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紧扣主题,优秀的心得体会是需要经过我们的认真思索的,你知道心得体会怎么写吗,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为了和平心得体会100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为了和平心得体会100篇1
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新生的共和国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外要粉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疯狂挑衅,打破西方国家的围堵和封锁,对内要恢复战争创伤和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这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准确把握形势、应对复杂局面、解决棘手问题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验。
朝鲜战争爆发之际,正是中国人民按照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准备大张旗鼓地抓建设、恢复国民经济之时。战争头8个月,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吃紧,但中共中央实行“边打、边稳、边建”的正确方针,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制定统一财经的重大决策,组织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不但没有被战争拖垮,反而奇迹般地实现了全面恢复。1951年,国内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国家财政第一次出现了节余。到1952年底时,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提前完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级人民政权把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有机融合,“三套锣鼓一起敲”,并全力加速剿匪斗争的进程。到1953年底,各项工作普遍完成,各条战线凯歌高奏。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权在人民中确立起崇高的威信,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拥有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中国人民更加信赖中国共产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更加高昂的热忱投入到国家各项建设事业中。
志愿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步适应现代战争,创造出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经验,同时加速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促进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军队现代化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中,志愿军在28分钟内发射炮弹1900余吨,步炮、步坦协同仅用1个小时就在25公里正面上突破敌4个师的坚固防线。人民空军更是越过螺旋桨阶段,直接步入喷气式时代。
“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这是毛泽东同志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的简明概括,同时也是以中国制度、中国模式汇聚中国力量、办成中国事情的经验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力量的第一次集中释放。中国力量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来源于中国人民的组织动员,来源于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现代战争不但是军事力量的抗衡,而且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从根本上讲更是国家制度的比拼。70年前,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进程中,中国制度成功地汇聚起中国力量,使得中国既战胜了世界头号强敌,又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70年后,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再一次向世人展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越是关键时刻和困难时期,每一个中国人越是能真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汇聚起的中国力量。
为了和平心得体会100篇2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
1931年,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家乡解放后,黄继光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并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想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六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被困在敌人阵地前。如果在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作战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还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六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首长,让我去吧!”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营参谋长。在决心书上黄继光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班班长。黄继光带领两名战士向敌火力点前进,期间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不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射击。然而,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地堡里的机枪又突然开始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
此时,黄继光已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敌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的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为弘扬黄继光的英雄事迹,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座下的山岩石墙上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牺牲后,他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黄继光连”。老班长”黄继光用鲜血将“英雄”二字
一笔一划地刻在连队的旗帜上,刻进人们的心里
为了和平心得体会100篇3
为了整体利益牺牲自我,是邱少云留给人民军队的精神财富,也是邱少云生前所在连官兵多年来严守纪律的生动写照。
现代战争,当年的战场环境难以再现,但英雄特质可以延续。和平时期,昔日的英雄壮举难以复制,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抉择,常常遇到。长期以来,九连一茬茬官兵想大局、顾大局、为大局,自觉在大局下行动,用实际行动传承邱少云精神。
胸怀大局就不能意气用事
几年前的一件事,连队官兵至今印象深刻——
那次演习中,列兵张浩为了给在战斗中被判“阵亡”的班长赵梓博“报仇雪恨”,不顾上级的整体部署,一下子从单兵掩体中冲出来,直插“敌”阵地。尽管他一鼓作气消灭了5个“敌人”,却把所属战斗小组整修工事、防敌反扑的命令抛在了脑后。
“功是功,过是过。孤胆英雄精神可嘉,但缺少全局观念,就无法形成整体合力、实现联合制胜。”战斗结束后,九连党支部以作战勇猛为由为张浩报请旅嘉奖一次,同时也对他意气用事的行为记了一次警告处分。
张浩自然做出了深刻检查,更多的官兵则从中吸取教训。连队并未就此罢休,举一反三组织官兵进行深入讨论。大家结合邱少云战场上为了大局牺牲自己的事实,反思、查找平时意气用事的现象。通过教育,官兵明白:胸怀大局就不得胡来,必须事事依规依矩、遵规守纪。
在营区,法规制度、上级要求就是大局。九连官兵执行上级各项指示、落实各项要求,态度坚决、质量很高。官兵想问题、办事情、做决定,首先考虑是否合法合规,自觉在大局下行动。
在野外,军人形象就是大局。前年,九连在青藏高原驻训,把营区设在一片草场附近。当地牧民起初担心草皮会遭到破坏,但令牧民没想到的是,连队驻训第一天就表示:宁可多绕路,也不能损坏草场植被。连队设置了10多个保护草皮的警示牌,直到驻训结束,草场都完好无损。牧民们对此称赞不已。
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任务,民族团结就是大局。一次驻训期间,少数群众受不法分子蛊惑煽动,多次对九连官兵无理谩骂,甚至投掷石块、牛粪,有的战士被砸得头破血流,但官兵一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保持高度克制,深深感染了当地老百姓。玉树抗震救灾期间,九连经手上百吨救灾物资,无论多渴多饿,物没动一件、水没拿一瓶;抢救清理出价值1000多万元的贵重物品和现金,都逐一登记造册,全部完璧归赵。
尽好应尽之责就是支持大??
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后期,九连官兵奉命到村民扎西家清理废墟。扎西告诉大家,他家的牛粪被埋到了地下,请求战士们挖出来。“牛粪最多就是个肥料,花那么大的人力去挖值得吗?”一些战士心里犯起了嘀咕,不好好干。
“平时,为人民服务总是挂在嘴边,这点小事都干不好吗?”时任连长田文武对大家说:牛粪对于高原牧民来说是个宝,做饭、烧水、取暖全靠它。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就是我们的职责,群众需要就是大局,就必须全力以赴去完成。一席话说得不少战士羞愧地低下了头。
接下来,战士们没有工具的就用手刨,很多牛粪还没有干透,黏在手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再也没有一个人抱怨。
对基层官兵而言,大局是什么?服从大局应该怎么做?
“一说顾全大局,起初有战士认为那是领导的事,作为普通一兵,只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即可。这一认识是不全面的。”九连指导员王天利说,连队一直教育官兵,顾全大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关键在于行动,干好本职工作、尽好应尽之责,就是服从支持大局。
大局观念,在实践中牢固确立。前年高原使命课题训练展开前,连队干部见班长胡鹏身体不适,计划安排他留守,让副班长马攀登代行班长职责。
“上高原训练机会难得,作为班长,不但不能缺席,还要把工作做好,这是对大局最大的支持。”考虑到本班担负着连属火器实弹射击数据采集的重任,而且副班长有副班长的职责,胡鹏坚持奔赴高原。
在九连,官兵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还爱多管“闲事”。连队门把手坏了有人主动修,楼道灯不亮了第二天肯定会亮,晾衣场的衣服被风吹落在地很快有人捡起来……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人不知而不为。九连官兵人人把自己当成连队的主人,为连队建设的大局尽心尽力。
为了大局难免会牺牲奉献
现任三营营长田文武从九连土生土长,先后在三班当战士、班长,提干后当排长、连长,在九连工作了12年,受邱少云精神的影响很深。训练场上,他不愧是一个血性男儿。但一说起对家人的三次愧疚,这位钢铁硬汉忍不住泪流满面:一是小孩出生8个月才见第一面,二是小孩骨折一个月后才知道,三是前年家属做手术照顾不上。
在九连,对亲人亏欠的何止田文武一个!旅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狄正先当年任九连指导员期间,因执行任务,妻子难产6个小时都没能说一句安慰的话。现任指导员王天利,前年底为了参加总部组织的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考评,将患病即将做手术的父亲托付给表姐,结束事假提前归队。
采访中,无论是九连的现役官兵,还是从连队走出去的官兵,都表达一个意思:当邱少云传人,更加懂得牺牲奉献的意义和分量。
这些年,连队因执行军事考核、演习演练、抢险救灾等任务,每当面临抉择,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以工作为先、大局为重,主动放下家庭困难、亲人变故、身体疾病等现实问题,有的提前归队,有的放弃探亲休假,有的推迟婚期。
2012年退伍的杨占谭,是第44任邱少云班班长,个人军事素质突出,还带出了一批训练标兵。2008年,本是优秀士兵提干最佳人选的他,却因在外执行任务,失去了最后一次提干的机会。当所有人都为他惋惜时,他却说:“服从组织安排,这是邱少云的本色。”
2012年年终考核,上等兵汤涛因用力过猛导致左小腿骨折。临近退伍,他还打着石膏,住在医院治疗。家人要求他在部队养好伤再退伍,这也符合相关政策规定。汤涛却认为训练受伤很正常,何况也快痊愈了,自己不能再给部队添麻烦。于是,离队那天,返乡的列车上,多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兵。
为了和平心得体会100篇4
今天,看到一条令人心潮澎湃的消息——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这条消息,脑海中忽然涌现出来的,竟是的一句词: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枚来得太迟的纪念章,先后入朝参战的290多万志愿军战士以及无数曾入朝为志愿军服务的各行各业人员,能够亲手领到这枚纪念章的人,已经不多了。
这也是一枚分量太重的纪念章,它并不仅颁给仍然健在的入朝参战人员,也是颁给所有志愿军指战员 所有曾经入朝的工作人员所有永远留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的。
颁发纪念章,意味着中国再次确认:这场战争是伟大的战争 光荣的战争 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骄傲 值得纪念的战争。
,以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气概,力排众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
美国遭受了其立国以来第一次对外作战的惨重失败,麦克阿瑟也黯然结束了其军事生涯。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取得了无可争辩的伟大胜利!
也献出了他的儿子!
抗美援朝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地缘政治后果,是苏联交还了旅顺军港和中东铁路,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的国家。
如此伟大的战争,如此辉煌的胜利,长期以来不能理直气壮的纪念,究竟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有人一厢情愿地想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所以太在意美国的脸色了。
隆重的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意味着小心翼翼地看着美国脸色过日子时代结束了,我们终于要拨乱反正,光明正大地纪念立国之战了!
让我们为这枚厚重的纪念章欢呼!
让我们为所有牺牲在朝鲜的烈士洒下热泪!
让我们感谢所有荣获这枚纪念章的英雄们!
让我们抬起头 挺起胸,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为了和平心得体会100篇5
抗美援朝不仅重塑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延续百年之久的中国听任列强随意宰割的屈辱历史由此宣告终结,而向来被世界默默忍受的强大国家可以为所欲为的霸权体制也由此而发生根本性动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迁,这场战争之于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和平来说,其所具有的积极影响则愈发显得持久恒远。
八集政论片《长征》,其传递的深远影响遍及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令人振奋的是,一度将“抗美援朝”改成“朝鲜战争”的小插曲,又在《长征》政论片中得到恢复。正由于风向转变,因此,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_已开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记忆时刻再获重视之际,就相关影响做一回顾,其主旨显然意向深远。情况很清楚,曾令国人热血沸腾的血与火的壮丽图景由一系列有关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而再度唤起人们对逝去岁月的回味和怀想,其深远价值并不限于历史记忆,更与中国未来构成密切关联。
自鸦片战争以来便留给世人的中国孱弱可欺的形象因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残酷血战而得到重新塑造,而战争的最终结果则拉开了全球非殖民化浪潮的序幕;尽管已过去的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可泯灭无数记忆,但这场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和重新勾画世界政治版图的由两个大国在二战后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则永远也不能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模糊。如果能将美国在朝鲜的首度受挫和其在八十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加以比较,志愿军官兵在朝鲜战场所展现的气吞山河的英雄主义精神着实令人荡气回肠,激动不已,而其屡屡创造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则更可为未来解决相关争端提供有益的启示。
抗美援朝重绘世情
在总结中国自1840年以来开始的追求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的艰辛历程时曾指出:一百多年来,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除赢得对日作战这唯一一场民族战争的胜利外,其余的对外战争皆以签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告结束。然而,即便这唯一一场胜利,也不被西方承认;因为在他们看来,日本是被美国主导的太平洋海战和随后投掷的原子弹制服,中国在二次大战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因积贫积弱的往昔纪录而不被普遍承认。正因为背负着倍受欺凌的屈辱历史,以致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当时人口规模已达五亿的新中国的傲然独立并没被看成是世界力量对比即将发生深刻变化的开端,相反,她再次被视作可轻易予以扼杀的对象。美国公然作出的全面卷入朝鲜内战并将其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从而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的钳形攻势的战略安排无疑是其蔑视中国主权和安全并企图随意凌辱中国的骄狂姿态的真切体现。
然而,具有超凡的军事胆魄和洞微悉见的政治智慧的新中国统帅不仅毅然作出了出兵朝鲜的惊人决定,而且其麾下既英勇无畏又多谋善断的将士更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变幻莫测的战略战术而使得这场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非对称战争结出超越所有人意料的结果;能有效对抗在装备、补给等各方面远胜自己上百倍且训练有素的强大美军并最终迫使其第一次在未能取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已然奠定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大国地位。
可以认为,抗美援朝不仅重塑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延续百年之久的中国听任列强随意宰割的屈辱历史由此宣告终结,而向来被世界默默忍受的强大国家可以为所欲为的霸权体制也由此而发生根本性动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迁,这场战争之于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和平来说,其所具有的积极影响则愈发显得持久恒远。很难设想,如没有朝鲜战争所充分体现的中国人的勇气和战力,英国会心甘情愿的放弃对有东方明珠之誉的香港的控制;要知道,为了并不太知名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控制权,英国不惜对阿根廷发动跨越大西洋的激烈海战,并因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而至今仍旧将该群岛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毫不夸张地断言,香港与澳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相继顺利回归,在相当程度上是得益于从表面上看与其没有直接关系的抗美援朝的潜在影响的。
抗美援朝与港澳台有牵连
然而,中国努力近七十年的两岸统一问题却至今没获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尽管大陆为落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已付出巨大努力,但岛内政局却出现了加速走向分裂的趋向;始终不接受九二共识的蔡英文以为,只要引进一些先进武器,然后再得到某国安全保障的承诺,其就可以在对抗祖国统一的道路上放心大胆地走下去而不必有任何顾忌。
其实,建立在如此判断基础上的政策制定不仅浅薄无知,同时更是对台湾民众命运的不负责任。近七十年前,中国刚刚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持续战乱,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综合国力较之美国何止是霄壤之别;但经过全国解放后的多方面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较之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与美国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则更是大为缩短。过去,为新生的共和国不被扼杀,中国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出兵朝鲜,而在如今能力已完全具备与任何强国打一场全面战争的能力的情况下,其又焉能不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而阻遏“台独”并走向统一?!
坦率而言,解决两岸统一问题的台海战争之所以始终没有启动,并不是因为中国在某国可能干预的压力下而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对台湾民众切身利益的维护才是大陆在对台动武的问题上投鼠忌器的根源所在;然而,如果自己的国土面临着被分割或两岸统一的目标因台湾当局的坚决抵制而迟迟不能实现,那么,即便让中国再接受一场比朝鲜战争更残酷、破坏性更严重的由两岸内战演变成中外之间的新战争,中国都不仅将坦然承受,而且有充分的信心实现既完成统一大业同时又有效抵御外来干涉的既定目标。抗美援朝的积极意涵适用于台湾。
为了和平心得体会100篇6
每当我读到《黄继光》这篇课文,心中就会心潮腾涌,不由得想起我们的五星红旗。
?黄继光》主要讲了黄继光为炸掉敌人的机枪碉堡而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
黄继光在炮火中飞奔向敌人的炮楼,结果一颗炮弹正好落在他的脚边。“轰!”随着一声巨响,黄继光被炸飞在一个坑里。醒来时他已是皮开肉绽,连肠子都被炸出来了。然而他忍着伤痛,再一次地冲向碉堡。“轰!”黄继光和碉堡一起炸了。这个瞬间一直在我脑海中重演,是什么在支撑他?是祖国!是人民!为了他爱的祖国,为了爱他的人民,他义无反顾地扑向碉堡,牺牲自己来换取革命的胜利。从古到今还有许多像黄继光一样的爱国人士,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曹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我们的五星红旗流淌着他们的鲜血!
黄继光还有一颗舍己为人的心!
前几天,我再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一场特大级火灾降落在一座居民楼上。楼中有五人被困,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又出不来,情况十分危急。这时,一位叔叔冲进来火海,救出四人,然而在他就第五个人时,他的体力严重透支。我看见他的身影消失在火海中,我哭了。最后,水火无情,两死四伤!那个叔叔本来可以不去救人的,自己在一旁等着消防人员,但是他却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挽回了四个人的生命,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我在现场,我估计没勇气冲进去救人,比起黄继光和那位叔叔,我简直太卑微了。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爱国爱民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黄继光走了,可是他舍己为人、热爱祖国的精神却永远地影响着我们,他是我们二十一世纪少年接班人的楷模,他用自己的鲜血吟诵了一首血之颂歌!
英雄是从来不会被人们所遗忘,他们的精神永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