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数学教案5篇

时间:2023-07-12 作者:Indulgence

教案做的好坏也会导致教学工作质量的高低,提高教学能力的方式之一就是认真对待每次写教案的机会,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教案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教案数学教案5篇

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1

活动准备

大、中、小玩具小狗各一只;

大、中、小帽子、衣服各一件;

每幼一份图卡四。

活动目标

按大小特征给三个物体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了解冬天穿戴的衣物或用品。

活动过程

一、三只小狗过生日。

1、狗妈妈有三个宝宝,狗老大,狗老二和狗老三,我们来认识一下三只狗宝宝吧。

2、出示三只小狗,区别大、中、小

二、小狗戴帽子。

1、妈妈说: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宝宝们,妈妈给你们准备了新帽子,你们快戴上吧。

2、师操作情景:三只小狗抢着试帽子:狗老大戴上小帽子,才遮住了一只耳朵;狗老三戴上大帽子,像钻进了黑洞洞……

3、狗宝宝们的帽子戴对了吗?谁来帮帮狗宝宝们呢?(引导小朋友说出:最大的帽子给狗老大戴,最小的帽子给狗老三戴,狗老二戴不大不小的那顶帽子)

三、小狗穿新衣。

1、天气越来越冷,狗宝宝的爷爷奶奶担心小宝宝要冻坏了,送来了三件暖和的新衣服--出示三件衣服。

2、你们觉得哪只小狗穿这件呢?(一一对应)请个别小朋友帮忙按大中小送给三只小狗。

四、宝宝送礼物。

1、爷爷奶奶送的礼物让狗宝宝们乐坏了,他们准备出门去玩。可是,天气很冷,他觉得冷飕飕的,要是有更多过冬用的东西就更好了。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一些用品能让小狗宝宝更暖和呢?(幼儿讨论)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礼物,出示图卡,幼儿观察并讲述。

3、小朋友们可别送错了,我们要送给狗老大最大的还是最小的那份礼物呢?狗老二?狗老三呢?(幼儿讨论)

4、分发每人一套图卡,按大中小排序,给三只狗宝宝送上礼物。(观察幼儿能否正确排序,能否运用语言来表达排序结果)

5、庆祝狗宝宝的生日。

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电影找座位活动,理解电影票上的数字含义,学习用数交集的方法,对号入座。

2、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数问题,丰富生活经验,感受数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室布置电影院场景;电影票20张;抽号箱及座位号。

活动过程:

一、价值取向:了解看电影的生活常识。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看电影常识:

(1)今天天气真好,大头儿子打电话约大耳朵图图一起去看电影。

(2)他俩来到电影院,已经是几点了?(9:30)

(3)今天电影院播放哪几部电影啊?观察播映表。

他俩不想等太久,所以想看离9:30最近的那部电影。

大家一起帮忙找找哪部电影离9:30最近。(10点播放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4)他俩买了2张电影票。座位号写在哪儿啊?谁知道?

(5)大头儿子的座位号是:第3排6座。谁帮他去找到座位。

图图的座位是两道算式题:第6—4排9—5座。

算对了答案才能知道几排几座,找对座位。请一幼儿算出答案,并找到座位。

二、价值取向:模拟游戏,提升看电影的生活经验。

今天免费看电影,你们想不想去看啊?但是这些票子上的座位号有点奇怪:有的是加法算式题,有的是减法算式题,还有的就是单个的'数字。只有坐对座位的小朋友才可以在下个抽奖活动中得到奖品。(幼儿自己伸手在箱子内抽票、算出答案、入场、对号入座)

(1)老师提示幼儿:对号入座。

(2)验证游戏:

今天电影院举行抽号中奖活动,被抽到座位号的观众可以得到一个奖品;如果你坐错了座位,与抽到的座位号码不一样,那就请你重新对号入座。

(3)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去电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方法,这样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

下次你们一家人去电影院,你要走在爸爸妈妈前面,不但要找到自己的座位,还要帮爸爸妈妈找到座位,好不好?播放一小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现在我们休息一会儿,等会儿继续再看。

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兴趣是影响幼儿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激发小班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最好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大胆的尝试,积极创造,将已获得的知识发挥和利用。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比较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活动中必须强调游戏化。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采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后,幼儿虽然对这些图形有所了解,但对这些图形的特征还有些模糊。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并能按图形进行分类,我又设计一节复习这三种图形的教学活动。活动以情境表演和游戏的形式来贯穿过程,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三种图形的认识,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对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2、学习按图形分类。

教学准备:

1、小路一条,上面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大小不同的图形。

2、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路牌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图形:

1、师:今天兔妈妈要带小兔子们到树林里采蘑菇,带领幼儿向前走。走到正方形的路牌停下,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正方形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一样大的角)

2、依次对圆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圆形的特征,(圆圆的没有角)和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游戏铺路

1、 师:刚走了几步一个小兔就摔了一跤, 小兔为什么会摔跤呢?(引导幼儿观察小路,原来小路上有许多坑。)这些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小坑,谁能想办法把路铺好,让小兔快点去采蘑菇呢?(把坑填平)

2、我们来铺路吧,铺路时要把三角形放进三角形坑里,圆形放进圆形坑里,正方形放进正方形坑里。(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同来铺路)

3、现在我们把前面的路铺平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呀!又有一只小兔摔倒了,看看路上有什么?先引导幼儿说出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石子。再要求幼儿把这些石子捡起来,(要求每个幼儿捡一个石子)

4、请小朋友举起手中的石子说说自己捡的是什么形状的石子。

5、请小朋友将不同形状的石子送到相应形状的盒子里,如:正方形石子就送正方形的盒子。

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活动重点:

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活动难点:

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活动准备:

1、知识:学习了3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了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2、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数字胸饰若干

3、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组织幼儿收起学具,自然下课。

小班教案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会按一端对齐的方法对4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

2、会清晰念读数字1-10。

3、会按数字6取相应的物品,做到数物对应。

4、能独立操作“一维二次分类操作板”,完成分类操作。

5、能用身体动作、声音进行规律排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比长短,按数取物,有一维分类的经验等知识

2、幼儿学具:学具“金箍棒”,“从短到长”、“从长到短”的标记图,数字卡1-10,积木,学具“分纽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读一读

教师:“我快速出示数字卡,请小朋友念读数字,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二、集体活动

1、比一比

请4位幼儿将学具“金箍棒”按标记“从短到长”、“从长到短”排序。

2、数一数

请小朋友数6块积木,并到老师处检查

3、分一分

请幼儿说一说纽扣的特点和分类板的标记表示的意思,然后根据分类板的提示将纽扣进行分类

4、做一做

老师有规律地做出三个动作(摸头、摸肩膀、摸脚)或者叫声(叽叽嘎嘎噜噜),请幼儿跟着老师做并有规律地做下去。

三、评价总结

小朋友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请小朋友把学具放好,收拾整齐。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小班)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具体表现为:

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3.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二、阶段目标:

三月份: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学习按物体量的关系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能目测比较两者高矮,区别最高和最矮。

4.体验物体从高到矮、从矮到高的顺序关系(5个以内),尝试按高矮排序。

第一周: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第二周:学习按物体量的关系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第三周:能目测比较两者高矮,区别最高和最矮。

第四周:体验物体从高到矮、从矮到高的顺序关系(5个以内),尝试按高矮排序。

四月份:

1.指导幼儿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对应排列(5个以内)。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3.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认读数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认读数字3。

4.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认读数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认读数字5。

第一周:指导幼儿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对应排列(5个以内)。

第二周: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第三周: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认读数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认读数字3。

第四周: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认读数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认读数字5。

五月份:

1.学习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

2.能根据数字1、2、3、4、5取相应的实物,感知数与量的`结合,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3.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从生活中找出相应的物品。

4.能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拼搭。

第一周:学习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第二周:能根据数字1、2、3、4、5取相应的实物,感知数与量的结合,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第三周: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从生活中找出相应的物品。第四周:能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拼搭。

六月份:

1.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取拿和摆放操作材料。

3.辨别前、后、里、外的关系,尝试使用表示方位概念的词。

4.能理解“早晨”、“中午”的含义,了解时间概念。

第一周:能理解“早晨”、“中午”的含义,了解时间概念。

第二周:辨别前、后、里、外的关系,尝试使用表示方位概念的词。第三周: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周: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取拿和摆放操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