样?又有什么不同?
2.他们是怎么跳的?
请幼儿自由结组,大胆用动作表演舞龙。
四、尝试表演,感受热闹气氛
播放音乐《金蛇狂舞》
幼儿两两结队和龙哥哥龙妹妹一起听乐曲表演。
五、集体游戏,体验合作乐趣
1.男女小朋友各排一队,商量选出一个小朋友做龙头,男队手举黄绸布做龙哥哥,女队手举红绸布做龙妹妹。
2.每队商量并做出喜欢的舞龙的造型,在老师的提醒下第三段音乐的时候做这个造型。
3.老师手舞龙球,和幼儿一起随音乐游戏。
舞龙出教室
金蛇狂舞音乐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倾听《金蛇狂舞》,感受乐曲aba的结构,并尝试用舞龙游戏的形式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
2、在配乐儿歌朗诵的帮助下,学习用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表演。体验b段乐曲的对话应答结构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
3、在乐队表演时,既要注意与本组同伴的配合,又要注意与其他组同伴的协调。
二、活动准备
1、观看舞龙的录像以及幼儿用书《金蛇狂舞》,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
2、事先学习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正月里来闹新春,龙灯耍得快又急。一二三四五,来跳狮子舞。一二三,来敲锣。三二一,来打鼓。咚咚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锵乙锵乙咚锵,乙锵乙咚锵。"
3、碰铃和圆舞板(数量均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4、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乐曲《金蛇狂舞》,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引出活动内容。
师:前两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有趣的儿歌,师怎么念的?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倾听乐曲《金蛇狂舞》。
师:老师这儿有一首曲子,叫《金蛇狂舞》,你们可以跟着这首曲子的节奏念儿歌。你们仔细听一听,找一找,可以在哪里跟念?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的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在乐曲的b段处匹配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在b段处边念儿歌边用拍腿的方法感受节奏。
师:你们念的怎么样?这次,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用一下一下拍腿的方式为儿歌打节奏,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并用乐器表现乐曲的b段两队竞赛的热闹场面。
教师引导幼儿分成两队,并将椅子排成两路纵队。
师:现在我们要分成红队和绿队进行舞龙比赛,谁愿意当红队队长?谁愿意当绿队队长?其他小朋友你支持谁,就搬椅子坐在谁的后面。注意两队的人数要平均。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一队说一句的方式念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大家一起念儿歌的,现在分成两队了,可以怎么念?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乐器,并尝试用乐器表现儿歌节奏。
师:下面,我们带着乐器跟着音乐参加舞龙比赛吧!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表现乐曲。
教师引导幼儿在a段处自由表演舞龙的动作。
师:在乐曲的一开始,是两队在做舞龙的动作。我们在电视里看到过哪些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用动作和乐器表现乐曲。
师:现在我们把舞龙的游戏连起来,跟着音乐一起玩一玩。
金蛇狂舞音乐教案篇5
音乐欣赏:
?金蛇狂舞》
活动目标:
1、结合舞狮子、耍龙舟等传统文化活动,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2、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能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3、体验乐曲欢乐、热闹的情绪性质,初步了解aba三段体乐曲的结构特点、b段乐曲对话应答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特点。
活动重点:
通过反复感受音乐,体验乐曲欢乐奔放的情绪,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难点:
感知b段乐曲对话应答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特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耍龙灯及舞狮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幼儿已经会唱《金蛇狂舞》
2、物质准备:龙头饰、彩绸、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欣赏音乐,用不同的形式感知作品欢快奔放的情绪
三、完整表现对乐曲的感知
1、创设一个热闹、欢快的氛围,在活动室里挂满红灯笼、彩带、拉花······在这样的气氛衬托下,放背景音乐《金蛇狂舞》
2、提问:小朋友们,我们传统的节日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知道中国人会用哪些独有的方式庆祝节日呢?(敲锣、打鼓、舞龙灯、耍狮子等)
1、完整欣赏,感受乐曲情绪。
(1)播放无声课件,民间舞龙的欢庆场面。
师:小朋友们啊,仔细看看录像里人们都在干什么?
提问: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人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你感觉这段录像少了什么?(这段录像没有声音)
(2)播放课件,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带领幼儿完整的感受一遍音乐。
师:听了音乐你有什么感觉?想做什么?想在什么时候听这段音乐呢?
(3)小结:这首音乐的名字叫《金蛇狂舞》,表现的就是人们欢庆节日的热闹场面。
2、分段欣赏,动作表现。
(1)配乐儿歌朗诵,欣赏b段乐曲,体验歌曲应答结构
播放音乐,启发思维: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里面有几种乐器在演奏?他们像在做什么?
请幼儿朗诵儿歌,教师轻轻为其伴奏。
将幼儿分成两组,将每一句儿歌分成上下两句,一组幼儿朗诵上句,另一组幼儿朗诵下一句,最后的一段随锣鼓节奏一起朗诵。
配乐分组朗诵,引导幼儿用声调、体态、表情表现乐曲旋律中对话应答的感觉。
(2)欣赏a段音乐。
听第一段音乐,请幼儿说说感觉。
引导幼儿分成两组,带头饰结成长龙,随a段音乐表现舞龙灯情景(鼓励各组间绕行、穿插)
1、将a段舞龙灯与b段儿歌对话结合表现乐曲。
提问:小朋友们,这首音乐有几段啊?我们应该怎样表演?
2、为b段创编狮子舞,两组任然按照上下句活动,但不朗诵儿歌。教师手持绣球,引逗哪组,哪组表演,锣鼓节奏处为全体表演。
3、自由表演,体验热闹、欢快的气氛。
幼儿自由选择庆祝方式(舞龙灯、扭秧歌、锣鼓)在a段处表演,b段按2方案进行。
自我评价:
活动内容丰富
游戏贯穿始终
注重幼儿表现
开放性问题不可少,但是也相对的使活动的难度加大,因为幼儿的思维的活跃性很强。
附:儿歌《金蛇狂舞》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正月里来闹新春,龙灯耍的快又急;
一二三四五,来跳狮子舞;
一二三,来敲鼓;
三二一,来打鼓;
敲锣,打鼓;
咚咚锵咚锵咚锵咚,锵锵锵锵,
锵锵乙锵乙锵锵,乙锵乙咚锵。
金蛇狂舞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通过对比音乐、演奏音乐、表演音乐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的欢快热闹的性质,体验过年的开心,期盼春节的到来。
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过年的ppt、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对比音乐,感受乐曲热闹喜庆的氛围。
1、对比两段音乐
t:“快过年了,刘老师家要招待很多的客人,我想放点音乐,我找到了两段好听音乐,但是不知道哪段音乐比较合适,请你们来帮我选择一下哪短音乐在春节放比较合适?为什么?”
2、乐曲介绍
t:“这首好听的乐曲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金蛇狂舞》
二、欣赏音乐,尝试理解乐曲热闹喜庆的性质
1、欣赏音乐,理解曲名
t:“谁来猜猜看“金蛇”是什么?”(龙)“金蛇狂舞”又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龙是中国的象征,我们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金蛇狂舞》是在讲我们过节的时候热闹欢腾的景象。”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金蛇狂舞(图片)
2、感知打击乐器
t:“我们在乐曲中听到了哪些我们熟悉的的乐器声音了吗?”
小结:“这些小乐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打击乐器。”
t:“你还在其他地方听到过加入打击乐器的演奏吗?”
小结:“有高兴的事情,才会敲敲打打,乐曲中加入打击乐器会使乐曲的节奏感更强了,使音乐听起来更活泼、更热闹。”
三、演奏小乐器,体验乐曲热闹喜庆的氛围
1、老师示范指挥
t:“说到打击乐器,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已经跃跃欲试想自己动手演奏了。”
t:“仔细的先看一遍刘老师的指挥。一定要看好指挥才能共同合作演奏出好听的音乐。”
2、幼儿空手练习
t:“先让我们用小手试试看。”
3、幼儿拿乐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