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贴小树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贴小树教案篇1
设计理念:
这一课的设计注重目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目中有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以学定教。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在自己的阅读中去体会,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自得;平等对话交流,鼓励发表个人见解,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体现语文课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方法习惯之中,体现文道关系。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儿歌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体会到种树的快乐,种树的种种好处。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重点:认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准备:
教师:
1.制作生字卡片、准备教学挂图(简单课件)。
2.与音乐老师联系,让学生认识音符和歌谱;与美术老师联系,画一画树。
学生:观察树木,了解种树带来的种种好处。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题激趣,感知儿歌大意
1.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自由、轻声地朗读儿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练读几遍。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试着记住字形。
(3)勾画生字词,把儿歌中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问号。
2.交流自主识字情况。
(1)学生相互提醒音难读、形难记的字。
(2)用生字扩词语,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学生个别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环节解决。例如:“绿色音符”、“绿色歌谱”、“种下歌声”、“种下幸福”等等。
三、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自主解疑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提示: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边读边想。
音乐常常与快乐相伴,一个个音符,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因素,它将构成快乐的歌谱。儿歌中的这两个比喻可谓意味深长,笔者认为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为理解后文“种下歌声”、“种下幸福”奠定基础。
“音符”是什么?(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这里用来比喻一棵小树。)
“歌谱”是用来干什么的? (歌曲的乐谱、谱子,人们唱歌时用的。这里用来比喻一行小树。)
2.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环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乐,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读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四、进一步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1.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或背诵,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快乐,感受树木的作用。
五、语言积累活动
结合课后第二题,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六、书写练习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学生提出难写的字、笔画笔顺不清楚的字,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2.交流展示、展评,激发写好字,主动练字的积极性。
3.写写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句子。
七、拓展
1.说说你准备为小树做点什么。
2.根据你对儿歌的理解给儿歌配画。
3.试着仿照儿歌的样子当小诗人说一说。
贴小树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5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呀!课文文字活泼,简洁优美。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三、依据理念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课时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为:
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三点:1是认识10个生字和4个偏旁:刂、冫、人、灬,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2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方面有:巩固识字的方法,体会朗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四、说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说说教学策略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1、 创设情境法。
2、 趣味识字法。
3、 以读促悟法。
贴小树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父字头、人字头四个偏旁。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人与自然的互相帮助,和谐共存。
3、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们。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懂得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复习生字(渗透植树造林的意识)
2、出示小树图片:你有什么悄悄话要对小树说吗?
3、看图谈话揭题:出示爷爷图,问:他是谁?和爷爷打声招呼,板书:爷爷,读读“爷爷”这个词(注意轻声);出示小树图,问:他又是谁?和小树也打声招呼。
4、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第1自然段:
师:课文中讲的这棵小树在哪里呢?
⑴学生找到这句话,出示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⑵读读这句话(师范读,注意停顿)。
⑶说话训练:我家门口有_____。
2、第2自然段:
⑴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⑵指导观察课文插图,媒体(北风的声音)
①冬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出示小树冷得发抖的图)小树冷得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小树冷成这样,你们说怎么办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指名说)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②指导学习句子: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请小朋友读读句子,看看课文里的插图,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儿?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树身上绑的稻草。说说爷爷是如何给小树穿衣裳的?(用绳子把小树绑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小树着了凉……)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裳,小树怎么样了?(出示课文插图)从图上哪里看出来?请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⑶指导学习句子:小树不冷了。
⑷练习想像说话: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树,冬天,树叶落光了,在寒风中光着身子会怎么样,闭上眼睛想想看,爷爷给你穿上了衣裳,现在你感觉怎样?请你们读读这段话,把你刚才的感觉说出来。(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高兴地说()
⑸讨论:你们觉得爷爷怎么样?
⑹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谁愿意读?(指读)同学们听见了吗,他不但把句子读得真通顺,也把语气读出来了。大家像他这样也把句子读通顺,读出语气来。)
贴小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复述故事片断,学习运用词组:擦来擦去、搔痒痒、斗架、爬上爬下、荡秋千、翻杠杠、一摆一摆。
2、懂得要爱护小树,知道怎样做才算是爱护小树。
【活动准备】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冬天,小树光秃秃的,它想找些朋友,(教师出示挂图)小朋友看,小树找了哪些朋友呢?(小鸟、小羊、小牛、小猴、娃娃)他们是不是小树的朋友呢?等老师讲完故事小朋友就明白了。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注意讲述中简洁、自然地解释:光秃秃、搔痒痒、舍不得以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冬装的道理)
3、运用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及词组,学说故事的片断。
(1)小树想找些朋友,小羊来了,小羊怎么和小树玩呢?(小羊来了,它在小树的身上擦来擦去,叫小树给它搔痒痒)
(2)小树喜欢小羊吗?为什么?(这样会把小树的树皮擦破的,小树不喜欢)
(3)小牛来了,小牛怎么和小树玩呢?(小牛来了,它用角顶着小树,叫小树和它斗架)
(4)小树喜欢小牛吗?为什么?(这样的朋友,小树不喜欢)
(5)小猴来了,小猴怎么和小树玩呢?(小猴来了,它爬上爬下,抓着树枝荡秋千,翻杠杠)
(6)小树喜欢小猴吗?为什么?(这样会把树枝和树干折断的,小树不喜欢)
(7)娃娃来了,娃娃怎么和小树一起玩呢?(娃娃来了,叫小树拉着橡皮筋,跳呀,唱呀)
(8)小树为什么不喜欢娃娃?(这样会把树枝和树干折断,弄弯的)
(9)小鸟来了,小鸟怎么和小树一起玩?(小鸟来了,它们轻轻地落在树枝上,叽喳,叽喳唱歌:我们是小树的朋友,我们是小树的朋友)
(10)小树喜欢小鸟吗?小树是怎么喜欢小鸟的?(小树很高兴,高兴得枝条儿一摆一摆,小鸟飞走了,小树还舍不得走呢,它挥着小手:“再见!再见!)
(11)小羊,小牛,小猴,娃娃听了,很不好意思,它们后来是怎么做的呢?
(12)现在,小树有哪些朋友呢?(小羊,小牛,小猴,娃娃,小鸟都是小树的朋友)。
教师小结:小树真快乐,它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啦!
现在,小朋友学学小树快乐的样子:(小朋友可以双手举起,左右摆动)
贴小树教案篇5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
活动内容:轮唱《小树叶》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在歌唱中体验乐趣。
2、学习轮唱《小树叶》。
3、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景象。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落叶的`经验。
物质准备:音乐《小树叶》
活动重点:学习轮唱《小树叶》。
活动难点:用身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欢迎曲》做音乐律动热身,幼儿入场。
二、进行部分
激发幼儿兴趣
1、学习歌曲《小树叶》,教师播放音乐。
师:在歌曲中你们听到了什么?
师:秋风起来了,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
师:这两段音乐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在幼儿演唱的过程中,对两段歌曲不同的情绪进行梳理。
师:第一段歌声表现小树叶离开妈妈不舍的情绪。
师:第二段表现出小树叶坚强勇敢的样子。
2、学习轮唱《小树叶》
师:以前我们唱歌都是齐唱的方式,今天我们用两一种方法演唱。
教师做示范轮唱《小树叶》,激发幼儿对轮唱的兴趣。
(班里两个老师示范轮唱)
幼儿分成两组,初步尝试轮唱。
3、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
三、结束部分
幼儿假装小树叶“飘”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