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内心产生了新的感受之后,都是会写心得体会的,大家的内心对某件事情有不少见解时,需要把这些撰写在心得体会里,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迎中秋的心得体会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迎中秋的心得体会篇1
根据县文明办文件精神,广泛开展以“爱国报国,自强不息”、“互助友爱,共度佳节”“感恩.团圆”为主题的中秋活动的要求,我委在中秋节期间认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
一、领导高度重视.将开展好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丰富全体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召开专题会议对本次活动作出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任务,并制定了专门的活动方案。
二、宣传引导有力.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在机关内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通过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大力营造节日气氛,扩大了传统节日的社会影响,使“我们的节日”更加深入人心。
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按照活动方案院在节日前后开展了三大主题文化活动。一是“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中秋文娱活动。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中秋茶话会,中秋诗歌朗诵等方式引导全院职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情感。二是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看望慰问贫困职工及伤残军人,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水果、月饼等节日慰问品。与他们一起吃月饼、话家常等活动,让全体职工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三是组织收看中央电视台有关“我们的节日.中秋”等特别节目。通过节目,让全体职工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中国人民和谐的生活状态等。
“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是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载体,是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活动,丰富了全体职工的文化生活,大大增强了全体职工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热情。
迎中秋的心得体会篇2
月亮,8月15日最大,8月16日最圆。我们一家三口在中秋节出去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又圆又大,像一个银盘挂在天上。去了,它就去了;如果你停下来,它就会停下来。真的是“月去,我也去”。
城隍庙的中秋节特别温暖。小吃城的朋友亲戚情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一起度过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在天一广场特别活跃。广场上的音乐喷泉随着音乐变成各种图案。有的像龙出海,有的像双龙打珠,有的像大鹏展翅,有的像铁塔堆砌,变化万千。在喷泉上方,月亮似乎快乐地跳舞,把它的光照耀在地球上。
新疆大桥中秋很安静。没有汽车的桥很安静,河水在桥下汹涌,船只来来去去,月光洒在水面上,洒下一片银辉。对面繁华的大街上,传来越剧的声音。月亮太亮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都黯然失色。
中秋节在社区里非常明亮。安静的社区让月亮露出本来面目。天空中散落着几颗星星,微弱的光线忽明忽暗,只适合做月亮下的普通人。月亮好像在说“哼,想跟我比,天是我的专属!”皎洁的月光洒在树上,树上覆盖着银色的薄纱,轻盈飘逸。
中秋节的月亮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意境,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代表团圆!
迎中秋的心得体会篇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光流逝,又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中秋节。真令人兴奋,今年我过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的中秋节。首先我们来到开心第一站莎比娅烘焙屋,亲手制作月饼。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我直呼太简单了,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可真轮到自己做是就没那么容易了,不是馅没包好,就是做得不美观,尤其是妹妹做的豆沙馅月饼,哪是皮包馅儿,简直就是馅包皮了,黑乎乎的。还好有老妈在,经过妈妈的巧手一弄,个个月饼有模有样,十分精致。
经过半小时的耐心等待,香喷喷的月饼出炉了,馋得我们都快流口水了。为了给老爸一个惊喜,我们还给月饼穿上了精美的外衣,这架势,可绝不输于店里买的哦,顿时觉得成就感十足!
拎着亲手制作的月饼,我们走进了开心第二站"天一角"。今晚的天一角真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大部分都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好温馨的画面啊!在里面,我们大快朵颐,吃了一顿开心的团圆饭。
走出天一角,抬头仰望,只见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空中,我们顿时兴奋起来。随着车子慢慢地行驶,调皮的月亮像是和我们做游戏似的紧随其后。妹妹好奇地问道:“月亮为什么总是跟着我们,它要跟我们回家吗?”一句话把我们都逗乐了。
终于回到开心终点站温馨的家,我和妹妹还准备了一份神秘大礼打算献给老爸老妈。我们找了两张小纸条,妹妹在一面画上画,我在另一面写上祝福语,把小纸条揉成团,悄悄地藏在自己做的月饼中。我们默不作声,郑重地将月饼递给他们品尝,一口咬下去,雪白的纸条就让他们无比惊讶。看了小纸条后老爸笑了,老妈则亲了我俩。这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最幸福的小孩,我们是幸福的一家。
你们说,我的中秋节过得有意义吗?我祝愿天下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快快乐乐地成长。
迎中秋的心得体会篇4
中秋节的夜晚,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来到姥姥姥爷家,我们在阳台放了一个小桌子,上面摆了一些水果和两盘月饼。大家都在静静地赏月。天慢慢黑了,一轮圆月升了起来,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了一层水银似的。我们赏了一会儿月,吃了几块月饼,我渐渐地有点发困。
这是,妈妈说:“要不然我们玩一个游戏吧,给大家提提神,游戏的名字叫‘吸管运输’。”
游戏规则是:在一分钟内分出若干人一组,每个人嘴里叼一支吸管,第一个人在吸管上,放一个有一定重量的钥匙环之类的东西,当比赛开始时,大家不能用手接触出吸管和钥匙环,而是用嘴叼吸管的姿势把钥匙环传给下一个人,直到传到最后一个人嘴叼的吸管上。
妈妈、奶奶、姥姥一组是女生队,爸爸、爷爷、姥爷一组是男生队,我就是裁判,游戏开始了,本来男生队挺快的,都怪爸爸摔了一跤,男生队才慢了下来,女生队的妈妈,快速地把钥匙环传给了奶奶,奶奶又小心翼翼的传给了姥姥。我看着男生队的可怜样,真是让人同情,爸爸慢吞吞地把钥匙环传给了爷爷,爷爷有弓着个背传给了姥爷。玩了几盘就分出胜负了,女生队在一分钟里运送了六个钥匙环,男生队在一分钟里运送了四个钥匙环,女生队轻而易举得的了胜利了!
今天的夜晚使我难以忘怀,我们的笑声洒满了整间房子。
迎中秋的心得体会篇5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园,游子之心看圆月。
月到中秋格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喜看中秋圆月。我堕入了深思……
“云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灯。”
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总结出来的气候阅历,从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浪费145天左右的时刻,中秋这天的天气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今后145天的天气变化和规律,中秋若不能见到月亮,元宵节下雨的机率就很大,影响着春节后第一个严重节日的欢庆气氛。至少在南方的大局部地域是这样的气候规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圆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以前照古人。”
古人是没有眼福来看明天的月亮的,当然就不知道明天的人的所作所为。可我们却知道明天的月亮以前照过古人,并从明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给我们中华民族发明的伟大成就。四大发明、唐诗宋词……
中华五千年的绚烂都是明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看着这个以前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以前的辉煌,我们自鸣自得,引以为民族的自豪……
多少年以后;当我们也成为古人的时分,多少年以后;当我们的先人也在那时的月亮上看到我们时,我们也能让我们的先人为我们去自豪吗?我们又为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迎中秋的心得体会篇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犹记得在学习苏轼《水调歌头》词时,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所有离家游子的心声。老师是这样解释这句词的: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我们从小到大听过许多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最广为流传的便是嫦娥和后羿的爱情>故事了。月饼的由来更是众说纷纭,相传,唐高祖年间,李靖大将军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日,带着千军铁骑征讨匈奴,大败匈奴后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高祖献饼祝贺这一喜事。高祖李渊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以后,圆饼的制作越来越精良,味道也越来越多样。在中秋佳节吃月饼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苏轼就这样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吃月饼,赏明月是我国人民的一大节日情趣。古来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古人在这个节日,往往都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交通的不便,距离的遥远等等因素,都会导致他们无法与家人团圆,一起邀明月,一起共婵娟。而今的我们生活在通讯、交通都及其发达的年代,我们可以不用在团圆之日承受相思之苦。然而,我们对于中秋节的情节却越来越淡了,很少再有人对酒当歌,明月为友了;很少再有人有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怀了。大部分的人都奔走在亲戚朋友之间,喝酒、吃饭、送礼,或者借着假期去旅行。我们中的许多人借着这个节日去维系自己的各种关系,往往忽略了最疼爱自己的父母,也许他们已做好一桌你最爱吃的菜,买了你最爱吃的月饼,等你回家。我们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外工作,父母的白发不断的增多,他们是身躯也越来越弯,我们陪伴他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少。中秋佳节就要到了,远方的游子们都归家吧,去看看年迈的父母,他们最缺少的就是你们的陪伴。
在这样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里,也有许多人无法归家,还要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比如各个项目上的是施工人员,厂区的生产人员……我们要将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他们,即便没有回家团聚,但是依然可以与家人人长久,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