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在教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认真写好教案可以使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最大化,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传统的春节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传统的春节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 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 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 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问:
①春节有关知识。
②春节有关习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提问:
1、 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2、 你准备这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场面?
(二)庆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同学看书、欣赏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
书中的图给你什么启示
(三)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这些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四)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构思。
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经验。
三、学生创作
1、 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 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
四、展评交流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哪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五、扩展延伸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节日方面的知识?
传统的春节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是一个热闹的月份,感受正月里的喜庆气氛。
2、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尝试与他人合作制作花烛。
【活动准备】
录像带、各种花灯、日历、竹条、棉线、铁丝、彩色皱纹纸、卡纸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感受正月里(春节、元宵节)的节日。
1、观看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录像,让幼儿积,让幼儿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经验。
2、帮助幼儿分析和整理录像中节日活动的名称。
例如:除夕夜之前家家户户张贴春联、门神,有的还挂上大红灯笼,小区、村镇的街道也挂上了彩旗、灯笼。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包饺子、备酒宴,看春节联欢晚会。
二、谈话活动,回忆自己过节的情况。
1、“小朋友们,刚才咱们看到录像片中人们过节的热闹气氛,我看到你们都很高兴,那现在来说说咱们自己是怎么过节的好吗?”
2、孩子回忆讲述自己过节的情况。
3、“正月十五看花灯,吃元宵汤圆,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好吗?”
4、孩子讲述过元宵节。认识各种花灯,激发幼儿自己制作花灯的兴趣。
5、欣赏花灯,说说自己喜欢的花灯的名称。
6、讨论制作花灯的程序,尝试制作花灯,教师指导,提示幼儿合作制做展示作品,欣赏评论。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元宵灯会上,供大家欣赏,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炷。
传统的春节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听故事,感受新年里快乐的气氛。
2、了解新年习俗,参与新年活动。
3、会向他人送上礼貌的问候语祝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新年贺卡、新年图片、春联、压岁包。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新年送祝福》理解故事情节。
(1)故事里都有谁呢?
(2)过新年了,小狗和小猫准备去找谁呢?
(3)他们找到小兔了吗?大家在一起做了什么?
(4)小猫、小狗和小兔之间是怎样送祝福的?他们说了些什么?
2、师生一起欣赏新年图片,围绕新年语题展开讨论。
(1)过新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新年的时候可以玩什么游戏?吃什么好吃的'食品?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3)小牛的烦恼解决了吗?谁都给他帮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参观新年贺卡、春联和压岁包,幼儿说说它们的用途。
(1)展示漂亮的新年贺卡,欣赏上面的图画,老师朗诵里面的祝福话语。
(2)和幼儿一起给班级门口贴春联,将上面祝福的话语解释给幼儿听。
(3)出示压岁包,请幼儿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个小红包是装什么的?为什么过年的时候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包?小朋友收到压岁包应该怎么说怎样的话呢?
4、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送上新年祝福?
(1)小朋友可以怎样给家人送上祝福?
(2)在小朋友接受别人祝福的时候应该如何表示感谢呢?
5、大家同唱一首歌《新年快乐》。
活动延伸:
为家人制作新年贺卡。
教学反思:
过年是孩子最喜欢、最兴奋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就十分投入,兴致很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过年时所经历的事情。而我好像是作为一名资料补充员的身份,当幼儿讲到一个什么事情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时,我就在展示台上出示图像、图片等,加上幼儿和我的共同讲解,使中国过年时传统风俗在幼儿面前展露无遗。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操作活动真真切切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兴奋达到了xx。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动手能力很强,做出了许多精彩的东西。将民间美术欣赏与特定的节日结合起来,幼儿比较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再让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解决了幼儿园手工难教的问题。
传统的春节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序幕
女:悠久的历史,多彩的节日,使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为之自豪和快乐。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贴春联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同学们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日贴春联?庆祝教师节主题班会(全班同学齐回答:春节)
男:那么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在春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春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三年一班 “欢欢喜喜过春节”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春节故事
女:春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春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xxx同学讲讲春节的故事。
1.《春节传说——“年”兽的传说》
男:谢谢xxx同学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春节是为了躲过怪兽哦!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春节有关的故事——《万年创建历法说》,请xxx同学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春节传说:万年创建历法说 》
女:刘震同学讲的故事真感人,谢谢!看看古人多聪明!(鼓掌)我也知道一个与春节有关的故事,就请xxx同学来说。
3.《春节传说:贴春联和门神》
男:看来与春节有关的故事还真不少呢!
(三)春节习俗
1.贴春联、吃饺子、编中国节
女:过春节,是中国人四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主要有:除夕守岁、倒贴福字、压岁钱、贴春联、吃饺子、女儿回娘家、 放爆竹、拜年、逛庙会、观社火 、送中国结等。 男:xxx,你刚才说的倒贴福字、观社火、送中国结是怎么回事呀?
女:别着急,我马上请同学们给你介绍一下这些习俗。
2.大家好,看我这个中国节漂亮吗?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
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男: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明年过春节的时候,我一定要看看民间的灶火。
3.春节诗会
女:春节还被称作“诗人节”。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春节的诗篇。
男:那就请上来念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4.送卡乐
女:春节的主要习俗就是拜年。请xxxx同学给我们讲讲拜年的习俗。
xxxx同学介绍拜年的习俗。
男:拜年有这么大的学问,这么多的花样呀!
女:是的,一直到今天,每年春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拜年。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拜拜年。请你把准备好的卡片送给你的好朋友,并且送上新春的祝福。
学生送卡片。
男:贴春联、吃饺子、编中国节、拜年等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女:是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渊源留长,他是我们的国宝,他的知识非常丰富,今天我们的交流只是冰山一角。
男: 其实中国人对春节很重视的,在古时候,人们对待春节更重视,想知道吗?那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女:《大中国》唱出了我们对中国的心声,请听歌曲《大中国》。
男、女(齐说)在歌声中,让我们说再见。 “欢欢喜喜过春节”主题班会到此结束,(鼓掌)恭祝大家春节快乐。
传统的春节教案篇5
活动设计
寒假将至,无意之中我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寒假到了,我们要过一个节日,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他们摇摇头。我告诉他们是春节,对于春节现在的孩子知道的越来越少了,我想通过这节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以及一些风俗习惯,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加深对春节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新年、喜欢新年、盼望新年,发展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2、体会新年的气氛,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扮节日氛围。
3、知道新年是哪一天,了解新年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用完整话表述春节的故事。
2、制作礼物。
活动准备
1、有关新年的图片ppt。
2、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若干。
3、以往过新年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将幼儿慢慢带入活动室。
(活动室内的窗户上贴满窗花,棚顶上挂满彩条,门上贴上春联、福字、活动是前方挂几挂鞭炮,放《过新年》的音乐)
1、你看到了什么,跟我们平时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2、想想这些东西在什么时候会看得到?
3、看到这种场景,听到这个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二、基本部分。
1、讨论过年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小朋友每年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2、出示ppt课件,帮助幼儿加深一步理解春节。
(1)春节的由来,知道我国人民善良与纯朴。
(2)春节的习俗,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及文化传统。
3、音乐游戏,放鞭炮。
(1)播放《恭喜发财》的音乐,教师将身体蜷缩并发出爆炸声展开。
(2)指导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4、春节趣事。
(1)教师出示自己过年时的一张照片向幼儿讲述自己过年时的趣事。
(2)指导幼儿说己照片中的内容及趣事
(3)引导幼儿用完整话叙述春节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团圆)
5、迎新年、送礼物。
新年快到了,我们要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一做。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工具盒,让小朋友们自己选择。
(2)幼儿可以用橡皮泥捏,也可用尖刀剪。
(3)提问: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礼物?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评作品,幼儿将作品放置在展览区,指导幼儿欣赏,并大胆说己的看法。
三、结束部分。
1、谈话:春节快到了,那是我们就要放假了,老师也收不到你们的祝福了,那么今天小朋友就用一个动作祝福老师好吗?
2、教师播放《恭喜恭喜年》的音乐,幼儿逐个做动作或表情向老师祝福出活动室。
传统的春节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乐于将自己的春节见闻或经历的事说给他人听。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讲述事件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3、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寒假前布置任务,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留意春节时的快乐事情。
2、《语言》下p1
活动过程:
一、讨论春节里的活动
引导幼儿讨论:人们在春节的时候都喜欢做哪些事情?
幼儿回忆:家人或亲戚朋友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其表情是什么样的?想想他们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
想一想:春节里自己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二、说说你喜欢的快乐事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准备讲一件自己在春节里最快乐的事给大家听。鼓励幼儿把有意思的事情告诉给老师和小朋友。
教师讲一讲自己春节里的快乐事内容。
请幼儿独立发言,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快乐事,注意引导幼儿讲述要有头有尾,是其他小朋友听明白,共同体验春节活动的快乐。
三、听听他们的快乐事
组织幼儿阅读画册,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看图猜想他们的快乐事是什么,然后说说他们的快乐事和自己的快乐事有什么不同。
四、谁的快乐事最有趣
引导幼儿讨论,说说谁的讲述最有趣。
请幼儿说说理由,如:他的快乐事很有趣,他讲的很好等。
日常生活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引导幼儿开展小组自由谈话活动。
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鼓励孩子将自己喜欢的事主动讲给家长听。
传统的春节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让幼儿知道“春节”是农历新年,了解春节的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1、布置新年的环境。民间乐曲《喜洋洋》等录音带。
2、搜集各种有关“年”的材料丰富活动区
3、请家长配合,带幼儿一起购买年货,观察节日期间周围环境的变化,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播放民间乐曲《喜洋洋》,启发幼儿随意自由舞蹈,感受欢乐的情绪。
2、请幼儿说说周围环境的变化。
(评改:告诉幼儿元旦是公历新年,我国还有一个农历新年叫春节。)
3、听故事《年的故事》
4、师生讨论:我国人民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老师小结:我国人民过春节的习俗有:全家团圆、吃水饺、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玩龙等
5、让幼儿说说自己和家人是怎么样过春节的。
6、教师总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结束部分:
提出要求:燃放鞭炮、焰火和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鼓励幼儿春节时学做“小主人”,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走亲访友要有礼貌。
教后记:
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体验了节日的快乐,知道了“春节”是农历新年,了解了春节的一些习俗。
传统的春节教案篇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学情分析:
虽说是六年级的学生,但由于该班基础极差,只有少部分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本文老舍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语言和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理解,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是不容易的。且课文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运用及其好处,学生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
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德育目标: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喜欢今年的春节你是怎样过的
2、播放春晚部分精彩场面的录像,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3、播放童谣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北京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
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4、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去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民族文化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通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自然段序号。 2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理清顺序,感受年味
1、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画表示时间的词。
2、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汇报交流,在这些日子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你发现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吗
4、自由读文,品年味。
5、全班交流汇报,总结年味。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②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和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的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②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①正月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会,能使我们体会到人们清闲、娱乐、高兴的心情。
②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各自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课文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了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你能说说北京的春节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这节课我们着重探究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二、深入阅读,体会写法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文中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哪一天画相关句子,和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 、深入研读详写部分,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指导品读“腊八”。边自由朗读描写“腊八”的语段,边想一想:
①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你们家在这一天会做同样的事吗
②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
(2)、指导品读“除夕”。联系自己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①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
②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
③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除夕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来。
(3)、指导品读“正月初一”。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
①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
②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③你逛过庙会吗说说你的感受。
(4)、指导品读“元宵”。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课文第11、2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中可以感受到元宵的灯特别的多
①勾画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几百盏灯来。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②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小结:第13自然段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每个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作者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三、提问引导,领悟特点
1、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2、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的叙述;二是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他部分;三是语言通俗、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