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7篇

时间:2024-02-14 作者:Cold-blooded

教学计划的制定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秩序,让我们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你打算怎么制定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7篇

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篇1

一、指导思想:

民族舞蹈是儿童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可以陶冶孩子的心灵,又能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还能让孩子们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和文化。少儿民族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孩子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少儿民族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使孩子们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可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为了帮助孩子很好地借助舞蹈表现自己,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我们开设民族舞蹈活动小组,并选取了一系列的内容,希望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现技能,促进儿童身心愉快的发展。

二、 教学目的和任务:

1、舞蹈教学是促进少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

一。舞蹈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孩子十分喜爱、易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教育适合少儿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身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各种动作的名称要领和实际感受。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发展舞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的一致性。

三、活动形式:

1、教师采取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的方法。

2、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3、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4、活动间可加入小游戏,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

5、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1、学习基本手位(包括手型)和脚位(勾绷脚地面练习)。

2、基本步伐、眼部训练

第二阶段 藏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上肢基础训练。

2、下肢基础训练。

3、颤踏动律训练。

第三阶段 蒙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手型训练。

2、基本动作:硬腕、柔肩、硬肩耸肩等。

3、脚位训练。

4、基本舞步:平步、踏踮步、马步。

5、舞步组合创编。

6、学习《草原英雄小姐妹》。

第四阶段 白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基本舞步训练。

2、学习白族舞蹈《啊咧咧》。

第五阶段 民族舞创编

1、复习所学的各民族基本动作。

2、用《最炫民族风》来伴奏进行创编。

第六阶段 彝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基本舞步训练。

2、教学《七月火把节》。

3、教学叠脚舞。(1—8脚)

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篇2

一、教学目的

启蒙舞蹈班授课资料针对才接触舞蹈幼儿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好奇心强、缺乏身体协调性的特征,以激发孩子对舞蹈及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及乐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教学目的。在资料设定上,坚持儿童的天真、活泼的天性,为进一步的舞蹈教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任务

1、培养幼儿喜欢舞蹈和做音乐游戏。

2、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及空间上、下、左、右、前、后等,并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协调性训练

3、学会正确的站姿和双跪坐、交叉盘坐、伸腿坐等几种基本姿态。

4、能按照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5、学会几个简单的舞蹈,能在众人面前自如地表演,培养自信心。

三、教学资料安排

1、活动部分

第一部分:排队带着孩子们绕教室四周活动,放欢快的音乐,经过快慢不一样的走步,拉手绕圈小跑,变换不一样的造型、步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导入上课的气氛。

第二部分:师生共同热身,将孩子插空排成两排,教师应对孩子,带领他们做动作,活动头、颈、肩、腰、臂、膝等部位。

2、软开度初步训练

简单的压前、旁腿,弯腰等。

3、舞蹈组合

a、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唱、跳结合。首先认识双手和双脚的左与右,练习手脚的协调配合和反应本事

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根据孩子的步伐选择相应的歌曲进行游戏和律动,培养孩子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c、基本舞蹈坐姿的培养,在舞蹈中加入双跪坐、交叉盘坐等坐姿,提醒孩子要挺胸拔背;伸腿坐时指导孩子们注意绷脚、双腿加紧,经过示范和纠正动作,培养孩子的听从指令、自省意识

d、模仿及观察本事练习。让孩子模仿平时见到的`小动物,跟着音乐进行练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e、让孩子学习按照音乐节奏一拍做一次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篇3

一、班级特点分析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教学内容

1) 课前热身游戏

2) 芭蕾舞(民族舞)基本功训练

3) 音乐舞蹈小组合共6个,2个完整的舞蹈片段,这是教学的重点。

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

舞蹈片段分为:民族舞一个,。流行舞爵士舞一个。

四、教学效果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 下腰 压腿 )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五、教学手段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

步骤:

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六、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附:

教学大纲

一:1、介绍:掌、扩指、摊手、转腕、上翘指。2、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

二:1、手背位置、手背动作。双手位

三:1、勾蹦脚,伸坐,双跪坐,交叉盘坐,仰卧,蹦跳步。

四:1、波浪。2、擦玻璃 3、弯腰、转腰、前压腿,旁压腿。

五:1、头位置,动作,摆肩。2、平踏步,横移步,自然走

六:1、爬青蛙,热身,提腕,压腕,推指,绕腕,立掌折腕

七:1、把上弯腰。含胸,展胸 2、自编舞蹈

八:1、把上基本训练2、走步和敬礼,

九:1、手位和前旁大踢腿

十:1、压腿,半蹲,踮脚,蛙跳走2、游戏:小火车.

十一:1、提腰,松腰.2小鸟飞.

十二:1、推指,绕腕,吸腿走,碎步2、半蹲,踮脚,蛙跳走

十三:1。前30训练,后30分钟汇报节目

备注:节目单要清楚,每节都要考勤;节目单,考勤表及时交给单位。

教学需求

地面固定舞蹈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壁挂式舞蹈房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把杆材质—水曲柳木,原木色直径51mm左右,内有2.2cm直径弹簧钢贯穿 价格:2米(含支架)350

3米(含支架)390

4米(含支架)430

舞蹈鞋 软底 练功鞋

价格:10元/双

颜色:肉色,粉色,红色,白色,黑色

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篇4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肢体语言,有表情、有创造性地使用肢体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主要通过练习舞蹈基础和形体训练,学习舞蹈动作,来增强身体协调能力,训练社员的舞蹈感觉以及培养社员的整体气质。舞蹈社团还通过观摩一些舞蹈视频,舞蹈现场秀,给他们讲解舞蹈的'不同类型及渊源,增加同学们对舞蹈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培养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准。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课外活动时间的训练,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软度、开度得到一定的训练,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

2、使同学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4、本学期计划排练两个大型

型成品舞蹈以备学校搞大型活动使用。

二、舞蹈社团活动形式:

1、社团成员由高一年级学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2、本社团由指导老师每天训练,社员按照学校安排开展社团活动,以提高我校音乐舞蹈水平。

3、通过社团活动,参加校艺术节各项演出,以及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展示活动。

三、本学期的训练内容

第一周:课前热身动作详细讲解。

第二周:课前热身、地面前压、旁压腿;

第三周:课前热身、胯的练习、腰部练习(地面起后腰、元宝腰、扳小燕等)

第 四 周:肩的开度训练;胸腰和腹肌的训练;后腿和背肌的训练等。

第 五 周:踢腿和力量的练习、勾绷脚练习、半蹲、全蹲训练、擦地练习等。

第 六 周:脚位训练、小踢腿训练、后踢腿训练、小跳练习、大跳练习等。

第 七 周:课前热身活动,秧歌舞蹈组合示范讲解。

第 八 周:课前热身、芭蕾基训、秧歌基本舞步示范讲解。

第 九 周:课前热身、秧歌基本舞步示范讲解。

第 十 周:编排秧歌舞蹈组合,根据所选内容对学生进行排练。 第十一周:编排秧歌舞蹈组合,根据所选内容对学生进行排练。 第十二周: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舞蹈组合。如:新疆、藏族、傣族等民族舞蹈。

第十三周:芭蕾基训、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第十四周:选取喜庆、积极向上的乐曲作为舞蹈编排曲目。 第十五周:芭蕾基训、民族舞蹈的创编及示范教学。

第十六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七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八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九周:舞蹈节目汇报演出。

四、训练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1月每周一至周四下午第四节课

五、训练地点:

舞蹈室。

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篇5

九月份:

目标: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舞蹈教学计划。

内容:

a.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

根据幼儿步伐来选择相应的歌曲来表达游戏或律动,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幼儿园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舞蹈教学计划》。

十月份:

内容:小跑步、后踢步、点步

目标:根据舞蹈和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让幼儿能够在歌表演以及游戏中进一步体会各种舞蹈步伐的特点。

十一月份:

踮步、踏点步、小跑步

目标:通过幼儿在对这三种步伐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九月份:

内容:模仿动作:打鼓,吹喇叭、小鸟飞、小兔跳、开火车、摘果子

目标: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

一月份:

基本功练习-勾绷脚、地面压腿、一位练习、一位。

手位练习:兰花指、提碗、压碗、双晃手、单晃手、虎口掌、芭叶掌。

目标:

1、训练幼儿手位的同时,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及动作韵味的培养。

2、加强幼儿地面形态动作的练习,要求幼儿学习正确的吸气、呼气。

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篇6

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的进行,没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不可避免地将导致教学的目的性,影响教学应有的成果。因此,无论教学对象是少年还是成人,是学员还是演员,教学周期是短还是长,教学活动都应该有计划地进行。也就是说要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教材。首先,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并不断深入研究,以期正确地理解本年级的教学任务及应达到的程度。此外,教师要了解教学对象目前的专业水准、专业条件、学习方法及学习的心理状态,使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避免执教过程中的主观性及盲目性。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教学计划可以分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或单元(一个段落)计划。教学计划由教师制定,可由教研组讨论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定期检查。一般来说,每一阶段或每一学期的教程大致可分为三段:即恢复课、授新课、复习和考试(或汇报)。三段的授课时间不能平均分配,要依据各教学阶段的任务与需要而定。

1、恢复课

学员由于基础薄弱,在假期(或间歇期)“退功”幅度大,恢复课可用三周至四周。在学员间歇期间,即使学员坚持一定量的基训练习,但运动量仍然会较正常课减少,学员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的能力与技术方法(即行话所称的“法儿”)、体力等方面都会有所减退,因此恢复课就是:

(1)使学员身体各部位(颈、肩、背、腰、髋、膝、脚腕、脚趾)的能力、体力与技术的“法儿”都恢复到上学期末(间歇前)已达到的水平。

(2)对上学期末学员已掌握的教材进行有重点的复习(技巧部分单一训练为主),使之巩固或提高。

(3)有重点地克服与纠正学员休假前在训练中遗留的毛病和弱点,如跳、转、翻各类技巧中存在的具有倾向性的毛病,或身体某部位的能力较薄弱等等。

恢复课从开始到结束,在教学内容的难度与教学进程的速度以及运动量等方面,都需要逐步加强,使学员体力、能力与技巧的恢复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恢复课阶段教师在教学时不宜操之过急,过快地推进课程会造成职业病。恢复课开始时低年级可以只做把上练习,中、高年级可以增加少量的中间练习,当第二周结束时可恢复一堂完整课的全部练习内容。此外,恢复课开始时节奏处理要从容些,使学员练习时有较充分的自我知觉,并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依照动作的规格与要领进行练习。由于恢复课的教材较简单与单一,教师应力求将教材组织得有趣(当然必有具有训练价值),避免使学员感到枯燥费力。由于教学对象的条件与基础的不同,恢复课教材的设计以及时间长短,仍然要因人因课制宜。实践证明恢复课上得是否有成效,直接关系到授新课计划能否顺利执行,因此不可轻视。

2、授新课

授新课是每一学期教学内容最多、历时最长的一个教学阶段,相对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授新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

(1)对已学过的技巧加大难度。

(2)在已经学过的单一动作基础上进行组合练习,以及加大已学过的组合难度。

制定授新课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依据年级教学大纲或某一教学阶段规定的新课程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基础和授新课所占有的学时来安排,对所授新课内容在本学期末应达到的水平做一个估计和设想。将新课程全部内容划分为几个课程推进的小段落,每一段落可以月或周为单位,从而产生授新课计划。

舞蹈课教学计划模板篇7

一、教学任务:

1、 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通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 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 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的个性。

4、 增进学生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 培养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6、 使学生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7

7、 、 通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8、 了解我国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通过各种民族音乐学习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二、基训:

1、练习:手位训练。脚位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成品舞蹈

1、学习广场舞、汉族舞、等。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基本内容

1、 认识舞蹈

2、 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

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1、 民族舞蹈

2、 形体舞蹈

第四阶段:展示

四、教学计划

九月份:基本内容: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

十月份: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汉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

十一月份:完整舞蹈的学习

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

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

完整舞蹈的训练, 配乐舞蹈训练

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

十二月份----一月份:舞蹈的展示

巩固舞蹈,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