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关于梦的教案通用7篇

时间:2024-05-21 作者:couple

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关于梦的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关于梦的教案通用7篇

小班关于梦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体会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2、懂得亲切感的意思,逐步养成乐意和老师、同伴拥抱。

活动准备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2、图片三张。(小猪、小白兔、小白鹅)3、曲调温馨的歌曲伴奏。如:《儿歌》梁静茹 《爱我你就抱抱我》

活动过程

1、体会与老师抱一抱的亲切感师:我手抱玩具娃娃小熊说:“小熊喜欢于老师,于老师也喜欢小熊,所以我们互相抱抱,很开心”。提问:有谁愿意和于老师抱一抱?

幼:(举手回答)

2欣赏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师:伴随轻音乐和图片展示,我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师(故事讲完后)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猪抱一抱啊?

幼(举手回答)

3、讨论:抱抱的感觉师:故事中,最后小猪变干净了,小动物们就愿意和小猪抱一抱啦。那于老师想请问小朋友们,你喜欢跟什么人抱抱?不喜欢跟什么人抱抱?

幼:(举手回答)师:说了这么多,于老师要考考我们小朋友了,你们知道抱抱需要运用身体哪些部位吗?

幼:(请坐的好的小朋友回答)师:(总结)抱抱需要用到手、膀臂,胸膛。。

4游戏:大家来抱抱师:下面要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游戏规玩法是:幼儿念儿歌“我叫某某。我叫某某,点点头,笑一笑,亲一亲,抱一抱,大家乐陶陶,乐陶陶。”念完最后一句找个好朋友拥抱在一起。

师:我请一名幼儿上来,和老师一起做个示范。(强调,嘴里要念儿歌,最后一句说完后,找好朋友拥抱。)师:小朋友你们看懂会了吗?下面让我们跟着背景音乐,自由地与自己喜欢的同伴亲亲、抱抱吧。

小班关于梦的教案篇2

设计背景:

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孩子们对于动物充满着好奇与喜爱,经常在散步的时候,会看到孩子们驻足、观察,并尝试着模仿小动物的一些简单动作,互相追逐,感受快乐。

从年龄特点和关键经验分析,小班幼儿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不仅能帮助幼儿细致的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同时也能将孩子们零散的一些对动物的经验,编成富有节奏感的歌词,学习说唱这一表现形式;通过提出问题、动作表现等形式支持幼儿在音乐和形象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考虑到小班幼儿表现能力和欣赏经验,注重培养幼儿有意识的听并能初步的对比表现鲜明的音乐形象。这也是我们《快快乐乐上幼儿园》主题下的音乐剧的小剧目之一。

另外,新小班孩子刚刚入园一个月,正在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本次活动也旨在通过营造有趣的游戏化情境,让孩子们主动的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理解歌词,并尝试和老师共同进行音乐游戏。

2、乐意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响板、大树、小树、猫妈妈头饰、大老虎

活动流程:

一、观察导入,引起兴趣

1、共同装扮猫妈妈

——看看老师是怎么变成猫妈妈的?

2、快乐的和猫妈妈打招呼

3、共同演唱《一只小猫》,学习扮演小猫。

价值分析:通过共同装扮猫妈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猫脸上的主要特征,建立直观的动物形象,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二、幼儿讨论,共同游戏

1、复习歌表演

——表现大猫和小猫的轻重变化

2、共同讨论,说唱歌曲

——讨论小猫有什么本领?

——分段说唱,共同表演

价值分析:通过倾听比较,进一步巩固歌声的轻重表现出大猫和小猫的区别,引导幼儿用动作加以表现进一步建立音乐和所描绘形象之间的联系。

三、丰富情节,完整游戏

1、倾听音乐的变化,拓展情节,引出大老虎

——听听,谁来了?怎么办呢?

——学习小猫上树的本领

2、情景表演,理解游戏规则

——听到音乐变化学习小猫上树的本领

3、幼儿完整游戏

价值分析:通过倾听感受音乐变化,丰富情节,引出大老虎角色,从而拓展幼儿对小猫的'深入了解,完整的进行音乐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小班关于梦的教案篇3

设计思路

一直以来,在经典的故事《小兔乖乖》里,我们给孩子的似乎就只有“坏人来了别开门”这样一个安全教育的点。而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对孩子来说却不是那么简单的。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学会分辨好坏以及如何保护自己。所以,我尝试将经典童话《小兔乖乖》进行改编,故事中不仅有狡猾的大灰狼、凶恶的大老虎,还有朋友小猫等,并结合日常生活的角色及情节,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采用“小鬼当家”的形式,使孩子们在类似于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得到锻炼和考验。因此,这仿佛是一个未彩排过的童话剧。老师无法预知孩子们的表现,需要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活动不仅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还有对待朋友、亲人的方法,热爱家园的情感等。

活动目标

1.在童话剧中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2.学会分辨好坏,知道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3.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分辨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勇敢、爱护家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

2.用桌椅、沙发、毯子、围墙和树等搭建小兔子的家,家里散乱放着一些物品

3.小猫、大灰狼、大老虎头饰各一(请一位老师分别扮演这三个角色),糖果若干。

4.兔妈妈头饰一个、小兔头饰每人一个,玩具蘑菇、萝卜若干,塑料棍子一根。

5.相关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建设新家

(1)兔妈妈带着孩子们搬进森林里的`新家,大家一同布置、整理新家。

(2)兔妈妈要出门去拔萝卜,临行前叮嘱孩子们“要好好看家,不要随便开门;如果是朋友来了,要热情招待”等等。

(这一环节是个伏笔,但兔妈妈提供了两种可能,使孩子们不至于认为来的一定是坏人,而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分辨。)

2.招待朋友

(1)小兔的朋友小猫来访,看小兔子们如何对待它,兔妈妈回来后了解招待客人的情况并作随机的指导,表扬会招待客人的小兔。

(如何对待朋友,怎样招待客人,对中班孩子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教育内容。)

(2)兔妈妈又要出门采蘑菇,临行前叮嘱孩子们“要好好看家,不要随便开门;如果有坏人来了,应该怎么对待”。

3.对付坏人

(1)假扮兔妈妈的大灰狼(同时播放“沉重的脚步声”背景音乐)来了,它用糖果诱骗小兔子把门打开。兔妈妈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如果小兔不上当,兔妈妈要表扬它们并奖励蘑菇;如果上当了,兔妈妈要及时出现并赶走大灰狼,再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接着兔妈妈又走了。

(2)大老虎(同时播放“沉重的脚步声”背景音乐)来了,它威胁小兔子开门,否则就闯进来,或者抓住一只小兔、推倒围墙等。兔妈妈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如果小兔们成功逃走或勇敢地把大老虎赶走,兔妈妈要表扬他们,一起煮好吃的蘑菇汤分享;如果小兔没法逃走,兔妈妈要拿着棍子并招呼大家一起将大老虎赶走,教育孩子们要齐心协力、保护家园。

(大灰狼代表了有欺骗性的坏人,大老虎则代表了凶狠的坏人,孩子们应该学会的是如何对付它们,保护自己。对于前者要保持清醒、不受诱惑,对于后者则要不畏强势、齐心协力。)

4.感受成功

兔子一家高兴地庆祝胜利,分享糖果,边唱边跳(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

5.重建家园

小兔子和妈妈一起把大老虎推倒的房子重新建好。

(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们会更有自信;而和妈妈一起重建家园,培养的则是孩子们热爱家庭的责任感。)

小班关于梦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学习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大胆创编儿歌。2.丰富关于颜色的词汇:红、黄、绿、紫。

二.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卡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红、黄、绿、紫等颜色卡片。

三.活动过程

1.观察水果的颜色。

提问一:这是什么水果?

提问二:什么颜色?

教师逐一出示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轮廓卡片,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及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卡片翻到有颜色的背面。

2.师与幼一起仿编儿歌。

师:什么水果红红的?

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

分别给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编儿歌。

3.教师将儿歌连起来完整地朗读一遍。

师:我们给这些好听的话取个美美的名字叫水果歌。请欣赏!

4.游戏。《水果歌》

(1)出示水果卡片,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学习儿歌。

(2)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师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红苹果挂饰的幼儿站起来回答:苹果苹果红红的。

四.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的表现好棒!和老师一起仿编儿歌。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呀?请小朋友回家后,带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水果歌的游戏。

附: 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小班关于梦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有晚上独自睡觉的愿望。

2、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走出害怕黑暗的恐惧,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难点:

独自进入“黑屋子”中体验黑。

教学准备:

ppt、用纸板做成的密封大房子、玩具若干、“宝宝不怕黑”的统计表、小贴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年我们几岁了?都是大宝宝了,那你们晚上和谁一起睡觉呀?(幼儿自由讲述)

2、小结:有的.宝宝和爷爷奶奶一起睡,有的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还有的宝宝一个人睡。

3、教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叫卡卡。(引导幼儿打招呼)

二、猜影子——让幼儿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

1、教师:卡卡是小班的宝宝了,有了自己的小床,他想一个人睡觉,不用和爸爸妈妈挤在一起了。可是,卡卡怕黑,晚上,卡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怕怕的呢!半夜卡卡醒来,看到屋子里有个黑黑的影子,哎呀,会不会是妖怪啊?会不会是怪兽啊?卡卡心里真害怕啊!

2、教师:今天,就请小x班的小朋友来帮助卡卡,帮卡卡看看,这个黑影究竟是什么呀?

(1)沙发落地灯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黑影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讲述:卡卡你不要怕,这是沙发和落地灯的影子。)

(2)滑滑梯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黑影是什么?

(引导幼儿讲述:卡卡你不要怕,这是滑滑梯的影子。)

(3)电视机和柜子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黑影是什么?

(引导幼儿讲述:卡卡你不要怕,这是电视机和柜子的影子。)

3、小结:原来这些都是家具的影子,黑夜一点也不可怕。这下卡卡明白了,以后一个人睡觉再也不害怕了。谢谢你们的帮忙!

三、找朋友——鼓励幼儿不怕黑,体验游戏的快乐。

1、教师:这里也有一间黑黑的屋子,我好像听到里面也有一些声音,是什么东西在里面呢?小x班的宝宝愿不愿意也去探险呀?

2、教师:房子里黑黑的,请你们仔细找找、摸摸,然后出来告诉大家你觉得里面有什么?

3、有目的请孩子进去“探险”,最后一批孩子将屋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奖励小贴纸)

4、小结:原来黑暗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晚上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上厕所……你们敢不敢?

四、延伸活动——让幼儿有晚上独自睡觉的愿望。

教师:我们小x班的宝宝都是勇敢的孩子,而且马上要升中班了,朱老师这里有张“宝宝不怕黑”的统计表,等会我把这张统计表给你们的老师,如果你晚上能勇敢地一个人睡觉,那么请x老师在你的名字旁贴一个“”,回家去试试吧,看谁最勇敢。

小班关于梦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鞭炮的外形和颜色特征,鼓励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色纸撕成碎片,自由黏贴鞭炮。

2、让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看到的鞭炮,教师无需提出具体的黏贴规律约束幼儿。

3、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福字若干个

2、各色碎纸片若干

3、固体胶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放录音,引主题

师:嘘,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鞭炮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听的很认真,这是放鞭炮的声音,你们都在什么时候见到过别人放鞭炮?

幼:结婚的时候;过年的时候;娶新娘的时候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我们在高兴的时候或是有喜事的`时候都会放鞭炮。

(二)教师出示鞭炮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串鞭炮,你们想不想看?鞭炮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幼: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师:它长什么样?

幼:长长的;许多圆筒儿;长长的一串儿……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鞭炮是长长的一串,密密地排列着,每个炮竹都一样长,各种颜色的,朝下排列的,非常漂亮。

(三)教师范画

师:马上就要过元旦节了,你们能帮老师一起做一串五颜六色的鞭炮吗?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一会儿咱们就用这些各种颜色的小纸片做鞭炮。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吧!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作画方法:先用固体胶涂在纸上,要多涂一些,鞭炮才能黏得牢哦!然后拿出一张碎纸片,撕成鞭炮的样子,然后贴上去,接着我们就可以撕更多各种颜色的鞭炮,在纸上涂上固体胶,贴出一串鞭炮了!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五)交流讲评

1、自评

2、他评

3、师评

(六)小结

咱们做了这么多漂亮的鞭炮,到过年时候我们一起去放鞭炮好吗?

活动反思: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对他们进行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的教育,是用绘画、手工活动和美术欣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提高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等方面的审美能力。之前的写意活动都是以水粉画的形式,这次的写意采取纸黏画,幼儿兴致很高。本次活动我在设计理念上基本符合新《纲要》的要求,主要是让幼儿大胆地撕贴作画,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尝试了自评和他评的方式来评价作品,但由于小班幼儿的表述能力有限,在最后的评价作品环节教师主要运用了教师的评价以及幼儿的欣赏、参观为主,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优点。

小百科: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小班关于梦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春天的一些显著特征。

2、愿意仔细看图,并大胆说出自已看到的景象。

3、学习在教师的指导、提醒下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活动。

4、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春天的来临,掌握春天的季节特征。

5、使幼儿掌握一些春天生活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1、一些春天的`卡片和白纸若干张。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练习册

活动过程:

1、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看图观察。

(1) 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幅图,请你们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 教师总结。

2、 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幼儿园的春天。

(1) 教师提出到户外观察的要求。

(2) 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寻找春天,幼儿在寻找的时候教师注意观察,鼓励他们积极地将自已的发现说出来。

(3) 集体总结寻找到的幼儿园的春天。

3、 集体制作“美丽的春天”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