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书写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强调与时俱进,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们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案,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语言雾的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语言雾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优美的语言,掌握诗歌中的动词:摇飘翻吹唱睡
2、感受世界理解诗歌内容并能继续创编
活动准备:
挂图、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好看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都画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第一个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启发他们想象“蓝天很大很大像是摇篮,而星星很小很小,像是宝宝”
并欣赏诗歌第一段
2、依次观看图画的以下三个图片,并依次欣赏诗歌的二、三、四段
3、对诗歌进行一遍完整的欣赏,讲解如何欣赏提示幼儿可以张开小嘴、跟着一起说
让幼儿根据理解的诗歌内容自行创编动作
提问幼儿:“这首诗歌好听吗?你们喜欢吗?这么美的诗歌你们听时心里怎么样”
让幼儿谈谈感受,如:安静、舒服、温暖等。
4、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朗诵诗歌幼儿边听边想象是个情景。
5、提问讲解:(1)讲解诗歌将自然界中相关联的事物大的比做摇篮,小的比做宝宝。
(2)“蓝天真的会摇吗?花园真的会摇吗?可是诗歌却把他们说的想我们人一样,可以做出动作来,所以听起来觉得特别有意识。”(渗透比拟手法)
6、为这首诗歌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想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事相关在一起的,一个大一个小,可以比作摇篮和宝宝。
(教师分组进行指导适当借助图片启发幼儿,如:小河是摇篮,蝌蚪是宝宝。树是摇篮,叶子是宝宝等)
大班语言雾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
1、注意防寒保暖。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大班语言雾的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学习故事《小蘑菇有朋友啦》,理解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小朋友。
2、丰富词汇:孤零零、高兴、伤心、朋友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头饰(蝴蝶、蜜蜂、蚂蚁、花、蘑菇)、词卡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拍手歌》组织幼儿坐好。
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
1、教师以kitty猫身份出示,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好听的故事。“hello,小朋友们好,我是谁呀?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好礼物——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三、新授
1、教师操作课件,幼儿听故事一遍。“那今天我们来听听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但是在听故事之前我有要求,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认真的听,并且告诉我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都有谁?”幼儿听完故事后回答。
2、出示挂图及卡片,边出示边讲故事。
“天气棒极了,森林里可热闹了……可是有一只蘑菇却(孤零零)的站在那里,这时爬来了一只小蚂蚁……”
提问:
a.蘑菇看到小蚂蚁,小蜜蜂,小蝴蝶都对他们说了些什么?那他们同意了吗?小蚂蚁怎么说的?小蜜蜂和蝴蝶又怎么说?
b.过一会下雨了,蜜蜂和蝴蝶找花避雨,花同意了吗?花为什么不同意?
c.小蘑菇是怎么对蜜蜂和蝴蝶说的?那蚂蚁呢?
3、引出词汇
“嘘!蘑菇宝宝有小秘密要告诉小朋友,想不想听?可是这些秘密都藏在这几个问题里,小朋友有没有信心揭开这些秘密?”当幼儿回答对问题里的词汇后就出示词卡教幼儿理解,读。
提问:
a.小朋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没有家人会觉得怎样?那小蘑菇呢?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觉得孤零零?(引出孤零零)
b.小朋友你家里有没有养小动物?那如果家里的小动物生病了你会怎样?(伤心)
c.当你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你会觉得心里怎样?(高兴)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情给我们一起分享?
d.你告诉我你的好朋友是谁?(朋友)
4、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学习小蘑菇。
5、课中操
6、情景表演
“今天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我也来变个魔术送给小朋友们一些礼物,看我魔术变变变!哇,这么漂亮的礼物小朋友们快戴上。”
幼儿戴头饰根据故事内容表演这个故事。
四、游戏:找朋友结束
大班语言雾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团结、互相帮助。
2、用不同的对唱形式表现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孩子把基础律动和表演律动结合起来共同表演。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动画课件
2、一对水桶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讲故事来导入本节课,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自己挑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他们商量着抬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一个和尚,这下他们共有三个人,于是怎么办呢?他们都不愿意去挑水喝所以他们就没水喝、没水喝。
2、以念儿歌的形式来让孩子加深印象: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和孩子用基础的律动表现儿歌旋律(拍手、连指、拍手、连指)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4、以表演律动表现儿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5、合作表演,分组进行。
大班语言雾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给图片进行排序。
2.尝试仿编故事,用连贯的语言在集体面前讲乌鸦喝水的经过。
3.知道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发才能解决。
活动准备
1.四个不同形状的瓶子,小石子若干。
2.玉米粒、豆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和幼儿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小朋友你们见过乌鸦吗?幼儿说见过,乌鸦是个什么样子?身上什么颜色?。幼儿回答后向幼儿讲>的故事,并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2、做实验
(1)用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装,只到装满水到瓶口,让幼儿观察。
(2)用玉米粒和豆子装,找两个小朋友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分别装玉米粒和豆子,装一粒玉米粒、装一粒豆子的装法,直到水长到瓶口为止,看谁装的个数多和少,让幼儿理解物体的大小不同,它占的面积也就不同。
3、观察图片内容,然后提问;乌鸦口渴的时侯是怎样喝到水的?让幼儿学一学乌鸦口渴的时候难受的样子和用石子往瓶子里放的样子?让幼儿想一想自己如果遇到口渴的时候,会怎么办?会想什么办法?
4、让幼儿思考后说出多种办法,最后选一种最好的办法利用
(1)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从乌鸦喝不到水到乌鸦喝到水,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并做出动,仿编故事。
(2)让幼儿学讲故事内容,并有表情的讲述,或着两人一组向对方讲,最后看谁讲的最好比一比,选出讲的最好的大家最爱听的到前面来讲给大家听。
(3)分组讲述,一组为单位讲,比一比哪组讲的好,想的办法多又合理。
教师小结:教育幼儿遇到困难时,不要着急要动脑筋想办法,去排出困难。
大班语言雾的教案篇6
目标:
1、 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相关信息
2、 能按动物的特征或习性进行分类,尝试创编自己喜欢动物的谜语。
3、 萌发喜爱动物的情感准备:
动物图片 PPT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动物)谜底 :袋鼠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 谜底: 大象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谜底 :螃蟹师:刚才我们猜出来的谜底它们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二、自由交流
1、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2、你知道关于它的有趣的事吗?(幼儿结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三、提升经验
1、教师展示动物图片ppt
2、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指导,提升谈话经验。
四、尝试分类
1、引导幼儿根据空中、陆地、水生分类,或根据家养和野生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从动物的食性(食肉、食草)、习性(温顺、凶猛)等方面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毛茸茸的动物、皱皱皮的动物来分五、互相交流,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动物编谜语。
大班语言雾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找出蔬菜的主要特征并清楚表达
2、知道蔬菜中营养丰富,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3、学习儿歌,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蔬菜图片、水彩笔)
活动重点:能发散思维大胆用语言表达对蔬菜的认识
活动难点:迁移经验运用儿歌中的句式小组合作进行仿编蔬菜儿歌
活动流程:
一、我来介绍蔬菜
导语:蔬菜是我们食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种蔬菜,请你来说一说你对你带来的蔬菜的了解,向我们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
提问:它的外形是怎么样的?味道如何?(教师引出这个蔬菜xxx…..)小结:正如小朋友所介绍的,蔬菜既美味营养又丰富,特别是维生素含量高,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能使我们更健康。
二、猜谜——菜地歌谣
导语:牛老师这里有一首歌谣,它的前三句都是向大家来介绍这个蔬菜,最后一句才把谜底揭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根据关键词,破译歌谣。
提问:这个关键词提示我们蔬菜的什么?
2、跟着节奏,念念歌谣。(口齿,速度)
第一遍:教师问幼儿答
第二遍:幼儿开火车问答
第三遍:幼儿点名问答打节奏。
过渡:这些只是蔬菜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你们想不想将其它品种的.蔬菜也编进菜地歌谣呀?
三、结合经验,仿编歌谣。
1、小组合作,仿编歌谣。
提问: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关键词呢?(颜色、外形、口味、生长位置)
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四人合作,人人都要出力
2.你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文字,图案)把创编好的歌谣卡贴在黑板上,让别的幼儿根据自己写关键词猜猜答案是什么。
3、小组介绍,幼儿猜猜,把所有创编好的歌谣组成一个新的菜地歌谣,带领幼儿齐声念。
歌谣:这个蔬菜红又红
这个蔬菜圆又圆
这个蔬菜酸又甜
这个蔬菜是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