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名人作文5篇

时间:2023-09-13 作者:dopmitopy

通过作文,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成长的点滴,留下宝贵的记忆,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作文更加具体,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家乡名人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乡名人作文5篇

家乡名人作文篇1

一位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朱东润,是我们泰兴人的骄傲!他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道路。一生中,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刚正不阿,以道德立身,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也体现了追求真理、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

他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如饥似渴地认真读书。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他总是孜孜不倦地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知识的熏陶下,朱东润爷爷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襟江小学。良好的学习基础,对他日后从教70年,起了重大的作用。朱爷爷一生总结出了两句名言:一是“做人六要”,二是“读书人一生两件大事—做人,做学问。做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朱爷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年轻时就是这样一个不顾一路烽火,远赴大后方,为国家服务,舍生取义,充满着爱国情怀的热血青年。

朱爷爷不仅是一个历经沧桑、热爱国家、热爱党、热爱家乡的伟人,还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他献身教育事业70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他虽著作等身却从未以名人自居。朱东润爷爷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晚年眷怀故里,捐书献宅,倡办图书馆,泽惠乡梓,将永远记载在泰兴的史册上,记载在每一个爱家乡的泰兴人心中。

做人,应当向优秀的人学习,要做一个爱国爱民、忠于职守、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人,这也就是我们应当向朱东润爷爷学习的地方。

读懂名人朱爷爷,学习名人朱爷爷,是我们的目标。朱东润爷爷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笔丰厚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不会忘记朱东润,所有泰兴人更不会忘记朱东润!

家乡名人作文篇2

家乡名人你身边有没有呢?我身边就有一个,一个能征善战的人,这个人就是我爷爷。

从小就听说我爷爷很厉害,小孩子的时候就徒打死一条大蛇。后来在生产队看户庄稼,又跟恶狗、野狼搏斗过,打跑野狗、野狼身体也没受什么伤,顶多也就一点点皮外伤,更加声名远播。加上爷爷刚正不阿,不欺软怕硬,只为那些弱小的人讨回公道。四邻八乡都知道爷爷的大名了。

记得小时候和爷爷在老家旁边的森林里闲逛。逛着逛着,树丛里直接蹦出来一条大狼狗,我虽然不怕狗,但怕恶狗和狼狗,何况这还是一只和自己一样大的狼狗,能不害怕吗?我飞快地躲在了爷爷的后面,可爷爷还没有露出一点恐惧,好像他已经知道了这一切,早就做好准备啦。大狼狗飞速地扑了过来,我吓得尖叫了一声,把林中的鸟都吓飞啦。现在空旷的森林中变得异常安静,似乎只有我、我爷爷和大狼狗了。连一根头发掉落的声音都可以听到,这是一场一对一的决战,还是人和凶狠的动物的决战。要说力量,我爷爷厉害,但是速度和反应力爷爷都处于下风。战斗僵持了好一会,双方似乎都打不到对方,我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生怕大狼狗直接扑过来,那我可惨了。越是怕狼来吓。越不想发生的事情,他偏偏要发生了!在打了几回合后,大狼狗见打不到爷爷,急了,掉头直奔向我,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离我很近了,当时我整个人都蒙了,我整个人都吓得动不了了,像瘫痪了一样,浑身无力,只能大眼瞪小眼看着他跑过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在这时,爷爷一个飞踹直接把狗踢飞了!也不知道是疼还是打不过,狗从地上爬起来后,头也不回地跑了。我赶紧跟爷爷离开了这个鬼地方,刚才的时间似乎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在和死神面谈。

爷爷也因此在当地更出名了!但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我这一生都不会再去森林里了

家乡名人作文篇3

我的家乡——安徽省从古到今出过不少家喻户晓的名人,从古代的包公、朱元璋到现代的陶行知等,但其中我最了解的就是包公。

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庐州合肥(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他和范仲淹一样,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所以在戏剧里,专门给他画了一个大黑脸。

在众多故事中唯有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断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包拯在天长县任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人,将一名农民告上了县衙,说那名农民杀了一头耕牛,并且把熟牛肉只留下了一点点给自己吃,其它的全部卖了。在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犯法的,但是那个人没有想到这状一告就泄露了自己。原来在前一天那名农民就到县衙向包拯告状了,说有人把他家的牛的舌头割了,当时包拯就意识到这一定是某个仇家有意陷害这个,便让那名农民把牛杀了,来“引蛇出洞”。这件事形象的反映出了包拯的机智。

家乡名人作文篇4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著名的鱼王。他过去是个失业者。他每天什么都不做,而且知道怎么打牌。而且经常亏损,欠了很多债。终于有一天,当他又一次输了牌时,他气急败坏,割掉了一根手指,发誓再也不玩了。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找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鱼塘。有人进去钓鱼了。他出来后,只要付一定的钱,就可以拿走这条鱼。他认为他也可以建立这样一个鱼塘。

当他回到家时,他仔细地考虑了这件事,并做了精心的准备。鱼塘打开了。经过几次尝试和失败,他终于成功了,成为一个著名的鱼王。许多人每天都来钓鱼,一天挣几百美元,几千美元。他几乎不需要自己喂自己,所有的渔民都会喂鱼。

谈到经营鱼塘的经历,我真的无法用一两句话来完成。因为这是第一次经营鱼塘,他投资了很多钱。他还要求他的朋友们借很多钱,从各方面借钱,投资几十万元。然而,由于缺乏经验,第一批鱼苗全部死亡。

但他并不气馁。他独自出去学习养鱼知识。经过多次询问和研究,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学习所有的养鱼知识。

他回来后,投入了几万美元,买了很多鱼苗放入鱼塘。

这次他喂了高级鱼食——小麦水果,鱼长得很快。他真的发了大财,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现在,村子里的人想吃鱼。他们不需要出去买鱼。他们只需要拿几根钓鱼竿就能钓到几条。这种捕鱼方法不仅增加了生活的乐趣,还可以吃鱼。一举两得真是一种享受!他还把自己的经历传授给村民,并带领他们一起致富。如今,许多其他地方的人也来这里钓鱼。

这是我们家乡的鱼王,你认为他是真正的鱼王吗?

家乡名人作文篇5

我的家乡是浙江绍兴,它向来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鲁迅先生。

鲁迅,出生于1881年9月25日的绍兴,在北京做官的父亲周福清正在接待一位姓张的官员,于是用谐音给提取名为樟寿,字豫山,但后因为同学们经常叫他“雨伞”,所以又改为豫才。

在鲁迅不到一岁时,被家人送到长庆寺拜一个名为“龙祖”的人为师。龙祖给鲁迅起法名“长根”。后来这位龙师傅也给鲁迅留下了温暖的记忆。

鲁迅长大后,在三味书屋读书,他的老师是一个名叫“寿镜吾”的人。寿镜吾老先生品行端庄,为人朴实。而后鲁迅转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树人”。这个学堂给鲁迅留下的印象是乌烟瘴气的,所以他又转去了矿路学堂,在1902年毕业后出国学医。

他为什么要学医呢?因为他的父亲曾被庸医误诊后去世,鲁迅想救治像他一样的病人;二是想寻求“放足”的方法;三是觉悟到旧社会的可怕,有必要学习新医学。但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到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羞辱,决定弃医从文,他认为光治病是不能改变中国人的旧思想的,要用文化去改变,从精神上改变中国腐败的思想。后来决定回国写作,而鲁迅代表作《朝花夕拾》中,许多人物都是以他家乡的人物为原型构造的。

我认为,鲁迅是一个很开放,不守旧的人。他并没有受家乡的熏陶而变一个迂腐死板的人,而且勇于与旧时代抗争,决心改变旧世界。对待敌人他横眉冷对,对国家,他满腔热忱。他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就表现了这一点,也体现了他认为的“慈父亦是大丈夫”这个道理。

我为我的家乡有这样一名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