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学会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我们才能写出更生动的作文,同学们对于写作文不生疏吧,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参观纪念馆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纪念馆作文篇1
“心情大好,出去走走,碧碧蓝蓝天吹吹风……”耳边还响着那首《河山大好》我还是不住地被窗外的迷人景色给拉了回来,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还有多久才到周恩来纪念馆啊?”整年的人骚动起来,这是干吗呢这?哦,踏青节我们这几个班的人正驾车前往周恩来纪念馆游玩,已经行了好久,怎么仍没有到达目的地呢?
“到了,到了!”司机师傅一句话,举车上下,一片欢腾,我们下了车,跟随着大部队前进的脚步,来到了周总理的故居,进入之后,就立刻被一件件陈列的周总理用过的物品所吸引了,更沉迷于那一张周总理睡过的床,没有丝毫的掩盖,不用修饰,虽单调但更有一种浓郁的纯朴的气息朝我袭来,那一帘,没有任何华丽的加饰,有一种古典之味,走过拱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口水井,弯下腰来将绳子上拉,看着那桶水一点一点上升,真感觉自己就成周总理,体会着劳动人民的艰辛,跨过了八道门槛,看到了一棵,正值初春,柳芽新春,绿绿的,嫩嫩的,如同一个羞涩的风华正茂的少年,虽有着害怕但仍掩饰不住自身的才华,我们小组的人在这棵下合了一张影,心中像是得到了什么继承似的。
出了故居,大部队朝着纪念馆走去,远远的就看到了一片湖,湖面上波光粼粼,碧光荡漾,河畔的樱花已经绽放,不时有几片花瓣乘着风飘落,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原来,这湖,也是纪念馆的一部分,风轻轻拂过,碧波粼粼,反映着阳光,煞是好看。步入了铜像广场,就被广场正中央那一尊巨大的周总理的铜像给吸引住了目光,目光交替的那一瞬,心灵的交流未曾停止,它诉说着,这岁月的苍桑,苦命的征途,对话是神圣的,只是无从知晓,往上走,走进了西花厅,里面清澈的池塘,随风开房的樱花,令我心旷神怡,席地而坐,无所畏惧地环顾着,那么美,那么动人,如同陈列的物品,牵动人心。从西花厅向难走,走入了几个展厅,周总理生前的衣服,物品,笔迹,陈列在一个个玻璃柜中,令人惊叹于周总理那无可匹敌的才华。
走出纪念馆,就要去淮外吃饭了,经过一个上午的奔波,我泪汗流浃背形容都不为过,腿,早已酸了,腰,早已疼了,肚子,早已饿了,所以啥别的都不说,“饭,我来了!”。
参观纪念馆作文篇2
今天下午,我参观了铁人纪念馆。
一进入宽敞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雕塑。那是当年参加石油会战的人们,那是技术人员和工人阶级代表一同前进的景象,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铁人——王进喜爷爷。旁边还有铁人当年说过的两名话,"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正是这两句话,激励了当年那些会战的工人努力工作,都有了今天的大油田,才有了大庆今日的发展!
进入第一个展厅,这里描述了少年王进喜的经历:"四岁带着眼盲的父亲四处讨饭,十岁去给地主放牛,十五岁被抓到玉门油矿当童工,后来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他终于被解救了出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工人。
在第二个展厅里,生动地展示了他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再现了铁人曾经住过的干打垒、再现了铁人怎样和工人们一起人拉肩扛运钻机、再现了铁人和群众一起用脸盆传递雪水打油井。铁人的事迹数不胜数。
第三个展厅是他得到的荣誉,讲述了他是怎样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到生病去逝。毛主席、周总理、还有邓小平爷爷都接见过铁人。还有一段铁人在发生井喷事故的危险关头,奋不顾身地跳下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排除故障的珍贵影相。
还有第四个展厅里装满了怀念与忧伤。好多当年和铁人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十分怀念他,才能说出他当年的感人事迹。
走出纪念馆后,我黯然神伤,原来王进喜爷爷真的少活了二十年,铁人四十七岁就逝世了,为了中国的石油工业,为了中国的人民,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参观纪念馆作文篇3
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讲平津战役的故事,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是载入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册的经典战例,而作为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我知道战争是可怕的,会牺牲好多人,我想了解更多并且想要深深记住它的不平凡。
这一天,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我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尊重之心,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
走进大厅,我一眼就看见了毛泽东主席的雕像,爸爸讲这是《走向胜利》五位领袖的铸铜雕像。毛泽东主席身边有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他们目光坚定,仿佛早就知道战争的胜利属于我们,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这个时刻只有敬队礼才能表达我的敬仰之情,我情不自禁地让妈妈为我留住此时此刻的光荣。
我和爸爸妈妈继续参观,在一间充满红色气息的展厅里,发现好多展牌上的照片都是我很熟悉的建筑物,有天津美术学院,有中山公园,有望海楼教堂,还有屹立在海河三岔河口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其中,最神秘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觉悟社”,觉悟社旧址就在我学校附近,原来我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先辈们流血、流汗和奋战过的地方。
正要准备结束这一天的参观时,我发现自己竟然与同来参观纪念馆的解放军叔叔阿姨们偶遇了,我崇拜军人,是他们在和平年代给了我们最大的安全感,我向往长大后可以成为他们,我抚摸着自己胸前鲜艳的红领巾,紧张地说不出话来,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激动,主动走上前去和解放军叔叔打招呼,而且不时地望向我,好像在说着什么。原来爸爸早看出了我的小心思,邀请叔叔与我合影留念。
“红色之旅”结束了,我会铭记历史,展望未来。革命先辈们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和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这些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
参观纪念馆作文篇4
上周末,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华罗庚纪念馆参观。
刚跨进大门,我一眼就看到了伟大的华罗庚爷爷的铜像屹立在大厅中。四周鲜花松柏簇拥,显得他是如此的慈祥与智慧。他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要告诉我们一些走向成功的秘诀。好吧,让我来探索。
跟随着讲解员,我们来到二楼,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华罗庚爷爷生活工作的情景。我惊奇地发现,角落里有张轮椅,忙问爸爸是怎么回事?“华爷爷家里太穷,初中毕业后他就没有办法上高中了,后来在王维克老师的推荐下,到金坛中学任职,”爸爸顿了顿,“他在这年得了伤寒病,左腿就残疾了。”原来,苦难真的会成就英才啊!我突然想起在一楼华爷爷的铜像是拄着拐杖的。当年,华爷爷就是那样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一瘸一跛地踱进清华大学的校门的吧?
接着,我们参观了华爷爷生前的一些用品,有手表、手杖、万能尺、书信、明信片原件之类的。最让我惊讶的,是爷爷的手稿!他的字迹是那么的认真,真没想到呀,华罗庚爷爷——一个著名的数学家,工作、学习会是如此的认真、严谨,要是我,面对这么多草稿,恐怕早就借着“没时间”“没关系”之类的话语潦潦草草地“鬼画符”了,而华爷爷……再看看那些手稿,内心的崇敬与愧疚交织着。
在纪念馆内边走边看,我意外发现,华爷爷原来是自学成才的!自学啊!没有人逼迫,没有人指点,完全靠自己的毅力,艰难可想而知!但是,华爷爷坚持下来了,成功了!哦,叫我们这些一路都有优秀教师陪伴、指引的人作何感想!我们,欠缺的,不就是自觉,不就是坚持吗?读着纪念馆内爱因斯坦写给华爷爷的一封信,我真是感慨万千哪!伟大的爱因斯坦,称华罗庚“为数学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源泉!”
回家的路上,我恍然大悟,原来,大人才是这样诞生的!你,悟到了吗?
参观纪念馆作文篇5
今天,我和妈妈去参观了翁同和纪念馆。它座落在我们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内,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古建筑。
走进翁氏故居,时光就好象倒流回翁老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此屋建造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它是翁同和的父亲,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买来作为奉养母亲之所。翁同和在此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
我们顺着厅堂一个一个地参观着。这里厅很多,有门厅、轿厅、明厅等。这里的堂轩也很多,有彩衣堂、思永堂、双桂轩等。房屋共有7进,其间回廊曲折,建筑形式丰富多样,布局因地制宜,变化生动,富有情趣。
翁氏故居,虽以有五百年的历史,但保存还算完好,我们还能看见堂内梁、枋、柱等处多幅彩画,有些仍然光彩夺目。这里真可谓是当时江南名门望族的典型啊!
在这座纪念馆里,我和妈妈还参观了许多陈列出来的文物和书画。我仔细阅读了翁同和老先生的生平事迹,才知道原来他是两朝帝师。我想:他可真了不起啊!他是历史的骄傲,也是我们常熟人的荣耀!
今天的参观让我了解了好多历史,也学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受益匪浅啊!
参观纪念馆作文篇6
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祖国妈妈的第54岁生日,在这欢庆的日子,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鲁迅公园内的鲁迅纪念馆游览了一番。
鲁迅纪念馆是一座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一排排青翠碧绿的树木环绕在它的周围。正面墙上,周总理亲笔题词的“鲁迅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沿着一长溜的石级快速走进了鲁迅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那一幅幅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画。这些画的制作非常的逼真,仿佛使我看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厅里还摆放着两台电脑,这是为参观者作指南用的。我从电脑里了解到: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纪念馆,它建立于1951年1月,在1958年迁入虹口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
在大厅左侧有一尊鲁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让人有一种与鲁迅先生在一起的亲密感。大厅右侧是一条通往二楼的楼梯。来到二楼,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据鲁迅先生几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描绘中国农民的《祝福》等。
大厅旁边有五个展示厅,分别展示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纪念品。在第一个展示厅里摆放着一些鲁迅先生珍贵的手稿,上面是鲁迅先生写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有些地方还用粗笔修改过。这里还展出了鲁迅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厅里,一块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横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妈妈说,这块横幅曾经覆盖在鲁迅先生的遗体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家,它曾弃医从文,用他那支笔唤起中国人民觉醒,批判罪恶的封建社会。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我感触深刻,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再努力,一定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
参观纪念馆作文篇7
今天下午,我们全家人来到楚州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离得很远,就看到了一座壮观的建筑物。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庄严肃穆。爷爷告诉我,那是主馆。进入主馆,我们看见了周高大的汉白玉雕像,他面容慈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凝视远方。听讲解员阿姨说,这个雕像有7.8米高,象征着周爷爷走过的78个光辉岁月。
出了主馆向北,就是附馆。附馆里陈列着许多周恩来生平用过的物品。墙上展示着周不同时期的照片,仿佛在像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这儿,我知道了周一生生活简朴,为国家为人民日夜操劳,一生奔波忙碌,
接着,我们到了西花厅前。周的铜像显得格外醒目,我们在那儿照了许多照片。
最后,我们又来到周恩来工作生活的地方西花厅,逐一参观周曾用过的物品。
参观结束了,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我告诉大家一句话,千千万万要铭记,这就是周的那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