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1-22 作者:Brave

为了将心得写优秀,大家一定要将事情经过认真回顾,在当下社会中,写心得体会已经难不倒我们了,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6篇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1

刚看到《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这本书时,习惯性的先看了作者简介和引言部分,因为这些内容能让我们最直接快速的了解一个人及他的作品,透过这些,可以看到作品的灵魂和精髓。作者简介部分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一个毫无背景、学业平平的普通人是如何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呢?

在好奇心的牵引下,我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才发现成功者背后永远都有一个坚定地、不服输的信念,就像彭成曾在书中写到“长大后看一些成功人士写的书,发现见到最多的就是‘一定要’这几个字”。从捡垃圾、摆小书摊贴补家用的小“黑将”到今天四处演讲,要将感恩教育推向世界的名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激起他想改变现状的决心,在家人的支持和关爱下,他度过了人生的每一个难关。一个个小小的故事,用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会感恩,我们才能在苦难中健康成长,正确对待身边那些并不公平的事情;学会感恩,才会懂得父母师长的付出与辛劳,不再认为长辈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学会感恩,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成长。

在感恩教育的背后,我们也不得不深深反思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在对待我们深深爱着的孩子时,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他们。一味的批评固然不对,过度的溺爱更加可怕。

作为教师,我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但过度的溺爱让孩子们习惯了坦然接受别人的付出却不懂得回报。当孩子们犯错时,面对家长的一度袒护,我们究竟该怎么办?教无定法,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

过认真读《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使我加深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书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如果没有老师的培育,我们的知识从哪里来?

我从主人公小时候眼里的教师体罚中感受到,伤害别人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痛苦。使我更深地感受到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更是一门心灵的艺术。作为教育工作者,心灵上与学生和谐共振,相互融合,打开学生的心门,多一点赞赏和肯定,才是教育的正道。爱不一定是教育,但教育一定不能缺少爱。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呢?比较现实而有效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怀着感恩的心教书”,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贯穿感恩的灵魂。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情教书,我们会更乐教、善教。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回报社会的技能。陶醉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欣赏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我化的心情,将会象阳光一样灿烂;我们的人生,将水存于历史长河;我们的未来,将因学生的拓展而更加美。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2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以死相逼。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面对一点点挫折,就那么轻易那么草率的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感恩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

1.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如讲述感恩故事,搜集感恩名言,收听感恩新闻等到一系列活动,用身边事去感动孩子,用身边人去感染孩子,在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提高对感恩的认识,从而达到了提高感恩意识的目的。

2、情感。通过反思成长的历程,写感恩日记,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发孩子的报恩意识。

总之,我得到回报了,孩子自己的袜子能自己洗了,花钱也不大手大脚了,还学会帮大人做家务了。希望这项活动继续下去,我也不会放弃。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3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太多的人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去感激。我们的恩师,我们的挚友,我们的亲人………甚至是匆匆走过身旁的给了我们灿烂的微笑的陌生人。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整个人类的一种精神美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都接受着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我们的生命、成长、健康、财富以及我们每天享受着的空气阳光水源,莫不应在我们的感恩之列。“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感恩又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可以说,常怀感恩之心,不仅是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基础,更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们感恩于给予了自己生命、哺育自己健康成长的父母,感恩于给了自己教诲、让自己增长知识的老师,感恩于给了自己友爱与情谊,使自己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不再孤单的朋友,我们也应感恩于为我们提供工作机会、培养和造就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学校。

具有一颗感恩的心首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1)懂得珍惜, 珍惜已有的,别等它失去才知可贵,譬如友情、爱情、生命。(2)懂得宽容,宽容是一种胸怀,感恩的心便拥有这种胸怀。(3)懂得奉献,象蜡烛给黑夜以光明,象绿叶给花朵以衬托。“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的心是温暖的,如冬日的阳光,驱散着寒冷,感恩的心在奉献中求得平和,在付出中感受安然。

学校今年开展的“感恩教育,让爱常在”活动,就是要培育和弘扬学校感恩文化。一个知道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时时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生活给予的一切。一个具有感恩文化的学校才会是一个有凝聚力、竞争力的学校。

教师应感恩学校给予了自己工作岗位,为自己提供了生存及生活的基本保障,更提供了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是态度而不是才能决定着你在生活中所达到的高度。”一个有着感恩之心的教师,会把对学校的感激转化为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奉献社会的实际动力。一个有着感恩之心的教师,会执着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能够常揣感恩之心去工作,那你一定会被学校接纳、被事业接纳、被成功接纳、被你的梦想接纳。

感恩是双向的。教师感恩于学校,学校也要感恩于教师的劳动创造和辛勤付出。教师与学校犹如船与船员,双方互为依靠,在搏击风浪中双赢共生。我们深知,作为建筑施工学校,学校广大教师长期在施工一线工作,抛家离子,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心血、智慧和才华,为学校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校发展源于教师的努力,学校要感恩于教师,尽力为教师提供好的薪资福利,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确保学校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教师。学校感恩教师,教师感恩学校,彼此间的沟通会更加融洽,彼此间会充满理解与包容,这不但成为建设和谐学校的基础,也必将成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的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别人也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4

感恩节教育活动一直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节教育活动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为了做好这次感恩节教育活动,我精心设计了主题活动的流程,并从网上收集了相关的图片,歌曲等,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感恩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节教育活动开始前,我播放了《感谢》这首歌曲,随着歌曲旋律的响起,字幕的现实,学生很快地投入到了一种关注平静欣赏的情境之中,有的还跟着歌曲轻声的唱着。

歌曲播放完毕后,我问学生我们应该感谢谁,学生兴奋了,七嘴八舌的喊着:“父母,老师,大自然,和平……”我知道他们只不过把歌词中所提到的感谢的元素不假思索的重复了一遍罢了,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感谢”一词所包涵的情感。

我接着说道:“我们要感谢的人和物很多很多,那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学生大多数喊着说:“父母”,有少数声音很低说:“老师。”“那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吧”。“父母很辛苦”“父母关心我们”“父母每天大清早起来为我们做饭,还有洗衣服。”“父母给了我生命。”

我知道这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回答这样的问题太简单了,为了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了解到父母对自己那份无私伟大的爱。我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些感人的图片。图片很有顺序性,叙述的是一个婴儿成长成少年的过程。

第一张图片是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婴儿正在甜蜜的熟睡,母亲深情的守护着他,谁知一出示后,学生一片哗然,有些调皮的男生还不由的说道:“好酷的贝贝。”女生则有些茫然。我知道可能是这张图片太温馨了,学生可能不知道我的意图所在了。我赶紧说道:“你知道那位呵护孩子的母亲心里想的是什么吗?”“你是我的宝贝,你要快乐成长”“你是我的希望,你要健康成长。”

学生反应的很快,随着图片的一张张显示(风雪途中的母女,陪伴残疾孩子的父母,做劳工的父亲),一次次的心灵交流,学生的思想渐渐地有了一些思考感悟,因为随着图片的显示,相互的交流,班里变得沉静了,学生变得沉默了。少了课初的一些骚动和兴奋,多了一份凝重与深沉。

看着学生的情感被渐渐的调动起来,我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回想亲情。说说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父母的那些做法让你最难忘最感动。一个一向活跃的学生郭子健站起来了,说:“父母在他上五年级的时候,把他送到了私立学校,在一个下着大雪的早晨,母亲不顾路途遥远步行踏雪为他送棉衣的事让他难以忘记。”说着说着他的眼睛已经湿润了。

我知道他是一个很懂事的学生,感情很丰富也很细腻,我正要加以升华他的情感以带动大家情感时,谁知有七八学生紧跟着嘀咕说:“郭子健真会演戏,什么破事,还流泪。”由于这意想不到的插曲,刚才那和谐美妙的氛围又一次被打破。我只能示意他坐下,说:“他母亲做的这一切不值得他感谢吗?”可能是我的语调高了点,学生又陷入了沉默。我知道这次不是思考,不是回忆的沉默,因为他们的头是低下的,眼睛也没有了那份自信和光泽。为了再次调动他们的情感,我说我向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以前一位母亲,因家穷,一次遇大雨,孩子鞋湿了,为使孩子早上穿上干燥的鞋,她竟然把湿漉漉的鞋穿在自己的脚上一夜未睡。”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5

自从学校开展孝亲活动以来,孩子的孝亲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浚婷以前从来都不给我洗脚,自从学校开展孝亲活动以来,改变了孩子的心态,让孩子学会了感恩。孩子懂得了父母之所以这么辛苦的工作,主要是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所以她从内心改变了想法,懂得了感恩父母。经常主动帮家里老人、父母打洗脚水,帮我洗脚。有时见我上一天班回来累的腰酸背痛,还帮我按摩,帮我捶背。经常帮我做家务。真正变成了家里的小能手,什么都会做了。回到奶奶和姥姥家,帮老人扫地、洗碗、擦桌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老人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最近,我在一个电子厂上班,每天都要加班加到很晚,浚婷非但不怪我没有时间陪她,还经常给我捶背,我顿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我生病感冒时,他经常主动给我找药吃,帮我涮湿毛巾擦汗,细心的照顾我,十分体贴人,她真的长大了!孩子在学校老师的教导之下,越来越知书明理,开始学会了体贴和关心父母。开始的时候,每天都会看电视,关注天气情况,提醒我和爸爸加件衣服。

后来,渐渐开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首先是从自己的房间开始,再也不用父母来打扫,还说出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状语豪言。慢慢的,由自己的屋子,到整个家的打扫,拖地、擦桌子……每一样都做得非常成功。当然,对于成功的渴求是没有尽头的,他开始不满足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缠着我要学做饭。我和爸爸以为她还太小,劝女儿说等她长大后再做也不迟,她却振振有词地说道:“老师告诉我们,凡事要趁早,早作要比晚做好”,孩子的一番话,让我们既是欣喜,又是担心。

虽然孩子第一次做米饭不是很成功,饭做得太硬,鸡蛋也炒糊了,可是我和他爸爸都吃得很香,不是因为饭菜的味道,是因为爱的温馨。感谢老师,感谢孩子,愿这世间的每一个小生命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此我代表全家人,对西涝台小学刘校长以及五年二班班主任崔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培养孩子,感恩父母与爱同行,让孩子从小得到了爱的教育,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回报社会,让感恩的正能量继续延续下去吧!谢谢学校领导!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6

当我们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我们是极易夭折的;当我们青春年少不谙世事时,我们也极易误入歧途。今天,我们能强健而正直的生活着,我们应该对那些在我们生命历程中用关爱扶持我们的人,用智慧启迪我们的人,用美德陶冶我们的人,用真情沐浴我们的人,心存感激。

心存感激,是一种朗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天空因此而变得湛蓝,空气因此而变得湿润,美好的事物因此而变得离我们很近很近。感恩就是对自己拥有的一切要心怀感念,并应该从内心自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感恩是道德养成的过程,最终生成一种道德自觉。

我们在父母的厚爱中成长,我们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同事,你有没有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现象?我们都曾在父母的溺爱中生长,有许多人,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平时同事之间的相处,学会与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谅解,需要付出、或者可能要做出某种牺牲。我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在社会大家庭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爱学生爱集体。大爱无边!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仅是感谢爱过我们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时,以同样的爱意和热情去回报周围的人,回报生活和社会。

在工作中,在生活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一定都需要别人帮助。“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为何不能伸出友爱之手,帮助别人一把呢!生活需要我们帮助别人,需要我们感激帮助我们的人!你在感激别人的时候,把这种力量用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多好啊!我们回报帮助我们的人,我想还可以把这种感恩的心用在别的地方不使我们的光阴虚度,来回报关心我们的人。

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我们鄙视他们,不屑与他们为伍。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有“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说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关于“感恩”的传说故事。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也包含着感恩情结。这些优秀的道德文化,曾经熏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生活在先辈们用智慧和汗水改变了的世界中,我们远离了蒙昧和野蛮,远离了茹毛饮血、风餐露宿的时代。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先辈,心存感激。

我们不必去捕鱼狩猎,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我们不必去采桑织布,却能享受到锦衣华服。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同辈,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与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虚荣;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对我们拥有的一切,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同时,我们还应该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