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可操作性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撰写符合实际活动流程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大课间活动方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课间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决定开展大课间活动,以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时间,增强学生体质,,促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实施措施
(一)建立保障体系统,确保大间活动有序开展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9:20———10:00这段时间,早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里,早操结束后进行分班、分年级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遇阴雨天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2、制度保障
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有序,杜决活动开展随意性,要求各年部班级班主任课教师、任课体育教师组织负责,学校建立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艺体教师指导制、大课间评比等制度,保证大课间健康进行。
3、人力、物力保障
要求教师全体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和学生的保护者,师生共活动,这既体现了国家所提倡的身心全面健康目的,双能体了师生融洽关系,有利于构建绿色校园、和诣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由学校提供大部分,另一部由学生自已提供一部分来充实大课间活动。
4、安全保障
每次活动前班主任向学生进行简短的思想工作,并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装,活动要分年级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区域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确而乱现向,要求班主任体育教师现场参与活动指导。保障活动安全。
5、组织保障
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1、实考核激励
大课间活动情况和效果纳入三项红旗竞赛和班主任、教师岗位考核,同时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平比,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级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学校可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学校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队形队列
2、两操和体育趣味活动
3、长跑活动
4、放松活动
四、注意事顶
1、大课间开始一段时间必须由体育教师班主任同时到场负责管理,做到必须的技术指导,等活动进行正常时副班主任指导教师可轮换管理。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各班主任可多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大课间健康的进行,绿色校园,运动课间,让校园运动长久、让生命更加丰采。
大课间活动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文件精神,推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宗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育人效益。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多样性原则。根据我校现有场地的特点,大课间活动时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竞技游戏,踢毽子,跳绳,篮球、乒乓球之类的'活动,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形式及内容
大课间活动时间为星期二——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后在小学生广播体操一起进行。
采用先集中做操,再按项目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活动项目设置上,既安排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相关的内容,也安排学生喜欢的、活泼多样的游戏。有合有分,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旨在全员参与,体现快
乐学堂,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理念。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
一年级:(1)障碍接力(2)头顶沙包接力
二年级:(1)羊角球接力(2)花样短绳
三年级:(1)双脚夹球跑接力(足球)(2)定点投篮
四年级:(1)短绳(2)乒乓球小比赛(3)踢毽子
五年级:(1)丢沙包(2)乒乓球小比赛
六年级:(1)双人夹球跑(2)小火车跑
六、活动要求
1整个过程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因此各个班级要从开始准时排队下楼,正副班主任可适当提前到班,组织学生参加锻炼。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要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
2.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在整个活动中,正副班主任职责等同,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必须强调活动纪律与安全。特别是学生在集体活动进行时,必须在老师亲自带领和指导下有序进行活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
3.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雨天各班自行安排室内游戏活动。
4.负责行政值日的老师要认真巡视,并做好活动记录。
七、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不断改善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科学研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落实“人人都是体育运动指导者”的理念,鼓励所有学科教师投身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工作中。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大课间活动制度”和“大课间活动评比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全体教师紧密配合,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八、管理责任制
1.领导负责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德育领导任副组长;校长、行政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老师负责制:(1)负责安排;(2)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3)负责训练。
3.班主任负责制:要想提高大课间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因为班主任是凝聚力的核心,有相当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而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决定的。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出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一路纵队的组织。(每日对班主任的检查将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
4.跟班教师负责制: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一路纵队的组织及活动器材的领取和发放,并做到准时到位。(每日对跟班老师的检查将纳入副班主任工作考核 )
大课间活动方案篇3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课间生活,让孩子的童年真正开心、快乐起来,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课间十分钟,魔方转起来”活动,孩子们的动手操作兴趣和科学素养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了展示学生魔方水平,我校决定开展“课间十分钟,魔方转起来”比赛。
一、比赛项目:
一年级:一面复原(颜色现场决定)
二年级:一面一层复原(颜色现场决定)
三、四年级:一面两层复原(颜色现场决定)
五、六年级:六面复原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5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后(9:00)大操场。
三、报名办法:
每班10名同学参加比赛(班级推荐6名、学校随机抽取4名),
四、比赛规则:
1、参赛者需自带比赛用的三阶魔方,所用魔方须在比赛开始前通过裁判的检查已全部打乱,打乱步骤20步以上。
2、当魔方故障发生时,参赛者可以选择自己修复魔方继续比赛,
如果不能修复只能放弃比赛,不能途中另换魔方。
3、开始时间听裁判员口令,选手把魔方单手举过头顶跑至方阵前列,由裁判检查魔方完成状态选出前30名。
五、奖励方法:
(1)单项奖:以年级组为单位,评出30名优秀奖;
(2)优秀班级组织奖:各年级3名。
“课间十分钟,魔方转起来”裁判: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七班
八班
九班
十班
十一班
十二班
六、比赛规则:
1、参赛者需自带比赛用的三阶魔方,所用魔方须在比赛开始前通过裁判的检查已全部打乱,打乱步骤20步以上。
2、当魔方故障发生时,参赛者可以选择自己修复魔方继续比赛,如果不能修复只能放弃比赛,不能途中另换魔方。
3、开始时间听裁判员口令,选手把魔方单手举过头顶出列,由一位裁判检查魔方完成状态,另外一名裁判登记成绩,取班级前5名。
大课间活动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
三、活动要求
人人有项目 班班有活动 学校有评价
四、活动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 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 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五、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
4.因地制宜原则。因为场地的限制,分区域,分年级进行活动。
5.安全第一原则。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活动实施措施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40—10:10,早操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中,下午4:30--5:20。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活动。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学校
教务、学生科、体育组联合制订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负起
职责,建立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大课
间活动评比制等制度。
3.人力、物力保障:学校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
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
动者,这既体现全员参与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
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除了学校提供外。更提倡
每个班级自制自带自备活动器材。各部主任协助体育组负责器材的
发放、整理和保管。
4.安全保障。学校分部,分班级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
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造成乱串、乱跑等混乱
现象。
5.组织保障。学校加强了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
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学校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七、组织领导
成立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中层领导和部主任分部负责,正副班主任、任课教师精心组织,体育教师分工指导,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建转锋
副组长:王景让张永胜 索晓辉
成 员:中层领导、部主任、正副班主任
器材负责人:乔林威 马伟玲
音乐控制:楚玉乾
(二)大课间活动督导、指导小组
组 长:索晓辉
副组长:马伟玲
成 员:乔林威 楚玉乾 张振武史耀武 石金戈 张君颖
八、活动流程
1、集合:50秒
2、出操:3分钟
播放进行曲,以此作为开始活动的统一信号。各班按顺序列队到学校各区块集中。要求做到静、齐、快。排好队列后,在原地整队,横、纵、斜都要求整齐。
3.广播操:4分10秒
广播操《时代在召唤》。这是原来都要做的广播操,这也是固定的。该操以动作潇洒、节奏明快、音乐强劲、动感强烈而体现时代特色。
4.分班活动:15分钟(音乐)
班级特色体育。这部分内容有从学校提供的活动中自主选择,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专门设计许多体育活动项目,做到每部有内容,活动也有各班自主创编的,有来自民间体育的。体现了自主健体与创新的`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锻炼。当然,我们也可以结合学校的传统项目来编排相关内容,以体现学校的特色。
5.放松操:2分钟(音乐)
6. 退场:5分钟(音乐)
九:在人员安排方面,每班以班主任为主负责,并分配一个跟班老师,每个体育教师负责相应的部;在场地划分方面,要讲科学,充分考虑学生做操后的流动情况以及活动的项目,尽可能缩小集体活动与自主活动之间的范围,尽可能减少学生无效的行走,因此,我们常把自主活动场地安排在普通教室的附近,同时还要考虑到楼层等因素。
十、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教师安排
微机部在培训楼后(彭艳林) 机电部在大操场篮球场(王博)
高考部在小操场 (孙国兴) 幼师部在主教学楼前(郭晓静) 十一、建立激励机制
1.实行考核激励:教务、学生科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对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统一外,学校鼓励班主任协同任课老师发挥资源优势和自身特长,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开发和创新,打造班级特色,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
十二:活动注意事项
a) 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b) 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搭班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c) 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户外集体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d) 活动全程有广播音乐指挥。
e) 广播操结束,室外活动由班主任、搭班教师直接带至活动场地进行活动。结束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能乱跑。
f) 体育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
大课间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背景:
课间活动历来是班级管理的一大难题,这十分钟不仅是两节课之间的转换,也是学生休息和运动的时间。虽然我校的孩子早已通过明理和训练知道该如何来安排这十分钟,但由于爱动是他们的天性,加之孩子的自我约束力还较弱,于是便常常出现了以下的状况:上课铃响,有些孩子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跑进教室;玩耍过程中的磕磕碰碰引起了同学之间的小摩擦;追跑过程中发生了碰撞摔倒虽然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经常进行相关训练,但都收效甚微。如果只是简单地对孩子的课间活动加以管制,势必会不利于孩子的生理成长,也会抑制孩子个性的形成,还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基于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我们决定着手组织开展“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发现课间十分钟活动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引导各班创编出适合本班学生在课间活动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在课间玩得安全、玩得快乐。
二、实施原则
1.坚持教育性、艺术性、健身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寓艺于乐。
2.坚持全体性原则。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和人数多少择好课间活动的项目。形成人人参与课间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的局面。
4.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排斥利于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
三、具体实施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级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精心设计、积极探索出符合本班实际、面向本班全体学生的活动内容与方法,各班主任带领学生到指定场地组织活动,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也可以自行组织游戏,小型比赛,各项展示表演,确保人人参与,做到有组织、有指导、有活动、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