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植树活动总结模板5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loser

活动总结是我们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每一次活动总结都是我们成长的里程碑,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动力源,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云植树活动总结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云植树活动总结模板5篇

云植树活动总结篇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又一年的植树节来临,为了增强同学们对植物的一些认识,提高大家对植物的爱护,增强大家对绿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带动大家对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工商管理系10级物流五、六班团支部于20××年3月11日在怀化市鹤城区石门乡组织班上的先锋队员开展了围绕以“赏田园风光,学植树常识”为主题的植树节活动。本次先锋队员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力。我们不仅提高了大家对义务植树的意识,提高了大家爱护花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做到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在活动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同学们积极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把植树理念、绿色文化了解的更透彻,从而影响身边的其他人甚至整个社会。

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了我们的环保意识,在植树节的活动中走出了课堂,走进大自然,在自然中学习,了解绿色知识,增加了对植物生长的了解,从而期待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我们欣赏田园风光,融入大自然,体味田园乐趣,将书本知识用到实践中,这种感觉是很幸福的,以后我们将把这种乐趣带给更多的人。

在本次活动的组织中,也存着一些的不足。活动前,有些细节考虑得不是很周到,譬如带上酒精,创可贴这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犯错误并不可怕,毕竟在大学,就是一个改正错误,塑造学生自我的过程,若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会,那岂不是失去了读大学的意义?在有不足之后,我们一定要学会总结,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云植树活动总结篇2

一、活动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日益成为全人类关注的话题之一。在3月12日植树节到来之际,为给社会环保宣传作贡献,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由慈善总会社会义工七团开展了以“拥抱绿色,拒绝雾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口号的植树护绿行动,做到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同时,以达到为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行动宗旨:拥抱绿色,拒绝雾霾,以实际行动带动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活动时间、地点:20xx年3月10日上午;地点:济宁市青少年绿化基地(二十里铺)

活动内容发动:配合济宁市团委举办的“植绿、爱绿”活动,慈善总会社会义工七团在活动前一周组织义工报名参与活动,本次共有20余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带动和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境保护意识。

2.实践:

1、20xx年3月10日早8:20参加活动的义工人员在济宁市太白楼下完成集合共赴种植基地。

2、9:30所有义工有序抵达植树基地,统一佩戴志愿者标识的红色帽子,等待活动开始。

3、10:00活动正式开始,活动由市团委领导讲话,慈善总会义工代表发言,市青少年绿化志愿者受旗仪式和市青少年绿化基地揭牌仪式等几个内容。最后所有志愿者认真学习植树要领,领取植树工具和树苗积极参与到植树活动中。

五、活动感言:“拥抱绿色,拒绝雾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伴随着坚定而有力的口号,20xx年3月10日由市团委组织的植绿爱绿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在本次活动中慈善总会社会义工七团组织有序,家人们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为宣传和带动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境保护意识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动中各位义工家人相互帮助,自愿结对,展现了义工团队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次活动不仅促进了社会环保意识宣传,更提升了慈善总会社会义工七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团队队伍更好的发展。

云植树活动总结篇3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寒冷冬天的逝去,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即迎面扑来。中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人大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春风的到来,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桂林鸿程家人的热情。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20xx年我们迎来我国第37个植树节。为激发鸿程家人爱护绿化、美化环境的情感,

营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同时进一步加深家人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经公司领导的同意,桂林鸿程决定在机电门口的一大片肥沃土地上举办“绿化鸿程、美化人生”的植树活动。

3月12日,在公司领导们的精心带领下,活动有序地进行着。场面气氛很活跃,公司全体二线员工积极参与,互相配合。无数只手,同时在这个日子紧握希望之光,一同奋斗,诠释着内心最美好的愿望。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用铲子松土挖坑,有的往里种树苗,有的结伴去施肥浇水,温和阳光下,参加活动的人其乐融融,热火朝天的干劲激动人心。即使铲子断,手起泡,坑挖不下去,也没有任何人放弃,蓝天白云,绿树小草,春意盎然,欢笑的人们组成了一幅农间劳作的自然美景画面。

在活动中,公司领导们更是亲身力竭,放下身份,不怕苦不怕累,带上手套,亲自除草,挖坑,并种下树苗。期间,领导特别强调一切事情都得按标准做事,施肥要讲究,行列要对齐,茶树种前排,依次下来是桂树,果树,种错或不标准的需拔开重种,不仅要讲究效率更注重品质,相信这些小树,在未来,将伴着鸿程茁壮成长,开创一片新天地。

荒地不开年年荒,栽树像办小银行。在三月潮湿的手中,桂林鸿程接过一个日子,接过锄头、铁锹和成捆成捆的树苗,然后,走向荒地,栽种着一年一度的春色,也栽种着内心真实的渴望。在公司领导、员工的努力协作下,历时近两个小时后,鸿程家人有序完成了几百株树苗的栽种,活动举得圆满的成功。数以百计的树苗在微风中摇动,它是汗水的凝结,希望的寄托,辉煌的象征。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了崭新的开始,相信在鸿程家人的智慧、努力拼搏下,鸿程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劳动是最光荣的,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爱劳动的人将永远焕发出美丽动人的光彩。通过此次植树节活动,激发了鸿程家人爱林、造林的感情,同时意识到植树造林人人有责,绿化家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感恩鸿程,感恩劳动,坚持“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做一名现代化建设的光荣劳动者,为鸿程再创明天的辉煌!

云植树活动总结篇4

暖风习习,春日和煦,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响应国家植树绿化的号召,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进一步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我校在3月10日——16日定为“绿化周”,xx中心小学组织了“争做绿城小卫士”植树节相关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1、我校在3月8日就下发植树节活动方案到各班,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在11日开展“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为主题的班队会。会上全体师生根据本校实际,都踊跃的提出了建议,再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后,制定本班级的活动方案。

2、在3月11日晨会还安排了我校的xx老师开展了以植树节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叶老师给全体师生介绍了植树节的由来,介绍了国外对植树节所开展的相关活动,同学生真是受益匪浅。从而对植树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叶老师还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植树,为校园和家乡添点绿。

3、在护绿周期间我校的红领巾广播室也利用大课间进行大力宣传,呼吁我们的'同学植树造林,爱惜身边的花草树木,要求我们的同学回家也和爸爸妈妈互动,利用周末时间去野外植树造林等等。

二、合理安排,主抓落实

1、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内开展植树护绿活动,要求各班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在去年植树节的认领区域内为本班级认养的树木亲自施肥、除草、修理枝条,忙的不亦乐乎,就像是在照看自己的小宠物一样无微不至、关爱有加。

2、各班还要在12号前,同学们亲自出一期以植树节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全班同学都学习树木的正确种植方法和养护注意事项,更要了解树木的生长特性等等。

3、我大队部还组织一部分学生参加“大手拉小手”带上树苗到中心幼儿园植树护绿,在老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带领幼儿开展种树活动,在幼儿园的四周种上了许许多多的树苗,有茶花树、琵琶树、竹子、还有玫瑰花栀子花等等,还手把手的教幼儿浇水,施肥,恰逢此时,天降甘霖,有同学幽默地说:“老师您看,我们给小树苗浇水,老天也给我们浇水了!”浇过水的花草仿佛更加鲜绿,为幼儿园里又增添了一道春天的风景。

在午间休息时学校领导对周围进行查看,学生们一般选择的是果树,这样,既适合本地的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让学生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学校的绿化带、花坛经过全体师生的悉心整理,清洁过的校园更加美丽,浇灌过的花草跟家鲜艳,学校仿佛有多了一道春天的风景。

此次植树节活动,加深了我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家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地球母亲,为了美化家乡的环境,也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植树活动总结篇5

春风拂大地,万物萌生机。3月15日上午,中国江苏网团支部20多名团员赴南京溧水傅家边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推进生态江苏建设挥锹添绿。

10时许,团员们坐车抵达溧水傅家边植树点,一下车便投入到火热的植树活动中。从选址、择苗到挖坑、填土,团员们都按照指导做得一丝不苟。大家密切分工、团结协作,有的`挥锨铲土,有的扶苗浇水,忙得不亦乐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植完树以后,大家还纷纷为亲手种下的小树苗挂上姓名纪念牌,并拿出相机合影留念。

本次“生态文明 我来添绿”义务植树活动,切实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团员们表示,植树活动很有意义,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增加了团体凝聚力,更强化了绿化环保意识,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大家都愿意更多地参加各种义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