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大班教案5篇

时间:2024-02-02 作者:Fallinlove

通过教案的准备,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优秀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小衔接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小衔接大班教案5篇

幼小衔接大班教案篇1

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日下午2:30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

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

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

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

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

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

幼小衔接大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例如:参观小学、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来园讲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幼儿画出“我心目中的小学”等。幼儿在活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对上小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问一些有关小学生的问题,如上小学后还能带玩具吗?上课时我想小便怎么办?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多了解有关小学的知识,我设计了“我快要上小学了”活动。目的是想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进入小学后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活动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萌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2、更多地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参观过小学。

2、多媒体课件: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3、幼儿把画好的“我心目中的小学”图画粘贴在展板上。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提问:歌曲里唱的什么?它是谁的歌曲?

2、提问前段时间参观小学的事情,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

3、出示展板,请小朋友到展板前,讲解自己画的“我心目中的小学”是个什么样子。

4、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给予指导、总结并找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5、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6、幼儿分组讨论并说一说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7、教师小结:

①作息时间有了较大的变化。(课间只有10分钟,小学生要准备好下节课所用的东西、小便等)

②上小学后不能带玩具,但可以带体育玩具。

③上小学后,上课时不能随意喝水、小便。(应在课间十分钟做好这些工作,否则,会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④上小学后,放学回家后先做什么?

幼小衔接大班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提高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因此,我们选择幼儿熟悉的水果﹑文具﹑衣物﹑植物及糖果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中学习分析事物的特性,寻找多种分类方法,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发现、归纳,比较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教具:

1﹑小白兔玩偶一个,狗的头饰一个,纸箱制作的车子及房子各一个。

2﹑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3﹑苹果﹑芒果﹑梨子图片若干,花﹑草﹑树图片若干,糖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兔搬新房》

小白兔新建了一座漂亮房子,她要搬到新房子去住,小狗叔叔用

汽车帮小兔把东西全部拉到新房子去。

请出带有狗的头饰的幼儿拉着用纸箱自制的车从教室外面走进来。(车上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2﹑帮小白兔整理物品

将车里所有物品放在桌子上,老师手拿着小白兔玩偶说:”这么多东西我应该怎么整理啊?”然后问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白兔好吗?”

(1)、让幼儿认识各种实物,并讨论怎么分,然后请部分幼儿帮忙分物品,将物品放到纸箱制作的房子里,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2)、老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文具,玩具,水果,衣物来分。

3﹑分小组动手操作分类。

(1)、出示水果﹑植物﹑糖果图片让幼儿认识,然后将图片按小组分发给幼儿,请幼儿先小组讨论怎样分,然后每小组请出一个代表来说说他们的分类方法。

(2)、老师讲解分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图片按水果、植物、糖果来分类。

(3)、老师总结各小组分类的情况。

幼小衔接大班教案篇4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0日早10:3012:00

二、活动地点:

鄯善县火车站镇小学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参观学校,初步了解学校,熟悉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感受哥哥姐姐的学校生活,激发幼儿对入小学的向往。

2、初步发现学校与幼儿园的区别,找出不同之处,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能力。

3、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知道小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活动方式。

4、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课间要先入厕,在做户外游戏,并且听到上课铃声或上课音乐声,能迅速回到自己的班里上课,在心理上做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准备。

5、教育幼儿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时间观念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学校负责人,确定参观的有关事项。

2、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幼儿参观学校的工作。

3、告诉幼儿听老师的指挥、不乱跑,不大超大闹,做个文明的参观者等参观前的.谈话。

五、实施措施

1、请小学生给自己讲讲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校园趣事,说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2、组合幼儿到学校去实地参观。

3、教师讲解,幼儿观察了解学校环境。

4、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5、参观后讨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请幼儿从环境、作息时间、上课科目、纪律等方面说说。)

六、家园共育

1、家长配合幼儿园,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学校的生活,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2、看电视录像,或让上小学的哥哥姐姐向孩子讲述小学学校生活,进一步了解学校。

幼小衔接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尝试按照原文仿编活动;

活动准备:

1、收集图片: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

2、挂图。

3、幼儿活动材料第20-21页《秋天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幼儿自由讨论)

——你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子“秋天是”)

——出示图片,幼儿讨论。

图一指导语:小草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二指导语:枫叶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三指导语:菊花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四指导语:松树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五指导语:大地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二、欣赏散文诗

1、第一遍欣赏,感受秋天的五颜六色。

提问:谁来说说你听到诗歌里都有谁呀?

2、分析诗歌:小草是怎样说秋天的?枫叶是怎么样说秋天的?菊花是怎样说秋天的?松树是怎么样说秋天的?大地说什么呢?

3、出示图片,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句式:????说:秋天是?

4、进一步理解诗歌:为什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依此类推)为什么大地说秋天的彩色的?

5、理解诗歌的题目:菊花、枫叶、松树、大地说得都是什么呀?小朋友能把它们说得话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吗?谁能给这首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呢?

三、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事物,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1、刚才诗歌里的小朋友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那除了诗歌里说的(黄色、红色、白色、绿色),你看到的秋天还有什么颜色?

2、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记录刚才小朋友说的话,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诗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苹果说:“秋天是红红的。”小白菜说:“秋天是绿绿的。”棉花说:“秋天是白白的。”)

3、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仿编诗歌

(原来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好听的词语、好听的句子、编成好听的诗歌,小朋友真是太棒了,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看秋天,看看秋天里还有那些景物,然后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词语把秋天记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色彩表现秋天的颜色。

2、在自然角收集、展示秋天的水果、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