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车教案7篇

时间:2025-07-30 作者:Animai

教师通过教案制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教案的准备过程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思路,从而更有效地传达知识与理念,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魔法车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魔法车教案7篇

魔法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季节带来的优劣。

2、乐意与同伴交流,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自制手机一只,在手机上贴上春、夏、秋、冬四个号码键。

2、幼儿每人一张纸,水彩笔。

3、幼儿用书第16~17页。

4、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

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季节带来的优劣。

活动难点:

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手机,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看,这是什么。

(2)这可不是一般的手机,你知道它和我们平常用的手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这是魔法奶奶的手机,它有四个号码键,能拨通春姐姐、夏哥哥、秋姑姑和冬爷爷的电话。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魔法奶奶的电话》这个故事吧!

2、教师讲故事,幼儿倾听。

(1)故事里有那几位小朋友?

(2)他们要求魔法奶奶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幼儿再次倾听故事,结合幼儿用书理解故事内容。

(1)桌子喜欢春天的原因。

(2)汤豆喜欢夏天的原因。

(3)以同样的办法引导幼儿分析小添喜欢的季节和不喜欢的季节的原因。

(4)教师总结:每个人都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季节,每一个季节都有让人高兴和不高兴的事,那么魔法奶奶给谁打电话呢?她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魔法奶奶的话。

(5)回答问题:为什么魔法奶奶会这么说?引导幼儿说说每一个季节都有优点和缺点。

4、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1)卓子喜欢春天,汤豆喜欢夏天,小添喜欢秋天,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你能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吗?

(2)幼儿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和不喜欢的季节,并且阐明自己的理由。

(3)教师小结:每一个季节都自己不同的特点,我们都应该喜欢。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我以猜谜语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很感兴趣,能积极参与互动。通过谜语和谈话的方式来扩散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出故事,衔接严密。在教师提问"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时,幼儿回答的内容有许多语言表述不完整、不连贯的现象,这也是我认为的难点,因此在幼儿回答时,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幼儿把话说完整,例如--我喜欢春天。春天可以······。通过让幼儿多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培养其合作意识,语言交往能力。

最开始的设计是用自制四季大转盘让幼儿拨打魔法奶奶的电话,引发幼儿对四季不同特征的关注,感受季节的不断变化,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运用生活已有的经验,完整讲述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特征。在活动中,幼儿参与的效果不是很好,存在消极等待的现象,而且没有真实的电话机,幼儿不感兴趣。在多次试验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改进方法,使之做得更好!

魔法车教案篇2

目标:

1、学做魔法师,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

2、体验变魔术带来的快乐。

准备:

帽子每人一顶;红、黄、蓝、白水粉颜料;矿泉水瓶若干。

过程:

一、扮演魔法师,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在哪里看见过变魔术的?”“想不想玩变魔术的游戏呢?”

2、“今天我们就来做魔法师,玩一玩变魔术的游戏。”

二、师示范变魔术,幼儿观看。

1、师拿出矿泉水瓶子“变魔术需要道具,看看我的道具是什么?”“这个瓶子是怎么样的?”

2、“变魔术还需要口诀和动作,请注意我的口诀和动作!”教师边念口诀边做动作。“呼啦呼啦,变!变!变!”同时上下用力晃瓶子。

3、“你们看到了什么?”

4、“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回魔法师,变这个魔术呢?”“刚才老师是怎么变的呢?”

5、请幼儿来试试看。

三、幼儿扮演魔术师变魔术。

1、带上魔法帽,拿出道具:矿泉水瓶。

2、念口诀并做动作。

3、“看看你变出的颜色是怎样的.?和别人的一样吗?”

四、尝试换盖子,再变一次魔术。

1、有没有发现你们变出的颜色和瓶子的哪里是一样的呢?

2、这回我们要换一个盖子,在来变一次好吗?

3、幼儿轻轻地拧下盖子,到指定处换上红盖子。(红、蓝、白标记)

4、再次变魔术。

5、发现瓶子里的颜色又变了,说说自己的瓶子里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6、数数每种颜色各有多少瓶。

五、体验魔术的神奇,感受变魔术带来的快乐。

1、再出示两瓶水,变魔术,变出后一瓶水变成红颜色,一瓶没有变。

2、教师揭开盖子,让幼儿知道秘密在哪里。

3、小结:原来,魔术都是有秘密的,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魔法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四季特征展开讨论,感受季节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2、学习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表述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3、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电话机,引出四季的话题。

1、猜猜电话机上键盘颜色的含义。

师:魔法奶奶有个神奇的电话,看看和你们家里的电话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讨论)

没有数字,只有四个彩色的键盘,那这四个键会拨通到哪里呢?

2、幼儿猜测,发表观点。

二、学习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表述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师:魔法奶奶现在不知道该打谁的电话了,小朋友你们想把电话打给谁呢?

三、激发幼儿对四季的特征进行表述,拓展话题。

1、幼儿对四季的特征进行表述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你们还喜欢别的季节吗?我这里有一些四季的图片,请你们选一张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来说一说,好吗?

2、将幼儿讲述的四季照片贴入四季图

3、让幼儿了解四季的顺序是轮换的。

四、教学延伸

1、魔法奶奶现在应该给谁先打电话呢?

2、春姑娘不在家,我们给她留个言吧!

魔法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知道如何使用三原色配制出其他的颜色。

3、通过变色游戏,让幼儿对美丽的颜色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透明矿泉水瓶若干、一次性透明水杯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颜色卡、盆、擦手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变魔术,吸引幼儿注意力。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变个魔术,请小朋友认真看。

老师摇晃瓶子,依次把红、黄、蓝三色变出来。

(二)老师向幼儿介绍这三种颜色。

师: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三原色。这三种颜色是有魔力的。这三种颜色两两相加可以调制出许多的颜色,但是其他的颜色调不出三原色。

请一位幼儿上前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进行调配。让其他幼儿猜一猜会变出什么颜色。

(三)为幼儿准备操作材料,让幼儿尝试调配。

幼儿人手一个一次性透明水杯,四人为一组,每组有三瓶装有三原色的矿泉水瓶。

师:现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原色水和杯子,请你们把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合在一起,看看会变出哪种颜色。

告诉幼儿在操作时要有秩序的进行,不把颜色水洒到桌子上,如果洒在桌子上要及时用抹布擦掉。

(四)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用哪两种颜色配出x色的。

活动延伸:

老师在美工区为你们准备了纸和油画棒,你们可以到美工区制作美丽的色环或图画。

魔法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aba的曲式结构,感受欢快、活泼的乐曲风格。

2.情感目标:借助故事情景加以想象,体验表达音乐的乐趣。

3.技能目标:能运用肢体表达音乐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

活动准备:

1.物质方面:透明矿泉水瓶(均装半瓶水与幼儿人数相等)、颜料。

2.知识方面:幼儿初步感知乐曲的能力。

3.心理准备:对魔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魔术有浓厚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1.大森林里,住着一个颜色精灵,它会变魔法,你知道什么叫魔法吗?变魔法就是会出其不意 变出你想不到的东西。

2.颜色精灵最喜欢制作魔法汤,(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魔法吗)3。那颜色小精灵在制作魔法汤的时候可能会做什么魔法动作呢?

二、情境贯穿,感受旋律。

1.小精灵把魔力传给了我,我可以做一瓶我喜欢的彩(魔法箱、很普通的矿泉水)

2.矿泉水会有什么神奇的变化呢?答案马上就会揭晓。(师故作神秘的肢体动作和着音乐节奏魔法)

3.音乐结束后,请小朋友猜猜会有什么变化?再请一个孩子上来看一看,水瓶里的水变色了。

4.在变魔法时,老师做了哪些动作?(点一点、摇一摇、手指收拢放开的动作……

5.搅拌是为了让魔法汤更均匀,放材料是为了增加魔力,点住是为了不让魔法流走,摇晃是为了混合魔法材料。

三、绘画记录,引出乐谱。

1.你们想学这个魔法吗?为了让你们更好的学习魔法,我要把音乐里的魔法配方写下来。

2.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用记号笔在黑板上描绘乐谱。

3.梳理经验,提问: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秘诀要做些什么事情?

(搅拌——用力转圆圈;追问:一共要搅拌几次?3次。还有什么地方也要搅拌?)

(手晃动——谁能看出来有什么不一样?前面轻轻地摇,后面重重的摇。)

(追问:还有两个很小的点点在哪里?幼儿在乐谱上指认。回应:点住它,不让魔法逃掉噢。)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4次)?

4.幼儿通过图谱,聆听音乐。(教师带动幼儿做动作)

5.(看图谱)你们有没有学会这个魔法配方?那我们先来练习一次。

四、动作感知,深入乐段。

1.老师带动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动作。(提出拿瓶子的要求)瓶子拿好后,拿你们的魔法布包住,不能露出瓶子哦!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道具准备:这一次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

提问:怎么了?你们的魔法还有一点小问题!请你们把失败的魔法汤放进魔法箱,增加它的魔力。

2.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细节回顾:先轻一点搅拌,后再变快速度。

3.小结:力气不一样,速度不一样。

4.再次尝试听音乐变魔法。(节选到搅拌动作)

5·请小朋友观察图谱,发现图谱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内容是一样的,并讨论知道图谱一样动作一样音乐也是一样的,这种音乐结构叫做aba音乐结构。

5.大家同心协力魔法会更厉害,你们现在有信心自己变出魔法汤吗?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师:给小朋友分发道具,请小朋友轻轻的将魔法布盖在瓶子上!

2.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

3.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4.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

5.恭喜你们,都成为了合格的魔法师,下次有机会,我再来教你们别的魔法吧!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现在到了魔法揭秘时刻,老师在你们来之前偷偷的在瓶盖涂抹了彩色颜料,所以在你们使劲摇晃瓶子的时候颜料就会溶于水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就做溶解,那颜料会溶于水里,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可以溶于水里呢?这个问题就给小朋友们自己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发现吧!

魔法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并运用已有经验,进一步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及优缺点。

2、发现季节不断循环及时间不可逆转的.特点,引发珍惜童年时光的情感。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魔法电话教具,故事投影片,故事动画片,四季转盘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通过引言出示魔法电话。

师:小朋友们,昨天晚上kevin老师去了遥远的快乐森林王国,去找那里的一个会魔法的老奶奶,森林王国的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亲切地叫她魔法奶奶。魔法奶奶有一个魔法电话,她真有个好心肠,竟然愿意把她的魔法电话借给老师玩两天。你们看,这个魔法电话有意思吧!

2、观察发现魔法电话的特别之处。(4个号码键,能拨通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和冬爷爷的电话)

3、讨论,如果拥有这个魔法电话,愿意打电话给谁?为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的想法都不错,那你们知道昨天晚上魔法奶奶打给谁了吗?

二、听《魔法奶奶的电话》的故事

1、听故事,说一说故事里的小朋友对四个季节的看法。

2、想一想每个季节还有哪些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春天:阳光明媚,适合外出旅游,不好的地方是天气变化快,忽冷忽热,小朋友容易生病。夏天:炎热,但是景色很美,早晨和晚上外面都会舒服。秋天:丰收的季节,但是树叶会凋落,秋雨连绵下个不停。冬天:寒冷、潮湿,容易生病,但是小朋友穿得厚,摔倒了不疼。冬天还没有蚊子咬。)

3、看故事动画片,加深对四季的感受。

小结: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好的和不好的方面。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也都有优缺点,对优点我们要赞扬,对缺点要接纳。四季的不同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多彩,每个小朋友的不同使我们的生活无比的精彩!

三、操作发现

1、展示四季转盘,发现季节不断循环及时间不可逆转的特点。

2、讨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明年的春天和今年的春天不一样,小朋友就会坐在小学的教室里学习了。幼儿园轻松快乐的时光会一去不返,引发幼儿珍惜童年时光的情感。

小结:春去秋来,大雁南飞,一年又一载;花开花谢,四季轮转,岁月不等人。小朋友们要学好本领、迎接未来!

活动延伸:

下次活动制作四季转盘。

活动反思:

1、超时问题:学习活动的时间标准是小班15-20分钟,中班是20-25分钟,大班是25-30分钟。实际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8分30秒,第二部分约30分钟,第三部分约8分钟。整体超时严重,学习活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就涉及到课程在规定时间内的有效性问题。

2、内容的选择:我的问题是拓展的地方太多,就不能突出重点,也变成了一言堂,在学习活动的后半部分小朋友就坐不住,难以集中注意力。

3、教具问题:电话和转盘的教具太小,看不清楚。可以做成大的教具,或者通过图片显示在屏幕上。

4、操作活动:本来是只进行排序,相对而言是容易操作的。我的理解有误,应该按照教案的标准进行操作。

5、对幼儿回答问题的回应欠缺提升,回应较为简单。

魔法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故事的帮助下,熟悉乐曲的节奏和结构,学用摇铃参与b段变魔法的演奏。

2、在魔法语言“乌拉拉拉拉,乌拉拉拉拉,变、变、变!”的帮助下,学习用乐器演奏|×~|×~|××|×-|。

3、喜欢参与打击乐活动,体验与大家一起用摇铃变魔法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和掌握乐器的使用方法,尝试摇奏长短音的节奏型

活动难点:

会运用语令有节奏的演奏乐器,掌握节奏。

活动准备:

小铃魔法棒16个,装有玩具的魔术盒一个、乐曲《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活动情景,初步感知音乐的结构

1、导入:我是魔法学校的老师,你们呀都是小小魔法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到魔法森林寻找宝贝,会找到什么呢?

2、播放第一遍音乐,讲述故事

提问:我们在魔法森林里找到了什么呢?

二、用动作和咒语感知|×~|×~|××|×-|的`节奏

1、学习用手指变魔法棒

提问:刚才老师用什么变出了礼物呀?

(引导幼儿用手指做成魔法棒)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我们的魔法棒能不能变出礼物来。

2、学习念咒语,初步感知咒语的节奏

播放第二遍音乐

师:刚刚除了用了魔法棒,我还念了一个神奇的咒语,谁来说说是什么?

(引导幼儿说一说咒语,尝试把咒语和动作结合)

3、播放第三遍音乐,幼儿尝试表演

4、播放第四遍音乐,幼儿完整表演

师:咦,这次怎么没有变出礼物来呢?看来我们要使用新的魔法棒增加魔力了!

三、尝试使用乐器参与演奏

1、出示摇铃,探索使用方法

师:这是我们的魔法棒,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幼儿尝试摇一摇)

2、提出使用乐器的要求

师:只有在念动咒语的时候,魔法棒才有魔力哦~

3、播放第五遍音乐,尝试使用乐器演奏

4、播放第六遍音乐,教师退出,幼儿完整演奏

四、谈话结束

今天我们的小小魔法师都很厉害,学会了念咒语和使用魔法棒,我们回到班上教给其他小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