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喂教案5篇

时间:2023-01-25 作者:Kris

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想要自己的课堂氛围和效率得到提高,我们在准备教案的时候就要用心,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奶奶喂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奶奶喂教案5篇

奶奶喂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精读课文,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来体会长辈为后代的成长付出许多艰辛和劳累,懂得从小要孝敬长辈的道理。

2、学习生字:玩,记忆字形,在比较中明字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正确朗读。(带拼音)

指着 一半 怎么 说着玩 抬起头 让你操心 还会

吭声 傻孩子 望着 操心 抚摸

2、去拼音指读

3、回忆上节课提出的三个问题。

(1)出示问题指读。

(2)表扬善于思考勇于提问的三个同学。

二、围绕疑问,精读课文。

(一)奶奶的白发是怎样的?

1、学生自由读文,找出有关词语。

2、出示:雪白雪白。

a、说说什么叫“雪白雪白”?

b、读好这个词,强调十分白。

3、课文中“我”是用什么语气问奶奶呢?

a、理解“好奇”指很奇怪,很新奇,想知道原因。

b、出示句子,用好奇的语气读好“我”说的话。

c、出示画面,为画面配话、(练习背诵)

(二)奶奶的头发为什么变白呢?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原因。

2、具体说说我是怎样让奶奶操心。

3、除了为我操心,奶奶还会谁操心呢?

出示句子:“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a、指导读句子。

b、说说奶奶为爸爸操过什么心?

4、小结:爸爸小时候让奶奶操心,长大后还让奶奶操心。

她现在又要操孙子的心。所以奶奶的白发变成雪白雪白的了。

5、出示: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

a、什么叫“没有吭声”?

b、“我”为什么低下头,不吭声,心里在想什么?

c、师:多懂事的孩子,一起读好这句。

(三)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

1、出示小作者的话:

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读出疑问的语气)

2、讨论说理由。

3、针对学生分歧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使奶奶高兴,快乐,经常保持愉悦的辛勤。

4、师:如果我是奶奶,你们如何让奶奶高兴呢?

学生各抒己见。

5、出示最后两句话: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a、奶奶听了我的话,做了什么?

b、理解“抚摸”是疼爱地摸着我的头。

c、读好这一句。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游戏:逗长辈笑。

(教师扮演奶奶表演为孙女倒水,帮孙女盛饭,刷碗,腰酸腿疼等情节,请学生演孙女(子)如何让奶奶高兴。)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形,怎样记忆

2、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3、反馈学生的书写,进行评议。

4、口头组词,明字义。

5、选词练习:星期六 我们一家吃 ( )早饭,就去公园游( )。

五、作业布置: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奶奶喂教案篇2

设计意图:

金秋时节,重阳将至,这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赏菊的日子,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汶河幼儿园大班组正在计划开展迎九九重阳庆祝活动。平时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老人们冒着寒风酷暑接送孩子;戴着老花镜为孩子抄作业;背的是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带的是孩子穿的衣服……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而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却一直熟视无睹,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因此我们特地选择了这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时刻9月9日重阳节开展庆祝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

活动准备:

1、鼓号队训练。

2、做礼物包装献花。

3、学习有关重阳节的儿歌。

4、活动当天7点半之前入园。

活动过程:

1、交代要求有序进场(幼儿园门厅两侧)。

2、鼓号队演奏,礼仪队念儿歌: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3、礼仪队为路过或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献花,并说一句感谢祝福的话。

4、礼仪队帮助爷爷奶奶送小朋友进班。

5、延伸活动: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评析:

今天早晨,汶河幼儿园内鼓号齐鸣,二十位幼儿齐念重阳到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孩子们将精心准备好的节目献给在场的老人家,还将亲手包装的鲜花送到了老人家的手里,亲一亲、抱一抱,并送上了祝福的话语,孩子们感动了所有在场的老人家,路边的老奶奶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感动地说谢谢,谢谢。场面既温馨又热闹,有位老奶奶欣慰的说:"我们的祖国后继有人,希望祖国的花朵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敬老活动得到了圆满的成功,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懂得了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有的品德,并懂得怎样尊敬老人。同时,让孩子体验与老人家联欢的快乐。也让老人家感受到被关怀的快乐。

奶奶喂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混龄班开展大带小的活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2、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给爷爷奶奶送礼物,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

3、培养兄弟姐妹互相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从家中带来一些礼物,如:苹果等水果、饼干之类的干果等。

2、为幼儿脱外套。

3、给幼儿讲述重阳节的基本习俗。

活动过程:

1、中(5)班、小(1)班幼儿一对一找朋友,牵手排队从幼儿园出发去敬老院。

2、分发礼物给幼儿。

3、中(5)班幼儿给爷爷奶奶送礼物,边送边说一句祝福的话。

4、小(1)班幼儿给爷爷奶奶送礼物,边送边说一句祝福的话。

5、中(5)班、小(1)班幼儿一起结对给爷爷奶奶送礼物。

6、中(5)班、小(1)班和爷爷奶奶唱歌、跳舞、拥抱。

7、幼儿与爷爷奶奶道别。

奶奶喂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人的不同感受。

2、学习用正确的写信格式书写书信,用连贯的语言看图阅读,讲述画面的内容。

3、乐意帮助别人,愿意写给好朋友写信。愿意以书信的方式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小熊写给熊奶奶的大信一张,幼儿用书,信纸和笔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邮递员叔叔

教师扮演熊奶奶,主班老师递给小熊给奶奶的信,师:熊奶奶这是小熊给你的信。

熊奶奶:我的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了,请小朋友帮我念一念,看看小熊队我说了些什么?

2、幼儿阅读《小熊给奶奶的读信》个别幼儿上来阅读。

3、感知故事内容

⑴ 小老鼠给熊奶奶读信,熊奶奶怎样了?为什么熊奶奶会生气?

⑵ 小松鼠是怎样给熊奶奶读信的?熊奶奶还生气吗?为什么?

⑶ 小朋友,你会读信吗?我们一起为熊奶奶读信吧。

4、探讨如何写信和读信

⑴ 我们应该怎样写信?在信的开始部分写什么?(称呼)在信的中间写什么?(事件)在信的结束部分还要写什么?(写信人的姓名、日期等)

⑵ 引导幼儿给小熊写信,让小熊知道写信的格式,按照刚才大家讨论的步骤写信,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⑶ 我们怎样来读信,这些图画、标记或文字表达了什么意思?我们先什么后读什么?

5、幼儿给好朋友写信,并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给同伴的信,还可以请个别幼儿将信送给好朋友,请好朋友在集体面前读一读,看看他是否能够正确地阅读书信

附:故事

故事:给熊奶奶的读信

熊奶奶收到一封信,是她的孙子小熊寄来的。熊奶奶年纪大了,请小老鼠来帮忙读信。

小老鼠拿起信一看,里面是一幅画,画着熊奶奶和小熊,还有一罐蜂蜜。小老鼠大声地读起来:“喂!奶奶,给我一罐蜂蜜……”

熊奶奶一听,皱起眉头生气了:“这孩子,真不会说话!”小老鼠看熊奶奶生气了,吓得没有读完,就放下信溜走了。

熊奶奶捡起信,又去请小松鼠来读信。小松鼠拿着那幅画读起来:“亲爱的奶奶:你好!我非常想念你。过几天,我会来看你,要送给你一罐蜂蜜,你一定会说太好吃了!每天都在想你的孙子小熊。”

小松鼠还没读完信,熊奶奶就笑起来:“我的小孙子真好!真会说话!”小松鼠看见熊奶奶的眉毛在笑,眼睛在笑,鼻子也在笑,脸上都在笑。

展开阅读全文

奶奶喂教案篇5

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我们学完了,这些都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学读一下?

生:(领读)指、半、给、怎、兴、吗、跟、抬、让。

师:仔细看看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它?

(生沉思片刻,随即踊跃举手)

生:我会记“抬”,电视里经常出现“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只要将这个“台”加上提手旁就是“抬”了。

师:真不错,能运用电视中学到的知识来学汉字。

生:我会记“指”,电视剧里经常出现“圣旨”一词,“旨”加上提手旁就是“指”。

生:我会记“吗”,“一匹马”的“马”加上口字旁就是“吗”。

生:我用猜谜的方法记住了“半”:“伙‘伴’去掉一人。”

(师不停微笑着点头表示赞许)

生:我也会记“吗”,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妈妈”的“妈”去掉女字旁,换上口字旁就是“吗”。

生:数学上经常出现“合起来是多少”。“合”加上绞丝旁就是“给”。

师:运用其他学科学过的知识来记生字,这个方法好!

生:我会用歌诀法记“跟”:“退”去“走之底”,换上足字旁,就是“跟”。

生:我也会用歌诀法记“怎”:“作”字去掉“人”,下面加个“心”。

(师板书心字底,让学生跟读)

生:我会记“让”:左边言字旁,右边是个“上”。

生:我会用猜谜法记“兴”:两点一撇在上方,长长一横在中央,下面“八”字底,一副高兴样。

(师随即板书八字底,学生跟读)

生:我会用“羊”字记“半”,只要“羊”上面一横换成一竖就行。

师:小朋友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记这些生字。

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是教师出示一课时要学习的生字,然后带领学生逐个分析笔画、笔顺、偏旁、结构,枯燥无味,此时,教师的声音常常是越来越大,而学生参与的声音常常是越来越小,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一理念给低年级识字教学注入清风活水,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在本教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学会生字的读音后,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他们在这一环节中,有的用猜谜法记生字,有的用歌诀法记生字,有的用部件法记生字,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有的用熟字稍作变化记生字,有的凭借电视中学到的知识记生字,还有的运用数学课学习中涉及的知识记生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这一环节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宗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识字教学的目标得以轻松实现。看着眼前一双双跳动的小手,望着眼前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