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方法,通过精心编写的教案,教师能够清晰地传达知识点,减少课堂上的混乱,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感知4和5数学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知4和5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初步学会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按物数数的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演示文稿、点卡“糖葫芦串”(两面点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数量不等)若干、小红花等。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小动物了,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手指变小动物的游戏,好吗?
师:小朋友先把左手举起来,再把右手举起来。(教师一边说一边与幼儿一起举手,辨别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接着,师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一起玩起了“手指变动物”的游戏。)
教师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幼儿边说边做,在模仿、唱数中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对左和右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个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学习按序点数的方法
(1)学习从左到右按物数数
师:今天,教师请了很多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学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分别演示猫、狗、兔的图片。)
师: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呀?
幼: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兔。
师(一边指着图一边说):对,是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兔。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
幼:三只。(有的'幼儿伸出三根手指头)
师: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从哪边开始数呢?
师(边说边伸出右手指向小猫):我们数数时一般先伸出右手,小动物横着排队时,我们可以从左到右数。(请小朋友举起右手,从左到右一起数。用ppt演示从左往右的一只箭头。当幼儿数到3时,教师可围着三个小动物画一个大圆圈,并大声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
幼儿喜欢小动物,请小动物来做客的形式能让幼儿欣然接受,有效地激活了他们开动脑筋的内在动机。本环节从3以内的数量开始,让幼儿感性地理解3是由3个1构成的,ppt的动感演示有效地加深了幼儿理解。在引导幼儿观察排队小动物的环节,“从哪边开始数”的问题提醒幼儿数数要按方向和顺序进行。师生一起点数可使幼儿在看、听、想、做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从左到右按物数数的方法。
(2)学习从上到下按物数数
师:小动物们觉得小朋友本领学得很快,它们决定回去请更多的小伙伴来和大家一起学本领。
师:喵喵,谁先来了?(教师用ppt演示4只小猫的图)
师:它们是横着排队还竖着排队的?
师:我们该从哪边数呢?
师:小动物竖着排队时,我们可以从上到下数一数。举起我们的?(教师略带迟凝地晃动着双,等待幼儿接着说。)
师: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在图的右上方演示从上往下的箭头标记。)
幼儿对从上到下按物数数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抓住这一点,让已经掌握的幼儿来给其他幼儿作示范,一方面能缓解幼儿的学习疲劳,另一方也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巩固练习数数方法
师:汪汪汪,猜猜我是谁?(演示小狗图)
师: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你们猜是谁?(演示小兔图)
师:小狗、小兔排着不一样的队伍来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数小狗有几只、小兔有几只?请小朋友想一想,再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相互讨论和交流的环节,既能满足幼儿急于表现的欲望,又能让教师了解幼儿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3.看点卡数数,巩固数数方法
师(演示点子卡):点子朋友也知道小朋友爱动脑筋了,它们也赶来了。有的点子是横着排的,有的是竖着排的,它们还会变成许多糖葫芦。(出示学具)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呢,每个小朋友拿一根糖葫芦(学具),先把反两面都看一看,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数,想好后,可以数给教师看,也可数给客人教师看,数得好,说得对的,教师还会奖励小红花呢。
教师在本环节让听课教师参与评价幼儿的活动,一方面可提高评价的效率,保证幼儿练习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为幼儿创造了与成人交流的机会,对培养小班幼儿不怕生、勇敢大胆等品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巩固5以内数量的感知
师:小朋友喜欢“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点子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来玩呢!不过我们玩得时候,要改编一下,当听到“天黑了”时,请小朋友看“老狼”手里的点子牌(举起点子牌),牌子上几个点子,几个小朋友就要抱在一起变成“石头”,这样就不会被老狼抓到了。抱错的小朋友会被老狼抓到,谁被抓到就停止游戏一次。
本环节,教师根据本次数学活动的主题对传统游戏进行了演绎,既保持了游戏的无穷魅力,又成功地融入了数量感知。幼儿通过看点子牌──再找相同数量的同伴──屏住呼吸抱在一起变“石头”,他们的兴奋点被游戏再次激发,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对5以内数量的感知,本次活动也达到了高潮。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教室内、家中数量为5以内的物品,巩固按物数数的方法,并说出总数。
区域活动时,利用自制糖葫芦让幼儿进一步认识5以内的数量,还可进行糖葫芦比多少等活动。
附:游戏――手指变小动物
一根手指头呀(伸出左手食指),一根手指头呀(伸出右手食指),变变变(双手在胸前作绕线状),变个毛毛虫呀(左右手同时伸出食指),爬一爬(食指作扭动状)。
两根手指头呀(伸出左手食指和中指),两根手指头呀(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变变变(双手在胸前作绕线状),变只小白兔呀(两手放在头上作兔耳朵),跳一跳(幼儿原地跳一跳)。
三根手指头呀(伸出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根手指头呀(伸出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变变变(双手在胸前做绕线状),变只花孔雀呀(手指放在头上做孔雀头),扭一扭(髋关节动两下)。
四根手指头呀(伸出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根手指头呀(伸出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变变变(双手在胸前做绕线状),变只大螃蟹呀(双手分别放在身体两侧),走一走(双手做向前的动作)。
五根手指头呀(伸出左手五指),五根手指头呀(伸出右手五指),变变变(双手在胸前作绕线状),变只大老虎呀(双手放嘴巴两边),吼一吼(张开嘴巴叫两下)。
感知4和5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找出红蝴蝶和蓝蝴蝶排序规律进行排列。
2、能够按照两个两个交替排队。
3、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经有排序的经验了。
2、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套排序的红蝴蝶蓝蝴蝶操作材料、教师操作材料、大树。
3、环境创设:数学角上张贴排序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排序图,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铺垫春天的氛围。
师:“小朋友们看,春天到了,谁来了呀?”
师:“原来是红蝴蝶还有蓝蝴蝶一起来春游了,你们猜猜看是谁先飞来了呀?”
2、师:“第一个来的是谁呀?”(出示红蝴蝶宝宝)咦,又来了个谁呀?原来是蓝蝴蝶宝宝,那接下来你们猜猜看是谁来呀?”
师:“有人说红蝴蝶宝宝来,有人说是蓝蝴蝶宝宝来,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谁好不好呀?”
师:“飞呀飞呀,原来是红蝴蝶宝宝来了。”
师:“那接下来会是谁呀?哦,是蓝蝴蝶宝宝呀。”
师:“蓝蝴蝶宝宝排好队了那接下来轮到谁排队了?”
师:“我们来看一看红蝴蝶宝宝,蓝蝴蝶宝宝,红蝴蝶宝宝,蓝蝴蝶宝宝,哎呀,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们赶紧把他们找回来。”
师:“这两个调皮的宝宝,躲到了大树的后面去了,谁能帮助他们两个像前面这些宝宝一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队呀?”
师:“咦这两个宝宝有没有排好呀?”
提问:“那红蝴蝶宝宝与蓝蝴蝶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
小结:“他们是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队的,一个红蝴蝶宝宝,一个蓝蝴蝶宝宝,一个红蝴蝶宝宝,一个蓝蝴蝶宝宝。”
二、在排队的基础上增加难度
1、师:“我们把我们的小眼睛闭起来,不许偷看呀。”
师:“哎呀,哪个调皮的宝宝把自己藏起来了?”
师:“你们看一看,谁藏起来了?”
师:“谁来指给我看看哪里的蓝蝴蝶宝宝藏起来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红蝴蝶宝宝,蓝蝴蝶宝宝,红蝴蝶宝宝,蓝蝴蝶宝宝,红蝴蝶宝宝,哎呀,原来是这里的蓝蝴蝶宝宝不见了,我们快点喊一下它好不好?”
师:“你们喊得太小声了听不见。”
师:“哦,蓝蝴蝶宝宝回来咯。”
师:“小眼睛再闭起来,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宝宝不见了呀?我们快把他喊回来。”
师:“红蝴蝶宝宝不见了,红蝴蝶宝宝你快回来,有没有回来呀?哦回来了。”
交换红蝴蝶和蓝蝴蝶的顺序。师:“他们在外面玩了一会,蓝蝴蝶宝宝说红蝴蝶宝宝,我也想排在前面,我也想当小排头。”
师:“红蝴蝶宝宝说好的,那就让你排在最前面吧。”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小蝴蝶们把队伍排排好吧,一只蓝蝴蝶一只红蝴蝶,一只蓝蝴蝶,接下去是什么,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吧。”
师:“呀好了,蝴蝶宝宝们排好了,他们高高兴兴的去玩咯!”
三、幼儿操作“宝宝来排队”
1、蝴蝶宝宝们一起飞呀飞飞过了小河,飞过了草地,来到了公园,他们玩的可开心了,咦,有一只小蝴蝶说我们也来排排队吧。
师:“他们成了两只红蝴蝶,两只蓝蝴蝶,接下来要怎么排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帮他们把队伍排一排吗?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们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小蝴蝶,请你们帮他们排排队好吗,接着上面的小蝴蝶排下去,看要从小旗子的后面开始排排队哦。”
师:“动脑筋想一想,两只红蝴蝶,两只蓝蝴蝶,接下去应该排的是谁。”
四、点评活动
1、师:“我来看看你们有没有帮蝴蝶们把队伍排好,排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排的对不对好不好?”
师:“红蝴蝶,红蝴蝶,蓝蝴蝶,蓝蝴蝶又是红蝴蝶红蝴蝶,后面跟上蓝蝴蝶蓝蝴蝶。
师:“哎呀,你们看看你们有没有排队呀,如果有错误就赶快自己改一下吧”
小结:“小朋友帮蝴蝶宝宝排好了队,蝴蝶宝宝们让我夸夸聪明的小朋友们。”
感知4和5数学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练掌握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会按物体的数量匹配圆点。
二、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圆点卡、各种水果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过生日。
1、今天有许多叔叔阿姨来看小朋友上课,幼儿园里真热闹。还有一个地方也非常热闹,小朋友想去看看吗?(想),今天森林里的大树爷爷要过100岁生日,森林里呀可热闹了。
2、听说大树爷爷要过生日,小动物纷纷前来庆祝,我们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
3、(出示小松鼠)问:这是谁呀?(小松鼠),来了几只小松鼠呀?(1只)。
4、(出示小鸟)问:谁来了呀?(小鸟)有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5、小朋友猜猜还有谁会来呢?(出示小山羊)问:谁呀?(小山羊),来了几只小山羊呀?我们右手食指伸出来数一数?
6、最后到的会是谁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呀?(出示梅花鹿)问:这是谁呀,小朋友认识它吗?(梅花鹿),来了几只梅花鹿呀,我们伸出手指数一数?
(二)送礼物。
1、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还给大树爷爷准备了生日礼物呢?是什么礼物呢?
2、小动物们给大树爷爷准备了许多水果。小松鼠给大树爷爷带来了1个大大的梨。
3、小鸟会给大树爷爷送上什么水果呢?(出示苹果)是什么呀?(苹果),有几个呢?
4、小山羊会带什么水果来呢?(出示桃子)是什么呀?(桃子),请座的好的小朋友告诉我,有几个桃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是不是3个?
5、梅花鹿在后面等的可着急了,它很想把准备好的水果送给大树爷爷了,我们看看梅花鹿会送给大树爷爷什么水果,(出示西红柿),是什么呀?(西红柿),有几个?我请上课认真的小朋友来数数看?全班小朋友右手食指伸出来数一数?
6、大树爷爷收到了小动物的'礼物真开心,很想谢谢它们,它也为小动物准备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出示圆点卡)原来是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画了不同的小圆点,大树爷爷想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来帮它送这些卡片给小动物。
7、2个圆点送给谁,1个圆点送给谁?
8、现在大树爷爷要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来帮送卡片了。(个别幼儿操作。
9、他送的对不对呢?(对了)小动物说谢谢小朋友和大树爷爷。
(三)甜甜的祝福。
1、今天是大树爷爷100岁生日,小动物送了这么多的礼物给大树爷爷,我们小朋友要不要送些礼物给它呢?(要),为了庆祝大树爷爷的生日老师特意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可是这些糖果还没有包好,现在就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为大树爷爷包4颗糖送给它好吗?只能包4颗哦,不能多包也不要少包,包好一个数一个,包好以后送到老师准备的礼品盒里。
2、(小朋友包糖),小朋友包好了吗?(好了),好,包好了请爸爸妈妈回去吧,请把你包好的糖送到礼品盒里吧,送的时候要告诉大树爷爷说,“大树爷爷,我包了4颗糖送给你。”要不然大树爷爷不知道你包了几颗糖,所以送的时候要说:“大树爷爷,我包了4颗糖送给你,祝你生日快乐!”
(四)唱响生日歌。
大树爷爷收到小动物和小朋友送的礼物真是太高兴了,现在让我们唱响生日歌开着小火车一起去大树爷爷家里吃蛋糕吧!(播放生日歌)
感知4和5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5以内的数。
2、理解操作规则,给实物卡片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3、能整齐地收拾活动材料。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食物卡片、数字卡片1—5、幼儿操作材料、小动物的叫声录音。
活动过程:
一、放动物录音,引出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围到老师身边来)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音乐会,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就出发吧(放音乐自由小跑步走)噢,到了,我们随便找个座位坐下吧。
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高兴极了。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放录音一遍)
你听见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幼儿自由说)
小结:小朋友的耳朵听得真仔细,他们是小猫、小狗、小羊、小鸭、青蛙。
二、 看表演,给动物排队。
1、音乐会开始了,第一个出场的是小狗,它俩正准备表演球操呢,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小狗在表演呀?两只小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瞧,小狗刚刚表演完,小鸭们就摇摇摆摆地过来了,它们在跳踢踏舞呢。咦,来了几只小鸭跳舞呀?我们也来学学小鸭跳舞。那4只小鸭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呀?谁来把数宝宝4找出来?
3、第三个出场的是小猫,小猫在表演什么呀?噢,原来小猫要进行爬竿的表演呢,小朋友我们一起为小猫加油!(老师操作小猫向上爬)刚才有几只小猫在表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4、第四个出场的是青蛙,哟,青蛙在大合唱呢,有几只青蛙在唱歌呀?5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5、最后一个出场的是谁呀?小朋友猜猜看,还有哪个小动物没出场?瞧,小羊拉着小车来表演了,有几只小羊在表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6、演出就要结束,小动物们要出来谢幕了,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从小到多的顺序来为小动物排列,应该怎么排?
三、送礼物,给小动物分食物。
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的表演真精彩,小朋友要不要送一些礼物来表示感谢呢?你们打算送什么礼物?(幼儿自由说)其实,老师已经为小朋友准备好了,我们来看一看,是什么礼物?
1、出示卡片:2根肉骨头、4粒螺蛳、一条鱼、5条虫、4棵青草。
2、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
3、小朋友想一想,该把哪一种食物送给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老师请小朋友让食物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
四、分组练习
小动物们非常感谢小朋友送给它们的礼物,不过它们还想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现在该轮到我们小朋友来露一手给小动物们看了。
1、第一组:数物匹配和排序。按数字大小排序,匹配相应数量的卡片,并给动物卡片匹配相应数量的食物。
2、第二组:数物拼板。给实物找到相应的数字朋友。
3、第三组:观察圆点的数量,用添或去的方法使两组圆点和数字一样多。
4、第四组:读图片上的数字,按数字圈出相应数量的实物。
五、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感知4和5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计数方法,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能理解表格中各个标记、符号的意义,并学习用数字、图画等在相应的位置记录参加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数学挂图(四)中小朋友在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的背景图。
2、磁性黑板、磁铁。
3、统计锻炼的人数2组:幼儿用书《参加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的材料,铅笔。"玩具回家"3组:人手一个小箩筐,筐内装数量分别为7~10的`4中玩具,一个分类盒子;1套7~10的数卡(操作活动中,数卡摆放在箩筐的下边)。"朵朵花儿开"1组:写有数字7~10的花心圆片一份(见附图),各种各样的夹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数学挂图,感知参加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四),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运动场上有多少小朋友在锻炼身体?仔细看一看,有哪些运动项目?每种项目各有多少人参加?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与方法(点数、目测、接数等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讨论并明确记录方法。
教师:我们怎样用记录单把刚才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呢?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的记录单。
教师:记录单上有些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怎样在记录单上记录运动场上参加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呢?
3、幼儿小组操作活动。
统计参加锻炼的人数(2组)请幼儿在记录单的表格中记录参加个锻炼项目的人数。
完成"玩具回家"请幼儿先把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再按每种玩具数量的多少顺序依次放在分类盒子的每个每个格子里,并插上数卡表示它们的数目。
完成"朵朵花儿开"(1组)请幼儿根据花心上的数字,在花心四周加上同数量的夹子。
4、教师进行讲评,展示记录结果,引导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请幼儿将自己"参加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统计记录单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师幼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你能看明白哪张记录单?你能把记录单的内容将给我们听听吗?(鼓励幼儿互相用语言交流自己观察记录的结果)
引导幼儿观察个别幼儿的记录单教师:这张记录单记录的是哪些运动项目?这几种运动各有多少人参加?他是怎样记录的?(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同伴用数字、短线画点等多种形式的表达)幼儿互相交流记录结果。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感知4和5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的小汽车模型若干。一座模拟停车场和宾馆。
2、幼儿人手一张不干胶门牌写着(第x层,第x间),标着1—5数字的花片若干。
3、"我是汽车小司机"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小朋友注意听,什么声音传过来了?(放音乐)师:大家快看,有一队车开过来了。
二:复习各种车辆,初步感知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这些是什么车?一共有几辆?(5辆)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
2、师:警车排在第几辆?(第一辆)
3、师:你是从哪面开始数?(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
4、师:警车排在第一辆,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1)
5、师:小汽车(挖土机、救护车、卡车)排在第几辆?用数字几来表示?
三、用装货物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提问:你们这些车都要开到哪里去?(开到灾区去)引出帮灾区人民送货物。
2、出示花片(当货物),引导幼儿按1—5的顺序串成一串。
3、幼儿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4、幼儿互相检查货物有没有装好,师适当评价。
四、玩停车场游戏帮助幼儿初步感知第几层第几间。
1、情景:车队到灾区,天已黑了,引出停车场。
2、出示停车场,引导幼儿说出:停车场有几层楼?每层楼有几个车位?
3、请车队的司机按指示把车停在停车场的第一层楼的第几个车位?
如:从左边数,警车停在第一层的第一个车位?
5、出示各种车,请幼儿把它停在指定的车位上。(师适当指导、纠正不对的幼儿或请幼儿来纠正)
五、利用游戏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住处,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小朋友你们已光荣完成任务了,也累了,请你们去宾馆休息。服务员已帮你们安排了房间。(引出宾馆。)
2、出示宾馆(房间上贴有幼儿的照片)。提出任务:宾馆的服务员很忙,还没做好门牌卡,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她们吧。
3、引导幼儿先数数宾馆一共有几层楼?(四层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的)
4、引导幼儿填门牌卡:
师:谁住在第一层?第一层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谁住在第二层?第二层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你们真能干,自己住在第几层都找出来了。那你们住在第几间呢?我们先来数一数每一层楼都有几间房间?(五间)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师:那×××住在第几间?(第一间)你是从哪面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住在第一间,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1)师:×××也住在第一层,她住在第几间呢?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小朋友真棒,现在能找出自己在第几间房间吗?找好后就把门牌卡填好,然后把门牌卡贴在你的房间上。
5、师生一起评价。
六、播放催眠曲,让小司机好好休息。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感知4和5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红红的、蓝蓝的、绿绿的造句。
2.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性及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竞赛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文字卡片若干,与文字相应的图片若干。
2.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贴绒图片各一,粉笔、黑板。
(二)知识经验准备 了解更多红、绿、蓝颜色的事物。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景。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红、蓝、绿三种颜色图片,提问:它们是什么颜色?引出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有趣的红、蓝、绿”。
2.游戏规则。
教师将三种颜色图片排列好,将幼儿分成三组,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小组。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规则:
①必须说出与颜色有关的东西。
②说对了,就在小组评分表里画上一朵小红花。最后哪组的小红花多,就为胜利者。
3.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启发幼儿想像出与三种颜色有关的各种事物。建议老师这样提问:“我一看到绿色,就马上想到小草、树叶、高山,还有哪些东西是绿的呢?”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所见的各方面来扩散思维,发展幼儿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组织幼儿开展“有趣的红、蓝、绿”竞赛活动。
幼儿坐成两排,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从两端依次轮流请幼儿用红、蓝、绿颜色造句。造句正确、不重复前面句子的幼儿,可在本组的评分表上画一朵小红花。反之,不能画小红花。哪组小红花多就是胜利者。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并为胜利者鼓掌祝贺。
活动扩展
艺术中渗透 指导幼儿用红、蓝、绿三种颜色画出各种美丽的图画。
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颜色,培养幼儿喜欢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
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室张贴多种颜色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用各种颜色讲一些相关的事情。
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家中及日常生活中所见事物的颜色,丰富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感知4和5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能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和少一的关系。
2.能够找到10以内数字的相邻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数字1~10,创设情境。
二、基本部分
1.数字1~10从小到大排序。
2.认识每个数字的邻居,告诉幼儿相邻数的概念: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一个数前面和后面相邻的数就叫相邻数。
3.举例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和少一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
幼儿进行相邻数填空练习。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卡,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用游戏主导课堂,用游戏的口吻营造课堂情境,用丰富多变的`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