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人物事迹是能够帮助我们记录人物故事的,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铁路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铁路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篇1
万里铁道线上,有多少个日夜,铁路科技工作者努力探索、反复试验,只为列车跑得更快、开得更稳;有多少个寒暑,铁路建设者在钢筋水泥间为新线路、新站房来回奔忙,挥洒汗水;有多少个春节,铁路公安干警巡逻走访,守护平安站车,助力万家团圆……他们是“最美铁路人”,是新时代铁路奋斗者的榜样。
正是他们的坚守,让铁路安全运营,让旅客出行顺畅;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愈发闪光。
领跑“中国速度” 打造“智慧大脑”
2020年末,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引发社会关注。以时速250公里cr300型复兴号动车组成功研发投用为标志,“红神龙”“金凤凰”“蓝暖男”“绿巨人”,从时速160公里到350公里,全系列复兴号动车组投入使用,中国高铁技术持续领跑世界。
复兴号高速奔跑的背后,有一个名叫张波的铁路科研工作者。张波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底,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启动。张波担任复兴号总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项目团队牵头人。
研发复兴号,首要任务是制订总体技术条件。张波回忆,当时至少有807项关键技术的运用条件、基本性能等要素需要通盘考虑。为完成这项艰巨任务,他带领团队深入多个铁路局集团公司调研,仅专项研讨会就召开了100多次,技术资料摞起来有1人多高,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完成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设计蓝图。为测试首列中国标准动车组性能,张波和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静态、低速和正线高速试验。一次低温试验中,张波和试验人员从室外气温30多摄氏度的环境下披着棉衣冲进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箱更换部件,出来时头发已经结霜,冻得直打哆嗦。正是铁路科研人员这样的毅力和执着成就了复兴号这一国之重器,塑造了中国高铁这一亮丽名片。
到2020年12月,全路1036组复兴号安全优质运行了8.36亿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2万多圈。
谈到复兴号,张波总是满脸骄傲,“复兴号在我们这一代铁路科技工作者手中诞生,是我一生的荣耀。”按时自动开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很多人为京张高铁的自动驾驶技术惊叹,列车自动驾驶背后,陈志强这个“最强大脑”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志强是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有高铁列车“大脑”和“中枢神经”之称的列控系统正是陈志强与科研人员创造的丰硕成果。,为了摆脱少数几个国家对高铁列控技术的垄断,实现列控系统“中国造”,陈志强与团队在瑞典进行了一年多的科研攻关。
他们通宵达旦研究方案、设计软件、编码调试,完成了100多万行各类代码编写,仅设计与测试文档就装满了5大箱,终于研发出具有中国自主品牌、适应中国高铁发展需要的c3系统。
12月26日,京广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中国标准的c3系统正式亮相。陈志强站在首发列车上为c3系统保驾护航。c3系统如同“智慧大脑”,指挥和控制着列车一路风驰电掣穿山越岭,顺利抵达广州北站。陈志强欣喜地向指挥部报告:“c3系统全程运行稳定,列车安全正点到达!”从此,中国高铁列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时间在陈志强看来不仅是岁月流转,更是创新创造的不断升级。,陈志强和团队研发的c2+ato系统在莞惠城际铁路成功应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自动驾驶;,c3+ato系统在京哈高铁辽宁段稳定运行,完成了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自动驾驶全球首秀。
如今,我国2/3的高铁列车都装载了陈志强团队研发的列控系统。中国高铁列控技术正在向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铁路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篇2
古人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通过这次先进事迹报告会,我认识了这些“最美铁路人”,他们都是各自岗位上的榜样和佼佼者,他们之所以优秀,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与坚持。一时一日的安标作业与业务钻研不难,难的是日以夜继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难得是心无旁骛,沉下心来干工作,难得是吃苦耐劳,坚守奉献,他们用伟大的事迹告诉我,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要牢记使命,担当作为;要立足岗位,忠于职守,要坚持不懈,披荆斩棘。
观看了最美铁路人,我感受颇深,最美铁路人向我们诠释了铁路人的工匠精神,代表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这些人都是在一些普普通通的岗位上,但是他们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作为铁路人,我们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铁路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作为一名铁路人,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作为铁路的新生一代,我要向老前辈看齐,舍小家顾大家,即使在不起眼的岗位上也要做到最好,对工作充满热情始终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线职工的我们更要勇于担当、勇于创新,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的铁路精神。我要以“最美铁路人”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铁路人更是一名党员,我要向“最美铁路人”学习,成为一个有使命感,有担当的人,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抵制不良习气,立足本职岗位,勇于奉献,为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铁路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篇3
1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铁路人”的先进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者。
突然想到《绒花》的歌词里这样唱到:“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青春,而在青春里绽放的最美的花,就应该属于奋斗。
在的最美铁路人评选上,我们就见证了一批奋战在一线的铁路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职守,发挥了自己最大的能量。我们看到驾龄26年的的动车组司机邢云堂,对标停车“一把闸”,误差不超过20厘米,安全驾驶列车走行4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00多圈;我们看到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的当“线路医生”的于本蕃,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坚持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唐古拉和玉珠峰等地区养护线路,一丝不苟地呵护高原“天路”的每一寸钢轨……
我们看到在新冠疫情之后,为满足更多企业复工复产需求,抓住铁路运输新的增长点,坚持为重点企业提供快速物流服务。他们分属在不同的铁路部门,不同的铁路工种。但不论在高原平原,是火车司机还是货运员,但他们都同样地“钻”在自己的行业里,“研”出了最美的铁路精神。
奋斗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字眼。这个词总能激发人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美好的时光应该用在美好的事业上,由此被打上“奋斗”烙印的青春才最美丽。
对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来讲,生活在了非常物质条件非常富足的年代,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利用当下,要有海绵汲水般的学习精神,向书本学习、向历史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的榜样学习,实现自己奋斗的一生。
铁路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篇4
最美铁路人一一就是在铁路的具体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辛勤劳动中的你!
你为了铁路的安全、铁路的.发展,你无以巨细的付出。你的精神,你的表现,让人感动;你的追求,你的信仰,让人感到是那样的不可动摇;你的形象,你的身影,让铁路人对美的评判,有了自己独特的标准一一美!不是华丽的衣衫、俊俏的脸庞,更不是夸夸其谈、豪言壮语,而是在最艰苦、最需要的岗位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默默完美工作的你!
你说他美不美?在恶劣的环境下,在污水泥浆的工地里;在寂寥的夜空,在披星戴月的天窗上…皮鞋泡了、衣服湿了、脸庞黑了,仍坚守岗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你!
你说他美不美?在江茂线上,顶烈日,爬山涉水,不惧野草荆棘划破衣衫、划伤脸庞,为能使江茂线顺利按时开通,一个多月,坚持加班加点,丈量、埋设一个个土地标识的你!
你说他美不美?常年顶烈日、冒风雨,巡查、维护、整治广珠货线栅栏,确保行车安全,一天下来,腰酸了、腿疼了,迎着落日,一拐一拐的回家的你!
美!这些就是我们铁路最美的人!我们为他们点赞!向他们学习!
2021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3
建设交通强国,铁路是领头羊、排头兵,其承担着我国运输的重要任务。而在高铁、铁路上辛勤工作的铁路人更是交通强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最美铁路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持了几十年;他们深入一线开展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日日夜夜奔波,与家人聚少离多;他们全心全意服务老百姓,保证安全与护送回家,他们用行动说话,他们用时间证明,他们以真情打动,他们是最美的铁路人。
美在内心。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美好时光,而他们却放弃享受,奉献自己大半辈子的时间在铁路上,与铁路相依相伴。他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讲道德、有素质、有善心、积极向上、热爱祖国。
美在奉献。人们常说,现今社会,人情冷漠,人间关系惨淡,两邻互不相识。可总有那么一群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做着你想也不敢想的事,坚持着你想也不敢想的坚持,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他们是最美的铁路人。
美在坚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坚持讲究安全,敬畏科学;坚持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美丽。他们在铁路事业上坚持十年、二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中国铁路事业添砖加瓦,保证安全。
美在奋斗。爱国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美德,是推动铁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必须武装知识,强健身体,克服困难,用青春,用奋斗书写铁路发展的美丽篇章。
建设交通强国,像他们这样默默付出的人还有许许多多,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践行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展示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奋斗精神。
他们是最美的人,他们有最暖的情。
2021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4
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说: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幸福。这是我今夜观“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后脑与心中一直回想的语句。
邢云堂、刘晓燕、于本蕃、阿西阿呷、孟照林、张波、吴亚东、陈志强、周荣亮、亚库甫·阿沙木10位铁路榜样的动人事迹深深感染着大家。他们是铁路人中的十颗星星,闪闪发亮,用他们的行动践行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伟大使命。我看到了他们对个人职业的敬畏感,对个人人生的责任感。他们深入一线开展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日日夜夜奔波,与家人聚少离多;他们全心全意为百姓的归家路护航,他们用行动说话;用时间证明,;以真情打动,他们是最美的铁路人。
回归自我本身,作为一名铁路青年,我发自内心向“最美铁路人”们献以崇敬与感谢,感谢他们所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这胜过任何的教诲与理论。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守住一颗初心,保有一个梦想,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为之努力与奋进。向榜样看齐,寻找差距,通过最扎实的一步又一步来缩短这个距离。在自我的岗位上守好这一片天地,不满足于现在,继续追求,继续存在于追求的幸福之中。
守一颗最初的心,争做下一个“最美人”!
2021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5
业精于勤,事成于细;平凡至伟,奋斗最美。
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第一大高铁网。在中国铁路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一群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奋斗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以饱满的热情奏响时代最美的乐章。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者,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最美铁路人”的先进事迹。
领跑“中国速度”打造“智慧大脑”
年年末,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引发社会关注。以时速250公里的cr300型复兴号动车组成功研发投用为标志,从时速160公里到350公里全系列复兴号动车组投入使用,中国高铁技术持续领跑世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张波是复兴号的缔造者之一。20年底,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启动。张波担任复兴号总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项目团队牵头人。
研发复兴号,首要就是研究总体技术条件。张波回忆,当时至少有807项关键技术的运用条件、基本性能等要素需要通盘考虑。为了完成这项艰巨任务,他带领团队深入多个铁路局调研,仅专项研讨会就召开了100多次,技术资料摞起来有1人多高,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完成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设计蓝图。“复兴号在我们这一代铁路科技工作者手中诞生,这是我一生的荣耀。”张波说。
按时自动开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很多人为京张高铁的自动驾驶技术惊叹,列车自动驾驶背后,陈志强这个“最强大脑”发挥了重要作用。陈志强是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有高铁列车“大脑”和“中枢神经”之称的列控系统正是陈志强与科研人员创造的尖端成果。
,为了摆脱国外少数几个国家对高铁列控技术的垄断,实现列控系统“中国造”,陈志强与团队在瑞典进行了一年多的科研攻关。他们每天通宵达旦研究方案,完成了100多万行各类代码编写,终于研发出具有中国自主品牌、适应中国高铁发展需要的c3系统,从此,中国高铁列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雄安站作为雄安新区首个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一经投用就受到社会各界点赞。很多人不会想到,建设这座智能车站的是一位身材纤瘦的女将,她就是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雄安站项目部总工程师吴亚东。
从来到雄安的第一天,吴亚东就在迎接挑战。两年工期要建设一座面积相当于6个北京站的站房。为了高质量建设雄安站,追上因疫情耽误的工程进度,吴亚东和同事与时间赛跑,共同解决施工难题,最终工期节约56天,创造了铁路建设的“雄安速度”。
目标就是养护线路零误差
如果说高铁体现了中国发展的速度,那么“慢火车”传递的则是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客运段5633/5634次列车长阿西阿呷就是这份温度的守护者。
阿西阿呷值乘的“慢火车”从四川普雄镇开往攀枝花南,穿越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最低票价为2元。阿西阿呷和同事们精心改造车厢,将“慢火车”建成流动的农贸市场。值乘25年,阿西阿呷以“一辈子一趟车”的真情守护着承载大凉山乡亲希望的“慢火车”,守护着万千旅客的出行路。
自然环境更为恶劣的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区段,高寒缺氧、常年风雪,极端气温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被称为离天空最近的“生命禁区”。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养护车间党支部书记于本蕃就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坚守了12年。
据了解,于本蕃每天徒步巡检线路至少10公里,巡检时间超过8个小时,每走100米,他就要单膝跪在钢轨上,俯下身子检查轨道平顺度,目标就是养护线路零误差。
夏天防水患,冬天防冻害,春秋防火灾。于本蕃在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和昆仑山经历过无数次的雨、雪、冰雹轮番袭击,始终坚守在安全生产第一线。
作为我国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上海虹桥站处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客运汽车站相连。在这个高铁大站里,铁警周荣亮是个“名人”。,周荣亮被调入虹桥站公安派出所主抓治安工作,他立志打掉那些扰乱车站秩序的不法分子。
“你守在这里,我们根本干不下去。”这是一名曾混迹于上海虹桥站贩卖伪劣商品的小商贩对周荣亮说的话。在周荣亮的带领下,虹桥站报警数下降了80%,日均不足5起。
为病患搭建“生命线”,为车站编织严密“防护网”。从警,周荣亮在车站建立义警巡逻队力量,创办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真正做到了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技术助力发展扶贫彰显作为
年以前,位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曾被贴上“高铁禁区”标签。邢云堂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动车组司机,也是黑龙江省第一代高铁司机。面对高铁运行中积雪附着在钢轨上易造成车轮空转、牵引力丢失等问题,在没有成形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邢云堂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回手柄”减少50%牵引力和“比例制动”方式控车,解决了高寒禁区驾驶高铁的难题。
从时速80公里的货车到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邢云堂驾驶过的车型不下10种。他的火车驾龄有26年,安全行驶400余万公里。他主编的驾驶教材成为高寒高铁司机的必读书目,多年来他为高铁司机授课超过1000课时。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车辆段轮轴检修工刘晓燕虽然只有25岁,但3年前她就已经成为全路第一的技术“大拿”。为掌握转动轴承的力度,确保检测的精度,刘晓燕连着1个多月端水盆训练臂力;为熟悉轴承结构,把握故障规律,她记下245页轴承缺陷图谱;为做好中欧班列日常检修,她在1个月内弄通了265页说明书,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检修效率。
20,在铁路车辆专业货车检修岗位职业技能竞赛中,刘晓燕沉着应对、稳定发挥,取得轴承一般检修第一名的好成绩,22岁就获得了“全路技术能手称号”。
在自然条件艰苦的重点贫困地区,铁路人也在坚守。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驻村书记亚库甫·阿沙木都,驻守在新疆和田的贫困村,从宿舍到田间地头,从铁路职工变身庄稼汉。驻村6年,他带领两个村、几百户村民摘掉了贫困帽。
2020年,铁路定点帮扶的和田县1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亚库甫正是铁路驻村扶贫干部的好榜样。有人说,亚库甫把心“种”在了这片他奋斗过的地方,让铁路精准扶贫工作在边疆小村结出了最甜最美的果实。
抗击疫情、保卫运输战场上的“头雁”
2020年1月23日,武汉站因新冠肺炎疫情关闭离汉通道。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武汉多地实行交通管制,运量大、速度快、人员接触少的铁路运输成为防疫人员和物资的“绿色通道”。在关键时期,由33名同志组成的武汉站“头雁”党团员突击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风险最大、任务最紧的地方勇敢战斗,成为转运物资和服务医护人员的“纽带”。
从雨雪纷飞到春暖花开,奋战不息的76个日夜里,“头雁”党团员突击队圆满完成1万多名医护人员、3万余箱防疫物资的转运任务。在抗击疫情、保卫运输的战场上,他们无愧“头雁”之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铁路货运量同样受到一定影响,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车务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长孟照林紧紧抓住部分客车停运的“窗口期”加大货运组织力度,主动化危为机稳货补客。
那段时间,孟照林曾连续守在车站1个多月,打通了运输“堵点”,为企业复工复产解了燃眉之急。数据显示,孟照林所在的董家口南站2020年货物发送量达1900多万吨,比上年翻了一番,实现运输收入14亿元。“孟照林式”的忙碌成为铁路货运逆势飘红的生动写照。
铁路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篇5
2020年“最美铁路人”节目,发布仪式现场展示了十位“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十位模范的先进事迹从各个方面展示了铁路人的刻苦钻研、热心服务、坚持按标作业、保障人民出行温馨和安全的“最美”精神和意志。发布仪式旨在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榜样们的事迹即非凡又动人。
虽说每一名铁路职工都仅是中国铁路上的一点微小力量,而正是这股股力量将安全与效率深深扎入中国铁路的根基之中。无数个他们沿着铁路站成一排排,立在原地守望着列车疾驰而过,他们用自己的辛劳铸就了铁路的速度与安全,在他们心中不仅仅是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还有正如他们脚下坚实道床般的坚守与奉献。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始终坚守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将自己对事业对国家的热爱化做铁路工作上的火花。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铁人精神,用工作来磨练自己的毅力,将自己的热情倾注于眼下的事业当中,以个人的绵薄之力来支持国家宏大的铁路建设蓝图
作为工务段的一员,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都能见到铁路工人的身影。职工们始终如一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坚守着,认真地把控作业质量,提防安全隐患。也许每天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也许繁重的作业后还紧跟着各种出巡,但是他们始终用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方式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铁路设备的良好状态。没有正常的节假日,没有正常的工作时间,他们用自己的身躯驻守在铁路安全的第一线,保障着铁路设备的正常运转。作为刚入路的青年工作者,我们应该抓住当下在一线努力学习现场技术,积累经验,应当不怕苦不怕累,从最小的事情做起,从最繁琐的`事情做起,将基础扎牢,对自己负责,对铁路建设事业负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铁路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篇6
孟照林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车务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长。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为满足多地企业复工复产需求,他每天在线上组织港口、铁路物流园、货主开货源计划合编会,精准掌握客户运输需求和港口货源到达动态,为重点企业提供“船舶优先停靠、货物优先装车、列车优先发车”的快速物流服务。
“董家口南站是铁路运输新的增长点,我会不断创新创效,担当作为,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目标贡献力量。”望着眼前繁忙的码头,孟照林说。
亚库甫·阿沙木都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驻和田县扶贫干部,先后任达奎村和吉格代艾日克村驻村第一书记。
达奎村有500多户两千多口人,种植核桃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摸准了精准扶贫的这个脉,亚库甫·阿沙木都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讲授农业种植、林果业病虫害防治知识,还组织修建了3条重要防渗引水干渠,解决了185户贫困户1000亩核桃的节水灌溉问题,为全村耕地实现水利灌溉网络化奠定了基础。
矢志为民,奋斗不息。千余个日夜的浓情躬耕,让这个铁路人变身的“庄稼汉”更加坚定地投身于精准扶贫事业。“我还想留在这里为大家做更多的事,用我的实际行动为村民服务。” 亚库甫·阿沙木都说。
铁路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篇7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铁路人”的先进事迹。
用梦想照进现实,用平凡书写价值。“最美铁路人”全部来自铁路工作基层一线,他们又是不平凡的,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卓越成绩,让你我深深敬仰。你看,有的驾驶列车安全走行400余万公里,以冬夏温差70摄氏度下安全运行,_了世界级课题;有的刻苦钻研动车组检修技术,用匠心擦亮中国高铁名片;有的在“小慢车”上,待旅客如亲人,热心服务几十载,给旅客的旅途送上春天般的温暖;有的坚持标准化作业,一丝不苟地呵护着高原“天路”的每一寸钢轨。“最美铁路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践行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展示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奋斗精神。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高级技师李向前、郑州桥工段检查监控车间探伤工高级技师徐鹏,两人分别荣获20“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们的荣誉,鼓舞着更多的铁路人不断向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他们的奉献精神、钻研精神、不断追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他们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沉下去、踏实干,并长期坚守下来,从而赢得了一个个喜人的成绩,无形中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带来幸福生活。“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最美铁路人”就是一群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铁路事业的执着,更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擦亮铁路服务品牌,用一个个闪光点,展示出铁路人劳动之美、服务之美、文明之美,释放出骄人的成绩。
“最美铁路人”用实际行动谱写的新时代铁路最动听的“好声音”,他们的精神释放出满满正能量,成为大家学习的标杆。我相信,在“最美铁路人”榜样力量引领下,将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将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征程上荣耀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