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6篇

时间:2023-04-28 作者:Animai

大家在上学期间写作文也是为了积累一些素材的,经常写作文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6篇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篇1

在今年的寒假生活里,我和妈妈学绣十字绣,在学的过程中,激起了我对十字绣的兴趣。

首先,我小心地打开十字绣的袋子,取出许多五彩斑斓的细线,再从图纸上找到了我要用的八号线。我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八号线,用妈妈教的方法取线:左手捏住线的一头,右手把线一根根抽出来,再穿进针眼里,这样就可以开始绣图案了。

我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先从布的背面开始绣。我将针从图案左下角的洞眼穿进去,在背面留下一厘米左右的线头后,又将针从正面格子的右上角穿回背面,再刺到右下角,利用中间的那段线紧紧地系住那一厘米长的线头,再将针从正面穿到左上角。“啊,穿错地方了!”我大叫起来。妈妈在一边指导我说:“没关系,把针拔出来重新插。”我耐心地重新穿针,终于绣好了一个格子!

我一看时间,呀!一个格子竟然花了我十五秒钟!这样看来,一分钟只能绣四个格子,可一张小图案至少有一千多个格子,这要绣多长时间才能完工啊!不过,妈妈绣一张大图案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我心里也就了然了。大不了,我寒假绣不完,暑假继续绣。

于是,我又接着绣。“啊——”我不由得发出一声惨叫,原来我不小心刺到手指了。还好,这针不太尖,没刺出血。我看了看手,又埋头苦干地绣起来。

虽然绣十字绣很枯燥、乏味,但每次绣好一个格子时,我心里就会涌起一种淡淡的自豪感。我一针一针耐心地绣,看着我自己绣好的作品,心里产生一种成就感。我相信,滴水穿石,就像我对学习的态度一样,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往往能成功。这就是我在寒假生活中值得一件难忘的事。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篇2

“新年到,新年到,穿花衣,戴花帽……”一听到这童稚的歌谣,你一定会闻到过年的味儿了。

在传统的节日里,过年是最像节日的,它没有清明节的凝重,没有端午节的匆忙,也没有中秋节的内敛,它也不像西方的圣诞节蒙上神秘的宗教色彩。如果把节日比作酒,那么在我们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过年”无疑是一坛陈年佳酿,其酽酽浓香让人闻着就会醉了。

酽酽的年味儿,弥漫在大街小巷、村村落落忙碌的身影上。进入腊月天,乡下就开始忙“年”了,腌腊鹅,灌腊肠,晒汤圆粉,家家户户的门前像开博览会似的挂 出一串串的腊物,摆出一蒲团一蒲团的圆子面。镇上、城里的超市渐渐人头攒动了,妇女、孩子一个个手里提着大袋子,好像要把全市场的年货都搬回家。这是前几 年的情景了,如今还有另一道风景线,那就是外出务工的人们忙着从天南海北的大城市往回赶,乘着飞机,坐着火车,搭着汽车……这时候,你在城镇乡村的路道 上,每天都会看到穿着时尚的曾经的种田人匆匆返乡,他们的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抬着家用电器,他们的脸上飞扬着自豪与欢喜,不少的人还带着私家车“衣锦还 乡”。留守的老人孩子早已在村头翘首张望,见到谁家从外面赶回的人都亲热地打招呼,候到了自家人便赶紧簇拥着回屋去了。见此情景,你一定会想像到那一家家 一户户围桌团圆的温馨与和谐。

酽酽的年味 儿,氤氲在贴起来的大红春联上,响起来的震耳鞭炮里。除旧迎新,家家都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门上的旧对联纸刮干净,然后把崭新的春联贴上去。早些年,乡 下的春联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现场书写的;近些年方便多了,你尽可以到集市上挑拣,选出最合自己意的,有招财进宝啊,有吉祥如意啊。刚过午分,就有人家耐不 住性子提前放了鞭炮,这一带头不要紧,紧接着便“噼噼啪啪”震天震地的响,五颜六色的烟花也“嗵、嗵、嗵”地在空中绽放,整个的一个喧闹的世界。趁着炮声 间歇,伸头朝外面一望,嚯,铺天盖地的都是红,热热闹闹的红!

酽酽的年味儿,还贮藏在金元宝似的饺子里。过年吃饺子是一种传统文化,它象征着团圆美满,来年交好运。虽然如今城里的超市卖的饺子品种多样,但是许多家 庭还是选择自己动手包——年三十晚上看春晚包饺子是家家的“定点节目”。取一张饺皮儿放在手心,用小勺子舀上馅儿放在饺皮中间,手指头轻轻收拢,一只饺子 便做成了。人们还常玩试来年运气的小游戏,把硬币包进饺子里,看谁在吃的时候盛到。大年初一吃饺子,年年如此。烧开热水,把饺子放进去,用勺子轻轻翻动, 不一会儿一个个饺子像白莲花一样盛开在水面。吃饺子时,大家都希望能先盛到那包有硬币的,但结果不管是谁盛到了,一家人全都祝贺,满屋子都是幸福的味儿。

酽酽的年味儿,如一坛老酒似的年味儿,人们喝着它,在喜庆中盘点刚刚过去沉甸甸的一年,又在无限的希冀中酝酿着新的一年。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篇3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比如贴对联、皮影、年画、吹糖人等等等等,今天我去庙会的时候,看见了吹糖人这种传统文化。

正月初四,我们全家人去了隋唐遗址植物园,这里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河洛文化庙会。走进隋唐遗址的民俗街,我立刻被这里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所吸引。我穿梭在人流中间,眼睛都不够看了。我们停留在一个摊位前,十二生肖的造型呈现在我的面前,一个个晶莹剔透、惟妙惟肖。妈妈告诉我说这就是传统文化艺术——吹糖人。吹糖人啊,我可没见过。我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缠着妈妈要买一个我的生肖——龙。妈妈看我喜欢就买了一个,接过钱的老爷爷就开始给我做。

只见他从面前的小锅里拿出来一块用各种糖熬成的糖稀,两只手揉呀揉,揉成了一个里面是空的小球。然后从一头拉开成一条“小尾巴”,去掉一部分后就把“小尾巴”放在嘴里吹,小球在老爷爷的手里开始变大。老爷爷的手和嘴配合着,嘴吹着,两只手灵巧的捏来捏去,不一会,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就出来了。这手艺也忒好了吧!在老爷爷两只手的扭来扭去中,不一会龙身子也出来了,接着,他又拿了一根棍子,趁着糖稀还没干,把糖稀龙粘到了棍子上。我把它举到太阳下,好晶莹剔透的龙啊!我在心里不由赞叹这位爷爷的手艺可真厉害!

其实,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据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担换破烂。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吹糖人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已经不多见了,希望以后能够受到更多人们的关注,让我们中国古老的传统手艺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篇4

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在不少作文里,作者们为中华民族永不改变的传统文化拼命呐喊,竭力控诉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在我国传统节日里,我“遥望”古代诗句而感慨。传统文化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已转化成了一串串饮食文化的符码,为我品尝中华“小吃”划定了时间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着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察觉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我知道吃汤圆的时候又到了。“汤圆呢?今天可是元宵节啊!”餐桌上的面包既让我惊讶又让我纳闷。汤圆汤圆,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团团圆圆的意思。传统文化在不同的节日里,用不同的东西告诉我们。它没有消失,就像大家春节一家要团聚在一起,吃着年饭。

不同的人用它们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随之改变。传统文化不仅是流动时间的凝固剂,更是民族个性的烙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个性情感,仿佛群体无意识般地充实着传统文化。内敛含蓄,善良仁义,乐观信赖,天人合一……这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一路走来,不同时代的人们赋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已湮没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而现在的我们,尽管奋力追溯着一切传统文化的习俗,争相效仿,但同时并存的,却是日渐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为了工作利益而挤压出更多的时间,却从不为自己的亲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灵留一点空间。渐渐地,他们看不见世间的大象,听不到世间的大音,他们与传统文化分手,他们与人间真情绝缘。我们回忆着传统文化,那我们何时能回味传统文化呢?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我们所谓的玫瑰,如果换一个名字,不也一样芳香吗?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但花谢了无关紧要,我们所必须做的!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篇5

外婆十分喜爱绣十字绣,我问她“为什么?”外婆总会回答我:“闲着无聊,没事做。”

外婆绣了很多十字绣,每次去外婆家,我总能见到她右手用针在十字绣白布上穿来穿去。她绣十字绣有个极大的特点,绣得全是水墨画。外婆最自豪的作品,当属挂在家中客厅的那幅《飞流瀑布山水图》,高高耸立的山,直插云天,水流如一把利剑川流而下,激起白色的水花,再加上瀑布周围那刚劲的松树,石块上那碧绿的藤蔓和远处的古房衬托,更是为这幅传神的画作增添了几处点睛之笔。仿佛我眼中浮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瀑布,耳边响起水流与石块撞击的响声,让我流恋忘返。

最近,外婆又绣了一幅《清明上河图》,这幅十字绣,可以说是外婆耗时最长的作品,绣了也有足足大半年功夫了,这个作品很长,要是摆起来,可有两张沙发那么长,画最左边是城墙,几位士兵排成整齐的两排队伍,手举长棍。画最右边是一些沿河而建的矮房子和细长的柳树,房子很散乱,随意地建在河边,没有任何规律,但一旁碧绿的柳树互相搭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整幅作品最热闹的部分,非中间部分莫属,宽宽的大石拱桥横跨两岸,大石桥两边又是一排小小而又拥挤的房屋,紧紧挨在一起,桥上的行人多到数不清,一位妙龄少女,身穿淡雅的衣裳,手上拿一把圆扇,在桥上悠闲地逛着。四五个工人,搬着大石块,也许是朝工地走去吧。在桥中央有位商人,骑着一匹棕色的马,四处眺望,还有四位衣着整齐的工人,抬着轿子,也不知道是哪位公子、小姐坐在这轿子中……

我细细品味着这幅十字绣,手轻轻抚摸,感受画布上的那一针一线……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呀,在穿针引线中外婆的手指也常常被锋利的针扎伤,更何况外婆已是七十岁高龄了,它可是外婆用了不知多少心血才汇成的。看着,看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篇6

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在这里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欣赏了古代建筑和绘画,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缝香包,元宵节闹花灯,还有我们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文化节日春节,其中我最喜欢过春节,俗称过年,这个节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年怕红的,响的声音,后来,人们就发明了鞭炮。在年兽来的时候,就点燃鞭炮,赶走年兽。以后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到处洋溢着过节气氛。商场里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妈妈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还发给小朋友许多压岁钱,大人们还会走亲串友,相互问候。爸爸给我们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和爸爸妈妈在广场一起放,我们玩的高高兴兴,到了晚会开始的时间,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我心里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