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用于安排教学工作的书面文体,教案是老师们教学中都需要学会制定的,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材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20×620×413×32×4200×49×50120×240×72×323×2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室: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70×40300×430×7024×20__×1014×20__×70050×50
2、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 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四、思维训练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鹅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动脑筋。
()×30=90040×()=200080×()=32000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
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 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学反思:
在水果超市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在复习整十数乘一位数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知识迁移,自主探索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对比中总结出方法。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2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通过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2、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计算特别快,我们比试比试?
49 97 124 511 333 156
生开火车对答案。 师: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乘数,乘数,积。(板书)
(二)引入新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算式,你们是怎么计算的?51 32 510 320
生:一五得五,二三得六,5乘10等于50,3乘20等于60。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说一说。
生:510,10比1后面多了一个0,所以就在得数5的后面增加一个0。
生:先不看那个0,算完后再加0。
师:这个算式你们是怎么算的,为什么?
生:320 ,就是3乘2个10,等于6个10,是60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板书课题:找规律
生1:1加了个0
生2:1扩大10倍
师:哪种描述更准确?
生:扩大10倍
师:谁能总结一下规律?
生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扩大10倍。
生2:积扩大10倍
师:积为什么会变?
生:其中一个乘数扩大10倍。
师: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计算这些题目吗?(大屏幕出示题目)
49 123 117
490 1230 1170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四九三十六,9扩大10倍,所以积也比36扩大10倍,是360。
生:先不看末尾的0,算完后再在末尾添上0。
师:下面这些题目你还会算吗?(出示题目)
51 32
5010 3020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
生1:50个10是500
生2:30乘2个10,就是302=60,所以30乘2个10等于60个10,就是600 师:观察上面算式中乘数和积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大约两分钟左右请学生汇报)
师:下面我们就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
生1:第一个数相差10倍,第2个数相差10倍,积相差100倍。
师:应该叫乘数,不是相差10倍,应该是扩大10倍。
生1:第一个乘数扩大10倍,第二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第一个乘数扩大10倍,第二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三)运用新知师:如果我们想把这种规律运用到类似的题当中去,我们计算时可以怎样做呢?
37 153 233
3070 15030 23030生:可以先不看末尾的0,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就可以了。(四)巩固应用
师:你能根据这个算式,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不看0,然后在末尾添上0。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吨的概念。
2.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师可随之出示挂图或多媒体画面,并请一位同学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教师用课件(或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图,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350×3=1050(千克)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
100×10=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50×20=100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
25×40=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2)小组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t=1000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完成书上的练一练(重新调整练习题的顺序),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第3题
2.填一填。第1题
4千克=()克3吨=()千克
5000克=()千克()t=2000kg
18t=()kg()kg=6t
学生做完后,教师实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3.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思考方法。
在○里填上“>”“t;”或“=”。
8000千克○8吨4500克○4千克
3t○3600kg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
4.数学故事。
(1)估算。
刚才同学们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曹冲称了几次才称完?(挂图或多媒体出示)
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记录表如下:
第几次12345678
质量/kg280220250300230250270350
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请看一下记录表,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找生汇报。
(2)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先独立计算大象的重量,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各组汇报计算结果。
(四)集体反馈,反思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客: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经历辨别方向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西、南、北4个不同的方向。
教学准备:
1、实物:东西南北的方位标,太阳的图片、导游牌等。
2、cai:学校的平面图:大操场、教学楼、蘑菇亭、篮球场。
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几幅图)
芜湖步行街部分景图。(麦当劳、肯德基、鸠鹚广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手拉手学校和平乡先进小学的同学们将到我们学校参观,还要在我们的步行街玩一玩。
1、师:大队部将招聘部分同学作为小导游带领他们参观,你们想报名参加吗?
2、问:怎样才能准确找到想游览的景点的位置呢?
师:看来认清方向。会看地图是本次竞选小导游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向的用途
问:你会认方向吗?你们都有哪些辩认方向的好办法?
师:同学们,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一些资料,想看看吗?(出示司南、树林、动物图片)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三、认识东、南、西、北4个方向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利用太阳来辩认方向。看着大屏幕(课件演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板书:东]
问:我们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呢?
师:这儿有一些小动物,他们迷了路,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请贴在教室相应的墙壁上。
师: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到了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我们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闭上眼睛,我说出方向请用手指出相应的方向。
游戏:找礼物。
请几位学生从座位出发,按照师所说的路线找到各自的礼物。
四、模拟招聘:
师:课前我说了关于招聘小导游的事,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现在我们就来一次模拟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是评委,如果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就请为他们鼓鼓掌。
问:谁愿意第一个来试一试?(课件)
问:还有谁想试一试?
(课件)师: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这可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这是教学辅助楼,这是我们的船形教学楼和操场。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问:蘑菇亭在教学辅助楼的哪一面?蘑菇亭在船形教学楼的哪一面?蘑菇亭在操场的哪一面?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五、小结:
问:你们这节课有了什么收获?
六、作业:
和平乡先进小学的同学们想去在我们的步行街玩一玩,请你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为小客人设计从坞鹚广场到步行街的游玩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