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个性化的教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通过优秀的教案,我们可以设计有趣的教学展示和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演讲能力,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社会大班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会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知:了解自己、同伴和家人的生肖属相,初步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和每十二年转一次的现象。
2.能力:能够勇敢大声地说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3.情感:对十二生肖感兴趣,喜爱自己的属相。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生肖故事视频。(可以从网上下载)
2.十二生肖图片与头饰,挂图:十二生肖。
3.幼儿有开火车游戏的前期经验。
4. 《幼儿画册》(第二册p26),配套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知道的属相。
1.提问:“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几岁了呀?(菲菲说:7岁,豆豆说:6岁……) 小朋友们都知道自己的年龄了,那能说说属什么生肖吗?(一一说:我属猪,苗苗说:属老鼠……)哦,原来我们班很多小老鼠和小猪呢。”
2.“ 谁还能说说家里的爸爸妈妈属什么生肖吗? 哦,你的爸爸属猴。你真棒!连爸爸的生肖都知道!你说,妈妈和你一样也属猪,真好。你来说:爸爸属狗。真棒,你也知道!你们再来猜猜老师是属什么生肖的?老师是属羊的。” (教师指着摆放出来的图片)原来不但小朋友有属相,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也有自己的属相。看,我把还有的生肖朋友都请来了。
3.引导幼儿发现属相都是动物。
“这些都是什么?都是动物啊!谁能说说里面有什么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一共有几种生肖动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12种生肖动物。”
4.生肖朋友还准备了一个问题,过新年,我们都会长大一岁,属相会变吗?(毛毛来说:每个人只有一种属相,属相是不会变的。)毛毛真会说,给她鼓鼓掌。
二、看视频了解十二生肖的动物排列顺序。
“十二生肖们有许多的故事,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
三、看十二生肖的故事,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感受一轮是12年的规律。
1.提问:“谁刚刚看清楚了十二生肖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老鼠排第一,牛排在第二。后面是什么生肖动物?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请幼儿阅读《幼儿画册》,给十二生肖图片排顺序。
“这回,十二生肖们来到了我们的书本上,动动小脑筋,把他们排一下顺序,排第一的就在下面的括号里写一,第二的写二……排十二的呢?就在下面的括号里写上十二。”
教师和幼儿共同念一遍顺序,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都填对了,现在跟老师一起按顺序来念一念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小朋友们真棒!都记住了!”
3.提问:“谁再来告诉我从鼠年到猪年这一轮一共有多少年?心心说,(12年)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是不是12年,1年2年……12年。猪年过完了,又是什么年啦?对了,新的一轮开始了,鼠年到了。”
4.提问:“看看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你们想一想,我们班上属猪的小朋友和属鼠的小朋友谁大谁小?老鼠大、猪大,说老鼠和猪的都有,那属老鼠的小朋友举手,你们几岁?6岁。属猪的小朋友举手,你们几岁?7岁。谁大谁小呀?猪大。”
5.“那为什么妍妍小朋友和妈妈的属相是一样的?妍妍知道吗?(哦,你说妈妈是以前的猴年出生的,你是现在的猴年出生的,虽然你们的属相相同,但年龄就相差很多了。)”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十二生肖们,请一个小朋友讲讲他们的顺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现在老师要请一些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个开火车游戏,老师这儿有十二生肖,谁想来当一当?(发十二生肖头饰)请…… 好,听清楚哦,要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开火车,老师做火车头。
四、游戏:开火车。
1.幼儿熟悉自己的属相头饰,明确属相的位置。
2.由教师发出开车口令,幼儿按生肖顺序进行游戏。
玩法:师:“呜呜,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谁来开?”
师:“鼠来开。”(戴老鼠头饰的幼儿跑上来排在教师的身后)
戴老鼠头饰的幼儿说:“呜呜,我的火车就要车。”
幼:“谁来开?”
戴老鼠头饰的幼儿说:“牛来开。”(戴牛头饰的幼儿跑上来排在老鼠的身后)
......
12种生肖按顺序排好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教室开火车,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交流、讨论调查表,了解属相与人们的关系及与年龄的关系。
2.阅读《幼儿画册》,了解“中国龙”。
小百科: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社会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2、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标志,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激发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兴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关于标志的ppt课件。
2、准备自制标志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师:小朋友们看它是谁?(鼠小弟),它买了一辆新汽车来到我们城市游玩,但是一进城,它发现马路上到处是它不认识的标志,这些标志它从来没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有它不敢开车了,小朋友能帮助它吗?
二、认识交通标志
1、师:瞧!鼠小弟把不认识的标志都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吧。
2、师用幻灯片出示各种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试着说出这些分别是什么标志,代表着什么意思。
3、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说这些标志的意义,那到底说的对不对呢?(教师讲解标志的名称及意义)
4、游戏:"我指你说"(教师指标志,幼儿说出标志的名称及含义,让幼儿巩固复习)
三、交通标志作用大
1、师:我们了解了许多交通标志的意义,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师小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么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马路混乱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还会引起车祸。所以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我们应该遵守并认真执行这些交通标志,做个文明的交通小标兵。
四、我是小小设计师
1、鼠小弟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意义,它开着车来我们幼儿园参观了,但是它对我们幼儿园不熟悉,我想请小朋友做回小小设计师,为我们幼儿园设计一些标志,就像交通标志一样,让鼠小弟一来看到这些标志就知道是什么地方,要注意什么。
2、幼儿寻找设计目标师:我们幼儿园有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呢?
(如:我们在睡觉的地方可以设计一个睡觉的标志,画一幅图片加上"嘘!安静"的要求。再比如,我们图书室也可以设计一个标志,并提出要求。在水龙头那设计一个标志,要求开水龙头是要小一点,用完后要记住关水龙头,不要浪费水资源等等)
3、幼儿为幼儿园设计标志,教师巡回指导。请设计者介绍自己设计的标志的意义。
4、标志粘贴:师幼共同将自制的标志粘贴在适合的场所。
活动反思:
近期对于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了幼儿园工作的首位,我园一直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我们每星期都会给幼儿上交通安全课,还利用走廊把交通安全知识用儿歌贴出来。在外操场画了模拟交通安全图,平时让幼儿去走一走。
?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次活动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交通安全要从幼儿抓起,本活动幼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在游戏中有的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今后还要多加强练习。
社会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的多种用途。
2、尝试加工大豆、红豆、花生等能吃的种子。
活动准备:
大豆、红豆、花生、玉米、西瓜、豆浆机、微波炉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教师出示花生,进行提问:这是什么?你吃过花生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请小朋友动
脑筋想一想,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可以做花生油、做咸菜、用花生仁剥皮制成药等)。
3、教师出示大豆:这是什么?吃过吗?你还知道它们有什么用途?(可以做成豆油、豆腐、豆奶、豆腐皮)。
4、教师出示玉米种子让幼儿认识。
谁来告诉老师玉米可以怎样吃?(可以煮着吃、做成玉米片、磨成面蒸馒头等)
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吃?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吃,花的种子不能吃,葡萄的种子不能吃。
5、老师这里有很多的种子,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加工一下,制作出可以食用的东西。首先
用大豆,可以做豆浆。教师向幼儿讲解操作步骤,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加工能吃的种子。如:煮豆子、做豆浆等。(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6、请小朋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这些种子做什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用它们
做了什么?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区角活动时制作种子粘贴画。
社会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设置小超市(物品都卖一元或两元),一元和一角的硬币若干,垫板,两台取款机,作业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人教师: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评析:生活中幼儿喜欢逛超市,老师以游戏的口吻把幼儿引入情境,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取钱
1、教师:逛超市买东西,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听听猜猜里面装的什么。)
(评析:神秘的小包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神情专注,听觉参与活动,凭借经验大胆地进行猜测,活跃了思维。)
2、教师:取款机里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硬币,请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三枚硬币,要和老师手上的硬币一样,比谁又快又准。(老师手上是3枚1元的硬币)
(评析:引导幼儿触摸、感知、辨别大小不同的硬币,发展了幼儿的触摸觉。)
3教师: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摸出三枚硬币的?
(评析:引导幼儿交流操作过程,分享经验,增进了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教师观察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了解了幼儿的操作水平。)
4、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三、观察硬币
1、教师: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正面是什么样子?反面是什么?
(评析: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外形特征,增进对硬币的认识,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教师:你们知道一枚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么你们手上有多少钱呢?请用动作告诉大家。
四、抛玩硬币
1、教师: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找空地方坐下玩玩吧。
2、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小朋友把3枚硬币轻轻撒到垫板上,看看有几个正面?几个反面?然后用自己的'标记记录下来。
五、猜硬币教师:我手里有三枚硬币,我将它们藏到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枚?
六、购物教师: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你们跟好朋友一起逛逛,商量商量买什么,送给谁,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活动反思:
将数的分合经验运用到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进一步体验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及游戏活动的快乐。
社会大班教案篇5
生成背景:
今天早上王周俊在看图画书《爱心树》,看完后就来问我:“孙老师,大树被男孩“砍”了树枝、树干,它为什么还很快乐啊?”我一看,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大树的付出和男孩的索取形成对比,这点对孩子来说有点难理解。此外最近我也发现,我班幼儿在交谈时常说:“我要什么,爸妈都给。”的确,如今长辈对待孩子都是无私奉献,而孩子把父母给予自己的爱看成理所当然的。在这两点基础上生成了此次活动,为了让幼儿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同时激发幼儿对身边人的关爱,从小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2、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
3、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幅、幼儿操作卡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边讲故事边提问,让幼儿感知故事内容。
1、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
2、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
3、大树最后变成树桩,它的心情怎么样?它是怎样一棵大树?
小结:这棵大树从长满叶子,结满苹果到最后只剩下树桩,但是它还是很快乐,原来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是一棵爱心树。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故事,体会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1、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孩子吗?你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
2、小男孩他爱大树吗?他为大树做了什么?
3、大树和男孩子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
4、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他们为你做了什么?
5、你为你们的父母做过什么呢?他们会很快乐呢?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的爸爸妈妈就象大树一样,从小关心我们,爱着我们。
爸爸妈妈关心爱护我们,我们也要关心爱他们。让爸爸妈妈也知道你们也是爱他们的,给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1、说说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2、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制作爱心卡,表达对父母的爱。
小结:爱心卡装满了我们小朋友很多的爱,让我们把爱送给我们爱的人和爱我我们的人,让爱永远住在我们幸福的家。
活动反馈:本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在活动中大胆发言表达父母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如何去爱父母,在活动中让他们体会感恩的重要,但是由于这是个绘本,在教学方法和讲述方法上更多的应该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此外对于小男孩最后没有回来,给人感觉故事不是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