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演讲稿5篇

时间:2023-02-07 作者:Animai

想要我们的演讲更加受听众的认可,我们有必要提前准备好演讲稿,所谓演讲稿又叫演说词,要想演讲顺利,就需要反复钻研你的演讲稿,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班级活动演讲稿5篇,感谢您的参阅。

班级活动演讲稿5篇

班级活动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六月的阳光是梦幻的,六月的阳光是多彩的,我们怀着阳光一样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孩子们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在此,我代表全体师生向出席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向支持学校发展和关心儿童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同学们健康成长、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的全体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小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节日祝贺!

同学们,六一是你们快乐的节日。用你们美丽的舞姿,洪亮的歌声尽情的跳吧、唱吧。

六一是一个成长的日子。小朋友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你们的健康成长,就是家庭的希望,就是学校的骄傲,就是社会的未来。你们的全面发展,就会使我们的伟大祖国充满力量。

六一是一个感恩的日子。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养大;感恩老师,是他们给予我们理想,教会我们思考,引领我们成长;感恩祖国,是祖国的繁荣昌盛给我们带来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恩对手,在竞争中让你更加智慧和坚强。一句关爱的话语,一次善意的微笑,不经意间的小小帮助,恩怨释然,和谐来临,要学会感恩一切!

六一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1949年4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六一是一个怀念的日子。怀念那些在战争中、在自然灾害中失去的小小生命,怀念那些在历史进程中诞生的一个又一个瞬间的感动。我们不能忘记在中国历史上那小小儿童团故事,我们不能忘记在大地震中一个个坚强的生命,我们不能忘记在爱心捐助时那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怀念的价值不在于回忆,而在于追寻与思考!逝者已去,生者更坚!珍惜生命,追寻梦想,放飞希望,诞生力量!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盛则国盛。你们是新世纪的少年,祖国的未来靠你们去开创,愿你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学习,学习,再学习,用真才实学振兴我们伟大的祖国!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预祝庆六一文艺汇演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班级活动演讲稿篇2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国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和除夕,其中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

记得上次端午节,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妈妈先教我包粽子的步骤。第一步,和妈妈一起泡糯米和粽子;第二步,准备好粽子所需的各种配料;然后将糯米和食材混合,加入一些糖搅拌,它们就会变成美味的食物;第三步,把好吃的放在粽子里,然后准备一根细长的绳子把粽子卷起来。

我跟着妈妈的脚步慢慢学会了包,可是我的粽子为什么会漏下来?而且看起来好丑。我妈的粽子是钻石,我一看就流口水。但是我的包又长又平,像个小枕头。我不死心,不能认输。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又开始打包,吸取了刚才失败的教训。我先把两片粽子卷成锥形漏斗,然后把糯米放进去,再把粽子一圈一圈的卷,最后用绳子绑好。终于成功了。我父母对我竖起大拇指。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开心的笑了。我把煮好的粽子整齐地放在盘子里。我们拿起粽子,蘸上白糖,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家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就这样,我爱上了端午节,因为每次端午节我都可以和妈妈一起包粽子,不仅可以提高我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和家人团聚,玩得开心。

班级活动演讲稿篇3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历史渊源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

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现在我们都很喜欢圣诞节,不仅这样,我们还很喜欢过母亲节、父亲节等西方节日,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在这些节日里,我们可以送礼物,可以让友情变得温馨,可以让我们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一种关心。在这些节日里,我们懂得孝敬父母,我们知道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这是节日带给我们的一种收获。这些的确非常有意义,而这些关于西方节日的知识,同学们却不是很了解,大部分是通过商店、报纸、电视而知道的。这些商店只是介绍他们销售礼物、礼品,而对于节日的文化却很少介绍。很明显,商人们这样做广告其实就是为了大家买礼物,那样他们就可以赚钱了。

但是,这难道是说我们中国就没有意义丰富的节日了吗?其实,我们中国的许多节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都很有意义。春节里,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呆在一起,大家非常得开心要向长辈拜年。如果我们去了解一下关于春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祖国的每一个节日都有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它们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比如关于春节有这样一个传说: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这里一个那里一个地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

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做坏事的日期,老百姓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这只是关于春节的传说,如果同学们去了解一下,你会发现更多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那么大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对于西方节日,同学们更多的是要学习关于西方节日的传说和故事,让自己变得有爱心,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所以更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文明,中国人要学习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过我们自己的节日。通过中国传统节日,学会尊敬老人,学会孝敬父母,让祖国的传统美德在我们欢度传统节日中在我们身上得到发扬。

班级活动演讲稿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二(10)班的xxx,很高兴能在这里代表初二(10)班全体同学做班级活动项目展示。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题为“我们长大了”的活动。

在这个学期,我们即将面对中考,我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后期,并且随着我们在常中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对这里的人和物的感情也是越来越深,我们已经逐渐在步入成熟阶段,有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感情,为了培养主观能动性,并且加深与母校、恩师的情谊,我们进行主题为“我们长大了”的系列班级文化活动建设,让我们自己成为班级的主人。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有明确的分工,把班里优秀的同学分为组织小组、学习小组、集队小组、卫生小组和宣传小组,带领同学们在学习、集队、劳动等方面取得进步。

在本学期的第二周,我们进行了中考承诺宣誓,整个宣誓过程由我们自己主动完成,由组织小组成员组织领誓。第三周,卫生小组建立自我评价和管理,针对年级每周的考核,卫生小组成员进行内部自查,反思问题。同一周内,学习小组的成员组织同学们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在第五周,通过家长委员会和老师的帮助,我们进行主题班会,由同学们自导自演,争取发挥集体的力量。在第五至十五周,我们收集在母校的点点滴滴,汇集班级的总体信息。第三周至期末,我们组织同学自主管理班级博客。

在第二周的中考宣誓中,同学们跟着组织小组的同学用响亮而又充满激情的声音念出自己的誓言,然后拿起笔在承诺书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每个人都收起了往日的笑脸,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大家都把这看作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中考宣誓完后,我们班的宣传委员黄家敏就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出了中考倒计时,时刻提醒我们离中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要抓紧时间学习。

活动开展后,老师就很少管我们了,大部分时间都是靠班干部管理和自己自觉。活动刚开展的时候,我们班的卫生没有抓好,所以经常被扣分,每个月都是达标班,后来,通过总结,值日生自觉做好清洁工作,劳动委员只负责检查和监督。早上和晚上读书也是靠自己,课代表负责带读,纪律委员负责监督,读得好的同学可以加德育分以示鼓励,迟到或不读的同学也会相应扣分。

在活动中,每一项工作都是靠我们自觉完成。感恩教育的那一天,我们班的班干部早早就来到学校,自己把椅子搬到会场,安排好座位,引导家长和同学正确入座。看着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椅子,我们都很有成就感。

这个学期,张清老师不教我们了,对于已经教了我们一年多的老师,我们一如既往地发扬了尊师重教的风格。在老师离开前,我们在教室的黑板上写满了对她的祝福。

我们还写过一次主题为“我们长大了”的周记。同学们纷纷在周记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长大了。像李雅珠同学所写的“实质上,我们长大了不少,只是在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面前还是那长不大、玩世不恭的孩子”。还有周淑芬同学写的“我觉得我在长大与没长大之间,就是在它们的边缘徘徊着,总感觉想长大又长大不了,想像小孩子一般的单纯又回不去了”。

在听取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后,班主任吴老师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让我们自主选择座位。刚开始,一切进展得很好,同学们都选了自己心仪的座位和同桌。可是,后来,许多问题就慢慢暴露出来了:由于是自由选择座位,上进的同学都选了比较靠前的位置和成绩较好的同桌,而那些不愿学的同学就集中堆在后面,这就导致了好的同学学得更好,差的同学学得更差的局面,整个班级的情况不容乐观。吴老师及时发现了问题,对座位做出了调整,班级又回到了正常的状态。

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对比活动开展前的学习,明显自觉了许多,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活动开展前,个别同学的性格叛逆,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控能力弱,需要靠老师和班干部去约束,养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不良的风气对班级的各方面都造成了影响,导致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降。通过中考宣誓、考核反思、主题班会等一系列活动,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加强,上课能认真听课,课后按时完成作业,每天的早读和晚读时间,教室里总会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在活动中,同学们的胆量得到一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推介能力有所提高,做事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所增强,发散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学会管理自己、管理时间、管理他人,这项活动锻炼了我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也增强了我们对班级、对学校的热爱。

在尝试让同学们思考、选择的过程中,班级整体和部分同学走了不少弯路,效率不高,个别同学因为性格原因,行为习惯还是较差,对班级整体有影响,深层次的挖掘还有待提升,要把长大,让同学自主思考、选择、抉择的过程扩大到每一个学生。

班级活动项目的开展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们还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希望能有更好的效果呈现。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班级活动演讲稿篇5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祖国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辟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今天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热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遵守公德,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棕叶飘香,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