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教育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4-30 作者:Lonesome

优秀的心得体会一定是有条理性的,写心得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率性教育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率性教育心得体会6篇

率性教育心得体会篇1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作为家长,你还在头疼吗?学校会教给孩子一些生理卫生常识,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孩子都需要爸妈来满足孩子个体化的问题,在生活中教会孩子上述相关的性教育知识。

壹丨正确、全面、科学的性教育是值得的

和许多爸妈担心的相反,性教育是淡化孩子的好奇心,避免盲目尝试的方法之一。

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接受全面、科学的性教育并不会增加青少年提早发生性交的可能性。

一项大型的综合研究也发现,性教育可以推迟初次性交时间、降低性交频率和减少性伴侣数量。

教育是需要方法的,不懂儿童性教育的人随意教育,危害比他们自己看正规教材大。

比如你告诉一个性格憨厚老实的孩子:“千万不要让人碰你的小内裤覆盖的范围”,在她在不小心被别人碰到屁股,可能就会情绪崩溃。

因为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和她说清什么情况不可以,而某些触碰行为是必要的(看病打针)。

家庭应该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师。

父母只要细心观察,在发现孩子的变化和孩子的疑问时,及时地教育,性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

贰丨孩子太「单纯」不见得是好事

爸妈会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知道性知识了,我爸妈当年也是同款。

随着年龄的增长,性生理发育,孩子的性心理也会自然发展。

我们对性的沉默不会让孩子止步,在孩子的眼中看起来,只是当着他的面盖上了潘多拉魔盒的盖子,使他更加渴望弄明白。他的疑问不但不会随着时间被遗忘,反倒会在他心底扎根。

让他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其他人、去网上检索,到时候有的是人会用你所不能控制的方式和言语代替你,对你的孩子进行“性教育”。

何况我们现在是网络时代,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能早早知道了许多性教育的内容。

如果父母能主动将有关性教育的各种信息提供给孩子,孩子就不用自己去摸索,甚至“碰壁”,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有机会和父母探讨各种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孩子更能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并学会尊重他人。

而这,和性别无关。性侵的犯罪分子不会因为是男童就放你一马。

叁丨两种方式解决烦恼

最近刷到了一部印度神剧《父与子的x教尬聊》,又逗又有意思,这是一部来自印度的性教育短片,共5集,每集十多分钟,爸爸阿南德也是被父亲用宗教传说搪塞过来的,导致他自爆小时候以为避孕套是气球,拿着别人用过的避孕套吹起气球,这样的囧事也坚定了他教育孩子的决心。

父子的对话既风趣幽默又实用,解决一个个性教育难题,让我们明白没必要谈性色变。

有人评价说:“与其说这是一部拍给孩子们看的性教育片,不如说这是一部拍给成年人看的科普片。”

它向我们示范了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这部剧的特色还在于父亲阿南德,以一个父亲做典范,告诉我们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给各位宝爸宝妈一个榜样。

早期性教育的书籍也有许多。适合较小孩子阅读的绘本有《小威向前冲》、《我们的身体》、《牛牛妞妞使用手册》、《乳房的故事》等。

适合较大孩子的图书有《绝对不能保守的秘密》、《我的故事》(男生篇和女生篇)、《我不跟你走》等,还有适合家长阅读的《儿童身体安全教育》。

重要提醒:

选择符合年龄的正确叫法,不要使用代名词或者一些隐晦的代名词。如民间常用的 「小鸡鸡」、「小弟弟」、「小丁丁」之类。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臀部」、「胸部」等正式名称,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身体的部位,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这些部位的隐私性——不可以把这些名称挂在嘴边,更不能随随便便跟别人谈论自己的隐私部位!

性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件能一蹴而就的事,希望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些方式能给父母们提供新思路。

率性教育心得体会篇2

孩子的性教育不容小看和忽视,很多父母因为难以开口的原因导致孩子的性教育推迟,性教育该从小抓起,家长明白吗?

近日,一位医生接到了这样一位病人,是一个21岁的姑娘,月经推迟一周没来,经检查后是怀孕,姑娘对诊断结果十分震惊,“医生,我有避孕的怎么会怀孕呢?”当被问到如何避孕,姑娘表示洗澡就可避孕,“结束后就立即洗澡了,也用蓬蓬头冲洗了阴道,周边朋友都是这样来避孕的。”

不知大家看到这里做何感想?小编确是觉得很无语的,可见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否则可能就会出现这样尴尬的事情了!

那么,不同时期,孩子的性教育重点都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一起来看吧。

1、婴儿期性教育

这个时期的重点主要是通过新妈妈对宝宝的抚育喂养进行,通过身体接触,增加宝宝神经系统敏感性,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

2、幼儿期性教育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男孩子和女孩子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在都有所区别,告诉孩子男孩子就要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应该穿女孩子的衣服,男孩子要坚强勇敢,女孩子的应该温柔可人、爱干净。学会基本的性卫生知识、保护性器官,比如便后洗手、不要将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窍中等。

3、儿童期性教育

儿童期性教育主要是6-10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和活动范围增大,性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可能会出现不和异性同桌、玩耍等行为。为自己的性别感到骄傲和自豪,孩子出现这一现象也属于正常,家长应该予以肯定。如果孩子出现厌恶自己的性别,就要及时进行纠正,防止以后发生角色倒错现象。这个阶段要教孩子保护性器官,注意性器官的卫生,告诉孩子男女有别,要自尊自爱。

4、少年期性教育

在少年期,很多孩子都进入了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性教育意义重大,女孩子月经来潮,男孩子初次遗精,开始注意异性,性意识朦胧阶段,对异性充满好奇感。在进行性教育时,首先要让孩子了解生理卫生知识,注意经期卫生,男女交往要有原则,尤其女孩子要注意保护自己,两性关系中的道德原则,防止性犯罪的发生,这一阶段是从10岁-20岁。

5、青年期性教育

青年期性教育时间为20-35岁,这个阶段正是逐步走向成熟,开始恋爱、结婚、生子,性教育主要是如何承担家庭责任与义务、如何教育子女等问题。

以上内容是关于孩子性教育问题,各个阶段的性教育重点。为什么一个21岁的姑娘会认为洗澡可以避孕,而且周边朋友也是如此想法,可见,当今社会的性教育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性教育从小抓起,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就不会出现这么尴尬的事情了。

率性教育心得体会篇3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性别教育?关于性别教育的问题,家长有什么看法?家长提出,外甥是个男孩,8岁,不喜欢室外活动,不愿意与同龄男生一起玩,怕受伤怕冲突,很喜欢和女孩子玩,家长很困惑该怎么办?

了解到孩子的基本情况:

喜欢和女孩玩而不喜欢与同龄的男生一起玩耍。

一般孩子3岁时开始对性别产生兴趣,6岁完成性别差异认识。现今孩子8岁,喜欢与女孩一起玩,归因于成长中的性格差异问题。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喜欢和女生玩而不喜欢和同龄男生玩的原因会有哪些?

1、家庭教育中女性起主导作用

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孩子存在的问题必然与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男孩喜欢和女生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家庭教育中女性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或者女性更多于男性。

如妈妈、奶奶、姥姥或姑姑对孩子的教育关注比爸爸和爷爷更高的话,孩子自然会受到女性言行的影响,也更偏向女性。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自然同理。

当然,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尤为重要。如果母亲太过强势也势必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谨慎,因此怕冲突,怕受伤,不敢从事激烈的活动而选择更阴柔、温馨的女生活动。

2、环境因素

平时跟他接触的男孩子玩的游戏或者方式他不喜欢,或者在与男孩的玩耍中受到过欺负而留下了阴影。

那么,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呢?

1、加强男性教育

如果性别教育失衡,必然会导致孩子在性格上的缺失。让爸爸更多加入到孩子的教育当中,增加竞争性、对抗性活动,增加孩子的雄性教育。

2、沟通引导

观察一下他跟女孩玩的游戏,以及玩时小朋友们的状态,看这些游戏或状态能不能转移到与其他的男孩玩。

耐心跟孩子聊天,发现他心里的想法。先引导孩子跟比较有亲和力的男孩玩,有一点进步就及时鼓励,慢慢引导。

3、培养兴趣

试着给孩子培养兴趣,比如男孩经常玩的游戏、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当兴趣培养好了,又有了男孩伙伴,一举两得。

通常在大家的思维定式里,男孩子一般都是偏爱打打杀杀、竞争激烈、破坏力强、规则意识强烈的游戏,而女孩子则喜欢玩芭比娃娃、过家家、做饭、照顾宝宝等阴柔并且感性的游戏。

所以当男孩子喜欢和女孩子玩时,家长们难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出什么问题,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出现性别意识错位的情况。

实际上,这跟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成长环境有关,只要认识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也会自然出现了。

当然,我们家长更需要放松心态,有可能这只是孩子阶段性的表现,无需刻意重视和提醒,只要孩子快乐、健康,就是最好。

率性教育心得体会篇4

“性”对于天生内敛的中国人来说,一直是一个比较难以启齿的话题,小时候看到电视上有亲嘴画面,要不就是被家长左顾而言他的播台,要不就是被大呼小叫的蒙上眼睛。“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这种回答,也困扰了我们多少个不眠的夜晚。

如今,随着80、90年代渐渐成家立业做父母,对于很多观念更新的非常迅速,也愿意去正视孩子这方面的疑问。

弗洛伊德认为,人天然就有“性本能”,这种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这句话简单理解,就是说人格发展的基本驱动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在儿童发展的某一个阶段的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固着和倒退。举例来说,很多成年人在遇到困难,心理压力大的时候就很想吃东西,吸烟,咬手指等,都是在倒退回低阶段的口欲来寻求满足。

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的天性错当为任性,我们只看到了孩子表面的生理需求,却不知道这些行为背后代表的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诚然,家长的义务就是引导和纠正孩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跟随者本期的小无猜,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做更懂孩子的父母。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自己或者父母在正常看护自己的过程中刺激个体的性感带(erogenous zone)可以得到满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性感带有所不同。按照性感带的阶段性不同,个体的成长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口欲期(oral stage):0-1岁。这个阶段对婴儿口腔的刺激,如吮吸、咬和吞咽等,是性满足的主要来源。

肛门期(anal stage):1-3岁。这一阶段性敏感区转到肛门,孩子会惊异于自己的创造物,会通过憋屎憋尿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

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这个阶段生殖器成为性敏感区。这一阶段的性满足涉及对异性父母的性幻想以及玩弄和展示生殖器。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正是在这一阶段产生的。也被称作俄狄浦斯期。

潜伏期(latent stage):6-12岁。这一阶段儿童力比多受到压抑,没有明显表现。

生殖期(genital stage):12-20岁,也就是青春期,这一阶段个体的性器官开始发育成熟,力比多压抑逐渐解除,生殖期成为主导的性敏感区,其他性敏感区成为辅助的性敏感区。

力比多(libido)即性力。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就强调说,三岁之前会决定一个人成年后的性格,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三岁看老。而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六岁前的人格发展,决定了一个人终生的人格发展程度。成年人所表现的所有性格缺点及心理问题,几乎都能在六岁前就找到各种对应,也基本对应我国常言的七岁看大。

重要的第一阶段:口欲期

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需要完全的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惟一认识手段。

——节选自百度百科

当孩子出现咬手指、咬衣服、啃玩具,甚至吃书吃纸等现象,不要一味的强行制止,甚至出现打手训斥这种严厉的管教。吮吸是一岁半以前的宝宝特有的自我安慰的方式,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发展出更加成熟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安慰。如果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则会让口欲期过度延长,以后一旦遇到焦虑不安,孤独无聊的情况就会不自觉的吮指、咬物、咬唇等满足自己口欲需求。

口欲期作为儿童最早期的心理发展阶段,是最容易发生“固着”和“退行”现象的。固着,就是在某个阶段得到的满足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导致性心理停滞在这个阶段,会不断的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比如随着年龄成长,孩子的心理发展应该进行到下一阶段了,仍在不断地追求满足口欲,戒不掉吃手咬嘴唇,甚至会发展到咬人、爱说脏话、暴饮暴食以获得口的满足。退行是经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当高阶需求受到挫败,就会退行到低级阶段,感受到压力时吮吸手指,紧张焦虑的时候啃咬物品。

如果孩子正处于第一个阶段,作为父母应该特别注意要满足他们的口欲需求。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奶量,吮吸是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会做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婴儿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最初动作。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最初的探索工具就是口,什么都想放到嘴里尝一下,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以及提供可以放心啃咬的牙胶。

除了生理上满足孩子的吮吸及啃咬需求外,还应对孩子多拥抱、抚摸、亲昵,母亲的微笑和照顾,可使婴儿产生愉快和安全感,而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可以使孩子顺利渡过每一个特殊发展阶段。

一般情况下在一岁半左右,随着孩子快速的生长发育,以及活动范围不断加大,他们会发现更有利的探索工具——灵活的双手,而对于啃咬的兴趣转移,就可以自行纠正。

常被忽略的第二阶段:肛欲期

并非每个宝宝都有非常明显的肛欲期特征,因此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阶段。本阶段通常发生在1-3岁期间,这个年龄段通常都要接受大小便的训练,随着括约肌的发达,孩子开始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如果孩子本来已经学会自己解大小便,又出现尿湿裤子、将大便拉在裤子里、尿频的现象等倒退现象,可能就是正在经历肛欲期。当家长发现类似现象,首先不要责怪甚至笑话孩子,更不要将尿裤子作为谈资,家长的责备甚至是善意提醒,都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感到紧张,结束肛欲期的时间延长。

家长发现孩子正在有意识地憋大便、憋尿的时候,不要随意打断这一过程。孩子在学习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时,也是在练习对于自我的控制力,这是他对于这个世界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创造物,是完全由自己掌控的。大人会觉得排泄物肮脏,但孩子没有这种分别心,他们会喜欢自己的第一件创造物。

当孩子对自己的排泄物进行研究的时候,家长不要直接指责训斥,而是应该态度自然温和,告诉孩子大小便里面有细菌,坏的细菌会让人生病不舒服,最后协助宝宝把手洗干净。通常肛欲期也正是terrible two——两岁叛逆期,本阶段,孩子会逐渐有自己的主见,体验自己的力量,自我形象慢慢建立形成。

当然孩子出现憋便憋尿行为,首先要排除生理外在因素的变化,比如环境变化:从姥姥家到姑姑家;比如幼儿恐惧:厕所内有没有孩子视角可以看到的污渍;比如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便秘,又加上父母多方催促或训斥,让孩子对排便有恐惧心理等等。既要综合考量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又要了解背后的心理原因,总之对于孩子的排泄事情,父母首先要态度温和情绪稳定,吃喝拉撒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对于排便这件事情过度渲染负面情绪。

剩下几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内容,会随着小无猜成长备忘版块的逐一为大家解读剖析,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做更懂孩子的父母。

率性教育心得体会篇5

社会是复杂的,但孩子是单纯的。为了防止孩子被侵害,很多家长也竭尽所能,告诉自家的孩子怎么辨识坏人,不和陌生人接触,怎么向警察求助,怎么脱离困境等等。

菲菲是个7岁的女孩儿,她的父母对孩子防侵害的教育也是非常用心。

作为父母,他们的教育方式非常有趣,令人印象深刻,很值得他人借鉴和学习。

那天,七岁的菲菲刚刚从学校放学回家,就被爸爸妈妈神神秘秘的叫进了屋子。

菲菲也是不明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把屋子的门给关上了!

这个时候,菲菲的爸爸拿出一张明显经过剪裁的报纸,把这块报纸递给她菲菲,让她认真看一遍。

7岁的菲菲不明所以,上面大概写了一个老师侵犯女学生的事儿,是一篇新闻报道。

虽然她还有些不认识的字儿,但大致意识是看到了。

还配了一些照片,菲菲看的懵懵懂懂。

当菲菲表示自己看完了,她问为什么老师要欺负女同学?

此时,她的爸妈明显有些尴尬,但还是认真的解释道,这是不可以的,以后如果有人这么对你,你该如何做等等。

在认真的解释之后,菲菲总算明白了,爸爸妈妈是教她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隐私部位。

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回来告诉爸爸妈妈!

这样的教育不只一次,每次菲菲的爸妈都会给菲菲看一些描述模糊,但是分析清楚的文章给菲菲,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菲菲的自我保护意识。

甚至于,有一天爸爸还告诉菲菲,不管屋外有什么人,就算是屋外睡着爸爸,晚上睡觉也一定要把门反锁好。

正如下面这句话所说:

你认为你的孩子还小不需要性教育,但是真正的恋童癖永远不会介意这点!

正是这些爸妈苦口婆心的教育,让菲菲在以后的人生中都不缺少安全感,时时刻刻记着保护自己。

率性教育心得体会篇6

一直以来,性教育都被默认为是直到青春期阶段,开始性成熟的孩子才需要开始接受的范畴。

但一起一起性质恶劣的受害者为儿童的性侵害案件随着网络的便捷而为更多人群知道,学龄前儿童性教育的必要性逐渐被大众所认可。

学龄前是儿童各项心理要素等的重要的发展时期,性自古以来都是属于禁忌一般的东西,性教育的程度的把握的确是一个难点,家长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得当的性教育是一个问题。

幼儿性教育的第一步是性教育观念的改变。传统上对性的概念范围一直都很狭隘,认为性是本能欲望,到了年龄自然就会恋爱结婚生子,又或者认为性知识的教育会诱发儿童的性问题性犯罪等,因而对性闭口不言。

事实上,越禁止孩子就越好奇,当性的神秘感消失,懂得了科学的性知识,孩子才不会去触碰危险的禁区。同时,幼儿的性教育还包括了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性别认同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学龄前阶段完成的。

性教育的第二步是性教育的内容。其实性教育不仅仅是性生理的教育,还应该包括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和难关,家长还怎么做呢?

第一,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中的性教育依赖于和谐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是一切得以实现的土壤,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也常常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

第二,直面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正确回答孩子对性的问题。孩子的好奇心上,什么都喜欢问个明白,家长应当尽量做到如实回答,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进行语言组织,切忌似是而非或者避而不答。并且一定要注意自然地使用学名,而不是市井俗称。

第三,共同教育,为孩子树立榜样。一般来说,家庭当中,对孩子的性教育都是同性别的父母对其进行的,但实际上,孩子往往是通过对异性的认知而形成健康的性观念。

理想的做法是父母双方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再是有些家庭当中,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言语文明,行为文明等,这些会直接影响孩子性伦理观念的形成。

有研究显示,存在性虐待和性暴力的家庭,孩子成年后也容易产生性方面的障碍。因而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对孩子起好的榜样作用。

总而言之,孩子的性教育是家长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科学有效的性教育才是对孩子未来成长负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