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在我们接触的文体中使用的还是很多的,优质的心得体会的内容一定要经得起读者的推敲,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人疫情事迹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人疫情事迹心得篇1
高原二月,寒风刺骨。一位骑着摩托车、穿着白大褂、头戴纱巾的回族女人的身影穿梭在青海省大通县斜沟乡小业坝村的村间巷道,她就是小业坝村妇联主席、村医云芙蓉。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云芙蓉便成了小业坝村抗疫一线的主力军。她来往于小业坝村家家户户,排查返乡人员、给村民量体温、指导村民消毒、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小业坝村全村372户1722人,全村近期返乡人员40户78人,已解除隔离43人。云芙蓉要对全村返乡人员每天早晚进行两次检测体温。每天天蒙蒙亮,云芙蓉就骑着摩托车开始走巷串户,忙起来,常常过了饭点,可她从无怨言,亦没有一丝懈怠。
阿爸,这一阵子不要串门,没啥必要办的事情了就不要出门,出门一定把口罩带上,见人问话不能抓手了。这次这个病毒很厉害,传染性特别强,一旦传染上就麻烦了。
阿娘,外面买菜什么的回家了一定要洗手,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用手臂遮挡口鼻。你刚从外地回来,不要出来走动,要居家隔离十四天,也不要让亲戚们来你家串门,要是有事打电话或视频聊天也挺好的。云芙蓉就这样不厌其烦地一家家宣传、一家家叮嘱。在她心中,村子里这些群众就是她的亲人,就是她的父母,就是她要竭尽全力守护的人。
云大夫,乡上要求隔离户家的生活垃圾要集中处理,乡上发的垃圾袋用完了,能再申请个垃圾袋吗?隔离户杨斌打来电话。我这就给你送过来。云芙蓉爽快地回答。云大夫,我奶奶好像感冒了,有点难受,我带到卫生室你给看一下吧。你奶奶岁数大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老人家抵抗力弱,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我上你家看一看。拿着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云芙蓉又匆匆奔向村民冶福才家中。
忙完手头的工作,云芙蓉又赶到村口的劝返点,协同村上其他人员还要完成劝返、人员登记、检测体温等工作。实在是太忙了,一个人忙不过来,丈夫方占林便主动请缨去劝返点测体温、值夜班,用实际行动默默地给予了云芙蓉理解和支持。
云芙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是一名村医,还是村里的妇联主席。在云芙蓉的带动下,小业坝村11名回族妇女组成了抗疫巾帼志愿队,到劝返点参与值守、为劝返点工作人员做饭、打扫村内卫生、消毒等工作。
男同志们夜班执勤是他们的奉献,我们女同志也要在疫情防护上展现我们的担当。大家当初推选我为妇联主席,是对我的信任,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为群众提供便利,守护群众的健康,这都是职责所在!不善言词的云芙蓉笑着说。
大疫之际,她是高原寒风中最美丽的芙蓉花,正因为许许多多像云芙蓉这样朴实、务实的乡村干部,防控线才更加坚实坚固,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基层群众才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和希望!
感人疫情事迹心得篇2
2月27日天刚蒙蒙亮,该镇干部职工均在政府食堂采用分餐制就餐。党委书记龙承胜同志提出:“今天赶集执勤的难度要比之前几次都要困难。要把握两个重点,一个是要坚决劝返赶集群众,一个是集镇不能占道摆摊,不戴口罩不准经营。”
本次取消赶集日行动共劝导卖菜摊贩10余人,劝返外出群众未佩戴口罩100余人,为未佩戴口罩摊贩发放口罩6个。督促店铺、超市收银员未佩戴口罩等问题立行立改,并针对集镇两个大型超市设置检测点,严防人员聚集。
截止今日,郭公坪镇累计成功取消赶集7次,面对防疫防控进入新形势,该镇为加强集市管控,对农村集市经营实施局部开放,苗木、种子、肥料、农机、农药、涉农物资以及日常果蔬、米油、肉蛋等基本生活物资可正常经营外,其他类品种仍然暂停在集市经营,开放经营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就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把团聚寄托给了电话、微信,自己则坚守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
x和x是一对80后小夫妻,丈夫是x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妻子则是x公安局交通管理中心的一名辅警。这个春节,夫妻俩原本计划带着孩子外出旅游来度过假期,然而随着残酷的疫情突袭而来,他们毫不犹豫、主动请缨,选择“逆行而上”,在将年幼的儿子交给家中父母后,双双第一时间返回岗位。
按照区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在全区的三个入城口设立了疫情防控检测点,检测人员由公安交通管理中心、执法局、交通局和医院共同派员组成。x公路疫情防控检测点是x三个入城口检测点之一,也是车流量最大的一个。在抽调人员时,夫妻俩都被安排在横岩检测点,共同守护x区西大门这个最重要的地方。
夫妻俩虽然同在一个检测点值守,值班时间却一个是白天,一个是晚上,最近的距离变成了最远的相遇。采访时妻子x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好几天没有和丈夫好好说说话了,二人唯一的见面时间就交接班的那几分钟。
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复工复业复产的号召,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农民工返岗需求、企业用工需求“两需求一贯通”的十条措施》,和平溪乡党委政府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巡逻队下村发放企业宣传单、小喇叭播放企业招工信息等方式鼓励群众主动参加到复工复产的大潮之中。
2月27日,和平溪乡与浏阳市人社局及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主动对接,在乡政府召开了“稳就业,促复工”专题招聘会,共有23人报名参加并来到招聘会现场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招工信息。2月28日上午,蓝思科技派出专车来到乡政府将务工对象接离,乡政府也为每一位外出务工对象送上了一套暖心棉被。
下一步,该乡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印发美的、海信企业宣传单400份,宣传海报12张,并及时与用工企业进行对接,下村了解群众的具体务工需求,将农民工返岗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有机结合,确保“两需求一贯通”工作圆满完成。
“书记,疫情严重,社区人手少,有什么事情不论什么时候,请通知我和x,不计报酬,不怕困难,不惜一切代价,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1月30日晚7点,支部微信群里传来了一条信息,是x社区70岁党员x、x亮夫妻报名防疫志愿者。
“王书记,三湘金地1栋6楼42户,3户在家进行了入户宣传,其他不在家的都把宣传资料贴门上了,我们晚上再关注回家人员,进行核实。”杨姨上半年做完心脏手术,还在恢复期,x患有严重的哮喘,出门也是走两步歇三步,考虑到他们的身体情况,王书记只是嘱咐他们做好自身防护,有相关消息及时跟社区联系,可夫妻倆坚持要加入志愿者队伍。“我们负责摸排这一层没问题,书记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书记,明天我来加班!”大年初一,党员x夫妻连夜从宁乡赶回长沙,一个是社区工作人员,一个是基层派出所民警,为了战胜疫情,主动奔赴一线。连续八天的奋战,同住一个家,两人每天见面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我们本平常,有责便刚!”同事问她累不累,她这样答复我。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为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和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谭家寨乡抓好治疗关口前移,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中药汤剂免费送,助力防控抗疫情”行动。
考虑到群众出门不便的实际情况,为更好的满足群众需求,谭家寨乡抗疫志愿队免费送药到家,并进行面对面抗疫宣传。“昨天在网上看到这个中药汤剂能预防传染病、增强抵抗力,没想到今天你们就送到家啦,真感谢你们的关心!”一名返乡人员接过中药汤剂激动地说。一袋袋暖心的汤剂,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温暖了广大群众和一线抗疫人员,也为大家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坚定了信心。
据悉,自全乡开展“中药汤剂免费送,助力防控抗疫情”行动以来,谭家寨乡已向有发热症状、密切接触者、武汉旅居史、居家隔离、临床一线医护和医疗救治人员及“四级干部集村部”一线疫情排查工作人员免费发放了500余袋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汤剂,并每天在乡卫生院大厅免费为医务人员、就诊病人及家属派发熬制的中药汤剂。
感人疫情事迹心得篇3
有这样一对80后,他们是某某高速公路某某管理处的一对普通的“双职工”。他们的工作岗位一个在服务区,一个在收费站。
早上六点多,天刚蒙蒙亮,为了让熟睡中的儿子多睡上十分钟,某某和某某夫妻俩赶紧摸索着起床。简单洗漱后,一个忙着做一家人的早餐,一个忙着给儿子收拾当天的网课教学课辅资料。等吃完早餐后又忙着一起出门将儿子送去祖母处托管。
疫情防控期,夫妇俩每天互相提醒:“记得戴好口罩,记得多洗几遍手...”单位和家庭的不停奔波,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接力赛”。
作为某某高速某某服务区现场负责人,某某肩负着疫情防护的重担。对内要做好员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特殊时期的情绪安抚,对外要保障过往司乘人员有安全舒适的休憩体验——场区消毒、餐食供应、厕所革命、停车引导,一样都不能少。加之简阳市政府在服务区设置的入境车辆疫情排查点,需要协调和提供各项后勤供应,服务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退缩,凡事亲力亲为,带领着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的“优秀管理团队”团结一心、并肩作战。自春节起,他未休息过一天。同事父亲腿摔伤,需要请假回家护理,他马上顶上去,24小时值班,远在重庆云阳老家的父母想在视频里见见儿子,也需提前约好时间。
而处于收费一线的某某,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同样认真坚守着岗位。疫情期间,她坚持优质文明服务,并将服务阵地拓展。随着返程高峰到来,某某主线车流量增大,某某服务区的入境疫情排查点出现拥堵,高速公路上排起了长龙,不少去往成都方向的车辆选择从就近的某某高新区收费站驶出绕行。为确保疫情防控部门的体温检测数据准确,收费站外的交警嘱咐司机先开窗散凉,再接受体温检测。某某见交警忙不过来,主动提前在收费亭挨个提醒司机打开窗户,一天下来,重复的话语说了上千次,嗓子又干又哑。但看见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夫妻俩商量每天回家后先与儿子隔离一米开外,等洗澡消毒后再和儿子接触。工作的艰辛、生活的繁琐,让相守十余年的他们更加紧密。他们是某某高速公路上无数“双职工”家庭的缩影,他们用理解、鼓励、守护、担当助推了某某高速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感恩有你们。
感人疫情事迹心得篇4
战“疫”力量下沉一线。一大早,接到任务后,“全副武装”赶到地铁口集合点。在经过消毒测温等程序后,正式上岗,协助地铁安检工作人员工作。在我的对面,是另一个地铁入口。看去,只见值班站长走到工作人员面前,帮他们理正头上的帽子,整理胸前挂证件的带子,然后相互点头示意,接着值班站长向我们的道口走来……
此时,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团团斗志涌上,一缕缕“安心”埋下。不临“战场”,不知其中“情”。上了“战场”,方解其中“味”。这一幕,让人心安。
正冠,“正”的是战“疫”必胜的人心。正冠,这个“小举动”,你却能感受到它直抵人心的力量。记得在村里工作,跟村支书一起走访群众。村支书每到一家,一定会要把群众倒的茶水喝完。后来我知道:那“茶水”是村民对我们的“看重”;“喝下去”,那是人心跟人心的互动;“喝完”,那是平凡对平凡的致敬!恰如此时的场景。当我们感受到身边正能量的激励,内心便得以“行正”。同时,也会从心底向对方这样“正冠式”的举动给予致敬。此时,在我们每个人身边,这样“正冠式”举动不知有多少。心安有归处。请把它们记在心里,在战“疫”关键期,汇成我们战“疫”决战必胜的“底气”和信心,这就是我们向战“疫”一线的人们致以最深情的“回敬”。
理带,“理”的是战“疫”必胜的气势。人无精神轻飘飘。做人总要有点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出来的气场就是气势。气势就是“不怯场”。记得,每当我们考试时,老师们嘱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怯场。面对这样的“大考”,我们绝不能、也绝不会怯场,因为在战“疫”一线人们的内心里,已澎湃出这战“疫”必胜的“气势”。对于地铁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理带,就是整理胸前挂证件的带子,“理出”在战“疫”前,最有气势的“妆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理带”就是寻找、整理、挖掘我们内心那条蕴藏无限力量的“带子”。这是一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子”,找到了,我们的心就“安”了,我们战“疫”的胜利就稳了。
示意,“示”的是战“疫”必胜的决绝。在战“疫”的关键期,每一个“示意”,都是一份坚定。面对“战”友,我们是最不会表达的,胸中虽有万千话语却不能诉说。面对战“疫”,我们是最会表达的,从内心发出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足以点燃坚决战“疫”的决心,成为真正的“勇士”,去直面这场残酷的“战争”。就像那些默默离开家人,决绝地奔向战“疫”主战场的“英雄们”;就像那些无论日夜,无论寒雪,都毫无怨言守护在公路道口、守护在村居门口的一线战“疫”者们;就像那些在我们身后,开工复产为前线不断输送物质而辛勤劳作的生产者们;就像那些为保障城乡生活,来回往返配送物质,只远远望去的“骑手们”。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胜万言”。此景,在彼此内心的“示意”,就是我们战“疫”必胜的决绝!远望他们前进的“背影”就是“心安”!
感人疫情事迹心得篇5
疫情就是集结号,防控就是使命担当。当前,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的一次大考和初心使命的一次检验。近日,江汉区城管局涌现出一批勇于冲锋在前的优秀党员干部,他们深入疫情一线,在做好医院卫生防疫、服务外省援汉医疗队、做好社区群众服务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共同战疫的征途中奋力前行。
人民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命令,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党员的使命担当。近日,江汉区辖区内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因接诊病患量较大,每日产生的医用垃圾量激增,医院现有的保洁力量难以满足每日的垃圾清运需求。得知此消息后,江汉区城管局环卫质量管理中心迅速召开了动员会,江汉路班班长、党员张秀芹带头签下《请战书》,组成了个15人的突击队,全力为医院做好保洁工作。在进行了相关防护知识培训后,在单位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他们集中住宿、轮流隔离休息,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奋斗在抗击疫情工作的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一个城管人应有的坚守和奉献。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阵地高高飘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江汉区城管局迅速组织起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成立到汉医疗团队抵离接待志愿者服务队。近几日来,深夜的天河机场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逆行而来的白衣战士,多名年轻的城管队员分批次带队往返于城区和机场之间,圆满完成了多家援汉医疗队的接机对接、医疗物资运输及住宿安排等工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初心使命不是泛泛而谈就能体现的,它浸润在明责、履责、尽责中,体现在敢不敢深入防控疫情最前线中,彰显在能不能取得防疫成效上。江汉城管的青年党员坚守岗位、迎难而上,以防控疫情、党员先行的担当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应尽之责。
坚守一线落实防控巡查,做好社区内服务群众的民生工作。自武汉市进一步实化、细化、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两大任务,采取了分级就医筛查机制后,城管队员和广大社区工作者一道走上了抗击疫情的一线,他们走到群众身边发放防疫宣传册,根据社区微邻里群众上报信息,上门为群众测量体温,守护群众健康,也让群众恐慌的心理慢慢得到平复;利用城管小电瓶车的便利,做些为群众及时送药送菜等便民服务,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温暖,在服务居民生活、抗击疫情蔓延的路上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在这个不平凡的鼠年春节,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共产党员始终冲锋在防控一线,充分发挥着先锋堡垒作用,让党旗在防控战场高高飘扬,汇聚起抗击病魔的强大力量。
感人疫情事迹心得篇6
“防疫抗寒保供”一线党员“朋友圈”
“形势大家都了解了,今晚只有一句话:党员干部站到前头来!”1月5日夜间22时许,面对突发疫情和极寒天气考验,华电河北鹿华公司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突出党委领导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石家庄市西部主城区2807万平米居民供热工作,守护一方百姓温暖,守护疫情防控成果。
全面闭环管控,发电供热运行值班“五班三转”直接改为“两班两转”
1月6日凌晨起,员工“朋友圈”猛然喧闹起来。
“从五班运转直接改两班,致敬每一个疫情下的为石家庄做奉献的人”。走在灯火通明的厂区道路,交完夜班的“95后”党员贾泽涵没去想接下来“连轴转”有多辛苦,脑子里闪现的是寒冷的冬夜里迎战疫情的人们。
“坚守岗位,保障民生,抗击疫情,石家庄加油!”集控值班员张佳良发了这条朋友圈,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身为党员除了坚决执行党组织决定,坚守岗位,给年轻人做好样子,“我还能再做点什么?”一大早,他赶回了厂里。
“驻厂第一天,距离上个班下班9小时后,再次准备接班!供电不能停,供暖不能停!”青年党员杨峻岭说,从毕业到进电厂工作两年半,总有想干大事的冲动,在这个特殊时期,才真正体会到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才真正体会到自己从事的发电供热工作有多重要。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人人都在感慨这一年太难了,这一年终于挺过来了。没想到的是2021年刚刚开启,新的考验不期而至。“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的这些铿锵话语,就是激励华电河北人战疫情、保民生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定共产党人的“使命”,以实干笃定前行,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焦急似火,奔赴岗位的身影,你们逆行的样子最美
1月6日0—24时,河北省报告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0例。自1月6日起,石家庄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也许他并不魁梧,他也说不出打动人心的话语,但是,面对艰难的时刻,共产党员——是他们的第一身份,逆行——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
“不眠的夜,晚上12点多出家门,看着熟睡的孩子,真心不舍得,特殊时期不能和家人在一起,祈祷,祝福一切安好,加油!”煤检中心化验班长冯娟的朋友圈深深触动着她的同事和朋友们。疫情之下,那些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的普通人,此时此刻他们感同身受,他们都是勇敢面对危急的英雄,他们收到了与自己一样的奋斗信息。这一夜,冯娟所在部门的党员全部到岗。
这一夜,石家庄无眠,鹿华干部员工们无眠。入职仅一年半的党员孙晨曦早上刚下了后夜班,本该在家轮休,头天晚上却听说小区要封闭,天不亮就赶到厂里,向当值值长报到。2020年2月初,一篇《妈妈,我会像您一样“迎战出征”》的“战疫”通讯登上了中国华电学习强国号,他和他妈妈的抗疫故事感动过许多人。此时,他拍下厂区一角,附上一句“加油!石家庄!我们一起渡过难关!”发到了朋友圈。
1月6日,石家庄迎来30年来最冷的一天,夜间温度降到零下16摄氏度。在生产现场,带班干部与一线员工一道,按照特巡制度对设备进行不间断巡查。在防疫抗寒保供第一线,穿梭往来的是党员的身影,特别是这些“90后”“95后”党员们,用青春和热情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
习近平主席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今天,这些青年又一次站在了疫情最前沿,越是艰险越向前,没有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共赴时艰,“信仰之光”照亮前方,“信念温度”温暖万家
“我们员工是最优秀的,我们的员工很辛苦,党员、干部的要扎到现场去,不仅要跟他们一起干,还要把思想工作做好,把后勤保障好。”
“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前做好生产物资储备,精心调整,全力保障居民供热安全。”党委明确主体责任,充分运用组织优势强化执行力,发挥党员干部在特殊时期的监督、指导和带头作用,发挥基层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组织落实作用,发挥“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示范作用,发挥党员“包联”职工群众合力作用,让党旗在防疫抗寒保供第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党员胸前熠熠生辉,让信仰之光照亮前方,让信念温度温暖万家。
此时此刻,坚定政治站位,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岗位,守护温暖,就是生产一线共产党员的信仰和信念!
这些可敬可爱的党员们不忘在“朋友圈”向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为“国际庄”加油。
“加油石家庄,加油河北,顶住!”
“今天温度极低,请白衣天使注意自身安全!”
“石家庄加油!!!冲鸭!一切都会好起来,城南花会绽放的!”
他们是电力生产一线的普通共产党员,他们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他们战斗在防疫抗寒保电供热最前沿,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