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医学生心得优秀6篇

时间:2023-01-21 作者:Anonyme

如果不能做到认真思索,写出的心得体会就很难给人启发,心得是一种总结我们收获的文章,只有认真写才会有收获,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医学生心得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医学生心得优秀6篇

疫情医学生心得篇1

20--的寒假以悲情的方式打开了……

寒假里,我想有一次短途旅行;寒假里,我想去电_看几场电影;寒假里,我想和好朋友去公园尽情奔跑……然而,触不及防的疫情让我这些小小的愿望都变成了幻想。

新型冠状病毒疯狂地生长,疫情从我觉得还挺远的武汉蔓延到了温州。确诊人数一天天地增加,疫情似乎越来越严重,好像离我越来越近。高速和乡村都封路了,超市和商场都关门了,老百姓都戴上口罩了。疫情覆盖了爸爸妈妈的朋友圈,每天打开手机都是关于疫情的各种新闻,爸爸妈妈每天早上起来,讨论的话题都是“今天新增了多少人”“哪里疫情最严重”。我已经很多天没有下楼了,外面阳光很好,但是人车稀少。每天我还有任务,那就是监督爷爷奶奶少出门、戴口罩。新冠状病毒就这样慢慢入侵我的生活。

_的打开模式能退订吗?不能!只有往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那道光就是——

“既然国家需要,那就要去”这句话出自高龄的钟南山院士,17年前非典战役里的英雄,17年后即便是挤在餐车的一角,也要第一时间奔赴疫情的中心武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句话是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7名医生,在他们的联名志愿申请书里,简单的一句话,让很多人的眼睛湿润了。“逆行者,无怨无悔””踏上返乡过年旅程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得知医院发布医疗支援的号召后,第一时间下车返汉,成为一名“逆行者”……

英雄离我们很远也离我们很近。小伙伴的爸爸,温州鳌江医院的周叔叔也成了支援武汉的一名志愿者。他在朋友圈里说:“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无硝烟的战场,我们乘风破浪,武汉我们来了,新冠状病毒一扫而光”。英雄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如果_是一部电影,的反派将是人类自己。但是,请不要对_失望,应该相信,总有温暖在传递,总有英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在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我们相信。

疫情医学生心得篇2

无论是“放松”还是“恐慌”都不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正确心态。我们知道北京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从未减轻,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必须克服放松心态、保持防范意识,慎终如始做好防控工作。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经过与新冠病毒近半年的战斗,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应对办法,只要我们坚持查漏补缺、积极应对,就一定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不放松就是要慎终如始、谨慎防范。北京市连续出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警示我们疫情风险随时随地存在,继续增强谨慎之心、保持防范意识、做好防控工作,仍然很有必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出现病例不可怕,可怕的是产生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所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最终胜利之前,我们必须继续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始终树牢谨慎之心,以慎终如始的心态、抓实抓细的措施,坚持不懈做好防控工作。要秉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理念,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的管控,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细化防控方案;要认真汲取经验教训,加大对风险点的梳理、排查力度,不断查弱项、补短板,夯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要加大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引导力度,引导群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切莫产生“大撒把”心理,尽情释放自我;要强化纪律意识,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不力的,要严肃处置,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不恐慌就是要坚定信心、稳住阵脚。防控进入常态化并不代表着疫情不会有反复,各地偶然出现散发病例实属正常现象。然而,随着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些人因恐慌引发对真相的无端臆想,在网络上散播谣言,这就过犹不及了。我们要看到自6月11日出现新增病例以来,北京市各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对措施,开展全面流调、溯源、检测、排查,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天津、河北、四川等地也迅速行动对海鲜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监管排查。这就说明经过近半年的防疫斗争,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迅速有效地应对此类状况。因此,我们在面对此类现象时一定要克服恐慌心理,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决不能因为恐慌而自乱阵脚。各级政府要稳住阵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查漏补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广大群众要坚定信心,自觉做到不传谣、不信谣,积极配合做好个人防护。

慎终如始不放松,稳住阵脚再冲锋。只要我们不放松、不恐慌,以正确的心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把防护网织紧织密、隔离墙筑牢筑实,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疫情医学生心得篇3

近期,国内疫情零星散发、多点散发,甚至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成为常态。作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的一名学子,放假回到家乡,我选择做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参加了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志愿者招募并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

在参加志愿者服务期间,我感触最深的是参与配合型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置与发放。在这期间,我的工作是负责对ab两种原液的出库及使用量的记录,以及记录化学反应的时间,及时报送反应完成的时间,以及辅助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记得第一次进入消毒液配制实验室的时候,带着n95口罩的我在高浓度的原液的强烈气味的刺激下,鼻腔和喉咙干疼,眼睛被强烈的气味刺激得“眼泪汪汪”。那时的我就觉得那些在这里工作的“幕后英雄”非常伟大。除了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置,我还参加了对隔离宾馆和隔离病房领取0.3%过氧乙酸的登记工作。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又参加了为交警等卡口单位人员和类似政务大厅这样的窗口单位人员发放一次性医用口罩、配制84消毒液的工作和进入疾控中心的外来人员的预检分诊等工作。

参加志愿活动已经半个月了。在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和防疫工作长辈们的关心下,我们用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认真履行志愿者职责,在工作潜力、思想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医学检验系的大学生,在志愿者工作中我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锻炼,最重要的是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将以这次志愿者工作经历鞭策自我,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在社会中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驰援疫区,无数不知名的志愿者前赴后继奔赴一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虽然作为医学生的我们还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一样在与死神战斗,但是排查返乡疫情、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保障防疫物资的及时供应,在战场后方的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发光发热。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无情我先行。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繁华与共!

疫情医学生心得篇4

我深知,中国从不是所谓得天独厚、一帆风顺的国家,这里有天灾人祸,世事无常,但这个国家和她的守护者们,从不会让其人民只身置于危险和苦难中,而是逆着求生的道路,在危局中开辟生的走廊。青丘崖下,枫叶如丹。越千年,涿鹿一战,动天地,黯日月。而华夏初祖与八十一个兄弟团结不屈的战魂永存。斗蚩尤、斗猛兽、斗瘟疫、斗旱涝,炎黄子孙从古老的先民起便是凭借着这团结不屈的信念在与一场场天灾人祸的争斗中,度过悠悠千年,亘古岁月。

我们看不到病毒蛰伏在哪个角落,看不到病魔向我们露出的獠牙。对敌人的一无所知,让我们分外恐惧。但有些人不能怕!所以,一声呼喊,上千医生离开亲人冒死奔向灾区!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病魔对抗,他们要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救死扶伤。一声动员,数百挖掘机几天建立两所医院!他们知道自己建得更快一点更好一点,病人就能更早一天被隔离治疗,也就有了更多生的希望。一个求助,全国人民的数亿善款众多物资捐赠灾区!我们坚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和不屈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

非典疫情打不垮我们,地震洪水击不败我们。这次我们一定坚决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人人防护,亲身体会如何打赢这场战争。因为,我们深信:不多久后再回头一看,这又将是中国人一场多么精彩的胜利。

疫情医学生心得篇5

我是一名大学生,曾经对自己很满意。因为不时有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不止一次地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恭维。然而,“大学生”这三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去年八月,我随天津市大学生慰问团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

当看到战士们在飞。℃的高温下,忍受着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守阵地的时候;当听说战士们无数次流着眼泪,向战友的遗体读烈士牺牲前久盼的家书的时候;当听到军人说:“牺牲不要紧,只要国安宁;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光辉的人生信条的时候,我的心被震撼了!从那时起,一种同龄人强烈的负债感便紧紧地包围了我……

我怎么也不能忘记:在去老山的途中,每当汽车沿盘山公路进人敌人封锁区的时候,战士们总是默默地将我们推向靠山的一面,让自己的身体迎着暗处敌人的枪口。这就是说一旦有枪弹打来,首先倒下的,是战士,而不是大学生。―这太危险了!这太不应该了!同学们一再恳求:“咱们散开吧,散开点会安全些。”但战士怎么也不肯。一位同学流着眼泪摇晃着战士的肩膀说:“难道你们的生命就不宝贵吗?”战士平静地回答:“别这么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护你们,军人的使命就是牺牲!''如果说,军人的使命就是牺牲的话,那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又是什么呢?

记得在战地医院里,当我看到一位被炸掉下肢的小战土时,我哭了:“这太不公平了!”那位战士却拉着我的手说:“姐姐,别这么说。将来,你们的贡献要大得多了!因为你们是大学生啊。”我是大学生,是战士用生命保卫的大学生,是国家花了很高的代价培养的大学生,是人民寄予无限希望的大学生。

然而,扣心自问,我们中的一些人又都做了些什么呢?惭愧呀!多少次,学生宿舍里打扑克的喧嚣声彻夜不绝;多少次,在食堂里,我们因饭菜问题而慷慨陈词;多少次,我们为大学生的待遇“太低、太低”而抱怨;多少人,在毕业分配时,为了留校,为了进研究所,为了进机关单位,而绞尽脑汁,四处奔走,苦心钻营。但在争论所谓“人生的价值”时,却能满口马列,大谈奉献!……这一切,与“骄子”的称号,与人民和人民战士心目中的大学生形象,与大学生应有的形象,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呀!

在战场上,我曾问一位战士:“为什么在战斗间隙,还坚持学习?''他诚恳地说:“我们这些扛枪杆子的,如果不抓紧学点东西,日后退伍回到地方能干什么呢?是的,也许我明天就会牺牲,但只要还有生还的希望,我今天就要学习。”

面对英雄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精神,我想了很多。我和他们,同是一个母亲的孩子,拼搏在同一个时代的两个战场。他们,已将一张张满分的人生答卷奉献给母亲。正像他们在诗中写的:“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我决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也不希望哪位姑娘在我的坟前献上一束玫瑰/只要有和平、安宁的边睡/我的生命就与这群山万壑同辉!”

如果说,这就是战士―我们的同龄人用青春谱写的英雄曲的话,我们的英雄曲又是什么呢?难道我们后方的青年,就没有英雄曲吗?不!请听吧:“虽然母亲如此贫穷/儿女对她的爱毫不含糊/长啸一声:振兴中华/炽热的感情发自灵魂深处。”南疆血火交迸的战场,把前方战士和后方青年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在和战士告别的时候,一位侦察兵恳求我的同学:“给我写首诗吧。”那位同学说:“今天来不及了,等我回到天津以后,我一定写好多好多给你寄来。”那位战士摇摇头说:“不,过两天,我就要到最前线去,我会给你写信的;但是,你的信,我可能永远也收不到了。”我的同学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抓起笔,在战士的本子上飞快地写道:“英雄铁骑沙场驰,道声珍重泪眼湿,可盼我辈重聚首,笑看祖国腾飞时。”

青年朋友们,大学生们!虽然我们没有在战场流血牺牲的机会,但是,让我们在建设祖国的斗争中,贡献大些、更大些吧!当我们的同龄人―英雄战士们从前线凯旋的时候,当我们前线、后方两路大军胜利会师的时候,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问心无愧地同声高唱:祖国振兴的功勋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中国青年,决非几条英雄好汉,而是,整整一代英雄!

青春励志演讲稿

疫情医学生心得篇6

舍己的医者们,也许您们在家准备过大年、吃团圆饭之时,您们的领导就打来了电话,了解到详情之后,二话不说,泪别朋友、泪别亲人。火速赶往现场,也许您们当时还没有吃饭,也很少休息,不能随意上厕所,一整天呆在防护服里一定很热,而且防护服把您们的脸憋得通红,把您们的脸勒伤了,您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工作,毫不退缩。您们每天都在和死神做斗争,和时间赛跑,拼了命的工作,您们肩上似乎有一座大山,上面有着数千生灵,只要稍不留神,就会有人死亡。

看到“白衣天使“那么努力,军人叔叔和交警叔叔您们也不甘示弱,马上调集人手前去支援。军人叔叔知道”白衣天使“缺少物资,便去帮忙搬运物资;交警叔叔知道如果传染下去置之不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您们的身影。

其实我也是湖北的一员,我的老家在湖北黄冈,今年有一些特殊原因没有回老家,但我的羇旅之思一直在我的心中徘徊,我代替我的家人向您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加油武汉!我相信您们一定会胜利的,您们是最棒的!

为了配合您们工作,我们家一得知疫情后,全家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为预防肺炎做准备,先去了超市,买了很多菜品、水果和一些日常用品还有一些必要的口罩,便立刻回到家开窗通风并消毒,期间很少出门,常通风,多运动,想家了就发视频通话……按照您们的指示做好预防。

在茫茫岁月中,一晃已经半个月,您们为我们付出太多,我们无以回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您们这种钉子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加油,让我们一起阻止病毒的猖獗,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