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个性化的教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考虑学生特点的教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情感性目标:
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能力性目标:
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
雨的诗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带、学生范作。
教学过程:
一、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导入。
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一年级音乐课已教过这首歌)
二、引导学生讨论歌曲里面下雨了种子会怎么样?
三、欣赏儿童诗歌《下雨了》,说说小动物们下雨了怎样躲雨。师朗诵:
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
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
它说,蘑菇就是他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
它说,荷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虫躲在大树下,
它说,树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过来,
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
四、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小组讨论交流)
1、自然界的变化。
2、人怎样躲雨。
3、下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六、欣赏一组表现雨中情景的画。
1、书本中的插图。
2、优秀学生范画。
七、同桌讨论怎样画雨中情景。
八、集体交流。
九、学生作业。(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
十、作业展示、评比。
十一、课堂小结。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创造的乐趣。
2、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的形态进行重新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材简析:
本课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但不要讲定义,只引导学生具有用点线面造型的意识,边画边说,引导学生感受点和线能组合成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点线面作画。
教学准备:
(1)师生课上要使用的:蜡笔、水笔、色彩纸。
(2)供学生欣赏的相关计算机图像、中国画资料。《康定斯基作品选》。
教学过程:
1、欣赏《康定斯基作品选》、计算机图像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由点、线组成的画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点线自由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其协调性。
3、出示各种常见的线材料,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比一比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细长。不同点:材料不同、有的直、有的弯、有粗有细、颜色不同。)
4、线材料变成点材料:教师把纸条揉成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引申:再将点材料拼摆成线材料。
发展阶段:
1、体验用不同的笔画成不同的点和线;
2、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3、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试着绘制一至两张与众不同的画面。
课后拓展:
尝试在同一内容中用单线、涂色及剪贴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物体形象、体会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学评价:
1、能否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能否用其中一种形式自由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画面所表达的意图。
教学札记:
本课在演示点和线的关系时我利用了一个简单的教具:在一张蓝色kt板上并排扎上三个彩色长头图钉,问学生:“这是什么?”“三个点”然后我在这三个图钉之间又扎上了许多图钉,“呀,变成一条线了。”接着我在板上随意的扎上一些图钉,请学生用毛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哇,三角形!”“太阳!”“五星!”孩子们再在欢快的游戏中了解到了“点多了可以连成线”。我又鼓励学生用图钉扎出各种图形,他们在摆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限制自然的考虑到了有疏有密,我趁机鼓励他们在画画时也要表现出疏密关系。利用了这间小小的教具,让我少费了许多口舌,也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学习气氛更加活跃。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3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点:
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一次性纸杯最好用新的,用过的可能不卫生)。
2、教师应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
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糨糊,彩纸,彩笔,彩线等。
二、导入并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
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课后拓展:
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品,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 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简析:
本课其实是用一种行为艺术的形式,引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通过走出教室到校园里上课的`方法进行。要提前一节布置学生准备材料。
教学重、难点:
教学气氛既要热烈,又要有序。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可乐罐、沙子、石子、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1)交流阶段: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题和造型。
(2)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准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象,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欣赏教师提供的名家作品及本校美术小组的装置艺术作品。
(3)发展阶段:
带好材料来到操场,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砂石,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或造型。通过组与组交流,互相补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4)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课后拓展:
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在排列时,要大胆想象。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加丰富更加广泛。
教学评价:
(1)是否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2)能否课前观看一些行为艺术作品,及名家作品,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3)教学中能否强调集体合作精神。
(4)就地取材,会利用废旧物品或当地物产,如:小石头、沙、泥、贝壳……运用于主体造型之中。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用卡纸制作童话里的小屋。
2、通过看、想、做等形式和方法,选用纸盒为童话里的主人公制作小屋。
3、感受生活的美好,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卡纸设计制作出具有美感的童话里的小屋。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制作出具有美感和新意的童话里的小屋。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作、场景图
学生:卡纸、彩色笔、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材料的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二、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听过童话故事吗?
生:听过。
师:你们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呢?
生:白雪公主、灰姑娘等。(2-3个孩子)
师:你们知道的童话故事可真多!想不想听听老师小时候听过的童话故事?
生:想。
师:如果你们坐的非常端正老师就讲给你们听。(孩子坐端正)非常好,给大家介绍一位童话故事里的新朋友,她叫萌萌公主。(教具展示公主图片)一天,天气晴朗淘气的萌萌公主独自一人出来玩耍,她越玩越高兴不知不觉走到丛林里,天渐渐的黑了起来,萌萌公主突然发现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她着急的哭了起来,难道晚上就要睡在树下吗?
孩子们萌萌公主真可怜,你们想不想给萌萌公主设计制作一栋房子呢?
生:想。
师:孩子们真有爱心!告诉你们个好消息,谁设计的房子最漂亮,萌萌公主就会住进她的房子里。今天我们就变身为小小建筑师为萌萌公主制作童话里的小屋。(出示课题)
三、深入探究,感知小屋结构
师:想要给萌萌公主设计童话里的小屋,首先要对小屋有所了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有哪些主要的结构(展示小屋结构图)。从上往下仔细观察,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1、最上面的是什么?(举手回答,讲话的孩子会丢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房顶
2、中间的是什么?——窗户
3、最下面的是什么?——门
4、砖头砌成的是什么呢?——墙体
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童话里的小屋主要是由屋顶、门、窗、墙体组成。
师:可是这屋顶、门窗和墙体都有哪些不同的形状呢?我们做个游戏来找一找。
(一)1、小眼睛亮晶晶,看谁的小眼睛能发现屋顶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圆锥形、三角形、梯形、圆形
2、小眼睛亮晶晶,看谁的小眼睛能发现门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
3、小眼睛亮晶晶,看谁的小眼睛能发现窗户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4、小眼睛亮晶晶,看谁的小眼睛能发现墙体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圆柱形、正方形、长方形并且墙体上是有颜色的。
(生说出一种形状,在相应的位置贴上基本形)
孩子们的小眼睛可真亮,我们发现童话里小屋的屋顶、门窗、墙体都是由多种基本形组成的,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等等。
(二)你能利用黑板上的图形拼出漂亮的小屋吗?谁想来试试?(图形中间位置画线一人一边,学生在拼图时稍加指导。)他们拼的真棒。
师:谁想试试他的屋顶还能换成其他的形状吗?门和窗能换吗?(请学生换一换)看,换一换就能变成造型不同的小屋了。
四、欣赏作品,感知小屋制作方法
同学们在拼一拼和换一换的游戏中表现的很棒,怎么样利用这些形状制作小屋呢?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作品看看它们都用到了哪些形状?(展台展示作品)
师:变一变,你想让屋顶、门窗变成什么形状的。(根据回答更换形状)
五、教师示范
师:欣赏了这么多的作品,到底怎么样才能利用卡纸制作小屋呢?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
1、先画它的墙体,看有方形的,有圆柱形的;
2、你想给它加上什么形状的屋顶呢?(2-3个学生回答。根据形状的不同进行装饰)
3、你又想给它画上哪种形状的窗户呢?(2-3)
4、最后画上门,换完了以后当然还要涂颜色,看你能把萌萌公主的小屋涂的非常的漂亮吗?涂完色沿着边缘的线剪下来,最后啊再折一折。看,一栋漂亮的.房子就做成了。
六、大胆制作
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为萌萌公主制作小屋了吧!不要急,我们先看下要求:
1、利用卡纸采用绘画、剪折的方法设计制作一栋童话里的小屋:
2、要求造型独特,形状各异,有色彩变化。
好了,现在开始动手制作吧!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最有创意,做的!
教师巡视指导。
1、发现造型上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及时展示给大家。
2、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引导帮助
3、强调:看谁设计的小屋造型最有创意,看谁能用到的形状最多,装饰的最漂亮。
(能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师看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做完的小朋友可以贴在黑板上面,看谁能完成的又好又快。——第一个完成了,而且又好又快,谁能成为第二个完成的呢。——还有最后3个名额了要抓住机会奥。好的,最后一个小朋友也已经贴上去了,其他的孩子我们课下再给老师看。)
七、展示评价
没有完成的也先停下来,看,同学们设计制作的小屋多漂亮呀,谁想来说说你喜欢哪栋房子?为什么?
生:我喜欢这栋房子,因为它的颜色很漂亮(表达的真清楚)
生:我也喜欢这栋
师:除了这个你还喜欢哪栋房子呢?(你们看这栋房子设计的多有特点~)(先看她用到了哪些形状)
师:你们觉得那栋房子设计的?——老师觉得大家设计的小屋都很漂亮,就让萌萌公主住进大家的小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