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Kris

所谓心得体会是一种能够记录我们对事情看法和感受的文字,为了让自我的真实感受有一个很好的表达,不妨写篇新体会吧,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烘焙的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烘焙的心得体会6篇

烘焙的心得体会篇1

不知不觉自己动手做烘焙已经一年多了,从一开始的“狂热”到现在的“懒惰”,变化还真是大呢!

开始的时候,去烘焙店买材料,除了面粉类的东西,还买回了好多到现在还没有用过的模具,当时只看着好看了,没想过自己是不是真能用得上,总觉着先买回家再研究,可是可是到现在它们都还在睡大觉。唉,败家呀!

再就是看方子尝试,好在买东西的时候,店里的小姑娘说上网找找“君之”的博客看一下,于是乎慢慢的开始跟高手做,从失败—再尝试—失败——再来……直到成功,自己觉得有点眉目的时候,做的最多的就是蛋糕卷,虽然有时候会开裂,但是相比蛋糕来说,时间上还是省多了呀!加上喜欢的各种果酱或者淡奶油,好吃!面包一开始是纯粹手揉面的,后来手腕子发炎,终于败了面包机回家,于是面包也可以经常做了。饼干么,想尝试的都试过了,家里人不是特别喜欢,基本都搁置了。但是去年元旦时候,孩子开班会,我们一起做的饼干还是很受欢迎的!

后来上班的时间改了,地点也远了,早上6点起床开始准备早饭,吃完饭,老公送孩子上学,我抓紧时间打扫卫生收拾收拾,8点出门,否则就要迟到了;晚上正常情况下7点到家(特殊情况除外),吃完饭差不多7:30,看看孩子的作业、签字,检查学习情况,洗澡、洗衣服……都弄完差不多也10点左右了,实在不愿再动烤箱了。

休息日的时候,也是抓紧收拾,准备下一周的食品等等,用烤箱的时候是越来越少……

虽然做了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发博发图,为什么?一是不习惯,有时候做完了就吃了,等不到拿出相机摆好景拍好图上博;二是自认为做的没那么好,自己人消化就可以了。再者文笔也不好,自己折腾折腾就很满足了!想学习想上博不是有那么多的前辈高手在吗!俺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在此一并向各位高手致谢!

不好意思,找了一大堆理由。总之,下一步争取把没用的模具都开开光,不出门的日子再试试高手们的蛋糕、面包之类的好东西,让自己的胃充实起来!

给自己加油!

烘焙的心得体会篇2

爱上烘焙后尝试着做各种小点心。开始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用电子秤毫克不差的添加主料、配料的,但有时也失误。慢慢的好多了,就得心应手了。我还试着添加或减少些不同的东西,比如妈妈糖尿病,我就得把糖去掉。反正失败是成功的“妈妈”,“妈妈”总会教我积累经验走向成功。关键是家人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成功和满足。

烘焙增添了我生活的乐趣,同时更是给家人带来了舌尖上的新鲜感,我乐此不彼。

不过正像有的人说,这就是小资的玩意儿,要有钱又有闲,还得有兴致。其实自己烘焙从成本上说,还真是很贵。那天北京侄女回来让我烤蔓越莓饼干,好吗,百克多点的面,黄油要75克,一块黄油的近三分之一。我买的中间价位的,加上其他的,你说这饼干成本多大呀!原来我特喜欢吃西点,通过烘焙才知道,它的热量有多大,为什么是增肥食品。所以我基本不做了!但是真的特别的好吃,特别是女孩子,是说吃谁爱。

虽然有乐趣,但也很费时。准备要时间,烘焙也要时间。加在一起可不是个小数。比如做一个戚风蛋糕准备要30分钟,还要烤45-50分钟呢!时间有点长,不划算。就是说烘焙的时间成本也很大。

但我找到了两种比较经济的品种,一是做麦芬。添加各种配料,就成了蔓越莓、葡萄干、甜豆、巧克力、咖啡了等等样式的,百克面粉、80克牛奶、半个鸡蛋,一点素油,只要烤十五分,虽说没戚风那么细腻,但也特别松软,又复合营养健康要求。真的很不错,家里人都喜欢。二是小饼干,只要五分钟就好,是解馋又省时!

我做的最多的,要属酥皮的点心。早上配上粥、奶、豆浆、米糊,花样翻新,让家人吃不腻。酥皮最受家人喜欢的当属肉月饼。可是酥皮也是很油腻的,我限制每次每人只吃一个。并且不用黄油和猪油,口感只稍差一点。做这个酥皮点心还可以把觉得很腻的月饼粉碎再加上黑芝麻做成馅,就很可口了!

不管怎么说自己学做烘焙家里人吃起来干净、放心、可以花样翻新,又不用任何的添加剂,还是好处多多呀!我还是要快乐的做下去。

对了,还有一项需要投入的是各种制作工具,除去烤箱大头外,要电子秤、打蛋器、面粉筛、橡皮刮板、不锈钢盆、蛋糕模、表花嘴等等。预备起了,也是不小的花销啊!

烘焙的心得体会篇3

也许有的人长大后想成为公正、严肃的律师,也许有的人长大后想成为伟大的警察,也许还有的人想成为能够传授学生们知识的教师……而我,却想成为一个能做出美味点心的烘焙师。

烘焙师也许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厉害而又神秘的角色,他们为什么个个心灵手巧,能够做出让人垂涎三尺的食物。而我长大之后就想成为这样神秘的角色,探索这样神奇的魔法并学会这种魔法。

做一个烘焙师可不这么容易,要有深厚的基础功,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在家里就要学习并担起烘焙师的这样一件事。每周一到每周三做曲奇饼干,周四到周五这两天创一个新的食品,让爸爸妈妈尝尝鲜,开开眼界。周末呢就要上网学习一些国外的小点心。做完这些基础功还是远远不够的,我还要学习做稍微难一些的点心。比如,我打算做椰丝球和炒酸奶或其它小食品。其实,我应该定一个小小的而又对我充满挑战的小目标,做一个马卡龙,不同口味、不同形状的马卡龙,只要是现在没有的,我都可以试着做,开拓新的蛋糕、点心领域。

我在电视上,经常看见他们山区里的孩子饭菜特别不好,我们吃一餐的量他们分为三餐吃,还有那些独居老人,他们行动不是特别的方便,做菜做饭更是一件难事了。所以,如果我真的当上了烘焙师,我想帮助他们,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服务!

为了实现这个烘焙师的梦想,我要从现在做起,做得好做得认真。

为了自己心中的烘焙梦,加油!努力!

烘焙的心得体会篇4

张海迪阿姨曾经说过: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船,而理想是小船的风帆。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对极了。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却是当一名蛋糕烘焙师。

小时候,我常常去外婆家,原因就是外婆会带我去糕点屋去吃小蛋糕。那里的糕点吃了一口就会让人展开笑容。还记得我在小时候在外婆家受到那些大一点的小孩子欺负,回到外婆家,就哇哇大哭,外婆就从背后拿出一个很漂亮的的草莓挞,我吃了以后,很开心的露出笑脸,也就是因为这样,我喜欢上草莓,也喜欢上了糕点,就是因为我喜欢糕点,所以,我的钱包里永远都不会有装满的一天,因为那些零花钱全被我买糕点了,我也就被我的姐姐说成蛋糕猪。

蛋糕烘焙师不但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体力活。做蛋糕时,绝不能三心二意,更要带着一份好心情去做。心情的不同,做出的蛋糕的味道也不同。小时候常常听妈妈讲《灰姑娘》的`故事,或许别人都想成为主人公,而我却想当那个魔法师。因为这个魔法师就像是糕点师,是为了让别人露出笑脸,我也会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带着我走向成功。

烘焙的心得体会篇5

就在前不久,学校开展和组织了“越味厨艺坊”的拓展课程。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弥漫蛋糕香气和溢满欢声笑语的烘焙课堂里,收获到了自己独一份快乐。

在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齐声朗诵陆游的诗《稽山行》。“稽山何魏巍,浙江水汤汤,千里亘大野,勾践之所荒……”在浅浅吟唱的古诗词朗诵中,纸杯蛋糕创作过程开始了。

准备工作做完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开始了小心翼翼地打蛋过程。只听“梆”地一声,蛋清和蛋黄巧妙分离。随后,在队友之间愈发默契的配合下,制作蛋糕的过程越发顺利,打发蛋白,混合蛋黄,制作蛋糕糊,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完成最后一步摆盘后,放入烤箱。

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沈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整个“越味厨艺坊”。随着老师的步伐,迈上古色古香的台阶,走过满是水乡气息的艺术长廊。我们惊奇地发现墙上大多有记载绍兴传统菜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渐渐了解到了许多著名绍兴菜的故事和绍兴传统习俗。

随着“叮……”一声,我们再次回到了教室里,此时教室,满满充斥着纸杯蛋糕的浓郁香味,扑鼻的香味令我不禁十分陶醉。松松软软的纸杯蛋糕里,不仅仅包含着辛勤的汗水,更有初次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一次别开生面的厨艺体验,不仅仅收获了香甜可口的纸杯蛋糕,更让我们明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烘焙的心得体会篇6

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烘焙是面包、蛋糕类产品制作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烘焙后淀粉产生糊化、蛋白质变性等一系列化学变化后,面包、蛋糕达到熟化的目的。也能使食物的口感发生变化。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中,无论是人们的主食,还是副食品,烘焙食品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国烘焙食品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烘焙食品可以说是舶来名词,来自“baking”,即经烘烤加工的谷类食品,通常被理解为面包那样的西式糕点。简言之,烘焙食品是以粮油、糖、蛋等为原料基础,添加适量辅料,并通过和面、成型、焙烤等工序制成的口味多样、营养丰富的食品。

在烘焙食品中,面包、饼干、方便面等食品都成为人们的主餐食品,尤其是上班族的青年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他们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因此安全、健康应放在首位。

最开始学烘焙,做甜点,动力都是来自女儿。小女喜甜食,为了女儿的身体健康,也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我买回一大堆烘焙工具和材料,开始学着自给自足。那位优雅时尚的大师香奈儿不就说过嘛,厨艺是最性感的才艺。

上烘焙课的时候,老师说硬面包、软面包等,我一直以为硬面包就是硬的面包,但不是,是以面粉量作基数计算,糖用量一般不超过10%,油脂低于6%的面包为硬面包,像俄式列巴、塞衣克、法棍等等。而平时吃的各种甜面包多是软面包,不能当作主食的,是点心面包。。但老师还说,最简单的也是最难做的,硬面包,考验的就是发酵、揉面、醒发、烤制的水平。丹麦面包怎么做都不会难吃,加那么多的糖、奶油、鸡蛋、馅料,想要把它做得难吃也要具备一定水平啊。

有句话是“一入烘焙深似海”,慢慢地,我发现烘焙的乐趣不在于吃到亲手做的食物,而在于过程。有时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好好做份甜点犒劳家人和自己。洗手,精准地称量各种材料,按照步骤一丝不苟地分离蛋白,倒奶油打发,搅拌面糊,然后郑重地送入烤箱,巴巴地期待“见证奇迹的那一刻”到来,每次掀开烤箱门,都有种打开山洞发现宝藏的感觉。哇!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