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教案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教学难点: 习作(学生动笔写)
教法学法: 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2、会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反馈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尤其是对第三题的处理要让学生说心里话,各抒己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
1、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2、再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表达。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探究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自排课本剧表演。
2、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辩论会,针对哥哥与妹妹的不同表现,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三、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小结: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提示语在后,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5)拓展练习。
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日积月累。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2.小组朗读。
3.师生对读,齐读。
4.看谁最先背下来。
5.背诵比赛。
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如“日积月累”等训练,都应该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词、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依托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畅谈暑假生活,与同学分享暑假的快乐时光。
2.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回顾语文课堂常规。
3.初步了解本册课本的结构,了解篇目及每单元的特色,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4.听《毛毛虫和我》的故事,感受理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本册课本的结构,了解篇目及每单元的特色,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暑假。
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已经结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三年级的学生了,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爱上三年级,抒写出新的传奇。
你的暑假是怎么过的呢?今天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刚刚过去的美好的暑假生活。老师知道,很多同学都去旅游了,有去北京的,有去济南的,有去杭州的……猜猜,老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老师看到了大家在博客上记录下的假期生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进入我们的“暑期快乐大本营”!
二、暑期快乐大本营。
(一)说说暑假的味道。
1.分享暑假里的快乐事。
??大家在暑假里肯定过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实。可以说说自己游玩的经过,或是自己学到的本领,也可以说说自己在自学中取得的收获。
2.小组内畅所欲言。
3.指名上台讲,教师稍作点评。
(二)暑期快乐作文吧
1.全班欣赏学生的优秀作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选择一篇在小组内交流。(认真倾听,分享快乐)
3.互相交流赏析。
三、了解大概,亲近语文。
1.认识封面:仔细看看语文书的封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读读目录。
认真读读语文书的目录,说说:
(1)这本书一共有几篇课文?标“*”的有几篇?
(2)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
四、提出要求,准备学习。
1.拥有《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等学习工具书。
2.准备三本簿子:日记本、练笔本和摘录本。
3.准备一两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五、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因为有美丽的理想,所以奋斗的路上再苦再难也不放弃。新学期开始了,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
毛毛虫和我
——送给新学期的自己
毛毛虫知道,在它的身体里面,藏着一只蝴蝶。是的,它一直都知道,一刻也不曾忘记。当它慢吞吞地爬过菜叶的时候,它在想着这件事;当它贪婪地把叶子咬出一个个小洞时,它在想着这件事;当它舒展身体晒太阳的时候,它在想着这件事;当它亲吻一朵美丽的小花儿时,它在想着这件事……
我要挑最鲜嫩的叶子吃,它对自己说,这样当我变成蝴蝶的时候,才会有艳丽的色彩;我要多多地吃,它对自己说,这样当我变成蝴蝶的时候,翅膀才会有力气;这金色的光线多么温暖,它对自己说,最重要的是,它将变成金粉装点我的翅膀;这朵小花多么可爱,它对自己说,将来我的翅膀上面,也会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哎呀,毛毛虫!好丑好恶心哟!”一个小女孩指着它叫道。这样的话毛毛虫听得多了,一点儿也不会破坏它的好心情。哦,我将长出一双美丽的翅膀,它对自己说。这样想着,毛毛虫昂起了它小小的脑袋,慢慢地爬走了。
我知道,在我的身体里面,藏着一个更好的自己。是的,我一直都知道,一刻也不曾忘记。
所以我从来都不挑食,我知道所有健康的食物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所以我努力地读书,我知道所有那些有趣的书、严肃的书、美丽的书、智慧的书,最终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所以我喜欢认识新朋友,我知道所有那些善良的朋友、聪明的朋友、慷慨的朋友、睿智的朋友,他们的友情以及他们的美好天性,最终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所以我积极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我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走过的每一步路,我做过的每一件事,最终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所以我喜欢亲近大自然,我知道所有那些美丽的山水、阳光、花香和清新的空气,最终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
每天早晨,我都会在镜子面前照一照自己;每天早晨,我都会在镜子里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小男孩)。
可我知道,在我的身体里面,藏着一个更好的我自己;就像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小种子会长成大树,我也会变成一个更好的我自己。
1.毛毛虫的理想是什么?它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是怎么努力的?
2.听了故事,说说自己新学期的目标。为了做最好的自己,在语文学习中你准备怎么做?(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
六、布置作业,练笔表达。
在练笔本上,写上两三段与“老师、语文”相关的话,题目自拟,也可以是:
新来的语文老师
开学第一课
我的语文老师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要想学好语文,只读一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读更多精彩的书。做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开始我们的书香之旅吧!请大家记住每天在书包里放一本优秀的课外书,一有时间就捧起书来读。让我们一起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吧!
【板书设计】
开学第一课
暑假是快乐的
书是甜的
做最好的自己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随课文学习本课的“烤、辩”等9个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生字。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争论的故事》,指名读,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故事中是谁和谁争论?他们又是为什么事儿争论?争论的结果又怎样呢?快让我们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相机识字
1.(出示读书要求)大声读课文吧,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生读,师巡视指导。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同学们响亮的读书声告诉我,你们读得很认真。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11,12)出示(143页),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符号(12个点),出示《标点符号用法》,指名读。(错的改一下。)
(1)现在让我们开始读课文吧!盛老师开始讲故事喽!故事从哪儿开始的呢?第2节。(板书:讲故事)
(2)第2段。谁来?俩(出示卡片)a这个字的读音很特别,这组开火车读。b看看这个字,猜猜“俩”是什么意思?(两个人)c“兄弟俩”就是兄弟两个人。那“我们两个人就叫——我俩,亲热点叫——咱俩”,“你们两个人就叫——你俩”,“他们两个人叫——他俩”,“姐妹两个人叫——姐妹俩”d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兄弟俩”。兄弟俩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呢?
(3)第3段。a指名读。纠音“烟熏火燎”“皮香肉嫩”。b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烟熏火燎”的场景吗?你吃过什么“皮香肉嫩”的东西吗?c看,新词只要一联系上咱们的生活,我们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了——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板贴:联系生活)想象着这样的情景,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开火车读。)
把词语送到句子里,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两句话。
教师小结:兄弟俩本想射雁充饥,却在为大雁该怎么吃而争论。
(4)练习朗读对话,相机学习生字。
a出示插图。这就是故事中的兄弟俩。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b看着图说一说,什么是“煮”,什么是“烤”?(点:这下面的四点也是表示火的意思。)“烤”和“煮”都是一种烹饪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烹饪方式?(蒸、煎、炒、焖、煨、炸)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看看偏旁我们就能猜出这个字的意思了。贴:看偏旁)
c兄弟俩是怎样争的呢?同桌一人一句分角色读。
d指名读。评价:他们“争”得怎样?
e弟弟说烤着吃,哥哥赞同吗?认为这样对吗?“不赞同,不认为是对的,就是——不以为然(对),你瞧,多读读课文还能理解词语的方法呢!板贴:这就叫——联系上下文。哥哥不仅不同意,还“大声争辩”,(出示争辩)看看这个“辩”字,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辩”字)“辩”字的兄弟姐妹可真多!(辨,瓣,辫),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区别他们可容易啦!(出示儿歌)
g理解了争辩再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就更有意思了,自由轻声地练一练,指名一同学。
h师生合作争论。(我是哥哥,我说煮着吃,你得听我的。不是说要尊老吗,就应该煮着吃。)
(5)第4段。这样争来争去,争个不停,就叫“争论不休”(休在字典上有五种解释,你觉得在这儿应该选第几种意思呢?)遇到难理解的词,可不要忘记查字典哦!(板贴)他们正争得不可开交呢,正好有位老人经过这里,给他们提了个建议
(出示老人的话):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老人要兄弟俩把大雁剖开:谁能做一个剖开的动作?一生做动作。教师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所以,剖开就是用刀子割开、划开的.意思,它是立刀旁。看,理解了意思,词语记起来就方便了。再读读这个词。)
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是——学生齐读。
(6)第5段。可是这两全其美的办法还有用吗?指名读,结果怎样?(无影无踪|一无所获)
(7)小结:读到这里,你知道1-5自然段写了什么吗?(板书:讲故事)盛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兄弟俩本想,却为,后来,结果。
(8)那么,6-12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请一位同学当老师,4位同学当学生,其他同学读旁白,我们合作着读。
a第6段。第7段。b第8段。第9段。第10段。
c第12段。老师发现刚才这位同学读书时,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呢。(1)“聚精会神”(出示卡片)开火车读。(2)指导写“聚”(下面是“众”的变形,有三个人,撇竖,第一个人;撇撇,第二个人;撇捺,第三个人。也就是许多人聚在一起,这里是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生书空,在田字格中写一个。)(3)你们写字时这种投入的状态,就叫——聚精会神。(4)你能给它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写在它的旁边哦!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办法哦!(板贴:找近义词)
看到你们写得这么认真,老师把“赞许的目光”投给你们,(出示:赞)你能给它编个小口诀记住它吗?你来提醒大家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教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第一个“先”字的竖弯钩要改成竖提。
把两个生词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第12段。
(9)小结:6-12段写了什么呢?(板书:谈感想)
(三)课堂小结,学习生字
1.课文读完了,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先写了盛老师讲故事,接着写了同学们谈感想。我们还学会了理解词语的很多方法,齐读——
2.(出示本课的生字)这篇课文还有几个生字还没写呢,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笨”(前鼻音)这是批评人的话,平时可不能轻易用哦!
“键”——原本是指安装在车轴头上控制方向、车轮的装置,用铁制成,称为关键,后引申为“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因素”之意。所以是金字旁。)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 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英子的变化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1、 展示屏。
2、 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此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习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学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 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 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 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1、 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4、 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9掌声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1、 屏显本课的生字。
2、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 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 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和谚语。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1、 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2、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分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3、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1、 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2、 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3、 学了课文,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9掌声
四、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1、 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2、 组织学生交流。
3、 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或谚语。
六、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