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发言有水平,就肯定得认真思考你的演讲稿,演讲稿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在演讲的时候能够有更好地发挥,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走上讲台演讲的题目是:“节能环保从我做起”。
如今,地球能源正在悄悄地减少,水资源、土地资源相继被列入被保护资源的行列中,物急剧上涨,给许多特贫户增加了负担。其实,这样的恶性循环是由人类造成的,最后又回到了我们这里,接着再循环……对于这一循环我不否认人们需要资源维持生活,但是需要奢侈地用吗?我想并不需要吧。可是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人胡乱浪费,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就是一例。
煤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矿物。说起煤,大家肯定会不屑一顾地说:“煤有什么好的,不就是黑乎乎的可以燃烧嘛!”其实煤也是来之不易的。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最终才形成了我们人类今天使用的煤。这么说来,煤是非常珍贵喽?当然,如果我们地球上的煤用尽要经过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才能形成下一批煤。虽然煤的资源还算充裕但是要供给我们几十、几百万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然而现在有大量的发电站和工厂需要非常多的煤,就连制造塑料袋都需要用煤,可想而知,在这几十几百万年中,我们要度过多少个“无煤春秋”呀!现在过安乐生活的你,能想出当人类无煤时,地球上会变成怎么样吗?
地球上不仅缺煤,连石油也无一幸免。现在食用油价格高涨,令许多家庭“望价生畏”,一些有车的上班族也把爱车“养置屋内”牺牲双脚,走路上班。这也是在警示我们要节能。石油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被水底泥沙所覆盖,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才会形成。如果地球上真的没有油了,我想人类又得恢复到原始步行时代了。想想看,如果石油再这样消耗下去,马路上会怎么样?那些车又会怎么样?
地球上不止只有这两种矿物需要保护,还有许多也离绝迹不远了。我曾经看到一张表格,上面显示我国铁可开发年限为100年,锌、锡、钨为40~50年,银、铅、锰、铝为20~30年,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要知道,这都是我们一些常用的矿物呀!
看了上面的例子,人人都胆战心惊,似乎离世界末日不远了。其实,只要我们多回收、多利用,注意节约,不奢侈,就一定可以挽回一些资源,让我们来帮助地球母亲减轻负担吧!
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稿篇2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节约的习惯》。同学们,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昨天是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说到节约粮食,我们会想到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粮食来之不易,它饱含着农民伯伯多少的辛劳和汗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们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传统的支撑下,才能得以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可是,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有些人节约意识越来越淡薄,食堂里,随处可见倒掉的饭菜;教室里,操场上,纸片纷飞。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人对这种浪费现象还振振有词:“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倒掉又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饭菜可以理解,用不着这么斤斤计较”,一片纸张能值多少钱啊……
同学们,勤俭节约,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历代中国人崇尚的观念。千年古训“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已经深深根植在每个人的心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说到这里,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nbc公司的副总裁麦卡锡突然起身,一声不响地钻到桌子底下去了。每个人都为这个大人物在众目睽睽之下有如此不雅的举动而震惊,带着大大的问号,大家看到麦卡锡高高举着一根只抽了一半的古巴雪茄不慌不忙地从桌底下露面了。“女士们,先生们!对不起,请原谅我刚才的无礼。”这位亿万富翁一边用手拍打着裤子上的灰尘,一边非常自豪地说,“不过,自从我生下来以后,我的母亲就告诉我,对每一个美分都要珍爱有加。”
说完,麦卡锡把这半根雪茄,塞进嘴里,继续抽了起来。
不知谁带头鼓掌,接着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麦卡锡的行为应了那句话:成由勤俭败由奢。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钱的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也不会过时。
现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经济高速发展,我们不仅要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时间,节约能源等等。小学课本里有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文中提到,地球上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破坏了地球后别无去处,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人们要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
同学们,让我们做勤俭节约的实践者、引领者和传播者,让“随手关灯、按需用水、按量饮食、双面用纸”成为风尚,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合理消费、健康生活”成为自觉意识,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都会背这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们就知道要节省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千百年来勤俭节约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古人有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即使在今天,人们越来越讲究吃穿,讲究档次,国家也鼓励消费。但我要说的是鼓励消费,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浪费”,别忘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更别忘了“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勤俭节约至今仍然是我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句口号,在当今时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使命。
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时时提醒人们在新世纪仍然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不得不勤俭节约。李商隐有句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也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勤俭是咱们的家训啊,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可以看到全国自上而下都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有人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对,就是这么简单!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洗脸刷牙、洗头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扫卫生的时候,是不是在意的节约了一滴水?在我们使用电灯、空调、电脑、饮水机的时候,是不是刻意的节约了一度电?在我们复印打印文件的时候是不是把纸张两面使用,节省了一张纸?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升油、一张纸开始。日子久了就会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我还想特别提到的是节约用水,水,作为生命之液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物。在因为人口增长、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变暖时,地球的生命之源已经向人类亮出黄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爱惜,而浪费挥霍,但大家是否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110多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为的浪费和没有合理利用水源以及严重的污染等问题,使水资源更加缺乏。
节水,是国情所迫。如有一场大旱,肯定是会举国关注,因为抗旱关乎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不仅立足抗旱,还需着眼节水才是长远之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千方百计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增加抗旱水源。可还是有一些农民家庭已经注定粮食要颗粒无收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已经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稿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何谓“光盘”?“光盘”就是吃光你的盘子。
据新华网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也就是800万吨蛋白质和300万吨脂肪。
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令你大吃一惊。想不到平时浪费一点点粮食,积累下来,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吧。
其实浪费现象最严重的不是我们平时的吃喝,而是公款请客。我妈曾经在酒店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去那里玩并等她下班一起回家,偶尔也客串一下小服务员。在那里我经常看到,很多酒桌上,人民只顾着拼酒,很少动筷子吃菜,所以大多数时候桌上的食物只吃了一点点,到最后却不打包带走,只留下一桌子动了几口的丰盛佳肴,服务员也只好将它们拿去倒了。看到这些,我看真心疼。
我国人民现在仅仅跨过小康线,仍有一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一请客,不管人有多少,菜一点就是一大桌子,不吃完也不打包。这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浪费。
很多人认为,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如果桌子上都是吃的很干净的盘子,就会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很没面子,或不够诚意。
讲排场,出手阔气,就是大方,反之,就是小气。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却不知,爱惜粮食是文明,拒绝浪费是文明。
在那些人们大方的同时,殊不知,有多少贫困的儿童吃不饱穿不暖;秋天农民伯伯们是如何“背灼炎天光,足蒸暑土气”,辛勤劳作的。是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么让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开展“光盘行动”吧!
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稿篇5
时间是世间最无情的,他就像溪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他能将你华丽的容颜一扫而光,最终让你的生命消耗殆尽。鲁迅曾说过:“珍惜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可是,要怎么珍惜时间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上个月刚开学时,我还没有进入状态,一心只想着玩。因此,我回家越来越晚,晚不说还慢吞吞的:回家后,我就把书包扔到沙发上,然后倒在床上看漫画书,我不但不因我读6年级要升学了而感到紧张,还自我安慰道:上学这么累,谁不休息呢?而且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因此我更加心安理得了。这样,我要吃了饭才写作业,而我吃完饭却已经7:30了,再完成作业就8:30了,作业稍多一点,就得到9点出头才能完成,根本来不及练琴,况且我已经10级了,7月就要去考级,按我这样对待时间的方法所剩下来的那点微乎其微的时间根本不够。
看我这样,我不心焦,妈妈也心焦了。于是,我们进行了一场谈话。
妈妈说:“孩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呀!你这样下去能考好吗?”“不能。”我回答道,“你想想吧,你长大以后干什么,搬火砖?卖零食?修水管?”妈妈的话简短有力,亲切中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是啊!成功都需要珍惜时间呀,又有哪位伟人是玩出来的呢?我从小就想当科学家﹑奥运冠军什么的,可就我这样能行吗?学校的雕塑都告诉我们“志在天涯,路在脚下”,对呀!我是该努力学习,珍惜时间了。
晚上,我做了一个美好的梦——我努力学习,珍惜时间,到了期末正抱着100分的试卷傻笑呢!“嘿!……”我从猛中笑醒,我从床上坐起来,同时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把学习突上去!
从第二天起,我每天6:50就起床了,我赶紧洗把冷水脸清醒清醒,然后我就背古诗或老师要求背的课文,一直背到吃饭。就这样,我每天不但可以在8:20之前到校,还能丰富我的课外积累、增强记忆力。每天下午一放学,我不和好朋友一起走,一个人笔直回家,只是偶尔买根冰糕解解渴。回家后我打消了以前错误的观念,立刻写作业,我一笔一划高度集中精神写,因为现在时间还很多。这样既能保证作业高质量,又能保证在吃饭以前完成这作业。吃完饭最多才8点出头再练半个小时的琴,我仍有绰绰有余的时间来完成妈妈额外给我买的试卷、练习册,巩固白天所学的知识,还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原来,珍惜时间就是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我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我的责任感,让我不再是一个做事拖沓的人。
我一定要珍惜时间,同鲁迅先生一样延长自己的生命。
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稿篇6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春光》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仅有此时播下期望的种子,丰收的时候才会有满意的收获。那么,同学们,何不在这个完美的季节里,撒下努力学习的种子呢
常听身边的人抱怨时间不够用,许多要干的事都还没干,真的是时间苦短吗高尔基曾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一秒。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时间则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能够在每时每刻做些有意义的事。“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人人都懂,可为什么还有人虚掷光阴、荒废生命呢同学们,我们应当学会做时间的主人,紧紧抓住时间。抓住时间,就是要科学安排时间,巧妙地利用时间,上课,自习做作业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提高单位时间利用率。抓住时间还要善于抓住今日。
在今日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学习,抓住今日的分分秒秒,用今日的努力去弥补昨日的不足,去实现明天的梦想。在今日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要问问自我,我真正做到珍惜时间了吗早读时,是否因教师在别的班而不认真上课时,是否因为知识枯燥而开小差上自习时,你是否因为自我意志薄弱而小声讲话在家中做作业时,你是否禁不住电视或电脑游戏的诱惑而虚度时光周末,是否因为贪玩而无暇顾及书本也许,大家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但时间就在一句句闲话之间,一个个走神之际,轻轻而又飞快地从我们指尖溜走了。
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在时间的注视下,有人在努力,有人在消磨;有人进取进取,有人自甘堕落;聪明的人,抓住今日,愚蠢的人,挥霍今日。同学们,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惜时如金,共同珍惜今日,珍惜此刻的分分秒秒,珍惜这个完美的春光吧!多谢大家!我们的演讲结束!
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稿篇7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多少名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让我们重温那些厉行勤俭的故事,传承这一美好德行。
勤俭节约的思想与风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最终带领人民战胜贫穷、走向富裕。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崇俭戒奢、勤俭节约之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悠久,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就倡导勤俭节约。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提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韩非子》说“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荀子·天论》讲“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在古代,勤俭节约常与社稷兴衰相联系。据《二十四史·晋书》,晋武帝时曾任御史中丞的傅玄看到时俗非常奢侈,便上书朝廷说,粮食和绢帛的生产很不容易,人们不注意节约,必然会出现断粮缺绢的时候。傅玄还表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到了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唐代,勤俭节约的观念依然受到提倡。李绅从“四海无闲田”的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将“盘中餐”的粒粒粮食与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凝成了“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教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在《咏史》中告诫当朝者应勤俭爱民。诗人纵贯历史长河,从前贤治国理家事件中,得出经验教训:勤俭节约与奢侈浪费为家国兴亡之关键。
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少文人墨客将勤俭节约融入到家风家教当中。
理学家朱熹历仕四朝却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儿留他吃午饭。因家中贫困,女儿只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开开心心地吃了,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本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
吃完饭后,他还题了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于书房悬挂。
史学家司马光的一生也十分俭朴,并把节俭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古代家训中的名篇《训俭示康》便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所作。在文中,他自述“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并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受后世称赞。
在清代学者金缨编著的《格言联璧》中的“持躬”章节里,也阐明了“俭”与“侈”对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影响:“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跟从。
节用裕民、俭以养德。今天,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苦奋斗历程,但戒奢以俭的道理并未过时。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继续引领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