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班会课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24-03-23 作者:couple

教案的评估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意见,编写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事先规划好教学时间和节奏,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国庆班会课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国庆班会课教案推荐5篇

国庆班会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是人特有的节日。

2、用自己的方式欢度国庆,同时用自己的小手装扮教室迎接国庆。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迎国庆的愿望!

教学准备:

录像机、录像带、实物投影仪、图画、拉花、小红旗图案、小红旗底稿、五角星、吸铁石、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录像引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大家说好不好?

2、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烟火、阅兵式、唱歌跳舞、升国旗......)

3、你们看得很仔细,那么谁来说一说这些场面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过年、国庆......)

4、对呀,欢庆节日的时候,我们就能看见这些喜庆的场面。

二、初步感知,引出国庆。

1、小朋友,今天是几月几日?对呀,再过10天我们就要过什么节?(国庆节)

2、10月1日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有的节日。我们大家想一想以前你是和谁一起过国庆节的?是怎么过的?

3、我们外出旅游看到马路上、商店里、汽车上是不是与平时不一样?有什么不同?

4、我们在幼儿园里又是怎样迎接国庆的?

5、:大家讲得很好,原来全国人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三、结实课题,启发动脑。

1、今年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越来越懂事了,双手也越来越灵活。这次十月一日,让我们一起来装扮教室迎接国庆好不好?

出示课题:装扮教室迎接国庆

2、那么,我们动动脑筋,可以怎么布置教室呢?大家来谈一谈。(图画、黑板报、张灯结彩、写毛笔字......)

3、大家想了好多好多,老师也找了一写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作品看一看,他们做得好不好?出示:图画、拉花、黑板报设计。

4、我们也可以把书打开,翻到22页。

四、人人动手,装扮教室。

今天啊,老师带来一面小红旗,大家看是不是很漂亮!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画!好,现在拿出老师发的国旗图,给它上色,颜色要涂得仔细认真。

五、,不止第二课时任务。

这节课我们画了一面小红旗,下节课把你所想装扮教室用的材料带来,我们一起继续装扮教室。

第二课时

一、活动引入

1、上节课我们为了迎接国庆,老师教我们做了什么?

2、这节课大家一看,你带来了什么材料想做什么?想装扮教事的哪一部分?

二、集体制作,分工合作。

1、制作。

2、交流。

三、。

5学校生活多愉快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生活的饿丰富多彩,知道在学校生活中能懂道理,练身体,交朋友。

2、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能与伙伴一起交流展示学校生活的收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领悟学校生活的丰富。

1、媒体创设开学情景

2、交流:作为一名小学生么天来学校参加的活动。

(结合操作有关媒体,如:升旗、做操、上课、做眼保操)

3、:这些都是我们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板书:学校生活)

4、看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5、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经历的学校生活。

(结合操作有关媒体)

6、:听小朋友这么一说,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说:学校生活真丰富、真精彩。

二、体验情景,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

1、看高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有关录象

2、请学生谈谈对这些活动的感受。

3、交流各自喜欢的学校生活,并讲讲理由。

4、结合板书:学本领

懂道理

炼身体

交朋友

5、在学校是生活中我们学到了许多新本领,懂得了絮叨道理,还结交了新朋友。我们的知识在学校生活中丰富了,我们的身体也在学校生活中健壮了。小朋友,现在请你说说,你觉得学校是横祸怎么样?

6、揭示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三、进入情景,展示学校生活的收获。

1、学生自由找伙伴交流个人在学校生活中学到的本领。

(在背景音乐中,学生自由组合交流。)

2、集体交流:学生自主在班中展示在学校生活中学到的本领。

3、:小朋友们真不容易,在短短的学校生活中,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收获。相信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小朋友的进步会更大。

4、祝愿丰富精彩的学校生活能给小朋友带来更多的快乐。

板书设计:

交朋友学本领炼身体

学校生活多愉快

国庆班会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巩固已有的有关知识。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曾进行过爱家乡、爱祖国系列教育活动。

2、中国地图、国旗、国徽。

3、维吾尔、藏族、蒙古族、少数民族娃娃图片或服装。

4、音乐磁带:国歌,各民族音乐

5、制作国旗材料

6、记分牌、题目盒。

活动组织:

1、谈话引起兴趣。

主持人: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家乡和祖国的知识,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宝宝爱祖国”的知识竞赛,看谁懂得最多,知道得最多,还要看哪一组小朋友问题回答得最好,得分最高争得优胜。

2、各队小代表入场,做自我介绍。

3、主持人:每组有一个记分牌,答对一题得十分,答错或答不出来不得分。

4、每组有必答题,由本组小朋友回答,一人答不出来本组别的小朋友可以补充纠正,答对加分。各组回答问题。

5、回答问题期间穿插国旗制作和民族舞蹈表演。

6、还有很多抢答题,有拉拉队抢答,谁先举手谁先回答,声音响亮并回答正确,就个哪个组加分。各拉拉队抢答。

7、结束时全体高唱《我是中国人》

8、评出优胜小组发奖状。

9、主持人小结:今天“宝宝爱祖国知识竞赛”进行得很好,xx组xx组取得了优胜。我们小朋友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学会许多本领,把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国庆班会课教案篇3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活动形式:

朗诵、演讲、演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国旗是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它代表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国家的标志。国徽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工农阶级的象征,我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反抗压迫,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2、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二、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1、七十年前的10月1日,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那么这面旗面红色,上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五星红旗又象征着什么呢?

2、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旗形为长方形,长与高的比为三比二。旗面红色,似红霞满天;红色表达庄严热烈,象征革命;红色易引起希望、活跃、喜悦之感。五颗五角星居旗的左上方恉为黄色,显示光明;黄色还表达中国人是黄种人的特征;黄色往往让人和金色联系起来,能表达优美、温和与珍贵。五星中,一星较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环拱于大星之右的四星较小,并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这四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五颗五角星的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三、了解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1、国徽的由来及象征意义: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城楼,城楼的正一方部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绸,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热烈、美丽、崇高、庄严。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城楼的正面图景,横贯国徽的中下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齿轮、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金色的齿轮,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硕大的稻麦穗,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

2、国徽上的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正上方的一颗大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党是灯塔,是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颗小星在一面呈半圆形环抱,象征亿万人民,心心向着共产党,坚强团结,众志成城。

四、知道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1、“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同样,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我们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

2、抬头看看那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同学们让我们想一想作为黑眼睛黄皮肤的一员,作为国旗主人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为中华的振兴,为中华的繁荣富强,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让我们的国旗更红,让五颗金星更亮更辉煌。

五:总结: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浴血奋战、硝烟弥漫的战火已离我们久远;历史恩怨,国危的呼号也融进了历史。但是,国旗,这新中国的象征;国歌,这一中国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时空,延续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凝聚着新中国的豪情壮志,昭日月,耀千秋。国旗的光辉伴随着我的成长,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国歌的旋律激励我们继承先辈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

国庆班会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2、通过资料和相互交流讨论,知道一些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了解维吾尔族、藏族等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

3、感受国庆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活动准备:

生日蜡烛一支

一些民族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如《祝你生日快乐》、《青藏高原》、《掀起你的盖头来》

少数民族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引出国庆

在歌声中,教师吹灭蜡烛。

师:你们知道,这支生日歌是送给谁的吗?谁过生日了?

2、引导幼儿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你们知道国旗节是哪天吗?是谁过节啊?(请幼儿自由说一说或相互交流自己对国庆节的认识)

3、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幼儿了解祖国

⑴这是什么?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中国大吗?从图上看中国地图的轮廓像什么?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⑵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我们一起看着地图,来画一画中国地图轮廓。(以此方式让幼儿感受版图形状。)

⑶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你们知道我国有哪四大发明吗?(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

⑷小结:从图上看中国地图轮廓像一只鸡,我们国家土地面积很大,人口很多,历史也很悠久。有很多少数民族,一共有56个民族,所以国庆节时全国各组人民会一起来庆祝。

4、了解一些少数民族

⑴(出示一些少数民族的图片)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幼儿观看图片,并从服装、发型、音乐、饮食等方面引发幼儿进行讨论)

⑵幼儿欣赏歌曲《青藏高原》一段,初步认识西藏

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哪个民族?(向幼儿介绍西藏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等。)

带领幼儿随着《青藏高原》歌曲做几个西藏舞蹈的动作,感受一下藏族舞蹈风格。

⑶欣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一段,初步认识维吾尔族

听到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它是那个民族的吗?(向幼儿介绍维吾尔族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习俗等)

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做几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

⑷播放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5、了解各民族庆祝国庆的方式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民族人民都在欢庆节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且挂上国旗。各地都有各种庆祝活动。爸爸妈妈都会休息,与孩子、老人共同欢庆节日,有的还会全家外出旅游。各民族的人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装,跳着自己民族的舞蹈、弹着自己民族的器乐,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6、播放音乐《今天是你的生日》,在音乐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国庆班会课教案篇5

活动设计: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语文教材中出现了《木兰诗》、《最后一课》、《石榴》等作品,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因而以此为契机设计了这一主题班会。

2、通过回顾祖国历史(片段)之一,让学生体验在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篇章中感人的爱国故事,培养学生朴素而深沉的爱国情感。

3、通过模仿和视听,感悟爱国的深刻内涵,从而明确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光荣与作为中国人的责任。

三、活动准备

编制脚本、选好演员、排练。

四、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开始

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无论到何时,我们都不能忘本,我们是炎黄子孙。

第一版块——沧桑岁月

班会主题版面出现(屏幕):

回顾历史,祖国因我们而欣慰;

脚踏实地,我们因祖国而自豪;

展望未来,我们与祖国共腾飞;

(以及展示祖国各方面成就的图片。)

1.演讲者演讲(渲染气氛)(大屏幕打出四个大字:“苍桑岁月”,后出现三四十年代战争时期的图片。)

2.小合唱《在松花江上》引入音乐剧。

学生:下面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我们家族的故事。故事开始在六十年前,听奶奶说,我爷爷的家庭是一个很兴旺的家庭,可是爷爷为了自己的理想,在那个非常的时期,不顾家庭的反对,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3.音乐剧: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一幕。在国、家之间作出义无返顾的抉择:父子争吵。(以旧上海图片做背景,表明爷爷家庭背景)小合唱《红星照我去战斗》。

学生:我的爷爷参军了,那时的爷爷是个好勇敢的战士,不久便荣升连长,可是,在一次战斗中爷爷受伤了,于是……

(配合小合唱,部队前进的图像,表明爷爷从军),爷爷受伤(配以激烈战争的图片,衬托爷爷受伤),半月后与奶奶相识(战争时期医院做背景,表明爷爷入院)

学生:这就是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

在爷爷和奶奶的渐渐远去的背影中插入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4.小合唱《东方红》结束第一块(开国大典图片,表明建国)。

学生: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站起来了,从此中国人民走入了一个建设自己家园的新时期,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领路人,改革开放的文明礼貌,中学生必备的品德。

班会目的:

1、认识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深刻理解在新时期作为一名中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

3、从自身做起,做文明中学生。

准备过程:

1、召开干部会,确定班会内容和主题;

2、从同学的建议中确定班会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3、干部分工负责,组织同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4、每人设计一版文明礼貌小报,要图文并茂;

5、参与一次“我把礼貌送他人”社会实践活动。

教室布置:

1、黑板书写班会主题;

2、壁报展示同学设计的小报;

3、每人找一句关于文明礼貌的格言或名句书写成彩条张贴在教室内。

班会形式: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包括讲故事、演小品、说相声、录相挑错等。

班会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您好!尊敬的音符,连心的暖流。

乙::谢谢!知情达理,真挚诚恳。

甲:对不起!道德的尺度,灵魂的水准。

乙::没关系!善于宽容,修养很深。

甲:再见!今天的分别,明天的重逢。

甲:有人说“礼貌是通往友好关系的桥梁”,也有人形容说“礼貌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乙::在当今文明社会里,人们不仅把文明礼貌作为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尺度看待,而且当作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樗。礼貌是青年人应有的修养,更是(甲忆合)中学生必备的品德。班“文明礼貌?d中学生必备的品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中国素称“礼仪之邦”,那么,让我们先回到历史中,做一番关于文明礼貌的巡礼吧。请听古人礼仪风范故事。

1、廉蔺交欢;

2、张良纳履。

乙:、从以上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礼仪的作用之在,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张良的敬人,感动了老者,并认为他“孺子可教”,送给他《太公兵法》,使他日后得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蔺相如的谦让有礼,感动了老将廉颇,“负荆请罪”,将相之合,使赵国强大起来。

我们从古人那里是否应得到一些启发呢?

礼貌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而这种心理需求,是正如越时代的,是永存的。而在这方面,周恩来总理可堪称是表率和典范。请听周总理在外交中运用高超的体势语的故事。

故事梗概:1954年日内瓦会议,与叛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会议室不期而遇,周恩来出人意料地向杜勒斯伸出手去。杜勒斯竟然不知所措,逃也似地走出门外。周恩来处变不惊,高雅地耸耸肩,风度十足地举起他的双手。这无与伦比的体势语,令在场的人深感钦佩,许多外国人认为,这位“穿便鞋”的中国人在这种突变的场合下表现得非常之高贵。

在交往中,周恩来运用最多的体势语是握手。他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的握手,常常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深深打动人们的心。1945年8月,与政府士兵的握手,访印时,与新德里中国大使馆雇用的所谓“贱民”握手等,他的平易近人的态度感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

周总理一举手,一投足都独具魅力。真可谓:举手投足皆潇洒。一颦一笑尽感人。而这一切,正是他伟大的人格,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

甲:周总理在继承和发扬我国礼仪优良传统方面成为大家的榜样。他的风度和魅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人修养的结果。他在南开上学时,南开中学教学竖立一面镜子,上有40字的镜铭,周恩来以此作为自己言谈举止的规范,致使他光辉的一生中能永葆举世公认的优美风度。这40字镜铭是:“面九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急。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乙::这40字可以说是当年南开学生的礼仪规范,那么作为现代的中学生,又有哪些礼仪常规呢?(通过提问的方式明确《北京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十条的内容)

第一条: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第二条: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甲: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作为21世纪首都北京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礼仪表演。(将坐、站、行等姿势,微笑、鞠躬、握手、右行礼让等体态语言排成规范的表演形式,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美)。

乙: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爱人以礼貌相等的人们喜悦”。从刚才的礼仪表演中我们深入地俯了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有些同学却不能做到以礼待人,根据有些同学出现的不讲文明、不注重礼貌的现象,我们排成了一个系列短剧,编剧、导演、摄影、表演都是本班同学。请我们大家仔细看录相的内容,用挑错误的方式找出录相中哪能些行为不符合中学生礼仪方面的要求。短剧涉及到同学在文明礼貌方面不足之处有:往椅子管缝里塞口香糖、随地乱扔废弃物、碰掉同学的书不捡不道歉、见到都是不叫、去都是办公室不喊报告且在办公室中旁若无人高声谈笑,不经允许动别人东西,楼道里不知右行礼让、递送或接受物品不起立,不用双手等现象。

甲:看礼仪表演和短剧中不文明的行为,两相对比,我们就知道了什么叫美,什么叫丑。

甲:2008年,要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如果要问,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我们人人都应做,也是人人都能做的事是什么?就是两字“礼仪”。礼节礼貌;仪表仪态,涉外交际有“五不问”,你知道这五不问是什么吗?

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经历,不问收入,不问住址。

乙:北京是对外的窗口,作为首都的中学生我们仅要学习中小学生的礼仪规范,也应对处国朋友的礼仪习惯有所了解,不然如果发生误会,好心也会变坏事,请听相声《见面礼》,在相声结束后,我们要向大家提出一些关于相声内容的问题,并有小奖品发放,希望每位同学都莫失良机。

相声的内容是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民族在见面打招呼这一方面的不同习俗和表现。通过相声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同学介绍;丰富同学的知识面,并切实能在对外交往中得以应用。

甲:是我们班公认的课本剧的编剧,和他搭档的几位同学也成了我们班的笑星,在今天这个班会上,他们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节目呢?请看小品《谁是优胜者》。

小品内容梗概:在一场争夺文明礼貌标兵比赛中,通过笔试和口答马无德和冯聪明获得了决胜权。另两位被淘汰的选手在评委的要求下决定采用设置情境的方式对二者加以考验,情境一是盲人过马路和找钱包,情境二是小孩需要帮助。通过两个人不同的表现加以对比,让大家捧腹大笑的同时选出优胜者。

乙:在班子会的准备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一次“我把礼貌送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天是活动验收的时候,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为什么做这件事?过程是什么?你有何感受?)

甲:通过大家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礼貌待人在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如果我们把这一次活动变为每个人自觉自愿的永远的活动我们就会感到明天会更好。亲爱的朋友,我们中华民族能创造出闻名于世的古代文明,也一定能攀登上现代文明的巅峰,而一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就是这个巅峰上具有时代标记的光辉。我们是“礼仪之邦”的新一代,更将会成为彬彬有礼的高尚的现代人。让我们大家一齐唱《明天会更好》。

在高亢的歌声中主题班会结束。

班主任小结:礼貌和必要的礼节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际矛盾的缓冲器一位外国哲人形象地比喻说:礼貌像是汽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反过来,不讲礼貌、粗鲁不逊,就会招人怨恨,与人疏远,失去朋友和机会。所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将在我们手中得到传承,礼貌代表着文明,它望远不会过明,因为它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需要。

班会结束

附:名人名篇谈礼仪,《礼仪常规》

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喜悦。孟德斯鸠

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天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培根

语言之美,穆穆皇皇。(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言于人。

?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