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我们写心得体会的次数在逐渐变多,心得体会的内容也是我们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电影鞋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电影鞋的心得体会篇1
北京人的故事,北京话都说不利索。这是最大的缺憾。
故事有两条主线,两对矛盾。一条是新老价值观冲突的剧情主线,另一条是家庭悲欢的情感线索。
用一句话概括剧情就是“一群跟不上时代的老流氓最后的挣扎”。
老张是那种典型的相声里经常会提到的大流氓。这种大流氓最讲规矩,最重视义气,黑白通吃,小事不管,大事管不了,专门管不大不小的事儿。游走在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灰色地带。道德占着,拳头亮着,法理让着。
然而机缘巧合,却让他们遇上了一帮当代小流氓。
小张和小飞是那种典型的小流氓,散漫,钱能摆平一切。玩儿,成天玩儿。到处找人生价值,但怎么都找不着。
老张坚守着老一辈流氓的价值观,但是处处碰壁。在胡同口这一亩三分地儿,还多少有人给几分面子,出了这条胡同,可真就没人搭理了。
一开始小张被绑了,老张执意要凑钱赎人,因为理亏,不能坏了规矩,毕竟规矩是他这种人赖以生存的根基。去找洋火儿的时候,就是不说有困难,必须先叙旧情,必须先讲究义气,洋火儿虽然是上一辈流氓出身,虽然骨子里是重义气的,但是已经习惯了现在人先谈钱后谈感情的套路,因此老张很不适应。
老张还想开个酒馆,起名“聚义厅”,这种赤裸裸“怀念旧时荣光”的行为,一说明了他的坚持,二说明了这真的过时了。
小张说老张“不就是会打架”,但老张不仅仅是打架,这其中有许许多多人情的运作,复杂得很。然而小张是看不见的。
这两种流氓的价值观的冲突,也说明了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条件的变化。
本来顺带歌颂一下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很好了。影片又加入了一条很蛋疼的情感线。
首先,老张这种不顾家的人,这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居然也会说出“我就想你找一媳妇儿生一小子”这种话。
你信吗?我不信。
小张与老张之间,除去新老流氓的冲突以外,还有这种父子的冲突,就令人蛋碎。老子从未尽过义务,到头来给你加上一堆义务,就因为你是儿子。你爽吗?你不爽。
这叫什么,年轻的时候在外面潇洒,不顾家,老了回家就希望有人照顾。有这样的好事?
先不管有没有这样的好事。你作为晚辈,你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
如果父母的心愿,不会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提出来,你能注意到吗?也就是说,你能接受作为子女的种种义务和责任吗?
如果你的父母跟影片中一样,在没有任何亲情可言就像陌生人一样,你能原谅他然后去建立一种只讲究付出的关系吗?父母为什么成为父母,仅仅是因为给了子女生命吗?
这每一个问题回答起来都令人蛋碎。
还有几个小角色。“是我对不起你”的小姑娘,一直在默默付出的霞姨,当了二十多年修理工的灯罩儿,一把年纪还那么中二的小年轻,简直脑残的“高官”。每一个审起来都令人蛋碎。
让人不禁想问,难道这就是生活,是不是蛋疼了点?
从感情倾向上来看导演还是偏向这种老一辈的流氓的。美化了不少,也给了好报。实际上这种人一点都不善良,跟善良一点都不沾边。真实感欠缺,戏剧化不够。
电影鞋的心得体会篇2
通过前期的理论学习,以及这两个礼拜天的实训,使我对摄影机的操作有了进步的理解和掌握,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要稳,就是在操作时,把摄像机放在肩膀上,不可来回晃动,以免拍摄出来的画面不稳,影响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容易产生视觉的疲劳。
二、要平,就是所拍摄的画面要和地平线一样平,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图形应横平竖直,以寻像器的边框为准来衡量。画面中的水平线与寻像器的横边平行,垂直线与寻像器的竖边平行。如果线条歪斜了,将会给人产生某些错觉,感觉画面不是很平。
三、要准,一般指落幅要准。当某个技巧性镜头(推)结束时,落幅画面中镜头的焦点构图应该是正好的,做到这点就要求平时能够多加练习,掌握好时机。
四、在拍摄特写时,要注意拍摄要匀:匀是指运动镜头的速率要匀,不能忽快忽慢,无论是推、拉、摇、移还是其他技巧,都应当匀速进行。镜头的起、落幅应缓慢,不能太快,中间必须是匀速的。
五、拍摄时要注意背景的取材,尽量选择一些以树木,绿色为景色来做背景,不可选择一些半截的建筑物来拍,这样影响所拍摄的效果,给人一种破烂不堪的感觉。
在拍摄人物采访时要注意,要选择好的位置,既在一、拍摄时既不影响拍摄的效果,也不使自己拍摄的很累,尽量不要让采访者处于下方,摄影师站在上方。
总之,在以后学习实操中还是要多加以练习,并不断去总结,才能更好的去掌握这些拍摄的技巧。
电影鞋的心得体会篇3
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科技实践活动,并且是由我来拍摄整个活动的过程。一直以来我对拍摄dv就很有兴趣,这回有机会可以表现一下了,老师把dv和说明书交到我手上让我先熟悉一下,然后会在整个过程指导我,看着这小小的dv,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害怕自己拍不好。老师就和我说让我不用担心,慢慢拍就可以了,不行可以多拍几次,后期再做剪辑。于是我也就放下心来专心研究dv了。
经过两周的练习,自己对拍摄有了些初步的想法,就约好了两个同学把定了拍摄时间也定下来了,结果到了拍摄当天,天气灰蒙蒙的,光线也不好,不是很适合拍摄,也就只有改时间再拍了。
老师和我说过,雨后的晴天拍摄最好,空气通透很多,所以我们都在等着这个雨后晴天的到来。又经过了一周,头一天晚上刚下过雨,第二天一早就出了太阳,空气也觉得特别清新,我和同学商量就定在今天拍摄了。
首先按照老师和我说过的思路,拍摄东西一定要有完整性,所以我就定了几个场景来拍摄,让拍摄出来的东西能连惯一些,不至于无头无尾的。
我安排两位同学坐在树荫下以聊天的形式开始故事,然后再一起走向实验室,再做实验。开始拍摄的时候,发现阳光总是射在其中一位同学的脸上,一晃一晃的很是影响效果,加上我们也没有专业补光的灯光和反光板,就改成她们从走道慢慢走来,边走边聊天的形式来拍,刚开始拍第一段,有位同学有点紧张,忘词了,只能重新拍,光是第一段我拍了好几次,现在觉得摄影师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啊,得有好大的耐心才行呢,在第一段重拍了第四次,才免强算成功,然后就开始拍第二段,走进实验室的画面,这一段比较简单,不需要对白,只需要我拍的时候稳定就可以了,所以这段只拍了两次就拍完了。到了最关键的这一段,因为我也要参于实验,所以这一段只能用脚架把dv固定好,我把画面调好后就开始拍了,在这段里不好控制的就是画面里的人物位置,所以拍了几次都会有人物走出画面的镜头,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没有拍到温度计和两种灯亮度的对比细节,所以细节画面是补拍的,温度计的参数也是按拍摄时的温度来拍,不然不准确了就不行了,经过几次被拍,镜头总算补完了,补拍完了镜头,最关键的就是把视频导入电脑去编辑了,这个我还真是没怎么接触过,只能请教老师和我一起制作。
老师在电脑上安装好adobepremiere软件,然后拉出一条线插在dv的一个小接口上,老师说这个叫做1394接口,要电脑安装有这种采集卡才可以连接dv把视频采集出来,然后再插入到视频编辑软件里编辑,剪掉一些不好的画面,加入字幕,音乐以及对画面色彩的调整等等。这个片我和老师一起做了几天才做出来,很是辛苦呢。
经过这次活动,对拍摄dv我学会以下几点:
1、移动镜头要平稳;
2、合理使用对焦;
3、围绕中心人物拍摄;
4、移动镜头一定要有规律;
5、尽量顺光拍摄;
6、保持画面构图平衡
当然,我也还只能算初学,在拍摄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多学习,多拍摄才能拍得更好,感谢老师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
电影鞋的心得体会篇4
您曾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您真的做到了,感谢您毕生的全心奉献,供中华之亿万国民温暖。
您曾说:“书本和电脑都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种水稻不仅要靠现代化科技还需要有心系人民的爱心。
您曾说:“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到达光明的彼岸。
您曾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您曾说:”快乐的秘诀就是要人生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望实现,就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作为中学生的我,被袁爷爷您睿智幽默的话语深深鼓舞着。同时也明确了现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荣耀国家和造福人民而奋斗。
袁爷爷,您并没有离开,您只是带着希望和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电影鞋的心得体会篇5
心灵如同一把锁,需要用恰到好处的钥匙去打开,心灵是清晨的云雾,当阳关照耀时,会一片明朗。——题记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小鞋子》,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男孩阿里在买菜是弄丢了妹妹的鞋子,为了不给贫穷的家庭增加负担,也为了免除父母的责罚,阿里每天和妹妹同穿破烂的球鞋去上学。
阿里与妹妹在水池旁一起刷洗肮脏的鞋子,一下一下,原本被泥土浸染变了色的鞋子开始慢慢变白,一下,再一下,小鞋子渐渐恢复成原来的样子,阿里和妹妹用手中纯白的泡沫吹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泡泡,孩子铜铃般的笑声像一束阳光照在每个人的心中。
虽然阿里的家庭并不富有,甚至十分的贫穷,但这些并阻止不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满庭院的泡泡在空中舞蹈,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到了隐藏不住的欢乐和童真。
因为只有一双球鞋,阿里上课经常迟到,还差点被教导主任退学,可这些都不代表阿里不努力学习,相反阿里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在那样一种恶劣的学习环境下,阿里依然勤奋着,努力着,相比之下我们不是比阿里幸福许多吗?我们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着漂亮的本子和笔,在父母与长辈的关怀下健康成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勤奋,不去努力,不去勇敢的战胜另一个自己?
阿里为了送妹妹一双新的鞋子而去参加长跑,坚持,再坚持,就算脚被磨出水泡依然坚持,超过一个人,再超过一个人,就算跌倒也要再次爬起来……人生有许多困难,但是只要有毅力,不管多少困难总会被我们打败,因为我们坚信,奇迹,只是努力的另个名字。如果没有努力,又如何能成为被人瞻仰的焦点?
抬起头,看见天空变得更加遥远,太阳躲在云后面,天光湛蓝。影片中阿里在成长,现实中我在成长。如司汤达所说过的一句话:活过,爱过,精彩过,没有什么可愁,甩甩发,向前走。孩子,也一样可以去爱。
电影鞋的心得体会篇6
头戴一顶塔吉克族特色毡帽,被高原紫外线晒黑的脸上总是露着憨厚的笑容。话很少,两只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坚毅与执着。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留给人们的印象。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护边员,全国人大代表,去年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却在1月5日因为救助落水儿童永远闭上了他那明亮的双眼。
拉齐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这里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作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爸爸都是守护祖国边防的护边员。
“来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13时56分许,正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来不及细想,拉齐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齐尼·巴依卡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
10多分钟后,当孩童被成功救起时,托举生命和希望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消息传出,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经得到他帮助的乡亲们,以及他所在培训班的老师同学,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们熟悉的那个忠诚正直、谦逊善良的拉齐尼·巴依卡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守边护边事业和挚爱的亲人。
拉齐尼·巴依卡曾多次荣获国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1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4年8月,刚刚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成为第三代护边员,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1957年,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毛遂自荐成为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随后,他的父亲也加入其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义务巡逻向导38年。拉齐尼·巴依卡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时,便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
60多年来,拉齐尼·巴依卡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心里,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说:“没有国家安全,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高原巡逻路上,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情。有一次,拉齐尼·巴依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来到有着“死亡之谷”之称的吾甫浪沟巡逻。巡逻第一天,队伍遭遇暴风雪,无法赶到预定的地点,待第二天来到铁干里克村时,由于山体滑坡,前一年父亲做的标记已经没有了。
“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担心地问。拉齐尼·巴依卡毫不犹豫地说:“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渡过难关,放心吧。”
说完,拉齐尼·巴依卡立即起身探路。刚走出不多远,一块石片突然从山上滑落,砸中了他的额头,鲜血直流。大家大声劝他返回,但他只简单地处理了伤口,坚持继续探路。两个多小时后,拉齐尼·巴依卡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们顺利通过。
说起这件事,他说:“这是任务,我必须完成。”
16年的巡逻路,拉齐尼·巴依卡和边防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每当说起边防官兵对他们的帮助,拉齐尼·巴依卡总是掰着手指说,大雪压塌了房子和羊圈,他们来修;孩子上不起学,他们主动捐款,还给孩子补课;吐尔迪罕大妈家里困难,他们就买来羊羔帮她致富;红其拉甫没有医院,牧民生病了都到连队找军医,到连队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说的一句话。
电影鞋的心得体会篇7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攻下了下碣隅里机场后,宋时轮司令得知美军将逃向水门桥时,下令第七穿插连火速赶往水门桥,将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炸掉,阻断美军行动。
然而,美军在桥面设下重兵。九连先到,可惜计划失败,炸药掉在了桥下面,并没有爆炸。虽然士兵用火箭筒引爆了炸药,但因火力不够,只炸了一个小洞。
七连也开始行动,他们制定了行动计划,首先破坏敌人的水泵室占领指挥部。七连的狙击手平河出其不意地顺着水管发射了一枚火箭弹,只听轰的一声,水泵室里烟尘滚滚。其他人从水管中进入水泵室将指挥部占领。擒贼先擒王,逼美军指挥官投降后炸桥,减少伤亡。可在战斗中,指挥官炸死了,这个计划失败,七连只能继续炸桥。
七连的战士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去抵挡敌人疯狂进攻,终于将桥被炸断。然而美军后勤保障能力非常强大,他们很快用木头重修了断裂部分。“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不牺一切代价,炸毁水门桥!”伍千里挺身而出,又抱着炸药包去炸桥,但被美军发现并用乱枪打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引燃了炸药包,又一次炸断了桥。
虽然美军又修复了桥,美军的行程只被拖了一夜,但我敬佩七连士兵舍身为人,不惧生死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气概。七连最后只剩下伍万里得以生还,但每名牺牲的战士都是最伟大的英雄,值得敬佩,值得怀念。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新中国万岁,战士们怀抱坚定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梅庆生开着装甲车,身中数枪但仍想着炸桥,平河被压在坦克下面,还不忘让战友引爆他身上的炸药包。这一幕幕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忘却……
水门桥之战,虽然敌我实力相差悬殊,但战士们仍奋勇杀敌,不怕流血牺牲,这份精神永垂不朽!
电影鞋的心得体会篇8
这个影片看完,我的心情从头至尾是比较沉重压抑的,对于真实历史与电影情节不过多评价与讨论。
想想一个弹丸之地竟将泱泱大国占据欺侮了十多年,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将日本赶出中国。
影片中台词,为什么我们这场战争败了?因为我们民族病,振聋发聩!当问,现在我们民族是否还有人病没好?当然有,有多少人崇洋媚外,有多少人抛弃国家加入外籍不知道电影中的白马的寓意,看着它在岸边来回的奔跑,是否是在唤醒对岸国民麻木的精神,还是表达仓库中八佰壮士的不屈。
说句题外话,很早时候个人就对国家提出的8年抗战很不解,算法是从37年的卢沟桥事变算起,到45年的无条件投降,好在现在基本不再有8年抗战的书面说法,而改成了14年抗战,是从31年的“九一八”事变算起。其实我也不很赞同,抗日战争应是从日本帝国主义踏入中国第一寸领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同仇敌忾,誓死抗战了。
我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和平不是乞求来的,和平是战争打出来的,反观近代几场局部战争,我们应正确认识到我们与超级大国的差距,只能说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大国崛起依然任重道远。
最后告诫自己与同胞:任何时候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