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美术教案6篇

时间:2024-04-05 作者:Kris

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主动性,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思考,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纸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纸美术教案6篇

纸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孩子们知道刺猬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习性。

2、用牙签做出刺猬尖尖的刺。

活动准备

牙签,木工胶,颜料,毛笔

活动过程

[导入]

1、用猜谜语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刺猬。

我的身上长满尖尖的刺。

我用身上尖尖的刺攻击别的动物,我是谁呢?

[展开]

1、 谈谈刺猬。

你见过刺猬吗?

你在哪儿见过刺猬?

见过它后你有什么感想?

2、说说刺猬的特征和习性。

刺猬长什么样?

(它有四条腿,它的腿很短,身体很小。除了脸,肚子,腿和尾巴以外,其他部分都密集的长着像针一样的刺。)

刺猬在什么时候活动?

(刺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刺猬经常隐藏在树根下面的窟窿里或是岩石的缝隙里。等到了冬天,它们搭建出圆形的巢用于冬眠,然后第二年的春天,大约3月左右醒来。)

刺猬遇见敌人会怎样呢?

(刺猬首先会跑到离侵害自己的敌人最近的位置,然后立起它们身上的刺开始攻击。刺猬竖起身上的刺可以防御敌人。

在美国成长的豪猪有比刺猬更厉害的刺,而在非洲成长的一种刺猬背部有长达30cm的刺,遇到敌人攻击时它们立起身上的刺互相挤来挤去,反攻敌人。如果刺猬的刺接触了敌人的身体就会折断然后插进敌人的伤口里。 )

3、研究制作出刺猬。

如果要制作出刺猬需要哪些材料?

利用牙签怎样才能做出刺猬呢?

4、用活动纸中的牙签装饰出刺猬。

① 把牙签剪断。

② 用木工胶把剪好的牙签粘在刺猬的身上。

③ 不留空隙地粘好牙签。

④ 如果想装饰出彩色的刺猬,可以把牙签蘸上颜料再粘在图画上。

[总结活动]

1、让孩子们把做好的刺猬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图片]

纸美术教案篇2

材料与工具:

枪蟹壳、红色和黄色海绵边角料、黑豆两粒、百得胶、剪刀。

制作方法:

1、用海绵剪出狐狸的耳朵,其中红色稍大,黄色较小,剪好后将两片耳朵贴在一起呈三角状。

2、把枪蟹壳横放当狐狸头,将剪好的耳朵贴在枪蟹壳后面,正面露出两只尖耳朵。

3、剪两块三角形红色海绵当嘴巴,并将“嘴巴”贴在蟹壳上。

4、粘上两颗黑豆当眼睛(图1)

京剧脸谱制作

材料与工具:

甲鱼壳、毛笔、水粉颜料。

制作方法:

将甲鱼壳背朝上竖放,并用水粉颜料在上面画京剧脸谱,这种脸谱立体效果特别好(图2)。

孔雀开屏

材料与工具:

扇贝壳、小鹅卵石、海绵边角料、水粉颜料、百得胶、毛笔。

制作方法:

1、先用毛笔给扇贝涂上蓝绿颜色。并将各色海绵剪成羽毛状粘在扇贝上。

2、把扇贝壳和两块小鹅卵石(长的一块做孔雀身子,小的一块做孔雀的头)粘在一起。

3、最后在孔雀头上粘上几根翎毛(图3)。这样,一只美丽的孔雀便做成了。

用途:以上玩具可以镶在镜框内作观赏用。

纸美术教案篇3

目标:

1.尝试通过绘画形式大胆地表现“六一”活动中的愉快气氛。

2.学习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并能合理选色和布局。

准备:

有参与六一活动的经验,画纸、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过程:

1.经验唤醒。

提问:六月一日到了,你想怎么过这个节日?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为什么?

请幼儿思考回答,教师可给予一些提示。

教师:我们今天就把快乐的六一画下来吧。

2.交流画法。

(1)讨论:怎样把“六一”活动中,最高兴的事画下来?并要让人一看就明白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事要画大,并画在纸的中间;选用亮点的色彩、艳丽的色彩来装饰画面。

(2)个别尝试: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老师在边上指导。

(3)其他幼儿评价,并畅谈如果我来画我会这样画。

3.幼儿创作。

重点指导先想好画什么高兴的事情,再画出高兴的气氛。难点指导通过构图布局和色彩来表现获得的快乐气氛。老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构图。

4.作品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介绍、欣赏他人的作品。自由结伴欣赏、交流。

(2)幼儿评价。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讲讲理由,多给幼儿交流评价的机会。

(3)幼儿参与将自己的作品布置于环境中。

纸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色彩特性。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间色

教具准备

课件、幻灯片、三色轮、色彩方块、色圈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放课件

a.在电脑上展示的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老师播放录像,学生观察。)

b.看了录像,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

提问刚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红、黄、蓝、橙、绿、紫……,学生回答

2.板书课题:

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讲授新课

(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认识三原色: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中,什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

学生回答,红、黄、蓝。

得出定义: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准备三个水杯,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

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师生互动)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老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四、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设计不同的组合图形,形成新图形,分别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 要求:

自己设计图形填色。

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

平涂着色。3·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4·讲评作业 。

纸美术教案篇5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片,引出小蝌蚪,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青蛙妈妈正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他在找他的小宝宝呢!

它的小宝宝是谁呀?

(让幼儿知道小蝌蚪是青蛙的宝宝,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小青蛙)

2、出示图片小蝌蚪,请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子?

(2)小蝌蚪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3)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幼儿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进行模仿)

(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的向上游,有的向下游,有的向左游,有的向右游,是往不同方向游的)

3、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出圆圆的头,在画上细细的尾巴。

(让幼儿知道尾巴的变化可以让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动)

(2)用此方法,画出许多小蝌蚪。

(3)最后,在空白处添画上水波纹。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添画水波纹等。

5、将幼儿作品布置到背景图上,请幼儿参观欣赏。

活动准备

图片小蝌蚪

背景图青蛙和小蝌蚪

幼儿用图画的纸和笔。

活动目标

培养观察力和大胆绘画的能力。

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在观察蝌蚪的基础上,简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特征。_

纸美术教案篇6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可取放的泥土)、棉签、水分颜色(如熟褐、深绿、桔黄、粉红、钛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引趣

1、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朵争相开放,可是,有一个花园里一朵花儿也没有开放。花园的主人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2、忽然,泥土下传来了花籽的说话声:“这里的泥土实在太硬了,我每天都用力顶,想钻出去,现在力气都用完了,还是没有钻出地面。”

3、谈论蚯蚓的本领重点提问:小蚯蚓有什么本领呢?

小结:蚯蚓可以使坚硬的泥土变得又松又软。

二、学画小蚯蚓——尝试用棉签作画

1、用棉签宝宝蘸水粉色表现扭动的小蚯蚓。

2、给小蚯蚓穿上漂亮的衣服,在蚯蚓的身上添画白色线条的花纹。

3、花儿开放了,在画面上粘贴花朵。

三、欣赏表现

1、观赏作品

2、学学小蚯蚓扭动身子钻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