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充分准备好教学案例和实例,让课堂更加有条理,具备互动性的教案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和学习进步,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趣的笔教案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趣的笔教案反思篇1
跟电脑踢足球,真是太好玩了。
今天,我在上海科技馆跟电脑进行了一场对抗赛。隔着玻璃墙,我看见有人把球踢向一面墙壁一样大的屏幕,屏幕上是一个球门和守门员以及很多的观众,守门员还会接你的球,观众还会欢呼。真是奇妙的游戏,我迫不及待地也想试试。 经过耐心的排队后,终于到我了,我激动地站在了指定地点。当工作人员把球放好后,我很心急地就把球对着大屏幕踢了过去,屏幕上的守门员一跃而起,准准地扑过来拦住了,屏幕上方打出字幕“太笨了”,并且屏幕上守门员身后的观众也发出一片嘲笑的声音。
我不服气,定了定神,我迅速地又一脚飞出去射门,哇,太好了,这一次他没挡住,这时屏幕上的观众都站了起来并发出惊呼,还打出字幕“太棒了”,守门员弯着腰摇摇头很沮丧的样子。我很得意,又一脚飞出去,唉,太骄傲了,球被守门员拦个正着,并且守门员还做出了藐视我的手势,真是没面子。我沉住气,再努力,一鼓作气,把剩下的球全都踢进了球门,守门员悲伤地跪倒在地上,所有的观众都在为我欢呼,真过瘾,仿佛我真的站在足球场上在频频进球,全世界都在为我欢呼。
最后,我以五球三进的成果体面退场,真是太好玩了。
有趣的笔教案反思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丢沙包的游戏中,能躲避他人扔过来的沙包,动作敏捷灵活。
2、与同伴合作玩丢沙包游戏,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有沙包投掷的经验。
2、沙包12只。
三、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与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胸部运动、腰部运动、腿部运动、手腕脚腕
2、与老师做方向相反的热身运动:前后甩手、左右移动、下蹲上跳、左右弯腰
二、熟悉丢沙包的基本规则
??双人“你投我躲”
⒈提出要求。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玩过沙包吗?
师:今天两人一组,一个沙包,玩“你投我躲”的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游戏。
3、交流经验。
师:怎样才能躲过沙包呢?
师小结:眼睛看好沙包,判断沙包投过来的方向,身体快速移动。
4、 幼儿自由分组再次练习。
??三人丢沙包
⒈师示范三人玩丢沙包,幼儿观察游戏方法。
(1)师:现在三人一组,怎么玩呢?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老师们怎么玩的?
(2)幼儿讲述三人玩丢沙包游戏的方法。
师:这是老师们小时候的游戏,叫做丢沙包。请你说一说丢沙包游戏怎么玩?
师小结:
①人员站位:两个人面对面站在方框外,第三个人站在方框里躲沙包。
②躲避技巧:快速转身、移动身体。
2、幼儿三人自由分组在方框处玩丢沙包。
3、交流经验。
师:三人丢沙包,怎么躲?还有没有其他躲的方法?
师小结:躲沙包的人快速调节与拿沙包人的距离,站在方框的另一头。
4、幼儿再次游戏,巩固经验。
三、多人玩丢沙包游戏
1、邀请老师与幼儿玩多人丢沙包。
规则:2名老师与6名幼儿组成一组玩丢沙包游戏,一共分成4组。
2、师幼共同游戏。
3、经验交流
师小结:当躲沙包人数变多的时候,分散站框内快速移动可以更好躲避沙包。
四、放松运动
有趣的笔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认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学习使用基本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事物。
活动准备:
ppt、三种图形的大小卡片若干、图形拼摆图4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郑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和图形宝宝做游戏,猜猜会有谁呢?(幼儿根据已有认知大胆猜测)喔,小朋友认识这么多图形,下面我们就和图形宝宝做游戏。
二、逐一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ppt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特征。
先请出第一个图形宝宝(教师出示圆形ppt图片)。
1、圆形宝宝长得什么样?(圆圆的),它有一条边。
请你用身体表现圆形的样子。(幼儿动作表现)
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玩过、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的?(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2、三角形宝宝长得什么样?(通过观察引导感知三角形有角、有边)我们数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师生点数)有几个角?噢,有三条边,三个角。
请你用身体动作表现三角形的样子(如:双手指尖相对举过头顶,代表三角形等)。
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玩过、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的?(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3、正方形宝宝有几条边?几个角?谁来数一数(幼儿点数,回答)
师:正方形有四条边,并且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
请用身体动作表现正方形的样子。
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玩过、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的?(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表现的好宝宝。
三、通过游戏“和图形宝宝捉迷藏”,加深幼儿对三种图形的.认知,体验学习的乐趣。
师:小朋友喜欢捉迷藏吗?“(喜欢)图形宝宝最爱捉迷藏了,它们藏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准备的物品)噢,原来它们藏在下面这些物品里,请你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1、播放ppt,欣赏几种图形拼摆组合。
2、引导幼儿说出都是哪些图形拼出来的。
四、图形宝宝变魔术——巩固认知,提升目标。
师:图形宝宝不仅喜欢捉迷藏,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和图形宝宝一起变魔术?(想),现在就和桌子上的图形宝宝们一起变魔术吧!
五、活动小结:
哇,图形宝宝们能变出这么多神奇的造型,你们还想不想试一试呢?(幼:想)今天就带图形宝宝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变魔术,好吗?(幼:好)祝你们表演成功!(鼓掌)
教学反思
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郊游”的游戏情节为主,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这样效果会更好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再加以室内教学,使幼儿的认识从实物——图形过度,符合认知规律。结束延伸环节比较匆忙。
有趣的笔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红色印泥若干盒:白纸,抹布若干。
2.放大镜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给幼儿讲一个关于用指纹破案的故事,引起幼儿观察指纹的兴趣。
二、展??
(一)印指纹
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观察指纹
1.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和纸上的指纹印,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
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指纹印,说说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同。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
1.出示老师们的两种较为典型的指纹印,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差异,找一找自己指纹的特征。
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指纹永远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来辨认人。
2.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触摸玻璃杯、笔、电话等物,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发现。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这一点对哪方面有帮助?警察叔叔能够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纹作为证据抓住罪犯。)
3.还有什么用处?老师出示图片——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为幼儿讲解,开阔幼儿眼界。
4.还有什么东西像指纹一样有一些纹理?
四、进行指纹印画
引导幼儿指纹印画。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并知道自己的手指的指纹,也让学生初步知道,虽然我们都有指纹,但因为遗传原因,他们各有不同,也让学生初步知道自己手指的指纹有三种,(箕形指纹,弓线指纹,和斗形指纹)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警察就是利用这点讲罪犯抓住的,医生也是通过指纹检查出很多疾病的等。
有趣的笔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有趣的笔教案反思篇6
游戏名称:
好玩的沙包
适合年龄:
3-6岁
所需材料:
沙包一个
制作步骤:
将六块边长为10公分的正方形布片用针缝成一个正
方体,在一角留一小孔,内部填充小麦或玉米粒等谷物缝好,沙包制成。
游戏价值:
1、体会民间游戏的无限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展幼儿投掷、平衡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玩法过程:
1、顶沙包:头顶沙包半蹲拍球,或沿平行木走,沙包不掉为胜。
2、绕沙包走或跑:将沙包等距离排在地面上,绕沙包向前走或跑。
3、跳沙包:将沙包在地上排成间隔30公分的两列,幼儿站在一边跳上另一边,相互跳来跳去。
4、夹包跳:教师引导幼儿用小腿夹沙包往前跳、转圈跳。
5、互相抛接:两人一只沙包,你抛接,抛你接。等幼儿抛接动作熟练后,可以两人两只包,同时抛接。
6、背驮沙包:引导幼儿背上驮1-2只沙包,学小乌龟弯腰走到指定地点。
7、接包游戏:在场地中间画出两条间隔8米的线,请两名幼儿为击包人站在两条线上,其中一人持沙包,请数名幼儿为接包人,击包人站在线上击包,接包人在两条线中间躲闪击来的沙包,不让沙包击中身体的各部位,同时努力接住击来的沙包。
8、抛沙包:在地上放哟呼啦圈,教师引导幼儿两脚夹住沙包,跳起将沙包抛向放置在地上的呼啦圈内,谁抛中谁获胜。
9、蚂蚁运粮:让幼儿扮蚂蚁分成若干运粮队。每队蚂蚁子用嘴咬住粮食(沙包),学小蚂蚁爬行的样子将粮食依次运到对面的粮囤里,以先运完粮食的为胜。
10、沙包回家:在场地中间放一纸箱,离地1、0-----1、5米,沙包四散放置在场地上,幼儿听教师发令后,幼儿迅速去捡一只沙包,并将其投入纸箱中,直到把沙包都投入纸箱。个人反思:
玩沙包的过程就是启发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沙包尝试各种难易不同的沙包玩法的过程。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非常活跃也都很投入,可见对这些玩法幼儿很喜欢。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各个玩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自主进行的,从中使幼儿感到活动的快乐。不过通过活动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有些玩法的活动量不够,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幼儿体育活动不够重视,造成幼儿提议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对于上述诸多问题,应该全面地分析并加以解决。从思想上要提高,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和经验,在实践中开拓。提高幼儿活动兴趣是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