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撰写一份教案,才能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需要认真写教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劳动最光荣班会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最光荣班会课教案篇1
一、活动主题
劳动最光荣
二、题目
我劳动我光荣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
2、使学生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是可耻的行为。
四、活动准备
歌曲《小喜鹊,小蜜蜂》 《乡间小路》,故事《得过且过》,小品《起床》,诗歌《晚归》。
五、活动过程
(一)身边的实例引起话题
导入:同学们,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应该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有一天,老师看到班里的地面脏了,就叫一名同学把地扫了,谁知这位同学却说:“我才不干呢,怎么老叫我干这活呀?”
听了这件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发言。《我劳动我光荣》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合唱歌曲
全班齐声合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学生讲身边劳动的故事
1、请同学讲自己劳动的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讲自己看见的周围劳动的故事。
3、教师小结:是啊,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劳动的例子,没有劳动就没有多姿多彩的世界。
4、听诗朗诵《晚归》,欣赏歌曲《乡间小路》。
天边最后一缕霞光,在无边的大地上留下一片苍茫。孤独的车行驶在路上,发出隆隆的`声响。前方有萤火闪烁,那是谁家的灯光,把晚归的人盼望。劳累一天的人,难得享受这时光。怕惊扰了天边的月,怕惊扰了熟睡的星,还有前方的灯光。
5、每当唱起这首时,我们就想起农民伯伯劳动归来,小伙伴放牛回家的情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劳动着,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才是光荣的。
(四)小品表演、播放歌曲《起床》
晓晓早上起来自己的事自己做;明明却是妈妈帮助叠被、穿衣……
1、小品中的做得对吗?那么,哪些事情做得不对呢?
大家讨论:谁来说说明明哪些事情做得不对?
2、引导:确实,在我们之中还有些同学对劳动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像小品中的因为怕苦、怕累、怕脏,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
3、歌曲《小喜鹊,小蜜蜂》: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五)故事《得过且过》
寒号鸟每天就知道玩,不垒窝,最后冻死了。这个的故事告诉我们,就连黄鹂鸟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何况作为21世纪的新时代的学生,是不是更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我们应该向黄鹂学习,不应该学习寒号鸟。
教师小结: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
(六)劳动技能大比拼,评选各种劳动能手
1、学生的自理能力比赛:每小组选5名同学参加整理书包、系鞋带、穿衣服、系红领巾比赛。
2、表扬优胜选手,推选3~4名最能干的选手介绍经验,其他的学生谈感受。
(七)倡议书
班长宣读“我劳动我光荣”的倡议书。
六、活动延伸
让同学们每周记录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心得。
劳动最光荣班会课教案篇2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小品、名人故事、诗歌朗诵、拼字游戏、倡议书。
三.班会过程:
(一)引言: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二)全班齐声合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点拨:歌声唱出了热情,歌声唱出了力量。那么,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呢?
(三)小品表演。
1.请杨黎明、王紫薇、葛梦倩、刘文博同学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主持人点拨:确实,在我们之中还有些同学对公益劳动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学因为怕苦、怕累、怕脏,怕给人笑话、看着处在危险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说不愿意去做。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请学生讨论、发言。
(四)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王兰兰同学讲《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
2.主持人点拨,是学生明确: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也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公益劳动,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的学生,是不是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班也有些同学平时也很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表扬部分同学
(五)献给劳动者一首诗。
请高腊玲同学配乐诗朗诵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
(六)小品表演
1.请徐逸凡、吴思怡、豆军、计豪、甘蜜同学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点拨:一粒饭,掉了真的不算什么吗?劳动成果真的是随手可得吗?学生讨论、发言。(指出部分同学不尊重父母、老师、同学--------等等的劳动成果的坏习惯,要求同学们改正)
(七)拼字游戏
分组参与拼“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游戏,看谁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结。
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2.一切劳动都是艰苦的,只有尝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九)班长宣读“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签名活动。让同学们将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立志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倡议书
队员们:
纵观历史,正如鲁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爱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没有劳动,社会便得不到发展;没有劳动,人类将变得一无是处。
为了牢固树立同学们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高尚品质,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劳动意识,自觉主动参加公益劳动;
二、爱护环境卫生,不乱丢乱吐,不乱涂乱画;
四、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别让生命之泉空流;
五、节约用纸;珍惜森林资源;
六、节约用电,不过早开灯,人走灯熄;
七、珍惜资源,物尽其用,一物多用;
八、积极参加有益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有意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劳动最光荣班会课教案篇3
课题:
爱是力量——让爱和责任伴随我成长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明白:爱的力量绝对伟大,绝非一句格言,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生境界,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平凡行动……
2、使学生明白幸福是在他人的赞美、尊重、认同、关爱、欣赏等行为中产生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爱与责任”促进他们高尚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怎样做才能“让爱成为一种力量”。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上课前)
二、授课:
(一)做一个好孩子,让家长幸福
同学们,迈入三年级,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在成长过程中,小学是一个具有童真又充满快乐的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期又称为少年时期,这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许多人都是在这个阶段学习“爱与责任”以及“幸福”的深刻含义。
后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他的父母很疼爱他。
在他9岁的时候,慈爱的母亲突然染病去世了。
黄香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日夜思念母亲,变得非常憔悴。
因为母亲不在了,黄香小小年纪就做起家务。
他还恭敬地照顾父亲,天天给父亲洗衣做饭,千方百计让父亲吃好穿暖。
夏天天气炎热,为了让父亲睡个安稳觉,每次父亲睡觉前,他都要用扇子帮父亲把席子扇凉;冬天气候寒冷,他总是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体温暖热父亲的被窝,才叫父亲上 床歇息。
黄香的故事被编入了《三字经》,供后人学习。
投影: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老师:黄香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
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二)做一个好学生,让老师幸福;
做一个好伙伴,让同学幸福;
做一个好少年,让社会幸福;
提问:怎样才是一个好学生?
怎样才是一个好伙伴?
怎样才是一个好少年?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小结:12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多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啊!最后他实现了理想。
残疾少年周炜顽强勤奋,不仅生活能自理,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同学,他们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把欢乐带给周围的人。
他们让老师觉得幸福。
对于同学们来说做一个“让爱变得伟大的人”,更多的时候往往只需举手之劳:
投影:
图片及文字: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爱的力量也就变得伟大了;
图片及文字: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就会因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爱的力量也就变得伟大了;
图片及文字: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幸福,爱的力量也就变得伟大了;
图片及文字:有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也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一种幸福,爱的力量也就变得伟大了;
图片及文字:在宿舍的.楼道里,你为正在吃力上楼的大妈提一提菜篮子,她会为有你这样一位好邻居而幸福,爱的力量也就变得伟大了;
图片及文字:骑车过马路,你宁肯停在烈日下等候绿灯,也不愿擅自闯红灯,那警察叔叔和老大娘会因为有你这样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市民而感到幸福……爱的力量也就变得伟大了”
投影:品德高尚,立志勤学,自立自强,乐于助人,健康快乐。
老师:我们要发展多种兴趣爱好,使自己学有所长,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做一个让老师幸福的好学生,做一个让同学幸福的好伙伴,做一个让社会幸福的好少年。
(三)做一名好公民,让祖国幸福。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谈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公民。
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观点。
1、视频:杨利伟着陆后走出分离舱说的第一句话: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杨利伟从小就是一个懂事、顾大体的人。
无论做什么,小利伟非做明白不可,决不中途放弃。
小利伟还是个节俭的孩子,别说是买玩具,就是爸爸给他一毛钱,让他买两根冰棍,他也只买一根,剩下的五分钱,舍不得花,攥出汗来,给母亲,让母亲给弟弟也买一根。
教师:”爱国守法”中的”爱”,是一种”情感”,这种”爱”的情感来源于”亲情”的”孝”。
”孝”乃德之本,在亲情”爱”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爱人、爱地、爱天,爱己、爱群,爱家、爱国、爱天下。
从个体道德品质形成来看,讲”爱”必先讲”孝”。
3、投影:朗读以下格言名句。
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英。
欧文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德。
叔本华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需要。
——德。
歌德展。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刘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国谚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中国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教师:”团结友善”体现了中华美德的”宽”与”恕”。
这是”多元”社会与国际环境所需要。
4、投影:周总理的小故事。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教师:”勤俭自强”,体现了”勤”、”俭”、”廉”与”耻”四种美德。
因为”勤以养廉”,”俭以养德”,”知耻近乎勇”。
”耻”是个人的”脸”,是人的尊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无耻,何谈自尊、自强。
5、投影:全国文明出租车驾驶员——王涛。
教师:”敬业奉献”,体现了”忠”与”义”。
”忠”的本质是”责任”,尽职尽责,忠于职守。
”责任”,是”敬业”灵魂。
”义”是追求、是气节、是利他,奉献是”重义轻利”,”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教师小结:做一个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祖国幸福的人。
投影: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三、班主任结语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做一个好孩子,让家长幸福;做一个好学生,让老师幸福;做一个好伙伴,让同学幸福;做一个好少年,让社会幸福;做一个好教师,让学生幸福;做一个好校长,让师生幸福;做一名好公民,让祖国幸福!
这样,当我在的时候,人们的感觉就象如逢春雨,当我远去的时候,人们的思念就会如风悄悄地传递。
我的存在是他们幸福的源泉,伴随他们的是安全、愉悦和无穷的动力。
四、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班会结束。
同学们对小故事非常感兴趣,在讨论过程中,也能对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反省。
当老师说到“幸福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物质的生活,更是一种愉悦的精神体验。
而且,这种愉悦的精神体验有时是仅仅来自一声普通的问候或一个细小的行为”的时候,同学们都觉到很惊讶,深深感受到应从小处做起,培养自己优秀的品质。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是啊!倘若每位教师都能用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
让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人道和人性。
那么我们的学生能不可爱吗?他们能不为了使自己的同学,使整个集体也因为有了自己而想到温暖、感到自豪、感到幸福,而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劳动最光荣班会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曲调,理解歌词,大胆跟随歌曲cd进行动作表演。
2.分辨歌曲中勤劳和懒惰的动物,懂得劳动最光荣。
活动准备:
1.挂图《劳动最光荣》。
2.音乐cd《劳动最光荣》。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谁最爱劳动。
(一)说说身边爱劳动的人。
在你身边,谁是最爱劳动的人?都会做什么事情?
(二)聊聊爱劳动的动物朋友。
那你知道动物朋友中谁最爱劳动的呢?
二、一起听一听。
(一)欣赏教师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说一说这首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倾听歌曲、理解歌词。
听一听,歌里唱了什么?找一找哪些是爱劳动的动物朋友?歌词的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三、一起演一演。
(一)可以怎样表演这些爱劳动的动物朋友?你又想怎样表演不爱劳动的动物?
四、劳动最光荣。
(一)师幼互动小结。
你喜欢歌里的谁?你能够自己做一些事情吗?当你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样?
劳动最光荣班会课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快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 劳动。
班会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 什么?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 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劳动是最光荣的!
(二)学会尊重劳动者
我们背着书包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时,当我们穿着干净整洁的 衣服,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时,你是否会想到那些为我们创造美好生 活的劳动者?你是否体会到这些劳动者们所付出的艰辛呢?假如这些 劳动者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让我 们为这些可敬的劳动者送上最美的赞歌吧! 下面请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三)分享劳动的故事
劳动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无一 不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自己的一切。下面,我们就一起 来分享这些感人的劳动故事吧!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四)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劳动是可敬的,劳动是光荣的。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 我们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让我们向他竖 起赞赏的大拇指,说一句赞美他的话!
(五)点燃热爱劳动之情。
劳动是光荣的,但劳动也是辛苦的!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 你会怎样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呢?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让我们用双手学会服务,学会劳动,学会创造,都来做勤劳好孩子;让我们用汗水描绘自己的理想,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劳动最光荣班会课教案篇6
【理念阐述】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和长辈对孩子过于疼爱,凡事都代劳,以至于孩子劳动意识淡薄,对父母的辛劳熟视无睹。而家长却认为孩子只要有特长、学习好就是万能的。其实,这个被家长忽视的“劳动”,恰恰对孩子的成长和他们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劳动可以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独立的品质、勤劳节俭的美德和健全的人格。
【活动目标】
1、使队员在学校能做勤劳合作,有责任感;在家能成为孝敬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孩子。
2、坚持每天在家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如: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做饭,买菜等。
3、懂得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真正涵义。
【活动准备】
每个队员先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心血,体验父母的辛劳。
【活动设计】
一、班主任讲话引出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请出主持人。
踏着《劳动最光荣》的歌声及全班同学的拍手节奏,教师上台。
师: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旋律我们又来到了班队课上,一年级曾学过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生续: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创造,……)前段时间老师要求大家回家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心血,体验父母的辛劳,通过日记把情况告诉老师。老师看了,知道同学们希望能做生活的小主人,都努力做勤劳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的讨论,看看如何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做个勤劳的好少年。现在有请主题会的小主持人,大家欢迎!
二、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女:敬爱的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劳动最光荣
女: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一)交警图片。
(二)讲劳动节的由来。
(三)讲故事《小母鸡种稻子》
男主持人:我们要争做勤劳的好少年,培养自立从小做起。听了这个故事,谁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毛岸英的故事》,谈感想。
(五)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怎样做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呢?
(六)诗朗诵《劳动之歌》
(七)结束部分:
(男主持人:)今天,大家都畅所欲言,美好的时光总是很快过去,我们的主题班会已接近尾声了,现在,请班主任为我们为小结。
我们的未来要靠自己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我们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同学们,让我们通过学习,通过实践,通过体验,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齐:争做勤劳好少年)逐步成为自立、自强的新一代吧!现在,老师请大家欣赏歌曲——《幸福在哪里》,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