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社会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4-05-31 作者:pUssy

教案写好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前准备好教案是必要的,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大班社会教案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优秀8篇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篇1

目标

1.大胆地在弟弟妹妹面前展示自己学到的本领。

2.体验长大后能在弟弟妹妹面前露一手的自豪情感。

准备

1.联系弟弟妹妹班级,做好与他们共同活动的准备。

2.每个幼儿分头准备自己的拿手节目。

3.手工制作材料人手一份,如太阳镜、小凉帽等。

过程

1.露一手。

――去弟弟妹妹班级做客,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才气展示秀。引导幼儿表演唱歌、跳舞、朗诵、演奏乐器等拿手节目。

――教师带领弟弟妹妹为哥哥姐姐的节目热烈鼓掌,使幼儿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

2.看我的。

――热烈欢迎弟弟妹妹来到自己班级做客。

――让弟弟妹妹坐在身边,观看手工制作的过程,如制作太阳镜、小凉帽等。

――将作品送给弟弟妹妹,千口他们共同赏玩。

3.夸夸我自己。

――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向弟弟妹妹展示自己的本领的感受。

――一起念儿歌:哥哥姐姐本领大,表演节目顶呱呱,会做手工会画画,弟弟妹妹笑哈哈,笑哈哈。

建议

1.活动前与个别胆小、内向的`幼儿交往,激发他们为弟弟妹妹表演的愿望。

2.可利用日常活动排练自己准备表演的节目。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走路时特别不注意交通安全,在公共场所出现的简单交通安全符合不知道,没有认识到交通安全在生活中的作用,所以设计了交通标志与规则这一课。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的交通安全标志,知道交通安全标志的意义,知道交通安全标志的意义,知道交通安全标志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符号。

2、让幼儿了解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并努力遵守交通规则,做个文明的小公民。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发言,并能表述自己的发现,能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同伴合作学习。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交通标志的重要性。

难点:能够认识交通标志符号,并在生活中应用。

活动准备

课件,我是汽车小司机的歌曲,交通标志图片,儿童车3辆。

活动过程:

情境进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要到交通标志基地去参加培训了,出发!放音乐(小朋友做开火车动作)入活动场地。

一、启发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朋友,看你们认识吗?一一出示交通标志符号,想想在什么地方看过,给小朋友看,想的过程,师:在乘车,过马路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些朋友,那老师告诉你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交通标志,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交通标志与规则。

二、探究学习

讲解三个图,信号灯,停车场,禁止鸣喇叭告诉小朋友怎么用。

师:小朋友学得真认真,那老师就领你们到马路上看一看,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让小朋友观察,老师这有斑马线,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危险四个交通标志看看放到哪幅图上最合适,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再把标志放到指定的位置。

再认标志,老师考考你们,看你们记住这些交通标志了吗?师指课件,说名称以及意义。

游戏巩固安全标志

师:刚才有个交警告诉我说,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学得快,记得牢,让我领你们来做游戏,那我们轻松一下吧。

1、骑车游戏,幼儿当司机可以带上自己的好朋友,师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标志,司机去超市的故事。(老师。)

2、举卡片

事先把卡片剪下来,包在纸包里,师说交通标志幼儿找标志符号。

三、延伸巩固

师:交警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他又对我说,要问小朋友一个问题,现在你们都认识了交通标志,并知道他们的意义,那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会变成怎么样啊?

小朋友回答,师总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这些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了规矩,就会出现让我们不忍心看到的交通事故,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休息,所以我们要从小做起,认识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做个好公民。

四、活动后延伸

请小朋友回到家里收集一些关于交通标志的符号以及关于交通安全的故事,与小朋友们分享。

课后反思

一节课上完,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在使用课件上,能够比较直观的让幼儿看到交通标志符号在生活中的运用,课件的出现能更好的解决活动目标中的难点,我觉得和孩子们互动环节,也就是游戏环节较好,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体现了在玩中学的教学理念,而且也烘托了课堂的气氛,达到了双边教学的目的。我觉得不足之处就是在讲解图片时如果先让孩子们自己根据以有的经验来讲,然后师加以补充,这样可能会比我讲记得更牢些,还有对幼儿的评价语言上还需要更具体一些。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篇3

活动背景: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婴儿一岁前就对别人的情感有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他会随之一起哭;一两岁时,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试图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到了五六岁时,孩子开始进入认知反应阶段,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表现,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那么他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引导和培养。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有不少的因素正影响着孩子的爱心教育。

1.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成人往往忽视与幼儿进行沟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造成代沟;幼儿间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时间相对减少,缺少施与别人同情的环境;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于自身而排斥他人,这种现象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

2.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同情心的培养;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受人欺负,对幼儿进行消极教导,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想玩你就拿”等,在家庭教养中,父母自身缺乏同情心,难以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有些家长只给孩子爱,却不教孩子爱同伴、爱别人。这就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缺少必要的同情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了“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教育目标,我们要抓住幼儿学习的关键期,创设良好的氛围,逐渐引导幼儿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优良品质。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一活动,以此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激发幼儿的爱心。

2.知道全社会是个大家庭,在献爱心活动中,掌握一些助人为乐的方法,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3.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ppt、胸卡、呼拉圈一个、爱心救助中心环境布置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幼儿的爱心。

活动难点:

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活动。

1.出示爱心救助中心。

导入:“孩子们你们好,欢迎来到爱心救助中心,你们知道什么是救助中心吗?

(幼儿自由表达。)

小结:救助中心就是能帮大家解决问题。你们愿意加入救助中心吗?(愿意)

2.师:“想参加救助中心的人要有一定的本领。那你们平时帮助别人解决过什么问题吗?”(幼儿自由表达。)

3.师:“今天,爱心救助中心要招聘工作人员,你们愿意参加吗?”(愿意)让我们来看看需要哪些人需要帮助?我们有没有本领帮助他们?

二、点击ppt,以方式开展救助活动。

1.传来电话铃声,教师接听热线:“嘘~~喂您好,我这里是爱心救助中心,您请讲。”

录音:“我们家乡今年一直没下雨,麦苗都快旱死了,请您快帮帮我们想想办法吧。”

提问:我们一起想一想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农民伯伯解决旱情问题呢?

(看ppt,让幼儿自由表达:挖井、浇地、人工降雨雪等)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帮农民伯伯想了这么多好办法,农民伯伯会用这些办法解决旱情,来年麦子肯定大丰收。”

2.按录音:“您好,这里是爱心救助中心,您请讲。”

录音:“在玉树地震中,很多孩子失去了爸爸妈妈,在此期间,社会各界人士都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拥有了更多的关心和温暖,但依然还有一些孩子很孤单、很无助,请大家继续给予这些孩子们温暖和关爱。”

教师提问:“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幼儿自由表达。

小结:我们大家想了这么多好主意,相信灾区的小朋友们一定会用这些好办法在大家的帮助下重建自己的家园,重返她们美丽的校园,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

3.按录音:“您好,这里是爱心救助中心,您请讲。”

录音:“你好,我是一个工作特别忙碌的人,很少有时间陪家里的老人,他们很孤单,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开心一点吗?”

4.按录音:“您好,这里是爱心救助中心,您请讲。”

录音:“你好,我是个胆小的孩子,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每次我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候,我都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你们能帮助我吗?”幼儿自由表达。

5.合作游戏:《呼拉圈的旅行》

要求:全体成员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呼拉圈斜挎在一成员身上,在成员手不松开的条件下,让呼拉圈通过每个成员的身体,在拉成的圆圈上旅行一圈,回到第一个成员身上。

提出问题——集体想点子——实施行动——总结经验——最终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三、活动总结

教师:“孩子们,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帮助了这么多人,你们开心吗?全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继续努力,去把我们的爱心和帮助送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温暖,好不好?”

活动延伸:

1.走进社区:为老人们送去孩子们做的礼物和精心准备的小节目。

2.制作“爱心大行动”主题版面,让孩子们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爱就在我们身边!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篇4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让幼儿初步懂得遇上火灾时一些自救的.方法。

2、培养幼儿动作灵敏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游戏准备:

小水桶两个、小毛巾人手一块、垫子连两张、“浓烟圈”四个、“火柱”六根、电话机两台、报警器。

游戏玩法:

1、幼儿分成两组,每人拿一小毛巾站好。

2、游戏开始:

火灾警报响起,小朋友齐念儿歌:楼房里、起大火,火焰熊熊烟雾多。

师:小朋友、别慌张,动动脑筋冲出来。

念完后,排头第一个小朋友将毛巾放进桶里“弄湿’’,将水桶翻倒“淋湿全身,一手用毛巾捂住鼻子,低下身体先绕跑过“浓烟区”、钻爬过“火区”、然后横躺在“沙地”滚动将身上的“火苗”熄灭,最后跑到“电话亭”拨“119”报警。后面的小朋友依次进行。

游戏规则:

1、全体幼儿必需做完“湿”毛巾、“淋湿”全身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动作。

2、在绕跑“浓烟区”和钻爬“火区”时,必须用毛巾捂住鼻,而且要将身体低下。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篇5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照片和婴儿,让幼儿感受自己不断在长大,教育幼儿关心、体贴父母。

2、引导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活动准备:与幼儿组织过谈话,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活动准备:幼儿照片(小时候)一张、幼儿衣服(小时候)若干、三个月大的婴儿一位。

活动过程(预设):

一、出示照片,导入课题。

“老师带来张照片,请小朋友猜猜看他是我们班的谁?”

二、让幼儿试穿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的身体在长大。

“老师这儿有许多小衣服,谁来穿穿试试?穿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三、请来婴儿和妈妈,让幼儿在和她们的交往谈话中理解体会妈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

1、请婴儿进场,让幼儿初步熟悉婴儿。

“老师请来了一位很小很小的`宝宝和她的妈妈,你们想见见她们吗?”

2、启发幼儿提问,了解宝宝的生活情况。

“宝宝现在和小朋友都非常熟悉了,小朋友有什么问题问宝宝妈妈的吗?”

四、通过谈话、比较等方法,让幼儿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体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1、教师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启发幼儿谈论小时候的趣事。

“我们大家小时候都和刚才的可儿一样,几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妈妈帮忙。在老师小的时候,还闹过一次笑话呢!小朋友,你们想听吗?”

“小朋友,你们在很小的时候闹过笑话吗?”

2、通过婴幼儿比较,引导幼儿畅谈自己的本领,感受自己在能力上的变化。

“就这样,我们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的关心爱护下,从什么都不懂,到惭惭长大,学会了许多本领……小朋友,你们现在有什么本领?能告诉我们吗?”

五、引导幼儿谈话“长大了干什么”,使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老师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特别想当一名教师,经过我的努力,现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啦!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

“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小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篇6

设计意图:

诚实是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品格。要让诚实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气,必须从孩子抓起。在孩子心中播一颗诚实的种子,要让这种子开花、结果。还要靠老师、家长去精心的培育。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我们人人都做孩子的榜样。我们的孩子像一棵棵小树苗正茁壮成长着。他们需要爱的阳光。给孩子一个爱的世界,诚实的世界。愿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幸福的人生!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生活中哪些是诚实的行为,并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知道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之一。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歌曲吗?那就和我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吧!(课件播放:歌曲《好孩子要诚实》)你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这首儿歌的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课件出示:歌曲名《好孩子要诚实》)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诚实的花朵》。看看图中的小亮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二、学文明理

1、播放课件,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逐幅出示)指名说图意。讨论交流:小亮为什么会紧张?

2、(课件出示:小亮可以这样做吗?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1、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从社会领域的道德品质方面理解应该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够努力做到自律和尊重他人,从行为上理解怎么做个诚实的孩子。

2、在教学中,我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孩子在社会教育活动中,避免由于单调而失去兴趣,同时注重加强孩子们间的互动,保证他们能全过程的有效参与。通过提问,提醒孩子集中精神倾听,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诚实得品德,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3、在教师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幼儿的语言表达有些单一,而且其他幼儿也有重复,发散思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教师应在此方面加强培养,同时引导幼儿从各个角度思考。

4、在互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出示的图片不能仅仅局限于说谎,还应拓展和延伸到同类问题上,让孩子从更多方面了解诚实的范畴。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了解教师节的来历。

2、了解幼儿园各类工作人员的劳动内容和工作态度,知道他们工作的辛苦。

3、有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情感。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幼儿园里各部门老师的工作,知道他们工作的辛苦。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提供制作小礼物的材料: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胸戴大红花进入活动室,导入对教师节的认识。

老师今天为什么要戴上大红花?为什么那么高兴?

你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日吗?老师在幼儿园做些什么呢?

2、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有谁?老师在做什么?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带领幼儿阅读画面上的文字。

3、引导幼儿回忆参观过的各部门教师的工作情况,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参观见闻。

我们参观了幼儿园的哪些部门?你看到那里的老师在做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老师,他们为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他们为小朋友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4、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示"怎样爱老师"的心情。

通过讨论让幼儿按自己的愿意选取材料,分小组进行小制作作为节日的礼物送给老师。

活动反思:

设计和组织活动的第一步,是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我在活动的开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受老师的辛苦。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对话题有关经验积极联想,打开思路,做好准备。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篇8

给别人快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一分钟就能做到。也许你会不屑一顾:“一分钟?能做什么?”不要小看一分钟,生活就是由无数个一分钟组成的,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一分钟能做很多事。一句祝福,一个微笑,一声赞美……一分钟真的具有让别人快乐起来的魔力。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拥有“有魔法的一分钟”的魔法师,包括我们的孩子。

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

2.尝试在一分钟里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

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秒针的大钟,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门卫爷爷不快乐(打开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不快乐的`门卫爷爷。)

师:门卫爷爷怎么了?

幼:不开心,很难过……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爷爷在叹气;爷爷的眉头拧在一起;爷爷的头发乱七八糟,看来心情很坏……

二、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是多久。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可是,一分钟后门卫爷爷露出了笑脸。奇怪,这一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门卫爷爷变得快乐了呢?

幼:爷爷到超市买了很多吃的东西;有小鸟为他唱歌……

师:一分钟是多久呢?

幼:一会儿。

幼:妈妈说秒针走一圈,挺长的吧。

2.体验一分钟。

①第一次体验。孩子看大钟体验一分钟。

②第二次体验。孩子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如,有的孩子走了三十步;有的孩子唱了一首英文歌,等等。)

③小结:一分钟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3.有魔法的一分钟。

①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为:然然边给门卫爷爷敲背边为他唱歌,门卫爷爷快乐地笑了。

②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些事能让爷爷快乐起来?

③小结:一分钟能做一件让别人快乐的小事!这太神奇了,简直是有魔法的一分钟!真的那么神奇吗?请大家试一试。

三、送你“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你准备做一件什么事让别人快乐?

2.幼儿尝试用各自的方式让同伴和教师在短短的时间里快乐起来。

活动后记:

“有魔法的一分钟”的确具有神奇的魔力!没有想到,我竟成了“快乐”的第一受益者。不时有孩子从我身边走过:“李老师,你真漂亮!”“李老师,你真辛苦,需要我的帮助吗?”“李老师,这是我的爱心卡片,我把它送给你,因为你也有一颗爱心!”……整个上午,所有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大家很默契,每做一件“让别人快乐的事”就会产生这样的对话:“你快乐吗?”“快乐!”“我也很快乐!”我想起一句话,“快乐是一种香水,洒给别人,自己手上也会留下余香!”接着,快乐开始走向家庭。不时听到家长激动的反映――“早餐时,孩子为我剥了一个鸡蛋。”“昨晚,孩子又为我敲背,又为我揉肩,还问我快乐吗!”“我家孩子总在说‘快乐’,我倒真被他说快乐了!”这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分钟!由此,我想到一分钟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魔力,它能减轻焦虑和压力,让孩子的内心平和宁静,使孩子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快乐、健康的生活观。例如:

一分钟教师:每天可让不同的孩子做一分钟教师,也许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一分钟认字:每天只要花一分钟认字,日积月累的效果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功力!

一分钟床头小幽默:睡前一个小笑话,能使孩子带着快乐进入梦乡。一分钟问题:当孩子生气要伸出拳头的时候,引导他用一分钟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拳头,怎样才能让我不生气?”

一分钟勇气:遇到困难时,用一分钟让自己安静一下:“没关系,我还有其他办法吗?”

一分钟忘记:也许同伴之间会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给自己一分钟,忘记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