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与响小班教案模板6篇

时间:2023-07-19 作者:couple

教案是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进行设计,提高教学能力的方式之一就是认真对待每次写教案的机会,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轻与响小班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轻与响小班教案模板6篇

轻与响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对玩圈感兴趣,尝试用多种方法玩圈。

2、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的小圈若干、平衡木两组、椅子、小鼓一个

2、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做热身活动:呼啦圈操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哦!先来热热身吧!

引导幼儿随音乐一起做操,活动身体各关节。

二、指导幼儿玩圈。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呼啦圈)

(1)请幼儿自由玩圈,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玩一玩,这个呼啦圈可以怎么玩?

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玩圈的?并演示玩法,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2)引导幼儿合作玩圈。

师:请小朋友们再玩一次,这一次可以试着几个小朋友一起玩。

(3)指导幼儿跳单圈、跳双圈、钻圈。小结:刚刚小朋友们玩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接力闯关。

三、创设情境组织幼儿玩游戏。

游戏:接力闯关

规则:

1、将幼儿分为红队和蓝队。

2、要求幼儿依次跳过呼啦圈、走过平衡木、钻过呼啦圈、敲响小鼓快速返回,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位小朋友,另一位小朋友才能出发,以最快一组为胜。

四、放松环节

师:恭喜小朋友闯关成功,我们一起来跳个欢庆舞吧。听音乐做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轻与响小班教案篇2

小班体育废纸球

创新教案

?废纸球》——综合

设计意图:有一天下午,午睡后吃完点心,小朋友们都机动的进行各自的活动,幼儿坐在位置上看图书,有的三三两两的说说笑笑,还有的干脆坐在座位上发呆,小脑袋不知在想着什么,忽然很多小朋友都聚集在了一块,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向左,有些坐在位置上的小朋友也好奇的走上前去观望,这下队伍就更大了,喧闹也越来越大,仔细一看,原来有个小朋友把一张团在一起的废纸当作了篮球在踢着玩呢,渐渐的有几个小朋友也加入了踢球的队伍,但是考虑到环境场地的狭窄会带来意外,因此在我的提醒下小朋友们便放弃了“足球大战”。但是幼儿的对这个活动的兴趣、积极性、好奇性却被我记在了心里,放学前便告诉小朋友们什么是废纸,并让他们回到家去收集收集废纸,第二天带到幼儿园里来。而进过设计第二天我们就进行了综合活动:“废纸球”。让幼儿懂得如何利用废纸自制玩具,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锻炼手部肌肉,进一步喜欢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创新性。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利用废纸自制玩具。

2、发展想象力,锻炼手部肌肉,喜欢体育游戏。

(二)教学准备:幼儿事先自己带来的废纸;事先对废纸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小朋友来到小一班的时候,都带来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废纸)

(2)经过提问使幼儿巩固知道什么是废纸

师:“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叫它废纸了吗?请你举手告诉大家。”

(3)教师小结:“用过的,已经没有用处,要扔掉的纸叫做废纸。”

2、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师:“可是废纸悄悄告诉蔡老师他很伤心,因为没用了,就要被扔到垃圾桶里了,所以蔡老师想把废纸做成小玩具,这样可以和小朋友们作朋友不用扔掉了,可是请小朋友们想想可以作成什么呢?”(引导幼儿积极发言,发展想象力。)

3、出示废纸球

师:“看,这是蔡老师做的,猜猜是什么玩具?(引导帮助幼儿积极发言,继续发展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说出是废纸球。)”

4、示范制作废纸球

要求:要尽量的圆,紧。

5、幼儿自主想象废纸球的玩法,自主玩耍。(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要求:注意安全性

6、活动结束:整理废纸球

活动反思:因为幼儿对此次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因此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主动和积极,也因为事前有了对废纸的理解,活动开展的很自然,通过幼儿自己从家中收集各种废纸,知道废纸的不同来源,比起光光听老师讲要来得更加的具体形象,更加的直观,印象才会更加的深刻。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得到的绝佳的机会得以发展,有的把废纸球想象成了肉球,有的说是苹果,还有的说是汤圆等等……还想出了各种玩法,有踢的,扔的,抛的,还有滚的,还有的是讲也讲不清的,让我惊叹幼儿的想象力是成人所不能及的,似乎每个幼儿都是个小小的幻想家,在活动中做到了让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以幼儿为主,教师为附,动静结合,通过幼儿的眼动手动,脚动全身动,再加上脑袋动,以一条线贯穿,综合培养、发展幼儿的各方面。

轻与响小班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给纸杯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

2、按规律给纸杯剪"花瓣",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粘贴眼睛、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目的:

1、通过铅笔淡彩画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铅笔淡彩的画法特点并感受其明快,清新的美感。

2、提高学生明暗及色彩的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

学习、复习铅笔淡彩画知识及技法,并感受铅笔淡彩明快、清新的美感。

四、活动准备:

纸杯、蜡笔、剪刀、胶棒若干,即可贴(眼睛、嘴巴若干),音乐磁带《我是一朵小花》,"太阳花"作品一幅,背景图画一幅。

五、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画面内容: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粉的。提问:花朵好看吗?知道那么漂亮花朵是怎么做的吗?

六、幼儿操作,教师讲解示范:

1、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给它涂上颜色。

2、在纸杯上剪出各种有规律的图案。如:长条、尖条、圆条等。

3、把剪好的纸杯放在桌上打开就变成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了。

4、给纸杯花贴上眼睛和嘴巴就变成可爱的"太阳花娃娃"了。

5、注意不要剪斜、剪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剪。剪下的材料要及时收拾清理。

七、展示背景图画:

1、请幼儿把做好的"太阳花"粘到上面。

2、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舞蹈《我是一朵小花》。

轻与响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去扫墓,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

2、培养幼儿了解我国的烈士,尊重烈士的情感。

3、教育幼儿爱国爱家,珍惜今天的和平且富裕的幸福生活。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白纸

2、线

3、彩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知道4月4日是什么节日。

教师介绍:4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同时还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回去扫墓,缅怀先烈,祭奠祖先。

2、引导幼儿知道为何人们会在清明节这一天去扫墓。

教师介绍:清明节天气变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里是非常那个适合出门踏青郊游的。因此这一天也很适合去陵园墓地扫墓,也很适合组织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以及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

3、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手工制作清明节花圈。

(1)教师扎一个小型的竹圈,然后写上挽联

(2)幼儿用白色的纸做小花,然后将这些白色的花粘贴在老师制作好的竹圈上面,然后再贴上挽联。

4、教师组织幼儿去扫墓。

(1)在扫墓之前,教师先给幼儿讲解注意事项

(2)扫墓的过程中要严肃不要讲话不要打闹,要表示自己对先烈的尊重

(3)教师选出两名力气大、体力好的幼儿抬着小花圈,其余的幼儿排着队出发。

轻与响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倾听故事和交流活动,了解运动器械的正确玩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3.喜欢玩运动器械。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

玩具熊,橡皮膏若干。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谁?小熊有许多好朋友,它最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了。你知道小熊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吗?

2.教师边操作小熊玩具边讲述故事。

教师边讲故事,边在小熊玩具的相应部位贴上橡皮膏,让幼儿感知故事的主要情节。

3.通过提问,知道故事中的小熊受伤的原因。

教师:小熊和小朋友一起玩什么游戏?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小熊是怎么样受伤的?

教师:小熊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它不会保护自己,请你告诉小熊怎么样玩才不会受伤?

4.结合幼儿经验,交流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你喜欢玩什么游戏?在玩游戏时,你受伤了吗?想一想,在玩游戏时要注意什么?怎么样玩才能不受伤?

5.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关注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愉快的开展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得十分轻松,愉快,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我觉得这与课前准备充分也是分不开的,有了充足的教具如:电脑;图片;幼儿用书;受伤的膏药小熊,活动开展得生动有趣。但由于小班孩子年龄较小,接受能力有限,在学习的过程,有的孩子还不能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在今后的户外活动或体育活动我将不断加以练习巩固,让孩子能够玩得开心。

小百科:橡皮膏是一种药品包装材料。采用纯棉布为底材, 以天然橡胶和纯质氧化锌为原料。用料考究,外观精致,气味清凉芬芳,广泛适用于绊手术伤。

轻与响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的:

孩子认识数是从“1”和“许多”开始的,“1”是自然的单位,“许多”是含有两个以上元素的集合。找1和许多的游戏,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通过此项游戏,使孩子会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并初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简单的归类能力。

3岁左右的孩子对1和许多的理解,总是同实践活动和对物体的物体的感知紧密相连的,所以要引导孩子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亲身体验。

活动工具:

一个苹果、一个娃娃、一只小熊、许多梨或小汽车,以及书……

活动步骤:

1、家长将物品放在桌上,请孩子看看哪些东西是一个?哪些是许多?如提问:“苹果有几个?”“小汽车有多少辆?”(许多辆)

2、请孩子找出哪些物品是“1”的,如提问:“哪些东西是1个,请你找出来?”

再找出哪些物品是许多。

3、要求孩子一边拿物品,一边用语言表达,如“我拿了一个苹果。”“我拿了一个娃娃。”“我拿了许多梨。”……

活动游戏的变化: 游戏可更换不同的物品,反复进行数次后,可根据情况请孩子在屋内找一找,哪些东西是1个,哪些东西是许多个,如1张桌子,许多椅子,1台电冰箱,许多录像带……在此基础上,可带孩子到自然环境中寻找,在户外找找1和“许多”,这比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要困难些,家长要根据情况给予指导。

总之,供孩子玩“1”和“许多”游戏的东西数不胜数,家长只要做有心人,就一定能达到教育的目的。